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4154-愁容童子 >

第20节

4154-愁容童子-第20节

小说: 4154-愁容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东老师不是很风骚吗?原任中学校长也是,对邂逅相遇的昔日部下勉励得也太过分了吧。你们两个人呀,好像都被那个美女教师给看穿了。〃     
    接着,阿纱叙说了今天早晨在河边的大道上被迎面相遇的东老师叫住攀谈了的以下内容。注意到罗兹也很有兴致地凑过来后,阿纱的叙述就更为详尽了。     
    东老师开口就对阿纱说,你不是一个喜欢说闲话的人,因此想和你说一些文学圈子里的话题。     
    〃其实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只是在报纸上看过相关介绍。说是在君特·格拉斯的……那可是德国的大作家呀……《我的世纪》这本书中,《凯旋门》的作者雷马克与另一位老作家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在年轻姑娘面前进行对谈。听说这位姑娘向她的上司报告说,两位作家都竭力展示自己的魅力,想要在姑娘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


《愁容童子》 争风吃醋的恋爱《桃太郎》(3)

    〃我当时还曾半信半疑,觉得地位如此之高的老人们怎么会是这种货色呢?!可是,昨天听了长江先生和校长先生的一番高论后,就全都明白了。〃     
    阿纱只向罗兹显示一下听到这番话语后的恼怒神态,便学说着当时自己所作的回答:     
    〃那本书呀,我倒是因为偶然的原因读过。前往柏林的嫂子在艺术院举办的作品朗读会上,请君特·格拉斯先生在收入了他的百幅水彩画作的豪华版上签了字,然后就寄送给了古义人。由于哥哥不能阅读德语原版书,便转送给了我,我就从这百篇小故事中随意选读。那一章节我也读了。     
    〃两位上了年岁的作家是故知旧友,那个章节说的是他们围绕有关欧洲战争的一些有分歧的回忆展开的谈话。在那个时点上的雷马克,也就是古义人现在这个岁数吧。不过,东老师虽说眼下还算漂亮,可从年龄上来看,较之于故事中的姑娘,就与古义人和我家先生相近多了。假如说那两个家伙真的不安分,那也是因为从相近的年龄中感受到了亲近感吧。〃     
    让罗兹尽情地开心一番后,阿纱开始教训起古义人来:     
    〃那些非常自信的女人呀,大都市里自不待言,即使我们这种深山里,对年过六十的男人显出慈悲并让他们嗅到腥味,实际上却坚定地保持着批评的姿势呢。千万不要被人小瞧!我对我们当家的也说过这样的话:'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吧!'〃     
    不过,阿纱说完了这些逆耳的忠言后,随即就昨天的讲演夸奖了古义人和罗兹。于是,被鼓起劲头来的古义人和罗兹便邀请新的听众阿动,一起围绕有关昨天在孩子们面前所讲授的特别课程的回忆再次进行研讨。     
    〃由于阿纱的建议,一开始就请古义人朗读讲谈社版的英日对译《桃太郎》文本。那时,孩子们安静极了。     
    〃但是,在我开始朗读英译部分时,孩子们却嘈杂起来。这就是那些被命令'起立!敬礼!'时,极为柔顺地服从命令的孩子们吗?这在美国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事……那些身着同样的服装,面部显出同样表情的孩子们,现在却是在抵制我呀。〃     
    〃我倒觉得,孩子们该不是热情地想要努力听懂你的朗读吧。大概是缺少直接聆听地道英语的训练,跟不上朗读的速度,这才发出声音的吧。〃     
    〃如果是《桃太郎》的话,我想,他们都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吧。〃阿动在为后学们辩解。     
    〃知道故事内容和倾听文本朗读可不是一回事吧,罗兹?最初的章节是所有日本孩子都很熟悉的。'这是很早很早以前的故事。/当老婆婆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一个大桃子/顺水漂流过来。/流啊,流啊,流过来。'     
    〃这一段的英译非常长,连我也想向罗兹提出疑问。当你读到老婆婆在河边洗涤herclothes的时候,我理解为她只是在洗她自己的衣服,于是我就开始惦记,老公公的内衣又该怎么办呢?     
    〃紧接着那段话后面的部分,也就是桃子camebobblingdown这段话翻译得非常出色。     
    〃不过,再接下来的部分,在英语圈中或许也有这种口头禅,也就是老婆婆所唱的'那里的河水苦涩,这里的河水甘甜',说是'那里的河水是鱼儿的眼泪所积成……',朗读到这里时,也有英译句子过于冗长的缘故,孩子们就喧闹起来了。〃     
    罗兹点着头,然后催促着古义人道:     
    〃古义人所说的是文本的构造分析,我希望大家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因此,请你先对阿动进行说明。〃     
    古义人开始了叙述:〃在自己的记忆中,《桃太郎》的故事是这样开始对孩子们讲述的:'老公公上山去砍柴,老婆婆到河边洗衣服'。对于存在于这种对比之中的意义,尽管自己那时还是孩子,却也已经感觉到了。于是,从一开始便把这一点放置在了故事的中心……     
    〃在英文版的画册里有一个画面,画的是回来吃午饭的老公公面对老婆婆捡来的桃子万分惊讶。在这个画面之前,则是He'dbeenoutchoppingwood。在我们的理解中,他并没有去砍伐大树。所谓砍柴,就是筹集薪柴之类日常性的小小工作如同老婆婆洗涤衣物一样。我从柳田国男①的书中得知,以往的农家,也就是并不拥有大量农田的寻常百姓家,通常位于森林与河川之间,也就是半山腰的斜坡上。在家里,老公公和老婆婆是这么沿着两个方向去劳作的:     
    ①柳田国男(1875…1962),日本民俗学家,诗人译注。山↓     
    ↑河     
    〃于是,这里的山与河便构成了纵向轴线。而且,河流还形成了下面这种通往外界的横向轴线:     
    →越过界限通往深山     
    ←越过界限终于通往大海     
    〃这里的纵向和横向轴线,维系着村庄这个小小世界的秩序。     
    〃神秘的力量之源,存在于逾越了界限的深山之中。而外敌所居住的可怕处所,则在于河川的另一端。越过大海才能抵达的岛屿,便是外敌最为集中的所在。     
    〃从那神秘的力量之源,出现一个出生时异于常人且生长极快的主人公。不久之后,他要顺流而下去迎战外敌。在沿着那条横向轴线前进的过程中,他邂逅了小狗、小猴和雉鸡。它们可以在空中,在紧挨着地面的位置,甚至在连接这两点之间的树木上升高或下降,从而发挥各自的力量。     
    〃对于它们同意成为合作者而给予的报酬,是老婆婆在村里的家中制作的黄米面团用于制作这面团的水,当然是从河里汲来的。而这黄米,则是老公公在家屋上方的田里种出来的。     
    〃而且,我希望你们予以关注的,是那天来到老公公和老婆婆这里,来到在纵向和横向的轴线所形成的构造中过着安定生活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这里的,并非只有桃太郎一人。     
    〃讲到这里时,我才觉得自己吸引住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兴趣并得以将课程继续下去。'故事'也开始展开了。'故事'沿着横向轴线展开,为了降落在地面上,场所便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场所,则需要借助纵向和横向的轴线产生。关于这一点,希望你们务必牢记于心。


《愁容童子》 争风吃醋的恋爱《桃太郎》(4)

    〃那个'故事'的展开,需要主要人物在横向轴线上进行移动才能完成。在移动途中,主人公邂逅了其他角色动物以及超越人类的异类。对于同它们结成合作关系的做法,带有自己场所独特标志的礼物发挥了作用。     
    〃那么,'故事'在别的场所展开和完结过后,主人公以及缔结了盟约的角色们则携着带有新场所标志的礼物回来。     
    〃于是,此后它们就幸福而长久地生活在一起了吗?'故事'通常都是以大团圆的结局落下帷幕的……但是,一直观看着迄今为止的那些'故事'如何展开的你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一次,桃太郎将溯流而上,沿着那条河川去往远方,从而将故事引向真正的结束?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不过,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孩子们是有些感到厌倦。他们听着罗兹的朗读,却开始嘈杂起来,这也是事实。然而,当时就像阿纱所说的那样,从中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兴趣的萌动。但是,在我发言的时候,却委靡不振地想放弃这一切,等待着这种痛苦的时刻早些结束。〃     
    五     
    古义人自少年时代起就有反省癖,却又吃了苦头后仍不长记性,屡屡重犯相同的过错。深知古义人这种性格的阿纱只是摇了摇头,一句话也没有说。于是,阿动稍等了一会儿后便说道:     
    〃有一位名叫福田的英语教师,他也是游泳部的教练。我们这地方非常狭小,谁干了什么事,别人立即就会知道。福田在昨天的讲演结束后所说的感想,隐去姓氏后发表在了今天早晨的本地报纸上。'让中学生们听那种抽象的话,毫无意义可言。不如说,这是在犯罪……'真木彦说,这是因为'记者对古义人先生和罗兹小姐怀有敌意,才找出这种意见来的'……〃     
    〃用'抽象的话'这种意见进行全盘否定,这是怎么回事?〃罗兹问道,〃从具体的观察和感想中,将孩子们引导到抽象的层面上,不就是教育吗?我认为,把《桃太郎》的故事抽象为神话原型的这种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吗?!……〃     
    〃是民间故事的原型吧?〃阿动拘谨地予以订正。     
    〃在神话和民间故事之间,我的老师不认为存在着原型的差异。〃罗兹反击着。     
    〃我觉得古义人先生刚才所说的内容非常有趣,那就是以原型为目标而不断深化的抽象化。〃     
    〃因为你早已不是中学生了。〃阿纱说,〃我呀,原则上赞成罗兹的观点。尤其是把孩子们所思考的内容反馈于具体事物之上,使他们将自己的兴趣同现实结合起来,这是非常必要的。我家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感想时也认为,说实话,古义人讲述的内容一直到半途时还是比较有趣的,可是转换为抽象的表述之后,就好像没有考虑到听众的因素了。〃     
    〃下面的问题出自于我本人的兴趣,也就是说,远离你为中学生们所作的讲授。你认为,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共同形成场所……而且,'故事'是因为场所才得以成立的。于是,我就在考虑'童子'的'故事'。就我们这里而言,山谷和森林相连接,这就构成了纵向的轴线。〃     
    阿动停下话头,在自己身边寻找着什么。这时,对谁都比较注意的罗兹就像刚才对古义人所做的那样,从活页笔记本上撕扯下两三页稿纸递了过去。     
    森林     
    山谷     
    〃构成横向轴线的,是真木川以及沿河的国道。我觉得,'沿河'这个词汇准确地表述了这种状况。     
    河川·道路·     
    〃我在这里模仿古义人先生,权且这么画着,即便我自己也觉得这个图形画得很不理想。我在箭头的根部画上了黑色的小圆点,这小圆点表示这里的山谷,也就是说,是一个表示尽头或终点的场所,意味着从那里将无法溯流上行。不过,既然是河川里的流水,当然是从上游流淌而来的,现在把河川画成这个形状并不正确。我只是想表明,'童子'的'故事'所发生的场所,与桃太郎的'场所'并不相同……     
    〃在我们村子里,大家认为人死了后,灵魂就会飞上森林,栖息在属于自己的那棵树的树下,也就是下面这种模式:森林     
    山谷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树根处冬眠过后的灵魂就飞下山谷,投生于就要出生的婴儿体内。也就是这么一种模式:     
    森林     
    山谷     
    〃因此,当地人的生与死,就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模式:     
    森林     
    山谷     
    〃面临的无论是诞生还是死亡,都不可能进入到横向轴线里来。不可能像桃太郎那样顺河漂流到这里来。不过,也会有一些例外,比如像古义人先生那样,前往东京生活,然后再回到家乡。于是就形成了这种模式:     
    山谷     
    外部     
    〃就'童子'的故事而言,与强盗龟联手活动的'动童子'前往下游的村庄和小镇,就是沿着横向轴线展开的行动。而他回来时,则是沿着纵向轴线攀上高处的森林。     
    森林外部     
    山谷·外部     
    〃上面这个螺旋状图形,表示灵魂从森林降临到村里来的时候呈现出的螺旋状线路。因此,较之于'动童子',更为普通的当地人的生与死,不就成了这种样式了吗?!〃森林外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