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苦斗 >

第56节

苦斗-第56节

小说: 苦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两人默默无言地望着广阔无边的天空,做梦般地,尽情地幻想起来。关于在广州大城、公安局大门口分发枪械的故事,他们只听说过,谁也不曾亲眼见过。这时候,这整个的天空,就变成了公安局的大门口。那里有数不清的人,有数不清的马匹,有数不清的大炮,还有数不清的卡车。每辆卡车上,那枪枝和子弹,简直堆积如山。人们排着队,等候发枪枝的人念自己的名字。胡松和区卓两上小伙子都着了迷,心跳得非常厉害。他们正叭在草地上,拿手中的扁担向办事处门前的国民党兵士瞄准,生怕叫到自己的名字,而自己听不见。果然不错,有人叫他们的名字了:
  “胡松!区卓!”
  仔细一听,并且还是陶华队长的声音。他们快活得浑身哆嗦,背上出汗,拼命在大海一般的天空里找那叫自己名字的人。那个人又说话了:
  “区卓!胡松!你们到底是巡逻呀,还是在这里玩儿呀?”
  他们从高高的天空中一下子掉到地面上,梦也醒了。两个人同时一骨碌翻身爬了起来,看见正是队长陶华站在他们后面,连忙问什么事儿。陶华没有回答,只向他们招一招手,回头就走。他们跟着走进工棚,只见其他工友都在干自己的事情: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准备接班。他们第一赤卫队那一伙儿却聚集在一个角落里,马明、胡树两个站着,关杰、邵煜、丘照、王通四个蹲着,看样子是在等候他们。人一到齐,陶华就低声向大家宣布:他刚才接到冼鉴的通知,有九条驳壳枪,一大箱子弹,要发给他们赤卫队。目前,运军火的船已经停泊在南渡口,看大家有什么办法把货起回来。起货的时候要想办法通过大帽冈驻军的岗哨,还要想办法不让赤卫队以外的任何人知道。丘照、王通两人一听,就嚷着要去。大家都笑了,说让他俩去,准会跟驻军开火对打起来。关杰、邵煜两人提议把军火接过来之后,不要运回工棚,就象从前埋藏稽查站的枪枝一样,在大帽冈找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刨个坑埋起来。大家合计一下,埋起来虽好,但等使的时候却没得使,也不妥当。后来胡松和区卓唧唧哝哝商量了一下,就向大家提出道:“我们拿一根扁担,抬两个竹箩,里面装些脏被单、破衣服,只当是去槐冲洗衣服的样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它抬回来了。有什么难处!”大家一听,这办法果然使得,就决定照这么办。东西都是现成的,也好张罗。不久就找到了一根特别粗、特别长的扁担,一对又细密、又结实的竹箩,又从大家的木架床上扯下了那些又黑又烂的蚊帐、被单、衣服、汗巾等等,装满了两大箩。胡松和区卓两人抬着,走在前面,陶华空手,跟在后面,一直朝槐冲的南渡口进发,其余的人都留在工棚里,各人做各人的事情,没有露出一点痕迹。那三个人到了南渡口,果然看见一只小艇,静悄悄地靠着岸。陶华装成过渡的客人般地喊道:“过海呀!”小艇中没人答腔,只探出一个沉着有劲的脑袋来。他正是冼鉴本人。陶华把那些烂脏衣物倒在冲边,提着两个竹箩飞快地跳上了船。一会儿,他捧着一个重甸甸的竹箩跳上岸;过一会儿,他又捧着另外一个重甸甸的竹箩跳过来。小艇就开身了。胡松和区卓拿干衣物裹住了那些闪闪发亮的玩意儿,上面盖上一些已经拧干的湿衣服,两个人一前一后,浑身带劲地抬起就跑。陶华扳了一根三尺来长的树枝,拿在手里,不远不近地在后面跟着。大帽冈地势平坦,不算太难走,可是那两个小后生不停地拿手指刮着汗,眨眼之间,走到了那一排驻军的宿营地。那是一间破烂的祠堂。那些灰老鼠一堆一堆地在天井里和两廊上打闹着。祠堂门口站着一个卷起裤腿,上身只穿一件运动背心,歪歪倒倒地背着一根步枪的卫兵。他本来无事可干,这时候却伸出手来把胡松、区卓拦住了。“嗨!”他咤呼着,“你们抬的什么东西?”胡松照常走着,说:“洗衣服哇!你自己看不见么?”卫兵无是生非地吆喝道:“胡说!哪有那么重的衣服?站住!检查!”祠堂里的弟兄们听见他这么叽呱大叫,知道他在兜生意,也就不来插手。区卓哪里肯站住!他一面推着胡松往前走,一面反唇相稽道:“你检查个屁,日本人打到万宝山来了,你那么有本事,怎么不去打日本?”卫兵恼了,举起拳头威胁区卓道:“我丢你祖宗!老子爱打日本,就打日本!老子爱检查,就检查!老子爱揍你,就揍你!今天老子一定要揍你!”这时候,陶华刚赶上来。他举起手中的长树枝要往下打似地威胁胡松、区卓道:“打断你们的脚骨!还不赶快给我滚!吃饭你们打冲锋,干活你们肚子疼,斗起嘴来象公鸡!衣服不干,你们今天晚上拿什么给大家穿?”胡松、区卓两人会意,装做怕打似地,撒开腿就跑。陶华走到那卫兵面前,递给他一支香烟,又微笑叹息道:
  “现在的民国孩子都是白云山蟋蟀:光会叫,打不得!你真给他们两下,唉,他们只会把脑袋抱起来!……晌午上发记喝茶去,我看账。”
  到陶华回到工棚的时候,胡松和区卓已经把一切收拾停当,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了。陶华问他两个,他两个不说;问其他的人,其他的人都串好了,也不说。但是不用他们说,他自己不久就看出来了。首先,胡松、区卓两个人和别人掉换了床位。他们要了两个下铺,又把枕头对着枕头,以便两个脑袋能够贴在一起。换完了床位,两个人就躺在床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肯起来。其次,胡松、区卓两个人那眉飞色舞,笑得有牙没眼,嘴巴合不拢来的狂喜之情,简直无法遮盖。他们吃饭不肯同时去,解手也得轮流着,值勤也错成两班,总之,要留一个人守着床铺,不能同时离开。又其次,陶华细心观察他们,见他两个整天趴的窗口,看那边办事处门口的卫兵;又同时平伸着扁担,朝那两个卫兵瞄准。有一回,陶华瞅着四周没人,快步走到他俩床前,弯下腰,伸出手,好象要摸床铺下面的什么东西。胡松、区卓两个小纠察队员同志喝住他道:“不许动!不许动!”陶华缩回手,连声答应道:“好的,好的!知道了,知道了!”
  他俩没法儿,对着他笑道:“哎哟,不干!陶大哥,你真鬼呀!”
  从此以后,他俩就无日无夜,尽心尽意地守护着那些宝贝,即使睡熟了,有人走近床前,他们也会立刻惊醒。每当夜静无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蹲在床前,伸手到床底下去,尽情抚摩那些无价之宝。抚摩过几遍之后,他们就会回到床上,脑壳顶着脑壳,低声在诉说各自的抱负,在发出各种各样的誓言,在交换充满幻想的密约。
  胡松会这样说:“要是我有一枝枪,我就要认认真真和它过一辈子!哪怕前面有刀山油锅,哪怕后面有千军万马,也别想能把我们分开!”
  区卓会这样说:“要是我呀,我就要带着它穿州过府,打尽人间不平,报尽人们仇恨!什么妻、财、子、禄,什么荣、华、富、贵,我全不放在眼里!”
  胡松又会这样说:“到那时候,难道咱们还能不进共产党么?”
  区卓也会这样说:“对!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到那时候,咱们已经进了共产党了!”
  就这样,他俩越说越起劲。会说得一直没个完。
  三九 终天恨
  七夕的前一天晚上,李民天、陈文婕夫妇回三家巷来看陈杨氏的病,恰巧陈文娣也过来了,大家说了许多感慨的话儿。陈文婕谈起从前大家做女儿的时候,每逢拜七姐的节令,不知玩得多么热闹,现在有头有主了,都没心思玩儿了。陈文娣也说奇怪,就象她家小姑姑何守礼,如今正在十四、五上头,正该埋头埋脑,玩儿得入了迷的,却也不玩儿,好象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似的。说话之间,陈文娣又告诉他们一个秘密消息道:“他们何家的人说,光许陈家请军队镇压罢工,不许何家请军队逮捕逃妾,难道军队是陈家私家的!他们决定雇用十二名军队——跟你们一样,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去胡家把阿杏强抢回来呢!”陈文婕冷淡地说:“这怎么能比!大哥早就说过,我们是合法的,军队应该保护我们;他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们是非法的,不应该用武力去欺负别人。”陈文娣雍容地笑道:“不要对我说这些!合法呀,非法呀,谁爱管这些闲文!我只是担心咱们的周炳。可怜他屈在乡下当猴王,一直怪不得意的。”李民天低声胆怯地问道:“他不得意是不得意,可是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陈文娣激动地说:“你自然不担心。可他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跟农场罢工虽然没牵连,跟胡杏可就老纠缠在一起。听说近来跟乡下那黑炭头又搞得火热,当然更不能置身事外。万一那些野蛮禽兽军队动起武来,我就是担心!”陈文婕不动声色地说:“我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明天反正要回农场看看的,叫他骑个自行车,跑快一点,先上震光小学找着周炳报个信就完了。他跟咱们那王子在上海一块儿打过流,也算知交,也算同志,也算难友呢。他坐牢的时候,咱们那王子还营救过他呢!”说的大家都乐了。
  第二天中午过后不久,周炳刚吃过饭,李民天就来到了震光小学。这种没有先例的突然的拜访,使周炳开头有点愕然。他向那总技师伸出了热情的阔大的手,李民天紧紧地握住它,很久都不放开。周炳觉着十分感动,想起了三年前在上海虬江路口撒传单的大学生,连忙让他坐下,给他倒茶。李民天口渴,一连喝了几杯茶,就问周炳这几年过得怎样,有什么新的想法没有。周炳笑道:“话说起来就长了。你叫我怎么说好呢?总的来说,我的阅历多了,增长了好些知识,信念更加坚定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达到了极点,但是也快收场了。不是这样的么?”李民天也点头笑道:“是倒是。可是跟你什么相干?你是一个乡下的教书先生,你的职务是按照铃声行动。你的政治空谈,你的冒险幻想,你讨厌虚伪的幸福,你自信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物,——这一切,对你有什么用?”
  周炳坦然承认道:
  “不错。这一切,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李民天满腔热情地说:“猜度、臆测、浮想、幻觉,这是不能长久的呀!你太过傻了,你太过傻了,简直比三年前更傻了!你白白丢了一个本来可以得到的上流社会的地位!你自己不知道,你自己离开那有文化的上流社会已经多远了!”
  周炳固执地说:“我永远也不回头!离得越远,就越接近我的幸福!”
  “不,不,好表台!”总技师简直近于哀求了,说:“回来吧!回来吧!不要把自己的才能那么慷慨地毁掉!你从戏剧上用功,前途无可限量,对人类也有真正的贡献!人家两个阶级在斗争,你插手进去有什么味道?”
  周炳愤愤不平地说:“什么人家?我自己就在里边哪!想不到一别三年,你还是没有长进!你说说看,你自己怎样了?你的研究有结果了么?你的才能有发展了么?你的道路走得通了么?说说你自己,别光说我。”
  李民天天真地摇头道:“不成,不成,第三个不成!”
  周炳诱导他道:“科学研究跟艺术创造一样,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将来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一定会让你办一个规模比现在大十倍的试验农场!”
  李民天一只手抚着胸膛说:“但愿如此!但愿也让你办一个大剧场!”
  周炳又乘机提议道:“那么,你现在对你那些农场工人让点步,收回成命,或者说,稍为人道一点,——不行么?”
  李民天吃了一惊道:“什么?他们现在对农场工人很不人道么?我的上帝,那怎么可能呢?你要知道,一切事情都是你三表姐管的。而你的三表姐,她是个头脑清楚的人,她是个文学家,我完全信任她。可是——如果真有那回事,我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办呢?”
  整整一个下午,他们就在这种气氛的倾谈里度过了。李民天觉着焦躁,徬徨,心情不安。他原本打算来劝说周炳的,后来倒是周炳反过来劝说他。最后,他迷迷惘惘地站起来和周炳握手告别道:
  “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谈得清楚的。反正一切都不忙于下判断。算了吧!我固然没看见出路,你可也没找到通途,大家好自为之吧!”这样,他就走了,把陈文娣、陈文婕要他给周炳通风报信的使命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那时候已经是黄昏,是一千九百三十一年八月二十日,也即是阴历辛未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