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百年风云 作者:单田芳 >

第2节

百年风云 作者:单田芳-第2节

小说: 百年风云 作者:单田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的话,臣与此人同殿称臣,我对他略晓一二。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自幼家贫,苦读诗书。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中进士,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后来做了浙江道台、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林则徐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朝野上下,颇有声望。依我看,他是陛下驾前难得的忠良啊!〃 
  道光听罢,点点头:〃你跪安吧!〃跪安就是撵他走。这么说不是好听嘛!杜受田又给皇上磕了三个头,退出东暖阁。 
  道光提起笔,传下一道圣旨,命军机处转发出去,叫林则徐进京陛见。 
  且说湖广总督林则徐接旨之后,急命家人打点行装,准备进京。消息传出,湖广文官武将都为他饯行,林则徐一律挡驾。他把总督府的公事移交完毕、在一八三九年十一月上旬从武昌动身,直奔北京。 
  林则徐一路上晓行夜宿,于十二月初到了北京城。礼部早派人在京等候,把林则徐安排在官邸中休息。第二天,又有不少文武官员前来问候。在这些人中,有的是走过场,有的是关心禁烟的事,前来探听口气。不管是谁,林则徐都一一热情接待。 
  几日后,林则徐接到通知,明日卯时到乾清宫陛见。这可忙坏了这位林大人,又沐浴更衣,又准备朝服,又写手本,好随时答复皇上的问话。次日天不亮就起床了,梳洗完毕,用了早点,然后上轿入朝。 
  且说在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这天,道光皇帝旻宁,在一大群内侍的护卫下,来到乾清宫,升了龙位。军机处、内阁、六部堂官等文武官员在偏殿伺候着。御林军排列东西,站了两大溜,一个个盔明甲亮,气势庄严,手中的刀斧闪着寒光。道光皇帝坐稳以后,两片嘴唇微微一碰:〃召林则徐上殿。〃值日的殿头官领口旨,对着外面高声喊道:〃皇上有旨,宣湖广总督林则徐上殿哪!〃林则徐早就等着呢,听到宣召,赶紧整官帽,抖朝服,顺着汉白玉石阶走进乾清宫,放下马蹄袖,规规矩矩跪在拜垫之上,行完叩拜礼,口中说道:〃臣林则徐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道光皇帝往下瞧着,不住地点头:〃林则徐!〃〃臣在。〃〃你的奏章朕看过了,你说得很有道理。鸦片之害,由来已久,误国病民,实在是为祸不浅哪!朕身为天子,一统中华,岂能容忍鸦片泛滥?朕把爱卿找来,就是要你谈谈禁烟的办法,你可详细奏来!〃林则徐叩罢头,说道:〃皇上圣明,恕臣直言。正如皇上说的那样,鸦片之害,由来已久。据臣所知,自朝廷允许英夷和我广州通商以来,英商就在货船中夹带鸦片运进口岸。因查禁不严,运数与旧俱增,致使大量白银流到国外。自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四年,每岁漏银两千多万两;自道光十四年至今,每岁漏银三千多万两。此外,在天津、福建、浙江、山东各口岸,也漏银数千万两。陛下请想,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以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年复一年,不知要到何种地步?〃道光皇帝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林则徐接着说:〃臣以为,禁绝鸦片乃当务之急,势在必行。要禁绝鸦片,首先要切断鸦片来源,严惩那些买办和走私贩,重治吸毒犯。严惩者,就地正法,处以斩绞;重治者,限期一年戒绝,逾期的处死,官吏犯法,加等治罪。与此同时,还要对官民反复讲清鸦片的危害。只要家喻户晓,人人知其利弊,何愁此害不除!〃〃嗯!说得对。〃道光皇帝很满意,又问:〃如卿所奏,怎样才能切断鸦片的来源呢?〃〃回皇上的活,现已查实,英吉利国是向我国输入鸦片的罪魁祸首,用心极其险恶,一为掠夺银两,二为摧残国人健康,企图灭我天朝。因此,我天朝应首先照会英吉利政府,揭露其险恶用心,指出鸦片之害,并提出强烈抗议,使英夷生畏。再强令沿海之英商、洋商,交出全部鸦片,让他们俱皆认罪,保证今后不再运销。对遵守法令的商人,保护、奖励;对违令不遵的洋商,货即没收,人即正法,决不宽贷!〃〃这个……〃道光皇帝听到这儿,不由一怔!他那张刀条脸上的笑纹,一下子就没了。为什么?这位道光皇帝,对中国人,胆子很大,从不惧怕;一提外国人,胆子立刻缩成豆粒了,惟恐把洋人得罪,打起仗来不好收拾!他虽心里惧怕洋人,表面上却能极力控制,做到〃谈虎色不变〃。为什么?在堂堂大清皇帝的脸上要露出惧怕洋人的颜色来,岂不有损尊严?因此,他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只见他略一停顿,马上拉着长音说道:〃这些洋人,身居海外,不通工化,重利而不重德,实属可憎!不过,朕听说英夷船坚炮利,极为野蛮,倘若因禁鸦片,引起兵祸,岂不给百姓带来灾难?〃林则徐早就看出皇上胆小来了,马上叩头说道:〃皇上乃旷世英主,爱民如子。正因为皇上爱惜百姓,对鸦片就非禁不可!英夷船坚炮利,这是事实,一旦恼羞成怒,也可能与我朝开仗。若果真如此,英夷是自我苦吃,有败而无胜!〃 
  〃噢?!〃道光皇帝听了这些话,很感兴趣。因为林则徐对症下药,点到他病根子上了。道光继续问道:〃卿何以见得?〃林则徐道:〃英夷远居海外,离我天朝万里之途,军械、粮饷等所用之物,全靠火轮船运载,接济困难,乃必败者一;英夷生在欧洲,背井离乡来到我国,不服水土,气候、环境都不适应,乃必败者二;用鸦片害人,又发动战争,实属不义之战,出师无名,人心相背,乃败者三;彼不知我国地理,不晓我国风情,开战之后,如盲似哑,必败之四。我天朝地阔万里,军民亿兆,官兵一心,众志成城,何惧英人之船坚炮利乎?〃林则徐这一席话,把道光皇帝说得心服口服,眉飞色舞,说道:〃难为你虑事这么周全,与朕想到一处了,真乃不谋而合呀!朕意已决,非禁鸦片不可。〃道光皇帝说到此处,提高嗓音,说道:〃林则徐听封!〃林则徐急忙叩头:〃臣在!〃〃朕加封你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全权处理禁烟事宜;并赐你尚方剑一口,赏穿黄马褂,火速起程,去广州禁烟。〃林则徐忙叩头:〃臣遵旨。谢万岁,万岁,万万岁!〃道光皇帝退殿回宫不提。 
  话休絮烦。林则徐奉旨禁烟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林则徐回到临时官邸不久,在京的文武官员纷纷过府祝贺,把这位林大人忙得不可开交。次日定更已过,林则徐刚要就寝,大总管林升前来禀报:〃直隶总督琦善求见。〃说罢,递上拜帖。林则徐看了一怔:琦善?这么晚了,他来干什么?难道也来祝贺?不能,我和他虽然同朝称臣,但是同床异梦,一向是水火不同炉啊!这一定是应了民间那句俗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哪!林则徐还真猜对了。琦善,字静安,满州正黄旗人,沾点皇亲。其性情很不平和,不仅对下属好刁难挑剔,同僚也难以和他相处。他在皇上面前,很会办事儿,皇上爱听什么,他说什么;皇上喜欢什么,他定能投其所好。因此,成了道光皇帝的宠臣。咱不提他虽有二十多个老婆,还要偷香窃玉那些丑闻,也不提他悬秤卖官,营私舞弊等等坏事,单说他在鸦片这件事上,就犯下了滔天罪行 
  原来,琦善不但是一个大烟鬼,还是全国最大的鸦片走私贩。因他与广州海关有着非常特殊的联系,便勾结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他狼狈为奸,欺上瞒下,通过走私、贩卖鸦片,发了横财。可以这么说,鸦片之所以流毒全国,与琦善和穆彰阿有直接关系。说他二人是包庇、纵容鸦片走私的罪魁祸首,这顶帽子并不算大。 
  据说,琦善每年从走私鸦片上可以获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银子。因此,他把鸦片看得比命都重要。试想:像这种人还能支持禁烟吗?穆彰阿和他乃是一丘之貉,也是坚决反对禁烟的。因此,人们称他们是〃弛禁派〃,也叫〃反对派〃。人们管力主禁烟的林则徐、黄爵滋等,则叫〃严禁派〃。当时这两大派,围绕禁烟问题,明争暗斗,真是水火不相容啊! 
  琦善早就反对禁烟,谁提〃禁烟〃二字,比骂他祖宗还厉害。由于他没有摸透皇上对禁烟的看法,所以一直不敢直说。他只能以〃涉及洋人利益,应谨慎行事〃〃鸦片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一朝一夕难以清除〃〃鸦片虽是毒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药材〃……种种借口,千方百计进行阻挠。经他几次试探,道光皇帝始终没有明确可否。为此,琦善特别提心吊胆,生怕皇上降旨禁烟。 
  最近,琦善听说林则徐和黄爵滋向道光皇帝上了禁烟的奏折,道光皇帝又召林则徐进京陛见,就知道事情不妙。但他又存在一丝侥幸,盼望皇上转变态度。因此,他急忙从天津赶到北京,住在穆彰阿的府里,探听消息,以便采取对策。 
  这天,穆彰阿回府来,衣服也没顾上换,来到琦善住室,一屁股就坐在太师椅上:〃咳〃长长喘了一口粗气。琦善见穆彰阿一反常态,心事重重,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马上问道:〃相爷回到府来,为何闷闷不乐?〃穆彰阿道:〃这皇上太也糊涂了。〃接着,就把旻宁同意禁烟,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之事,对琦善说了一遍。 
  琦善好像当头挨了一棒,当时就傻眼啦。接着,咬牙切齿地吼道:〃皇上怎能做出这等糊涂事!禁烟,禁烟,迟早非禁到你我头上不可!有姓林的在,就没有你我立足之地了!〃他转脸问穆彰阿:〃相爷,难道咱就认输了不成?〃他一看穆彰阿没有回答,马上又追问了一句:〃相爷,你倒是说话呀?〃 
  穆彰阿,字子朴,是满洲镶蓝旗人,嘉庆进士出身,历任过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吏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因深得道光皇帝信任,在道光面前红得发紫。他在任内推行〃抚夷媚外〃政策,包庇走私烟贩和受贿官吏,从中得到肥利,发了横财。因他权高位显,为人阴险毒辣,满朝文武对他又恨又怕。这个老家伙现在六十多岁了,经的多,见的广,为人处事非常老练。 
  书接前言,穆彰阿听了琦善的问话,离开太师椅,躺在逍遥床上,微睁二目,慢吞吞地说道:〃你这是何苦来呢?皇上要禁烟,有何不对?你我作为臣子,理应唯命是从才对。你身居中堂,实为天子之股肱,怎能说出这等目无君父的话来!〃琦善一听,气得差点儿断了气!心里说:你这只老狐狸,跟我耍什么花招?我就不信你能同意禁烟!他瞪着眼睛盯着穆彰阿,活像一只因为贪食而噎住脖子的猫头鹰。只见穆彰阿欠欠身子,继续说道:〃你还年轻啊,一点也不稳重。千万记住,不管遇上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不可逞匹夫之勇。就拿这事来说,他林则徐有千条妙计,咱们有一定之规。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何虑之有哇?再说,皇上的脾气,你还没摸透吗?他从来是喜怒无常,朝令夕改;此一时,彼一时呀。别看他现在听了林则徐的谗言,依我看来,他迟早会有反悔之日。就当前而言,我们应识时务,万不可违抗圣命!否则,会吃大亏的啊!〃琦善说:〃相爷说得虽然有理,可是我们总不能听之任之吧!〃穆彰阿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当然要采取对策偻!〃琦善三步并做两步,走到穆彰阿的跟前,把腰一哈,好像要从他的身上探取什么宝物:〃相爷有何高见?〃穆彰阿好像严师教徒一般:〃咱们要来个先礼后兵!你明日就到林则徐的官邸去一趟,以祝贺为名,探探他的口气,顺便对他开导开导。倘若林则徐执迷不悟,非要跟咱较量,你放心,我定叫他有好戏看!〃琦善素知穆彰阿老谋深算,诡计多端,也就不往下问了,单等次日天黑,前去林府。 
  第二天,林则徐刚刚吃完晚饭,就听家人林升禀报:〃琦中堂来访。〃林则徐深知琦善为人,本不愿和他见面。但又一想,人已经来了,也只好敷衍一番:〃有请。〃〃是。〃林升答应一声走去。林则徐马上整理衣服,来到前厅,与琦善相见。琦善一见林则徐,就满脸堆笑地拱手:〃恭喜,恭喜!哈哈哈哈,恭贺你老兄荣任钦差大臣,兄弟特来祝贺!〃林则徐还礼说:〃不敢当,不敢当。中堂大人请坐。〃二人寒暄已毕,分宾主坐下后,仆人献茶。 
  琦善一边喝茶,一边说些恭维的话语。接着,他把茶杯一放,话锋一转,就谈到正题上来了:〃请问林大人,何时起身呢?〃〃公务紧急,兄弟打算最近就走。〃没有告诉他准时间。〃噢!我斗胆再问一句,林大人将用何法禁绝鸦片?〃〃这个吗……我暂时还未想好,有待到广州再定。〃琦善又说:〃禁绝鸦片,可是个苦差事哟,办好了皆大欢喜,办糟了举国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