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

第32节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32节

小说: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政府以和平解决之愿望,平息中日争端。日本外务省官员幸灾乐祸地回
答:“今后为军人对军人交涉,非外交当局时期。”

这实等于戏谑式宣战了!


7 
月25 
日左右,日军在平津集结兵力有:

一、关东军第十一独立旅团,即铃木重康混成旅团,由热河兵出古北
口,已近北平北郊。

二、由东条英机统率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即
酒井镐次旅团,亦由热河向北平推进,并攻占平北沙河镇。

三、日本驻朝鲜驻屯军第二十师团,由师团长川岸文治郎率领,已进
入山海关,向北平以南地区进犯。

四、由板垣征四郎统率的第五师团,自日本国内循海路运抵华北,配
合海军在塘沽登陆。

五、原华北驻屯军。

六、日飞机50 
架飞抵天津。

以上兵力,约
6 
万人以上。

另外,冀东伪保安队约1.7 
万人(后反正),蒙汉回伪自卫军计
2 

余名,伪满蒙征绥联合军约1.2 
万名,伪蒙古征绥军联队约7000 
名。

日方实力已远远超过二十九军。

日军在塘沽已卸下10 
万吨军火物资,天津日军以40 
辆载重汽车日夜
不停向丰台等地运送。

日军目的,首先分割北平与天津,而使北平、天津二十九军驻军成为
孤立形势。这样,北平与天津之间重镇廊坊的战略地位就显十分重要。

当时的廊坊是河北省安次县的一个小镇,被北宁铁路(北平到沈阳的
铁路)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小镇坐落在廊坊火车站的两侧。早年八国联军进
攻北京,义和团曾在此与八国联军大战,以廊坊大捷而使廊坊知名。平津地
区如若战起,争夺廊坊是不可避免之战。

因在廊坊地区有北宁铁路和平津公路连结北平与天津,二十九军进驻
平津以后,即派三十八师一一三旅刘振三旅长率旅部及二二六团驻守这一
带。旅部、团部和特务营驻在铁路路南,第一营驻在车站东端的侍卫府。第
二营(欠第五连)驻防廊坊以东的武清,其第五连驻守杨村。第三营(欠第


十二连)配置于廊坊铁路以北,其第十二连驻在廊坊东北的河西务。团迫击
炮连驻在铁路以北的一个小货栈内。机关枪连则配置在车站以北的一个小村
子里。

卢沟桥爆发战事以后,二二六团官兵知道固守廊坊,钳制阻止日军由
天津增援北平,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团长崔振伦首先把随军家属送走,随
即构筑工事,把车站和街巷隔开。各街口用枕木、麻袋填土堵塞,在房顶上
则垒起各种类型的掩体,并在车站两端布置了便衣队,准备于必要时拆除铁
路。

二二六团官兵得知卢沟桥消息后,全团官兵上书师部请命,表示愿到
前方杀日寇保家园。几天后,得到师部备战避战的命令,要求他们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先敌开火,但又要求寸土不失。官兵对这命令感到
茫然不知所措。

当年大清国签订的《辛丑条约》现在还在生效,条约中规定北宁铁路
不做运兵使用。

卢沟桥战事爆发后,日军从天津向北平运兵,因日援兵尚未到达,也
不愿在各地惹起麻烦。所以由天津增援北平的日军没有利用铁路,而是以汽
车运输,甚至徒步行军。但从天津到北平,必须经过廊坊,必须通过二二六
团防区,二二六团官兵眼看着日军辎重和军队日夜不停地经过防区,已是怒
不可遏,但也不敢违抗军令。
7 
月11 
日以后,日军更加嚣张,不断到廊坊
进行挑衅、侦察,了解铁路和车站的地形和情况,目的不言而喻,似已注定
大战必由此处引起。

第十七章 廊坊城下勇士请缨

7 
月25 
日开始的廊坊战事,即是中日两军继卢沟桥之战的扩展。

在这之前,廊坊的形势已如渐渐拉紧的弓弦。到25 
日,这弓弦已经绷
到了顶点,此刻,箭已经不容不发。

卢沟桥战事爆发,郁愤已久的廊坊守军二二六团,连日来,擦枪磨刀,
尤其得到“卢沟桥守军,以卢沟桥为坟墓,寸土不可让敌人”的消息后,全
团官兵更加情绪兴奋,斗志高昂。但他们得到的是“不准先敌开火,又要寸
土不失”的难于执行的命令。

前面提到,日军因国内及关东军增援部队尚未到达,为避免与二十九
军全面冲突,由天津开往北平的增援日军,没有利用铁路,而是利用汽车运
输或徒步行军。无论利用何种行军运输方法,由天津到北平,必须经过廊坊。
而廊坊要道的咽喉路口是杨村东口。

驻守在这里的守军是二二六团第二营第五连的士兵。自卢沟桥战事爆
发后,五连守卫路口的士兵,眼看着日军的汽车和步行队伍掀起滚滚烟尘,
大模大样地通过杨村东路口,然后又朝北平方向而去。士兵们要求上级阻止
日军通过,得到的命令仍是不准先敌开枪。

后来,日军通过路口越来越频繁,甚至每天都有几次,每次日军通过,
五连的士兵都向上级要求就地杀敌,但都被严令拒绝。五连士兵气愤不过,


悄悄商议,在公路上挖了个陷坑。这次恰好一辆辎重汽车经过,陷入坑内,
怎么也开不出来,士兵见机会到来,在阵地兴奋地观察,等待开枪的当口。
连长杜巍还蒙在鼓里,他担心这辆车在这里呆时间长了,士兵们定会搞出名
堂,一旦开枪,违反军令,自己担当不起。连长便请示团部,问如何处理。
团部难以做主,又马上请示师部。当时师长张自忠在北平,师部工作由副师
长李文田负责。电话等了半天,才传来副师长的命令:

“责令这个连的官兵,帮助日军把车拖出来,快走了事。”

团长崔振伦听后大吃一惊,他感到难堪,像这样一个帮助敌人打自己
兄弟部队的命令,崔团长是不敢向连里传达的,他知道五连官兵必会对自己
愤怒而唾骂,今后的队伍将不好指挥。虽然,二十九军中的愚忠观念很起作
用,但是红了眼的拿着枪的士兵,很可能将自己看成汉奸而开枪。但是,不
传达命令,又得负违背上级命令的责任。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崔团长拖延着
时间,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他得到了杜连长咬牙切齿地报告:“日军的汽车
开走了!”崔团长不顾杜连长对上级不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杜连长在电话里又说:“请团长另委个连长来代替我好!”

崔团长问:“这是什么意思?”

“敌人几天来络绎不绝地从门口经过,官兵都忍不下去了,非打不可。
如果真打起来,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杜连长接着又说:“如不让我们打,
就叫我们改装土匪,离开杨村到别处去袭击敌人,打了就跑,你看行不行?”

话分两头。日军利用公路运输辎重和部队只是权宜办法。已经卸到塘
沽港口的10 
万吨军用物资和数万军队如何运到北平?利用北宁铁路运输,
是日军绝不会放弃的办法。

1937 
年春天,冀察绥靖公署的日本军事顾问樱井德太郎少佐——也就
是卢沟桥事件的日方谈判代表,要求到廊坊考察。三十八师官长没有办法,
只有同意樱井到廊坊检阅部队。

于是,樱井在副师长李文田的陪同下来到廊坊二二六团驻地。因樱井
少佐与李文田少将副师长官衔相差悬殊,由一个将军陪同一个少佐检阅部
队,在有军衔以后的军事史上,难找到第二例。如此难题,中国人自有中国
式的处理方式,于是,李副师长改穿便装,按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官民制服
有两种,一种是西服,结领带,另一种是民族式的制服:长袍罩马褂,西瓜
皮小帽。这种长袍马褂下肥上窄,如若平常穿着倒还宽松,如若穿着长袍马
褂戴着瓜皮小帽去检阅军队,不能不令人感到滑稽而不伦不类。但是,李副
师长无可奈何,只有穿这样行头在被检阅的官兵面前出现,同时接受受检阅
部队指挥官敬礼,但是副师长不能还礼,因为穿长袍马褂的还礼是作揖或叩
头。副师长本人在这种场合也显得做作和别扭。樱井少佐为此倒大出风头,
并且在部队面前讲了话:“中日同种同文,应该睦邻亲善,共同防共,对付
欧美各国。。”

可是,
7 

7 
日以后,尤其是11 
日以后,日方来者不再“睦邻亲善”。
11 
日中午,二二六团团部接到万庄车站通知,说:“有日军五六名携带通讯
鸽两笼,到廊坊车站去了。”

这时二二六团崔团长找旅参谋长李树人研究对策(因旅长刘振三在庐
山受训,李参谋长代理旅长之职),决定请安次县廊坊公安分局局长出面交
涉,同时传令官兵不准到火车站去。

6 
个日兵到达廊坊,下车后,局长趋前问其来意,日兵只做漫不经心地


回答:来检查通讯的。并要求到市内去逛逛。局长只好耐心向他们说明,从
车站到市内均被驻军隔绝,不能进去,劝他们早些回去,以免与驻军发生误
会。这
6 
个日兵大概觉得势单力孤,或是已经完成任务,不再坚持去市内,
答应等有车来即回北平。日兵与局长谈完话后,立即放走了两只通讯鸽,局
长派了两名公安人员一直陪同日兵等车,直到车来走了完事。

廊坊当局并不理解日兵在廊坊放通讯鸽的目的。中国人以养狗养猴等
玩物出名,如宫廷狮子狗,就是现在人称之为京巴的哈儿,洋人曾赞叹它有
东方神秘色彩。另外还有沙皮狗,大五藏獒等,都是世界第一流名犬,可惜
中国人只把它们停留在玩物上。国人养鸽子的历史无法考证,估计当时也会
有人赶这时髦,放着大群的鸽子,满天地飞。但在军事通讯上使用,虽然简
单而有效果,当时也乏人琢磨这事儿!

以后,这类事情不断发生,特点是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态度一次比一
次强硬。当局采取随机应变对策,或选派机警能干的军官化装成公安人员,
暗带短枪,随同公安分局局长与敌周旋,或派出武装便衣,将日兵秘密包围
起来,以防万一。

一次,十几名武装日兵仍以检查通讯为名来到廊坊车站,下车后佯做
无事,到处游逛。有一敌兵爬到电线杆上四下张望,他发现房顶上有守军哨
兵,向他们瞄准作射击状,他急忙下来,咆哮如雷地向公安分局局长表示要
找驻军司令抗议。说,在他们值勤之际,中国兵为什么向他们射击。公安人
员一再劝阻解释,恰开往北平的火车已经进站,日兵一面威胁一面咒骂上了
火车。

7 
月23 
日傍晚,二二六团接到天津车站的紧急通知,说,“有敌人兵车
一列开向北平。”这时日军兵车已离杨村只有一站,团部当即与杨村、落垡
两站站长商量,是否有办法阻止敌车前进,两站均表示没有办法阻止。二二
六团的任务是守备廊坊地区并阻止敌人前进。可是有上级的命令在前,既要
避战,又要寸土不能资敌。打!违反军令。退,也违反军令。

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幽默,难道这不是实实在在的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不过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对付方法。廊坊车站站长李益三说:“我倒有办法,
团长能不能为两个站长负责?”

崔团长急忙问什么办法,表示任何责任都能负。

李站长一板一眼地说:“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摸索出来个办法,当作战
双方谁也惹不起的时候,一跑了之。可以叫这两个站长带着全体职工和一切
工具一跑了事。”

崔团长一听,拍手叫好。而李参谋长却犹豫不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
了不起大事,只好请两位站长带着全体职工和工具马上撤到廊坊。果然日军
兵车在杨村进不了站,火车再无法前开,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根据各方面情况分析,廊坊的保卫战,可能很快就要爆发,大家正如
热锅蚂蚁之时,旅长刘振三,从庐山训练团赶了回来,大家有了依靠,才松
了一口气。

就在24 
日这天,日方因一时摸不清二十九军动静,松井特务机关长和
武官今井武夫,去铁狮子胡同政务委员会拜访,探听中方口气。松井以冀察
当局在北平城内增兵为题,强调已有口头约定,中方同意撤兵,催促宋哲元
在数日内完成。宋回答说,目前还没有做执行计划。日方又叮问撤兵日期。
宋漫不经心地回答:“大约需一个月之后。”今井心里明白,中方已无心撤兵。


但仍做出哭笑不得的样子,一再追问:“为什么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宋哲
元索性回答:“眼下天气太热,等凉快点再办!”

松井、今井极为不快,觉得宋哲元在用漠不关心的态度,故意愚弄他
们。心胸狭窄的海岛民族是忍受不了这种挑逗的。他们要发火,不过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