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84节

超级鉴定师-第84节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做盗墓那种事情,这些东西只是从他们手上买过来而已。如果我晚一步出手,这些东西就已经流失到国外去了。”
  赵卓也知道,盗出的文物现在一出土,除了被有一部分被本地古玩商人买走的,有一部分则是由专门的销售渠道一路通向国外,这也是如今文物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虽然没办法分辨方右铭所说的话有几分真假,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此时,方右铭又指着那个正在鉴定的鉴定师介绍道:“这是我的好兄弟,神龙鉴定公司的二级鉴定师姚文生。”
  姚文生微微颔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他的脸好似雕塑而成的一样,不言苟笑。
  方右铭坐到沙发上,笑问道:“那么,你们想怎么比眼力?”
  方路便朝着赵卓说道:“这些货全都是今天才进进来的,我现在也是第一次看到,拿这些古玩里的瓷器来鉴定,对你我的比赛而言,也算是公平吧?”
  赵卓微微点头,方路继续说道:“那我们就在这里拿12件瓷器来进行鉴定,上次在鉴定师分会,赵兄你也讲过六看,一看造型,二看胎质,三看纹饰,四看款识,五看工艺,六看手感。今天咱们就不用手,就用这一双眼睛来看。”
  “哦,只用眼睛么?”方右铭微微笑了起来,姚文生的表情一点都没变,眼神里却有一丝不屑,显然觉得这是小孩子玩的游戏。
  赵卓微微眯起眼来,的确,鉴别瓷器真伪,除了过硬的手感外,还有就是一双眼睛,过人的眼力能够轻松的区别出瓷器真伪,不过,也很容易受到迷惑,尤其是对胎质的判断和釉面的质感也容易产生误差。
  不过,真正经验老道,有着一双锐眼的鉴定师,的确也能够达到仅凭眼力就能分辨的程度。
  方右铭将桌上除了瓷器外的其他古玩都放到地上,然后又让邱经理将箱子里的古玩拿了几件去洗了干净放过来,笑道:“那就用这12件吧,由我和姚兄做裁判,保证公平。”
  赵卓朝着桌上一看,这12件瓷器每一件造型都不一样,有的还有些缺口,但是看起来大多都是清朝年代的品种。
  方路便说道:“比赛的规则很简单,首先由你我对同一件瓷器进行判断,得出结论之后将其写在纸上,尔后由这位鉴定师进行判断,谁的胜率越大谁就是赢家”
  赵卓想了想,笑道:“这些东西既然是刚出土的,按理来说真品的几率会高很多,而且我也相信方先生和姚先生的眼力不会被简单的赝品骗倒,那么,我们就在这眼力鉴定上加一个小规则如何?”
  “什么小规则?”方路皱眉问道。
  赵卓微微一笑道:“很简单,断代,而且要尽量细的断代。”
  方路一听,便笑道:“没问题,断代就断代”
  赵卓接着又说道:“那么这赌注我也要当着方先生的面说清楚,如果我赢了,成少必须跟我去向孔大爷道歉,如果输了,此事就当没发生过一样。”
  此时,方右铭也从邱经理那里听到了事情始末,便开口道:“小赵你放心,咱们方家向来是一言九鼎,既然许了你承诺,便绝对不会反悔,只要你赢了小路,那小成这小子就由你处置好了。”
  话虽是这么说,不过成少脸上却一点都没有担心,只是,如果他知道赵卓已经胜过方路一场,不知又会是什么表情。
  听到方右铭亲口承诺,赵卓便说道:“那我们就开始吧。”
  于是,邱经理便搬来一张小方桌,将第一个鉴定的瓷器放在了上面,这瓷器乃是一件粉彩开光人物瓶。
  因为是早被姚文生鉴定过的,所以方右铭自然也很清楚这东西是真是假。
  其实,正象赵卓所说的一样,出土的东西真品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在心理感觉上,就容易被断定为真品,但是,加入断代,而且是极细的断代之后,要判断起来就增加了一些难度。
  要想断代,也就是判断古玩的年代,必须对其年代所处的时代风格、器物风格有着很深的了解,而细的断代,则要断定为某朝某时代,比如清代物品,便要断为清朝的某个皇帝所在的年代,因为瓷器和其他古玩不一样,几乎每朝每个皇帝都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朝各代,无论器型、文饰之类的,总有变化,所以听起来简单,真要断代来却需要很丰富的知识。
  所以,一听到要断到很细的年代,姚文生脸声不屑的表情就更浓了,虽然他对方路的实力也颇为了解,但是这只用眼力,首先就多了误判的可能性,还要断代,难度便增加了很多。
  而这个据说胜过童费宇的青年,看起来也是普普通通的,居然还狮子开大口。
  不过,想归想,这眼力的比赛却已经拉开了序幕。
  方路要了一个小型的放大镜,透过它眯起眼观察着胎质的情况,因为无法用手来触摸,所以为了确定真伪,便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来代替手感。
  比起方路的谨慎而言,赵卓则显得表现得十分平静,他一手摸着下巴,一手托着手肘,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确定瓷器真伪,这六看的每一步都不可少。
  首先看其造型,这件粉彩开光人物瓶乃是一件撇口、束颈、鼓腹的瓜棱扁瓶,整器端庄大方,也是十分典型的清代瓷器造型,标准阁子摆件,单单从器型上来,颇有流畅自然,大方得体,从这里便可初步判断乃是清器。
  其二看其胎质,所谓胎质,指的是未涂釉的瓷骨,其中有粗细之分,比如普遍瓷泥所作的为瓷胎,用泥捣水中,取其未沉的细粉澄之而做的为浆胎,粗的为瓦胎,笨重而坚朴的为石胎,胎质呈现铁色的叫铁胎。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所用的制瓷原料——瓷泥或者瓷土是不同的,而且产地不同,所含的成分也不一样,因此烧成后的瓷器在胎质,釉色、彩绘特征上也就不同的。
  第二十一章游刃有余
  从肉眼判断,这件粉彩开光人物瓶胎质纯白,略显润泽,只是质地粗糙,胎质虽然是清代所用的泥胎,但是质感上不算太好,只可能是一般民窑烧制而成的。
  其三看纹饰,此器肩部朔兽头纹,兽头纹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但是每个朝代都有着变化,这个兽头纹的造型细腻,精雕细琢而成,带着很明显的清代风格。
  其次便是瓶身上的开光人物图,所谓开光,指的是在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譬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然后在该空间里装饰花纹。
  此瓶开光为一个圆形图案,内饰人物,其衣着发型都是清代样式。
  其四看款识,因为民窑出土的,所以底部并没有款识。
  其五看工艺,粉彩乃是清代康熙晚期在五彩瓶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其彩绘方法一般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国画的特征。
  所以从色彩上可以很轻松的辨别出是粉彩风格,断代也就最早是康熙晚期了。
  当然每一代的粉彩又有着不同,眼前这粉彩看起来颗粒精细,纹饰丰富,应该是雍正年间之物。
  所以,从整体上这么一判断,赵卓便断定此物乃是清朝雍正年间的瓷器,其价格并不贵,也就四五千。
  虽然说起来这么多,但是在赵卓分辨起来却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然后,他便在纸上写下了真品、雍正年之物几个字。
  一看到赵卓写下答案,方右铭便不由微微眯起眼来,看了看表,不由得朝着姚文生望了一眼。
  姚文生表情依然平静得很,虽然赵卓的鉴定速度确实很快,甚至说可以说神速,不过却不可能给予过高的评价,天知道他是不是猜的呢?
  赵卓鉴定完第一件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分辨第二件瓷器。
  方路见到赵卓居然比自己先一步分辨完,眉头不由得一皱,因为他这五辨才分辨到四种,而且瓷器辨别一点都马虎不得,必须要从整体到局部全部分辨,否则有一点出了纰漏便可能是赝品。
  不过,他自信自己眼力绝对在赵卓之上,而且比赛可没有限定时间,所以便不慌不忙的继续分辨起来。
  在他继续分辨的时候,赵卓的目光已经落到了第二件瓷器上,这乃是一件粉彩开光婴戏图纹瓶。
  所谓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朝的长沙窑瓷器上,不过因为唐朝时代擅长画婴孩见长的画家并不多见,所以唐朝瓷器很少出现婴戏图。
  而到了宋朝时代,定窑、磁州窑、耀州窑、介休窑、景德镇窑、容县窑等都曾用婴戏图作装饰,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绘,且将儿童的娇憨之态描绘得传神之至。
  到了明清时期,已经从简单的一两个幼童形象发展到百多个幼童,寓意连生贵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的图案。
  雍正、乾隆两朝的官窑瓷器,婴戏图画工严谨,多见儿童衣纹清晰,眉清目秀,动作天真烂漫,更为传神。
  眼前这瓷瓶上的婴戏图,人物多达五人,而且画工严谨,但是由于胎质粗糙,可见乃是清朝的民窑烧制,价格亦不昂贵。
  赵卓保持着固定的姿势,摸着下巴,抬着手肘,目光从瓶口到瓶底,又从瓶底到瓶口,不过两三分钟,便又将这一件瓷器鉴定完毕,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真品。
  方右铭眼睛又亮了一下,姚文生那波澜不惊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松动,不为别的,因为就算是他鉴定这件瓷器也花了足足五分钟。
  这婴戏图看起来简单,每个时代的风格特点都十分明显,然而,现代的高仿技术是何等高超,能够把每个朝代的画风把握得恰到好处,再加上这粗糙的胎质其实很容易被当成赝品,所以在鉴定时必须细细考虑,才能得出结论。
  然而,赵卓不仅鉴定的速度如此快,而且答案也是如此的准确,如果说第一件瓷器的鉴定还只是碰运气,那么这第二件莫非也是揣测的吗?
  而且,这种速度还是建立在没有用手摸的基础上,如果用手来摸的话,速度岂不是更快吗?
  如果眼前的青年真有这种实力,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赵卓并没有任何的停顿,鉴定完了第二件后,目光便移到了第三件瓷器上,这是一件颇为普通的青花瓷瓶。
  青花瓷的出现时间远在唐宋年间,于元代成熟,明代成为瓷器主流,清康熙时期达到顶峰,同时衍生出了多个品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产地,便有着不同的风格。
  由于青花瓷跨越的年代极广,甚至说在近代,景德镇出现了大量专门仿制青花瓷的高仿品,无论是在绘画风格、用料甚至在胎质上,都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所以,这常见的青花瓷在分辨上也要颇为谨慎。
  不过,赵卓很快在瓶底的款识上看出了破绽,这青花瓷所落的款为“大明成化年制”,字体虽然是飘逸流畅的篆书字体,然而却没有成化年特有的铁划银勾,而且,釉面也没有云雾之气,而这两点恰恰是分辨成化年青花瓷器的重要依据。
  于是,赵卓便很快的写下了赝品二字,接下来鉴定第四件瓷器。
  墨灵站在赵卓的身边,歪着头看着他鉴定着每一件瓷器,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也不插话,和赵卓在一起这么久,她也算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所以,赵卓究竟有多强的实力,墨灵心里是最清楚的,所以她明白,鉴定这些瓷器,并不需要自己去过问。
  而赵卓在近来不断的鉴定中,也渐渐培养起一种超然的自信力,那就是,在不需要墨灵插手的情况下,也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而这对于赵卓而言,也是重要的成长。
  眼看着赵卓一件件的鉴定,时间长则不过七八分钟,短的不过两三分钟,但是每一个答案都和姚文生鉴定出的结果一样。
  连续六七件瓷器鉴定下来,方右铭的眼睛已眯成了一条线,仔细的打量着赵卓的一举一动,姚文生的眉头则皱得深深,眼神里甚至还有些狐疑,眼前的青年不过20出头的样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鉴定能力?
  就拿自己这个二级鉴定师来讲,要想不靠手感来鉴定这些瓷器,都可能没办法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纵然靠蒙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