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5888-雄关漫道    >

第15节

5888-雄关漫道   -第15节

小说: 5888-雄关漫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弼时把信任的目光投向贺龙:“贺龙同志,你先说说吧。”    
    贺龙猛吸两口烟:“我估计,老蒋,还有陈诚这个狗崽子已经预料到我们会去贵州,所以他在西面修了大量的碉堡。即使是我们突破敌人坚固的防线,直奔贵州,那么,我们屁股后面咬得很紧的十多万敌军,就甩不掉,到了贵州照样被动。”    
    众人发出轻轻的议论,萧克急问:“贺老总的打算呢?”    
    贺龙吸口烟:“你们晓得马队碰上大狼群怎么办?”    
    人们摇头,贺龙道:“如果笔直地跑,不是马队累垮跌倒,就是让狼群追上咬死。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点火,这要有条件才行。比如我们,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离我们很远,无法帮助我们,所以,这个方法我们用不上。”    
    王震问:“还有一个办法呢?”    
    贺龙道:“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兜圈子绕弯子!把群狼搞昏了头,危险就减少多了!”    
    众人发出赞叹。贺龙站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用手比划着:“我看,我们也兜个圈子,往南走,先去湘中,那里地方大,好吃好用的东西多,先发点洋财再说!况且那里靠近长沙,我们造成奔长沙的假象,何键这个老王八蛋必定会惊惶失措,调兵去守长沙,这样一来,敌人的防线就会闪出口子,我们突然掉头向西,怎么样?”    
    众人热烈地议论开来,纷纷表示赞同,任弼时心里踏实多了,他由衷地赞叹道:“这一招,四两拨千斤啊!大伙再往细处议一议……”    
    又讨论了一阵子具体的方案,任弼时宣布散会,大伙分头准备。与会者往外走,贺龙、任弼时、甘泗淇三人走在最后面。    
    在指挥部小院的门外,李贞、何梅两人哼着歌儿走过来,二人向贺龙、任弼时敬礼,并打了个招呼。贺龙注意到李贞飞快地瞄了甘泗淇一眼,然后急忙扭过脸去,就说:“李贞啊,你先别忙走。”    
    李贞停下:“老总,咋了?”    
    贺龙道:“你怎么不给泗淇同志敬礼?他可是你的顶头上司啊!”    
    何梅咯咯笑,笑声清脆,甘泗淇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任弼时扶扶眼镜说:“是吗?我怎么没注意到?”    
    贺龙道:“你的眼镜片子太厚了,当然看不到。哎,李贞,你说说。”


《雄关漫道》 第二部分《雄关漫道》 第五章(1)

    李贞嗔怪道:“贺老总!你又在取笑我。”    
    贺龙道:“你不说我替你说,刚才你那眼神说明,你和泗淇同志的爱情成熟了!只有相爱的人,才会有那样的眼神!”    
    李贞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拔腿就走:“老总!不理你了……”    
    她拉起何梅跑开了,任弼时望着她们的背影:“哎哎老贺,你观察得很准哪!”    
    贺龙道:“弼时,你说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    
    任弼时看一眼腼腆的甘泗淇:“有道理。老甘,如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赶快把喜事办了吧。”    
    贺龙一拍巴掌:“对对!赶紧办!不然的话,大军一旦开动起来,就不知何处是个落脚点喽,你想办都办不成!”    
    甘泗淇拼命地摇头:“纯粹开玩笑,这哪行啊!大敌当前,情况紧急,马上要突围,我甘泗淇偏偏这时候敲锣打鼓放鞭炮娶老婆入洞房,这不像话嘛!”    
    贺龙一瞪眼睛:“有什么不可以的?结了婚,踏踏实实上路!古代就有头天娶老婆第二天上战场的大将军嘛!要离开根据地了,大家心里肯定不好受,办个喜事热闹一下,冲一冲嘛!”    
    “这事我做主,就办!”任弼时大包大揽地说。    
    “你做主那你入洞房算了!”甘泗淇赶紧走了。    
    贺龙指着他的后背:“这个甘泗淇,娶老婆你都不积极,还有这样的人……这事非办不可,你跑也没用!”    
    任弼时想了想,说:“这样吧,胡子,你继续做老甘的工作,李贞那边我负责。谁完不成任务罚谁的酒。”    
    “好,一言为定!”    
    他们在小路口分手,任弼时走向自家简陋的住处,刚进入院子,陈琮英就慌慌张张迎上来:“弼时弼时,不好了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看你慌的。”    
    “弼时,我又……怀上了。”    
    任弼时兴奋了,盯着陈琮英的肚子:“怀上了?好啊!”    
    “好什么好!马上要突围。你忘了,咱们的小湘赣……”陈琮英眼圈红了。    
    任弼时马上陷入伤感,叹口气:“唉,既来之则安之吧……行军路上,最苦最难的是女人。琮英,抽空你去安慰一下蹇先任同志,她快临盆了,比你更不容易。”    
    陈琮英默默地点点头。任弼时又道:“还有,你帮我去劝劝李贞,婚事就不要再拖了。”    
    各部驻地,人们都在进行突围之前的准备,按照军团首长的命令,带不走的粮食和生活用品都送给老百姓,带不走的武器一律深埋,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两双草鞋,尽量减少负担。    
    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穿过忙乱的人群,罗扬和丁天娃等警卫员跟在他们身后。贺龙道:“你们二位说说,新组建的红五师,谁当师长合适?”    
    任弼时当即说道:“还能有谁?贺炳炎,行不行?”    
    关向应说:“我看行。突围以后,打仗是主要工作,这家伙打起仗来没的说。”    
    贺龙说:“那咱们想到一块了。”    
    他吩咐罗扬,马上通知贺炳炎来一趟。罗扬领命而去,不一会儿,贺炳炎骑马来了,他下马,左脚一跛一跛地走几步,停住,向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敬礼。    
    任弼时严肃地说:“贺炳炎同志,向你宣布一个命令。”    
    贺炳炎急忙立正。    
    任弼时道:“军委分会决定,任命你为新组建的红五师师长!”    
    贺炳炎原本很紧张,听到任弼时的命令,终于憋不住,嘿嘿笑起来,挠挠头皮:“我以为杀了谢彬,犯了错误,以后就捞不着带兵了……”    
    贺龙说:“知道为什么让你当这个师的师长吗?”    
    贺炳炎道:“知道。该师是地方游击队升格为正规军的,新兵多,底子差,首长们希望我把它带成一支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    
    任弼时、关向应满意地点一下头。贺龙说:“你小子,脑瓜够聪明。看来,以后就不用我拿烟袋杆子敲你的脑壳喽!”    
    他们一块往前走着。关向应说:“哎,贺炳炎,你这左脚不碍事吧?”    
    贺炳炎答道:“报告!打仗不影响,可能以后会影响讨老婆。”    
    贺、任、关笑起来。贺炳炎说:“嗨!现在顾不了那么多,有仗打就比什么都强。三位首长,我要去上任了,再见!”    
    他骑马离开了。    
    部队突围的前两天,何梅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双千层底布鞋总好做好了!    
    她从没做过针线活,在家时,她是资本家的大小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参加革命后,她是革命队伍里的“秀才”,整天忙得根本顾不上做什么针线活。为了给罗扬做这双布鞋,她的手上足足扎了好几十个针眼,多亏房东大嫂指点,她的活儿才做得还算不错,不至于让人感到太难看。    
    这天深夜,油灯下,何梅缝上最后一针,用牙咬断麻线。她把鞋捧在手里,细细端详,眼里竟又闪现出罗扬那双穿着破草鞋的大脚……    
    她陶醉地把鞋贴在胸口上,闭上眼。靠墙的铺上,睡梦中的小女兵赵娟翻个身,咕哝道:“何姐,还不睡啊……”    
    “就睡……”她赶紧吹灭蜡烛,把鞋放在枕边,睡了。    
    任政委给李贞、何梅她们布置了新的任务,部队出发前,就近招兵。布告贴出后,没想到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来报名,她们在刘家坪街口摆下桌子,进行登记。人群熙熙攘攘,一群青年男子挤向何梅、李贞等人,争相要求入伍。    
    有个一脸调皮相的小男孩,个子不高,身体瘦弱,眼睛明亮,他像泥鳅一样挤到何梅面前,央求道:“大姐!大姐!把我带上吧!我愿意当红军!走多远都不怕!”


《雄关漫道》 第二部分《雄关漫道》 第五章(2)

    何梅问道:“你叫什么?多大?”    
    他说:“我叫杨连根!十七岁。你看我这身板,多壮实!”    
    何梅望两眼杨连根单薄的身子骨,扑哧笑了:“就你这身板,风一刮就倒,还说壮实!”    
    杨连根两眼一瞪:“大姐!你别小瞧我啊。我会打弹弓,还会爬树,我本事多着呢!”    
    何梅摇摇头:“下一个!”    
    杨连根急了:“哎哎,我是真心想当红军……你不收我,我就……”话没说完,他“蹭”地一下跳到何梅面前的桌子上,再踏着桌子飞身爬上何梅身后的一棵大树。他蹲在树杈上:“你不收我,我就不下来!”    
    何梅担心地说:“哎哎,这孩子,真够调皮的。”    
    人们跟着起哄,看热闹。李贞说:“要不收下他吧。”    
    李贞是她们的大姐,她发话了,何梅只好执行,就说:“好吧,杨连根,让你的家长来,他们同意了,我们就收下你。”    
    杨连根摇摇头:“家长?……他们生病了,来不了……”    
    何梅与李贞犹豫着,杨连根又说:“大姐,我是真心想跟你们走……你们先把我登记上,我摁了手印,回头再让家长来摁手印,行不行?”    
    何梅道:“那你快下来吧!”    
    她在一个大本子上登记杨连根的名字,杨连根得意地一笑,顺大树滑下来,在何梅递过来的本子上,在写有他名字的地方,狠狠地摁了一个大手印。他望着自己发红的手指头,嘿嘿地笑了。    
    下午,在刘家坪的胡同里,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流着泪互相搀扶着,往前挪动。迎面,任弼时在罗扬等人陪同下走过来,任弼时望着两位流泪的老人,说:“老人家,你们这是怎么啦?”    
    老头抹把泪:“老总,我的孙子,他要跟队伍走……”    
    任弼时劝道:“老人家,别担心,我们会照顾好他的。他叫什么?”    
    老头说:“小名狗蛋,大号杨连根。”    
    任弼时念叨着:“杨连根,杨连根……”    
    老头又道:“这孩子,一门心思要扛枪……孩子大了,我们想拦也拦不住,就让他去吧,就是不知他啥时候能回来……”    
    老太太泪水横流,抽泣着背过脸去。任弼时觉得蹊跷,就问:“老人家,孩子的父母呢?”    
    老头又抹泪:“狗蛋两岁的时候,我儿子和媳妇就死了,是我们老两口把他拉扯大的。我们家算是三代单传了。唉,不管怎么说,孩子要扛枪,是他懂事了,有出息,我和老婆子虽舍不得,但也高兴!老总,我们走了……”    
    老头搀着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了,任弼时揪心一般皱起了眉头,然后,他对着罗扬耳语了几句,罗扬便离开了。    
    一群老乡堵在指挥部门口,非要见贺龙。丁天娃出来说,贺老总正忙着,抽不出时间,老乡不依,坚持要见。丁天娃只得进去报告,贺龙听说乡亲们要见他,二话没说就推门出来,众人七嘴八舌叫着:“贺老总……贺胡子……贺司令……”    
    贺龙说:“乡亲们,都请进来说话吧。”    
    一位白胡子老者说:“贺胡子啊,我们就不进去了,在这里说句话吧。你要走了,乡亲们真舍不得你走啊!……”    
    他的话引来一堆话——    
    “贺胡子啊,都说你不回来了,是真的吗?”    
    “贺胡子,这回要走很远吗?”    
    “你们这一走,白狗子来了,百姓又该遭殃喽……”    
    …………    
    门前,人越聚越多,有人开始流泪。贺龙大声说:“乡亲们!我贺龙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哪!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回来的!乡亲们,敌人来了,你们会吃一些苦头。为了红军,你们献出的太多了,将来,共产党得了江山,是要还这个债的!我贺胡子就先在这里,给你们鞠个躬吧!”    
    贺龙噙着热泪鞠躬,众老者急忙上前搀扶他,人们眼里都是泪汪汪的。不一会儿,老乡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罗扬路过这儿,看到这个情景,心里也酸酸的,他知道,红军这一去,再想回到湘西北一带,几乎不可能了,这里的老百姓少不了挨敌人的报复,变成一片焦土也是很有可能的。他加快脚步,往街口的方向赶,来到参军报名的地方,看到人群已经散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