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国哲学名著蚜 >

第121节

中国哲学名著蚜-第121节

小说: 中国哲学名著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恶 劳 的 。 追 求 个 人 利 益 的 满 足 是 天 下 “ 人 之 情 ” , 是 人 们 的 普 
遍 欲 望 , 即 使 是 圣 人 也 不 例 外 。 如 果 没 有 封 建 专 制 的 束 缚 , 人 
人 都 可 以 发 展 其 自 私 自 利 的 本 性 。 而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的 出 现 , 破 
坏 了 人 性 平 等 的 原 则 , “ 使 天 下 之 人 不 敢 自 私 , 不 敢 自 利 ” , 这 
是 极 不 合 理 的 , 是 对 人 性 发 展 的 束 缚 。 这 一 思 想 是 和 程 、 朱 、 
陆 、 王 所 鼓 吹 的 “ 存 天 理 , 去 人 欲 ” 相 对 立 的 , 是 早 期 市 民 
阶 层 争 取 平 等 权 利 的 功 利 主 义 思 想 的 明 确 反 映 。 
      黄 宗 羲 虽 然 愤 怒 抨 击 秦 汉 以 来 的 专 制 暴 君 将 天 下 据 为 己 
有 , 痛 骂 他 们 摧 残 人 性 , 屠 毒 生 灵 , 甚 至 把 他 们 斥 责 为 “ 天 
下 之 害 ” , 表 现 了 民 主 启 蒙 思 想 ; 但 他 还 没 有 看 到 君 主 专 制 导 
源 于 封 建 专 制 政 体 , 没 有 把 对 暴 君 的 批 判 上 升 到 对 封 建 专 制 
制 度 的 全 面 清 算 , 进 而 加 以 彻 底 否 定 , 表 现 出 阶 级 和 时 代 的 
局 限 性 。                   



… 51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5 0 5 
            王 夫 之 : 《 周 易 外 传 》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 周 易 外 传 》 的 作 者 王 夫 之 ( 1 6 1 9 — — 1 6 9 2 ) , 字 而 农 , 号 
姜 斋 , 湖 南 省 衡 阳 人 , 因 晚 年 隐 居 衡 阳 石 船 山 , 后 人 称 为 船 
山 先 生 。 是 我 国 明 末 清 初 最 伟 大 的 唯 物 主 义 哲 学 家 , 宋 明 理 
学 的 批 判 终 结 者 。                                                  
      王 夫 之 出 身 于 没 落 地 主 知 识 分 子 家 庭 , 从 小 接 受 传 统 文 
化 教 养 , 青 年 时 代 就 以 博 学 多 识 著 称 。 2 4 岁 考 取 举 人 。 1 6 4 3 
年 张 献 忠 农 民 起 义 军 攻 克 武 昌 , 进 驻 衡 阳 , 曾 邀 请 他 参 加 农 
民 政 权 , 他 假 装 伤 病 拒 绝 了 。 在 清 兵 南 下 , 明 王 朝 危 在 旦 夕 
之 时 , 他 曾 在 衡 山 招 募 义 兵 , 进 行 抗 清 斗 争 。 失 败 后 , 一 度 
参 加 南 明 桂 王 ( 永 历 ) 政 府 , 担 任 行 人 司 行 人 官 。 因 不 满 意 
南 明 王 朝 的 腐 败 政 治 , 上 书 要 求 改 革 , 受 到 当 权 者 的 迫 害 。 后 
来 隐 居 衡 阳 石 船 山 , 在 十 分 艰 苦 的 条 件 下 , 杜 门 著 书 , 最 后 
病 逝 在 这 里 。                                                        
      在 王 夫 之 所 处 的 明 朝 末 年 ,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进 入 末 期 ,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已 经 出 现 , 并 在 封 建 势 力 的 强 大 压 力 下 缓 慢 地 向 
前 发 展 。 阶 级 矛 盾 与 民 族 矛 盾 极 其 尖 锐 。 清 统 治 者 为 了 维 护 
自 己 的 统 治 地 位 , 大 力 提 倡 程 朱 理 学 。 这 时 一 些 中 小 地 主 知 
识 分 子 , 包 括 王 夫 之 , 参 加 了 抗 清 斗 争 , 看 到 了 历 史 风 云 的 



… 515

   5 0 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变 化 , 经 历 了 亡 国 的 惨 痛 , 身 受 异 族 残 酷 压 迫 之 苦 , 但 他 们 
 始 终 不 放 弃 民 族 复 兴 的 信 心 。 因 此 , 他 们 抗 清 失 败 后 , 虽 然 
 停 止 了 武 装 斗 争 , 却 更 勇 气 百 倍 地 在 文 化 领 域 内 , 在 思 想 战 
 线 上 , 进 行 了 气 势 宏 伟 的 斗 争 。 他 们 为 了 求 生 存 , 求 发 展 , 为 
 了 进 行 有 效 的 斗 争 , 就 以 唯 物 论 为 武 器 , 研 究 回 答 现 实 问 题 。 
 他 们 从 明 王 朝 覆 灭 中 吸 取 教 训 , 看 到 了 宋 明 理 学 对 社 会 造 成 
 的 祸 害 , 于 是 从 不 同 方 面 掀 起 了 批 判 宋 明 理 学 的 思 潮 。 王 夫 
 之 是 这 一 批 判 思 潮 中 的 卓 越 的 哲 学 代 表 。 他 从 气 一 元 论 出 发 , 
 对 当 时 哲 学 论 争 的 中 心 — — “ 理 气 ( 道 器 ) ” 之 辩 与 “ 心 物 
( 知 行 ) ” 之 辩 作 了 比 较 正 确 的 解 决 , 达 到 了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与 
 朴 素 辩 证 法 的 统 一 。 《 系 辞 上 传 第 十 二 章 》 正 体 现 了 王 夫 之 这 
 一 重 要 的 哲 学 思 想 。    
       王 夫 之 一 生 的 著 作 极 多 , 有 1 0 0 多 种 , 4 0 0 多 卷 , 内 容 涉 
 及 哲 学 、 历 史 、 政 治 、 经 济 等 多 方 面 , 后 人 编 为 《 船 山 遗 
 书 》 。 其 中 重 要 哲 学 著 作 有 《 张 子 正 蒙 注 》 、 《 读 四 书 大 全 说 》 、 
《 周 易 外 传 》 、 《 尚 书 引 义 》 、 《 老 子 衍 》 、 《 庄 子 通 》 、 《 思 问 录 》 
 等 。 《 周 易 外 传 》 是 王 夫 之 在 批 判 历 史 上 研 究 易 学 的 各 种 唯 心 
 主 义 观 点 的 同 时 , 发 挥 自 己 朴 素 的 唯 物 主 义 哲 学 思 想 的 重 要 
 著 作 。 这 里 所 节 选 的 《 系 辞 上 传 第 十 二 章 》 就 是 其 中 的 一 篇 。 
 选 文 依 据 《 周 易 外 传 》 中 华 书 局 1 9 7 7 年 版 本 。 



… 51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5 0 7 
              系 辞 上 传 第 十 二 章 ( 节 选 )                        
A 原 文 B                                                                
                               ①                                        
       天 下 唯 器 而 已 矣      。 道 者 器 之 道 , 器 者 不 可 谓 之  
              ②                                                         
道 之 器 也     。                                                       
                                                    ③                   
       无 其 道 则 无 其 器 , 人 类 能 言 之         。 虽 然 , 苟 有 其 
       ④                                                                
器 矣    , 岂 患 无 道 哉 ? 君 子 之 所 不 知 , 而 圣 人 知 之 ; 圣  
人 之 所 不 能 , 而 匹 夫 匹 妇 能 之 。 人 或 昧 于 其 道 者 , 其     
          ⑤                                                             
器 不 成    , 不 成 非 无 器 也 。                                      
       无 其 器 则 无 其 道 , 人 鲜 能 言 之 , 而 固 其 诚 然 者       
   ⑥                            ⑦                              ⑧      
也   。 洪 荒 无 揖 让 之 道       , 唐 、 虞 无 吊 伐 之 道      , 汉 、 唐 
无 今 日 之 道 , 则 今 日 无 他 年 之 道 者 多 矣 。 未 有 弓 矢 而     
                                          ⑨                             
无 射 道 , 未 有 车 马 而 无 御 道         , 未 有 牢 醴 璧 币 、 钟 磬 
                          D C                                            
管 弦 而 无 礼 乐 之 道       。 则 未 有 子 而 无 父 道 , 未 有 弟 而  
                                               E C                       
无 兄 道 , 道 之 可 有 而 且 无 者 多 矣          。 故 无 其 器 则 无 其 
                                                   F C                   
道 , 诚 然 之 言 也 , 而 人 特 未 之 察 耳           。                
                                                      G C                
       故 古 之 圣 人 , 能 治 器 而 不 能 治 道          。 治 器 者 则 谓 
     H C                                                                 
之 道    , 道 得 则 谓 之 德 , 器 成 则 谓 之 行 , 器 用 之 广 则     
                                               I C                       
谓 之 变 通 , 器 效 之 著 则 谓 之 事 业          。                    
                                                   J C                   
       故 《 易 》 有 象 , 象 者 像 器 者 也         ; 卦 有 爻 , 爻 者 
            K C                                     L C                  
效 器 者 也     ; 爻 有 辞 , 辞 者 辨 器 者 也       。 故 圣 人 者 , 善 



… 517

  5 0 8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M C          
治 器 而 已 矣 。 自 其 治 而 言 之 , 而 上 之 名 立 焉            。 上 之  
                                 D N                                          
名 立 , 而 下 之 名 亦 立 焉        。 上 下 皆 名 也 , 非 有 涯 量 之      
            E N                                                               
可 别 者 也     。                                                            
                                        F N                                   
       形 而 上 者 , 非 无 形 之 谓        。 既 有 形 矣 ! 有 形 而 后     
                                                                         G N  
有 形 而 上 。 无 形 之 上 , 亘 古 今 , 通 万 变 , 穷 天 穷 地            , 
穷 人 穷 物 , 皆 所 未 有 者 也 。 故 曰 : “ 惟 圣 人 然 后 可 以          
                                          H N                                 
践 形 ” 。 践 其 下 , 非 践 其 上 也        。                              
                                                     I N                      
       故 聪 明 者 耳 目 也 , 睿 知 者 心 思 也         , 仁 者 人 也 , 义 
者 事 也 , 中 和 者 礼 乐 也 , 大 公 至 正 者 刑 赏 也 , 利 用 者          
水 火 金 木 也 , 厚 生 者 谷 蓏 丝 麻 也 , 正 德 者 君 臣 父 子             
 J N                                            K N                           
也   。 如 其 舍 此 而 求 诸 未 有 器 之 先         , 亘 古 今 , 通 万 变 , 
穷 天 穷 地 , 穷 人 穷 物 , 而 不 能 为 之 名 , 而 况 得 有 其 实          
 L N                                                                          
乎   ?                                                                       
A 注 释 B                                                                     
     ① 器 : 指 体 现 人 类 实 践 活 动 的 具 体 的 、 有 形 有 象 的 事 物 。 
     ② 道 : 这 里 是 指 具 体 事 物 的 规 律 和 原 则 。                    
     ③ 类 : 大 抵 , 大 都 。                                               
     ④ 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