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

第13节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第13节

小说: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卓辉的精心策划下,《我的1997》专辑制作完成,在台湾发行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无数人争相传唱,短短两个星期就售出了10万张。接着,这张专辑又在内地发行,同样非常火暴。这首歌不仅表达了艾敬和刘卓辉的感受,也同样唱出了人们盼望香港回归、祖国团圆的心声。加上艾敬清新而有些另类的演唱风格,使得她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艾敬成功了,刘卓辉感到非常欣慰。艾敬深情地依偎在他的怀里,对他说:“谢谢你,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刘卓辉抚摸着她的秀发说:“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算是我们爱情的见证吧。请相信,我一定要让你成为世界级的歌手。”艾敬说:“我只希望香港能像歌里唱的那样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用分离了。”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Ⅲ我愿意被你吃掉

    你是猫我是鱼,我愿意被你吃掉    
    当刘卓辉在北京成立了大地唱片公司时,艾敬成了公司的第一位签约歌手。在刘卓辉的力推下,艾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的1997》专辑在内地一个月就卖出了20万张,并位居排行榜榜首。    
    不久,艾敬又录制了《外婆这样的女人》、《艳粉街的故事》和《流浪的燕子》。其中,《流浪的燕子》获得了中央电视台和春兰杯MTV大赛的金奖和最佳创意奖。刘卓辉没有忘记要将艾敬推向世界的诺言。    
    1994年,他和艾敬一起奔赴日本,并在日本发行《我的1997》专辑,创下了亚洲外语唱片在日本发行量第一的成绩。日本富士电视台对艾敬进行了专访,艾敬在日本的知名度一下子打开了。在刘卓辉的筹划下,艾敬参加了许多大型演唱会,与日本许多著名的歌手同台演出。    
    随后,刘卓辉又安排艾敬到香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演出,艾敬的名字和她的歌儿一样,到处受到了歌迷的热烈欢迎。    
    1994年,刘卓辉决定为艾敬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艳粉街的故事》,有了《我的1997》的成功,艾敬觉得压力很大,而压力越大,她越怕自己唱不好。这时的艾敬,希望自己能好好休息,更希望能与刘卓辉快快乐乐地做情侣,不要每天参与那么多的演出,跑那么多国家。她告诉刘卓辉自己的想法,谁知道刘卓辉严厉地批评了她,说在她没有成功之前,他们不要谈儿女情长的事,BEYOND乐队从街边唱起,如今唱了快10年,因为坚持才有了胜利,他要艾敬不要退缩。    
    有一次,在录音棚录那首《艳粉街的故事》时,艾敬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她感到很沮丧,好几天心情都不好。刘卓辉非常理解她,没有强迫她继续录,而是带着艾敬到郊外去散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刘卓辉让艾敬回忆小时候在艳粉街生活的场景,渐渐地,艳粉街那熟悉的一切都浮现在艾敬的脑海中。    
    她仿佛看到,少不更事的自己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仿佛看到了她当初离开艳粉街时的情景。艾敬一下子找到了感觉。第二天,她进棚后,一气呵成就将这首歌录完了。当她唱完最后一句时,刘卓辉在监控室向她做了一个V的手势,那一刻,艾敬的心里感到暖乎乎的,不禁对刘卓辉充满了感激之情。    
    艾敬成名后,国内外的演出邀请应接不暇。每次参加演出,刘卓辉都要从选曲、服装、宣传策划、演出行程等方面精心准备。无论艾敬到哪里,他都会陪伴在她身边。渐渐地,艾敬在心理上对刘卓辉有了一种深深的依恋,如果看不到他,心里就会感到不踏实,尤其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刘卓辉就更成了她的支柱。每次参加演出和各种活动时,只要刘卓辉在身边,艾敬都会发挥得特别好。    
    有了爱的呵护,艾敬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爱情没有着落始终是她的心结,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鱼儿,你是一只生活在陆地上的猫。一天,我探出海面渴望着陆地,你正好奇地俯视海水的神秘。我们四目交会,不期而遇。我说:‘猫儿请你吃了我,让我在你的身体里,带我去你的陆地!’”那种甘愿为爱牺牲的小女人心态跃然于纸上。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艾敬也可以到香港与自己心爱的人团聚了。艾敬和刘卓辉都非常激动,在NHK卫星频道现场直播的节目中,艾敬又深情地唱起了那首《我的1997》。这一次,无论是唱歌的艾敬还是听歌的人都有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感受。    
    艾敬幸福地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对爱情和音乐以外的东西几乎漠不关心。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亚洲出现了金融危机。它不仅给各行业带来了冲击,对音乐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艾敬也有了一丝担忧。有时,她会紧张地问刘卓辉:“我会不会没有机会唱歌了?会不会不能出专辑了?”为了宽慰艾敬,刘卓辉总是对她说:“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的。”    
    1998年4月,刘卓辉陪艾敬一起去了美国洛杉矶,和她一起录制她的第四张个人专辑《中国制造》。录制完成后,他又带着艾敬到夏威夷度假。刘卓辉订下了能看到最美丽海景的酒店,他们开着租来的汽车盘旋在崎岖的小岛上,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刘卓辉是个识地图的天才,他们从来没有迷过路。走到一个路口,他就轻松地说:“现在往左转,这里是海明威的家!”好像这个岛就是他的家一样。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艾敬的心情得到了彻底放松,快乐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她和刘卓辉躺在微风轻拂的星空下,四周洒下一片温柔,艾敬觉得自己躺在人生幸福的顶峰上。她的爱只为一人勇敢,她愿意为心爱的人做一个成功的歌星。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Ⅲ痛苦挣扎后我独自成长

    是不是梦?痛苦挣扎后我独自成长    
    1998年,艾敬一向顺利的事业遭遇到了挫折。当时,她的第四张专辑《中国制造》正要出版上市时,他们接到了有关部门停止发售的通知。艾敬一下子处于一种几乎无事可做的地步,加上她与日本SONY唱片公司的合约也已经到期,因此,她的心情十分沮丧。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别人来往。    
    艾敬发现,由于这些年有了刘卓辉这棵大树的保护,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太弱了,对事情的看法过于幼稚。她已经习惯了任何事都由刘卓辉去处理,而自己只是单纯地享受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蓦然回首,这样像小鸡被母鸡护在羽翼下的生活太被动了,自己永远也不会真正长大,永远也不可能独立。于是,她有了想自己闯荡的想法。对于艾敬的想法,刘卓辉自然不大同意。    
    就在这时,艾敬和刘卓辉在她音乐发展的方向上又产生了分歧。两人开始有了激烈的争吵,感情上也渐渐出现了隔阂。艾敬感到痛苦,也很无奈。她多么希望刘卓辉能理解她、支持她啊,可是,刘卓辉太爱她了,怕她受到任何伤害。刘卓辉总觉得像艾敬这样小鸟依人的女孩,就应该被他保护。而这一点,又恰恰是艾敬不愿意接受的。    
    因此,当听到艾敬要独自去流浪时,刘卓辉觉得这个女孩变了,艾敬那咄咄逼人的女权姿态把他吓了一跳。另外,也许是刘卓辉在圈内有一定的影响,资历深,加上这些年艾敬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由他来策划的,所以,对于艾敬提出的一些音乐上的想法,他有些不以为然。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吵在所难免。    
    为此,他们的感情一次次受到了冲击。渐渐地,他们都觉得有些累了,于是,分手成了必然。“分手吧,也许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这成了他们10年恋情的结束语。    
    艾敬常常会在午夜时分想到刘卓辉对自己的种种好,有时也会给他打个电话,说她想到自己编的关于猫与鱼的童话。刘卓辉伤感地说:“时光是残酷的,我们已经开始分不清彼此的身份。当我们把彼此交还给对方,分别的时候却发生了意料不到的事情,你变成了猫,我却变成了鱼,孤独地沉入了海底。”    
    艾敬已经决定要展翅高飞,就只能独自咬着牙往前走了。分手后,艾敬和刘卓辉依然像朋友一样相处。偶尔,他们会打打电话,有什么事情也会帮对方出个主意。当艾敬打算组建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时,刘卓辉给予了她很多帮助。    
    2004年7月,艾敬的音乐工作室正式成立,并且出版了筹备近3年的新专辑《是不是梦》。这张专辑是由艾敬和伦敦音乐人QICHARD共同担任制作人,全部词曲都由艾敬创作。新专辑那借鉴英式都市摇滚的音乐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束了刻骨铭心的10年恋情,艾敬又在音乐中找回了自己。    
    现在,她找到了新的感情归宿,和在纽约的男友正处于热恋中。新的恋爱让她周围的一切都亮了起来。对于那段从终点回到起点的情感经历,她并不后悔。虽然分手了,但她心里还是对刘卓辉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香港之恋让她成熟了。现在,艾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向歌迷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艾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来。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Ⅲ施暴的男人也温和

    第3篇   坚贞岁月    
    如果拿事业和家庭相比……我首先会选择家庭。这不是说大话,而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觉得一个男人,即使他事业成功了,如果家庭生活一团糟,他也不是个成功的男人。真正成功的男人,他一定会把事业和家庭都经营好。”(傅彪语)    
    身处演艺圈,傅彪看惯了里面的分分合合,但妻子永远是他的最爱。他很清楚,没有妻子,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尽管妻子已经青春不再,红颜渐老,但他们之间那份患难与共的夫妻情是坚不可摧的。    
    冯远征:    
    施暴的男人也温和    
    文/王红    
    已经上演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像一阵旋风掠过春日的京城。冯远征把那个施暴的男人演得如此真实,让你情不自禁感到有些恐怖,便不由自主地为他的“妻子”梅湘南担忧。这实际上是一部展示在婚姻中女性命运的电视剧。可生活中有不少女人却在受着丈夫不同程度的暴力——即便不是肉体的施暴,也是精神的施暴。    
    他让梅婷感到真正的恐惧    
    虽然在人艺小剧场见到的冯远征是如此的温和、斯文,而且他们夫妻的关系堪称典范,但当我注视着他时,我仍然觉得只有他最适合演安嘉和,只有他才能把握那类施暴男人的特点——真的,越是看起来通情达理的秀气男人发起脾气来才越可怕。梅婷表演的成功,是因为她不只是在表演,而是对演“丈夫”的冯远征感到真正的恐惧——她真的在哭,在害怕,而不是挤出来的眼泪。    
    这正是冯远征远远高于那些“腕儿”们的功底。    
    冯远征说,他不是暴力主义者,他痛恨这种人,他只是热爱这个角色而已。剧中一共有六次打梅婷的设计,都是靠技术处理来遮掩。只有一次打的时候,他不小心真的碰到了梅婷,这让冯远征特别内疚,再三道歉,不知道跟梅婷说了多少个对不起。害得梅婷也不得不再三跟他说:“没关系,远征,真的没关系,你别有心理负担啊。”但无论怎么说,冯远征还是有了心理负担,拍戏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了。    
    演之前他看过许多案例,有的家庭暴力比剧中设计的更残酷。他有一个熟人就是如此,不只是单纯地打人,而且要控制对方的一切,那个男人的妻子整天都提心吊胆,甚至手机一响就哆嗦,因为不知道打手机的对方是男的还是女的,若是男的那便大祸临头了。可是那熟人表面上看起来可好了,像剧中的安嘉和一样,你想象不到他的另一面。    
    他说,很多受害的女人也想摆脱丈夫,有的人就一直在受着家庭暴力的伤害,有些女人最后到了实在忍无可忍时就杀死了丈夫,因为她面前只有看不到头的黑暗,她不知道向谁求救……因此,只有政府大力宣传,对施暴者采取严厉的措施,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让受害人勇敢地站出来。    
    他说,他不能理解现在连小孩都人手一册《儿童权利公约》,为什么女人挨丈夫的打倒成了家丑不可外扬。    
    这个角色让冯远征有一种使命感。他开始关注家庭暴力,在网上聊天探讨这个问题时,冯远征认为女人不应该忍气吞声,要勇敢地面对它,解决的办法是选择离婚。


《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 Ⅲ因为貌不出众而不被人看好

    因为貌不出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