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29节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9节

小说: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贴身丫环,也在三进的卧房里休息,为的是更方便地伺候朱元璋及朱元璋的妻妾。当然,汤和走进应天府的时候,三进的那几十间卧房里,几乎只睡着朱元璋一个人,马氏及李淑、孙氏和郭惠等朱元璋的妻妾,还滞留在太平府。朱元璋还没有把她们接到应天府来。
    朱元璋在应天的住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戒备森严。任何人想见朱元璋,都必须先通过门卫,然后由门卫告之仆人,再由仆人禀告朱元璋,最后朱元璋才出来见客。而以前,任何人想见朱元璋,几乎都能随时见到。现在大不相同了,就是朱元璋的那几个把兄弟来见他,也必须先通过门卫,然后到一进的会客厅里等候。
    以上这些都是李善长制定的。朱元璋本来很不以为然。但李善长却很严肃地对朱元璋道:“大元帅,没有规矩,便没有方圆。占领应天之前,你可以随随便便点,但占了应天之后,你就要为开创你的帝业而努力奋斗了。既然要开创帝业,那你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威严,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随便便的了!”
    徐达等人也都赞成李善长的观点,认为大元帅就应有大元帅的威仪,不然还成何体统?朱元璋最后只得同意了。不过,朱元璋依然坚持一点,那就是,他住宅内的一切摆设,都不能过于奢侈豪华。结果,朱元璋住宅的规模虽然在应天城内数第一,但住宅内的装饰却十分俭朴,俭朴到都令人有些不敢相信的地步。再说汤和,带着那三个女人,在一个士兵的引导下,走到了朱元璋的住宅前。虽是后半夜了,但朱元璋住宅的院门两边,依然直挺挺地站着好几个卫兵。这些卫兵都认识汤和。汤和刚一靠近,便有一个卫兵迎上来道:“汤将军可是要见大元帅?大元帅早就休息了。”
    汤和撇了撇嘴道:“大元帅休息了也要把他喊起来,我有军机大事要向他报告。”
    这些卫兵都知道汤和北上亳州的事,又见汤和身后站着三个美貌的女人,也不清楚汤和究竟有什么军机大事,所以不敢怠慢,忙着请汤和在院门前稍候,他们进去禀告大元帅,看大元帅想不想这个时候见汤和。汤和不禁暗自嘀咕道:这怎么了?见大哥一面怎么变得这样费事?
    如果汤和走进院里,便会发现还有费事的事呢。一个卫兵打开院门跑进了院里,找着一个仆人,将汤和的事情说了一番,然后,那仆人蹑手蹑脚地走到朱元璋的卧房前,在门外轻声地唤“大元帅”,待把“大元帅”唤醒了,这才又转声地禀告了汤和的到来。朱元璋醒了之后,他连外衣都没顾上穿,套上鞋子就一溜烟地跑到了院门外。跟在他身后的那个仆人,已经上了年纪了,好不容易地小跑到院门边,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
    朱元璋第一眼看到的是汤和,之后才看见汤和身后的那三个女人。他看汤和时的目光是激动的,朱元璋猛然扑上去,一把抱住汤和的肩膀道:“四弟,你可想死大哥我了。”
    汤和说:“我也想大哥,大哥你看,我把人给你带回来了”。
    朱元璋说:“你平安归来就好快到屋内歇息一下,快、快!”
    朱元璋就带着汤和走入院内了。当然,他不可能忘了那三个女人。在走进院子之前,他吩咐跟在他身后的那个仆人道:“带她们到后面去,先弄些热水给她们洗洗澡,然后再找些干净的衣裳给她们换上。”朱元璋还特意对那个仆人交待,哪个女人应该睡哪间卧房。仆人点头答应,领着三个女人率先走入院内。
    胡氏母女从朱元璋身边经过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恐惧。朱元璋冲着她们一笑,她们差点吓晕过去。郭宁就不一样了,脸上的表情冷冷的,朱元璋对她笑的时候,她冷冷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变化。朱元璋知道她们各自的性格,所以也没太在意。反正,等一会儿,他就要给她们好看了。
    一间小客厅里亮起了灯。有几个仆人在里面忙碌。朱元璋领着汤和走进去后,摆了一下手,那几个仆人就悄悄地退去了。汤和一边落坐一边叹道:“大哥,这里真气派啊……”
    朱元璋不以为然地回道:“哪里,是李先生和二弟他们硬叫我住这儿的,说是大元帅应该有大元帅的气派。呶,刚才还让四弟你在院门口站了那么长时间。”
    汤和连忙道:“大哥,李先生和二哥他们做得对,你就应该住在这种地方。”
    朱元璋淡淡一笑道:“四弟,不说这里了,还是说说你的经历吧。”于是,汤和就把自己一去一回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也不是什么事情说得都那么详细,汤和主要是把从亳州回来的过程说得很透彻,虽没有多少夸张,但讲述得十分生动,用“绘声绘色”来形容,好像也不为过。
    等汤和把来回的经历都讲完了之后,朱元璋总的评价是:“四弟,真难为你了,也太辛苦你了。”
    接下来,朱元璋就要汤和留下来与他一起休息。汤和低低地言道:“大哥有那几个女人相陪,我留下来何用?”
    朱元璋似乎还想挽留,但汤和已经起身告辞了。朱元璋好像无奈般地把汤和送到院门口,又命令一个卫兵把汤和领到汤和的住处去——每个红巾军将领在应天城都有自己的住宅,只是汤和当时不知道。
    送走了汤和之后,朱元璋的热血马上就沸腾起来。自己小的时候在孤庄村看中的三个“天底下最美貌的女人”,现在就在后面的卧房里等着他,这叫朱元璋如何不亢奋万分?
    但朱元璋往后面走的时候,步子迈得并不是很大。他好像很能沉得住气,尽管,他恨不得马上就跨到她们的房里肆意地凌辱她们。原先的那个上了年纪的仆人依然在忠诚地恭候着朱元璋。他的身边,还站着几个女仆。朱元璋问那仆人道:“一切都弄妥当了吗?”那仆人小声地答应了一声。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你们辛苦了,都去休息吧。”
    那仆人带着几个女仆迅速地消失在黑暗中。也不全是黑暗,有三间相邻的卧房依然亮着灯。朱元璋知道,那三间卧房从左到右依次住的是:胡氏、胡充和郭宁。
    朱元璋走进了胡充住的卧房。可怜的胡充,竟然一直站在房内。朱元璋走进来的时候,她吓得连看都不敢看他。朱元璋哼了一声,然后大大咧咧地走到床边坐下了。
    她虽然也知道应该面对着朱元璋,但头颅怎么抬也抬不起来,只能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很温和地道:“胡充,抬起头来,看着我。”
    她就像是一只木偶,任由他操纵。他叫她抬头,她就抬头。他叫她看着他,她就看着他,只是她看他的那种目光,实在难以形容,也说不上是凄凉还是悲伤。
    朱元璋双脚一抬,就夹住了她的脸颊,差点把她蕴在眼眶里的泪水夹出来。“嗯,不错,脸蛋还和以前一样漂亮……”又更加温和地问道:“胡充,你喜欢我吗?”胡充不自主地点点头。
    “那就快上床。”朱元璋说着把胡充抱到了床上……
    朱元璋快活完了,他就这么快快活活地对胡充道:“听我四弟说,你和你那个耍剑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以后,你就为我朱元璋也生一个儿子吧。”
    后来,胡充真的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便是楚王朱桢。
    朱元璋在胡充的身体上玩耍好了,自己的身体也差不多恢复过来了,于是就去准备找郭宁。
    就这么着,郭宁和胡充一样,都成了朱元璋的小老婆了。后来,郭宁为朱元璋生下了鲁王朱檀。
    没几天,小明王的钦差到了应天城。小明王御封朱元璋为大“宋”朝的枢密院同佥。可仅仅过了几天,小明王的又一个钦差赶到了应天,升朱元璋为大“宋”朝的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江南等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封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徐达等朱元璋手下原来的大将军,一律升为元帅。
    这一年,朱元璋才二十九岁,却已经是大“宋”朝的一位拥有十万大军的封疆大吏了。当然,朱元璋绝不会满足于此。他接受小明王的封号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他对徐达、李善长等人道:“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扩大我们的地盘,发展我们的势力!”
    朱元璋虽然占据了应天,但距离皇帝的宝座,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程。 朱元璋攻占应天城的时候,元朝统治者更加腐朽,腐朽得都令人吃惊。
    元朝统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以刘福通为首的北方红巾军——即“宋”政权统辖下的红巾军,朱元璋除外——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分派几路大军北伐,把北方红巾军的形势推到了鼎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33节 天下大势
    这里把北方红巾军几路北伐的情况简单地交待一下。第一路大军越过太行山,连续攻占了辽潞(今山西辽县一带)、冀宁(今山西太原)、保定(今河北保定市)、完州(今河北完县)、大同、兴和(今山西大同、河北张北县),还攻下了元政权的上都(今内蒙多伦县附近),然后又攻占辽阳(今辽宁辽阳),一直打到高丽(今朝鲜)。第二路军攻占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兴元(今陕西南郑),向南挺进四川境内。第二路军的一部还攻占了宁夏境内许多城池。第三路大军占领了山东的西北部和河北的南部,又向北攻占了蓟州(今北京蓟县)、柳林(今北京通县南),直接威胁着元政权的大都(今北京)。除了上述三路北伐大军之外,刘福通自己也亲率一路大军北上,并攻占了汴梁(今河南开封)。汴梁是北宋王朝的首都,刘福通把自己的政权名之“宋”,含义就是要恢复宋朝的汉人统治。所以,刘福通攻下汴梁之后,马上就把小明王韩林儿从亳州接到汴梁,将汴梁定做自己“宋”政权的新首都,这也算是实现了刘福通的心愿。
    总起来看,当时北方红巾军的北伐战争,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时有一首童谣这样写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这里的“红军”,指的便是红巾军。可见当时刘福通北伐的时候,声势是多么浩大。
    刘福通北伐,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且还牵制住了元军的主力,使元军主力无法南下作战,这就为其他一些割据势力的迅猛发展——主要是长江以南的一些军事集团——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建立“天完”政权的南方红巾军首领徐寿辉,从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宋”龙凤元年,“天完”政权治平五年)开始,接连攻克襄阳、中兴(今湖北江陵)、武昌和汉阳等地,接着又攻占了岳州(今湖南岳阳一带)和饶州(今江西波阳一带)等地,并于公元1356年正月迁都汉阳,改元太平,重组了政权,以倪文俊为丞相。一时间,浙江和安徽等地境内的许多城市,也被徐寿辉的红巾军所攻占。
    再比如那个张士诚,要不是元顺帝撤掉了元相脱脱的职务,他恐怕在“高邮之战”中就惨败得再也抬不起头来了。然而,元顺帝帮了他的忙,他在高邮转危为安了。转危为安之后,他四处出击,拚命地扩大地盘。公元1355年,他派二弟张士德带兵攻占了通州(今江苏南通)和常熟。第二年,他又攻下了平江路(今江苏苏州一带),把平江路改为隆平府,将政权机构从高邮迁到这里。接着,他又派二弟张士德全面出击。张士德一鼓作气攻下了常州、松州、湖州和杭州等地。这样,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几乎全成了张士诚的天下。
    这便是朱元璋攻下应天后的天下大势。从这个大势上看,朱元璋当时是十分安全的。北面是刘福通的红巾军,元军主力忙着与刘福通交战,一时不可能顾及到他朱元璋。西面是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东面是张士诚的部队,虽然徐寿辉和张士诚跟朱元璋并不是一家子人、不属于刘福通的“宋”政权统辖,但他们当时也都在与元军交战,这便从客观上保护了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南面,主要是浙江的东部地区,只存在着一些零散的元军据点,这些元军据点,自保都成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对朱元璋构成什么威胁了。
    朱元璋对天下形势的了解是很透彻的。看起来,应天城的北面西面和东面都有一股很强大的军事势力阻挡着元军,朱元璋的红巾军似乎应该向南向浙东一带发展才对头。但朱元璋不这么看。朱元璋以为,向南发展那是以后的事,首当其冲的是要确保应天城的安全。朱元璋当时的地盘很小。以应天为中心,西北到滁州(滁阳),西南到和州,东南到句容溧阳,南面仅达芜湖。朱元璋看得很清楚,西边的徐寿辉和东边的张士诚,现在虽然都在与元军交战,但只要一腾出手来,就肯定会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