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

第13节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13节

小说: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财阀们对主要产业的控制力,三井、三菱、住友、日产、申岛相继壮大,
形成巨大的独占资本。这些大财阀们和军部、政府勾结,他们被称为“死亡
商人”。死亡商人既因战争崛起,就要诱发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以免业已
扩大的生产陷于停滞。战争也就成为他们无时难忘的当务之急之事。

早在1919 

8 
月,在上海的一所公寓里,日本作家北一辉完成了一本
叫《日本改造方案》的书,北一辉,一个中学没有毕业,全凭自习,博学多
闻文采口才俱佳的作家。鉴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蔓延,唯恐日本重蹈俄国
覆辙,出现列宁的政权或是德国的社会主义,他四处奔走到处游说,鼓励日
本军人和有志之士断然改造日本。

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方案》迅速风靡徬徨苦闷的日本少壮军人之间,
他们将北一辉的主张奉为金科玉律,尊北一辉为教祖。日本右翼理论家大川
周明觉得北一辉大有利用价值,便亲赴上海把北一辉接回日本,参加右翼革
新团体“犹存社”,使日本极右派声势为之一壮。

大川周明和北一辉起初同心协力,策动日本的暴力革命。当年日本少
壮军人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统制派强调稳重,皇道派采取激进。
统制派尊军务局长永田铁山中将为首,皇道派的首脑是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
大将。

昭和
9 
年(1934 
年)11 
月23 
日,日本内阁正在讨论预算案,突然10
余名青年军官冲进首相冈田启介的官邸,要求增加陆军预算。但皇道派这一
阴谋胎死腹中,反而引起军部内部的派系斗争,导致“昭和肃军”,真崎甚
三郎被免职。继之皇道派的报复接踵而至。

相泽三郎中佐赫然在大白天闯入军务局长室,一刀砍死了永田铁山。
因为相泽三郎中佐深信永田是罢黜真崎的主谋。或说,倘若永田铁山在世,
太平洋战争就绝对不会爆发。

似乎是中校的一刀砍出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激进军人势力恶性发展,
永田一人能够螳臂挡车?怕也是后人说讪。

大川周明与北一辉分道扬镳,大川支持统制派,在军部内部权重一时。
北一辉既被皇道派奉为教祖当然不甘落后,此人活动能力极强,和政府首要


财阀巨头关系密切,经常向他们提供政治方面意见,传达军部要人意向。昭
和八年(1936 
年)初,他暗中策划流血事件。

北一辉原来不过是一个善于冒险的落魄作家。民国初年,他在上海的
地位大概和中国的三流作家,如危楼房主、琴湖闲人之类不相上下。一本《日
本改造方案》使北一辉地位暴涨,一跃变成人神之间的教祖,发展下去深感
力不从心。好在他在中国混了多年,对中国的佛、道、儒、法、占卜、术数
都有兴趣。为达到目的,也不妨学习中国的军阀、官僚,将佛神威力在军政
上使用,况且中日两国同文同种接受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为了盅惑那些不知
天高地厚的皇道派军官,他利用神道设教手段,往那些焦燥的恨不得马上吞
下这个世界而又对吞吞吐吐的政客怨恨入骨的少壮军人身上火上浇油。北一
辉说:每当他诵念法华经的时候,他的妻子便会有神灵附体,代宣法旨。

是年(1936 
年)
2 
月24 
日,“二·二六事件”轰然爆发的前两天,主
谋之一村中孝次向北一辉提出自己心中的忧虑说:

“假如我们按照计划集结兵力,继续进行高阶层工作,是否违背我国国
体?”他所谓的“高阶层工作”,即利用流血事件向裕仁天皇请愿,组成以
皇道派军官为阁僚的军政府。

当时北一辉妻子宣达神灵法言:

“光照大内无暗云。”

这句神言不伦不类,难解所云,不过这无关紧要,北一辉可以解释清
楚。北一辉说:

“你们的心意,必可上达天听,纯正的政府即将产生,皇室可保释安泰,
放心大胆干好了!”

村中孝次听了这一派胡诌,高兴异常,立即返回机关,准备放手大干。

2 
月26 
日,东京已经降了两夜一天的大雪,积雪铺砌成一片银白世界。
皇道派的军官以第一师团的第一联队和第三联队为基干,集合了军官21 
人,
军士94 
人,士兵1358 
人,分成若干队,按照预订计划,开始行动。举世震
惊的“二·二六事件”爆发。

凌晨
5 
时,栗原中尉指挥300 
名日军进袭冈田启介首相官邸,千钧一
发之际,冈田灵机一动逃到一名女佣房里,藏身在壁橱里面。冈田首相的妹
夫、退役陆军大佐松尾传藏正担任首相贴身侍卫,他率领首相官邸的警卫赶
来,刚跑到院中,便被叛军开枪射杀。

松尾的尸体误被抬入首相寝室,由于松尾和冈田首相相貌酷肖,有似
双胞胎一样,使栗原等人误以为他就是冈田首相。正在取出相片对照,冈田
首相的秘书官福田获得栗原中尉允许,进入首相寝室向亡魂上香。他通过走
廊,宪兵上士小坂业悄声向福田耳语:

“看到尸体时,务请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福田满心纳闷,入室后直奔松尾停尸之处。当栗原揭开尸体脸上白布
令福田辨认时,福田一惊,立刻悟到小坂上士告诫的缘故,竭力控制自己的
情绪,决不流露出惊讶的神情。

这时候,站在他身边的栗原两眼紧盯着他问道:

“这是首相吗?”

“是的。”福田答道。

至此叛军确认击毙的是冈田首相,决定不再进行搜索。

首相官邸还在300 
名叛军的包围监视之下,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使首


相逃出官邸。经过私下密议,乘首相家人亲友获准入内哭祭之机,小坂宪兵

突然高叫:

“快快,这位老先生刺激过度,得了脑溢血赶快备车送往医院!”

在首相寝室里一片悲泣号啕众人忙乱之时,他抢起一位身穿礼服戴着
眼镜和口罩的老人,挤开人丛,奔出大门,迅速钻进汽车直驶医院。

在袭击首相官邸同时,四处出动的还有:中桥中尉指挥的120 
名士兵
闯入前政友会总裁现任藏相高桥是清的宅邸,排闼直入乱枪齐射,德高望重
的藏相身中十余弹当场而亡。

由安田少尉率领200 
名叛军,包围内大臣斋藤实的住宅。先用机枪扫
射,然后打破窗户越窗而入,一枪击毙了斋藤实。同时将挺身上前阻止的斋
藤实夫人击伤。突击得逞,又乘军用汽车去荻惘,冲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
的寝室,击毙了教育总监渡边大将。

另一队叛军129 
人,由监田、对岛、井上等数名中尉率领,分乘汽车
前往袭击日本元老重臣西园寺公望的宅邸。出发前遭到士官学校板垣中尉的
激烈反对,理由是,事后尚须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人选,板垣中尉不惜采取
暴力对抗,阻止了刺杀西园寺的行动。

安藤中尉指挥150 
名叛军赴裕仁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的寓所,将铃
木击成重伤,铃木夫人苦苦哀求。安藤中尉动了恻隐之心,率队而去,使铃
木奇迹般的保全了生命。

前任大臣牧野伸显也是叛军刺杀目标。叛军分乘两辆汽车携带机枪在
大风雪中向牧野寓所汤河原伊藤屋旅馆别墅疾驰,抵达目的,不分青红皂白,
以机枪猛烈扫射。牧野的家属哀哭号叫四散奔逃。叛军冲入室内没有发现牧
野尸体,于是纵火焚烧,将伊藤屋旅馆别墅化作一片瓦砾。又滥射避难人丛
中的老年绅士,造成重大伤亡。牧野本人在枪声起时,立即从后门匆匆逃走,
直逃深山。

叛军完成袭击计划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将首相官邸和东京警视厅分别
占领,并且切断鞠町西部一带交通。凌晨
5 
时许,叛军首领香田清真、村中
孝次和矶部浅一三名上尉便公开露面,他们联袂晋见陆相川岛义之,由香田
宣读了“蹶起旨趣书”,并提出了下列三项要求:

一、立刻逮捕统制派首要:南次郎大将、朝鲜总督宇垣一成大将、小
矶国昭中将和建川美次中将,并将根本博大佐、武藤章中佐、片仓表少佐免
职。

二、以荒木贞夫大将出任关东军司令官。

三、川岛陆相应引导“二·二六事件”,使其步入“昭和维新”之途径。

三名叛军首领并向川岛陆相露骨表示:希望川岛迅即与真崎甚三郎大
将等皇道派领导人物共商善后之策。

表面看,“二·二六事件”起因是统制派与皇道派之争,实则刺杀内阁
重臣,一日惊扰,图穷匕见,叛军的目的是争取建立以真崎大将为中心的皇
道派政府。

川岛陆相由于接见叛军首脑直到上午10 
时方始脱身,马上入宫面奏昭
和天皇。这时,寺内寿一、阿部信行、真崎甚三郎、荒木贞夫等五名大将俱
已齐集宫中,内阁阁员也大部到齐。年高的农相町田治一见川岛陆相,便怒
不可遏地说:

“他们不是天皇的部队,他们是叛军!所以应该立刻加以讨伐!”


但是川岛陆相已被吓破了胆,他不敢附和町田的意见,只顾低下头来
喃喃自语,顾左右而言他,显出一副畏葸可怜相。

内阁阁员和军部首要对处理叛军问题开展讨论。统制派要角参谋本部
作战课长石原莞尔力主严办,皇道派首脑真崎甚三郎、荒木贞夫认为对维新
部队应该尽可能不予触怒。

争论的结果是:暂以维持治安为前提,施行战时警备令,避免流血,
叛军各自归队。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决定,大家一致认为,收拾乱局,除延请
东久迩宫大将出组皇族内阁外,别无它途。

东久迩宫组阁建议甫行提出,远在赤坂山王饭店的叛军总部即获情报。
当日晚间,叛军又向川岛陆相提出三点追加要求;

一、即刻逮捕西园寺公望。

二、公认“蹶起部队”为义军。

三、绝对反对皇族内阁。

此外,在这以前,即下午
1 
时30 
分,陆军部对“二·二六事件”发表
了一项举世惊骇的公报:

“本日清晨
5 
时许,部分青年军官,对左列各场所发动袭击:(指首相官
邸等,略)

此批青年军官蹶起之目的,据其旨趣书所载,系在处此国内外重大危
机时际,铲除元老、重臣、财阀、政党、官僚等破坏国体之元凶,以伸大义,
而维国体。”

下午
3 
时20 
分警备司令官也发表公开布告,竟然是——

一、你们蹶起的旨趣,业已上奏天皇。

二、蹶起行动已被公认为发自维护国体的至情。

三、各军事参议官一致协议,上项旨趣继续迈进。

日本军部、警备司令居然起哄架秧子!

第二天(27 
日)日本仅有的十位大将集偕行社(高级将领俱乐部)商
讨对策,意见纷歧,莫衷一是。

同日,真崎甚三郎应皇道派军官之请,由阿部和西两大将陪同前往叛
军本部访问,乘机苦劝及早归队结束乱局,居然也遭叛军拒绝。真崎转而会
晤川岛,建议他入宫觐见裕仁天皇,请天皇下诏解散叛军。

川岛见真崎大将有平叛决心,才略安心,便遵真崎意见,入宫奏请天
皇,请天皇敕令叛军各回原部队,裕仁天皇立即首肯,并向川岛表示;“倘
若此事不获解决,朕将亲自镇压叛军。”

2 
月28 
日上午
5 
时,裕仁天皇对警备司令官香樵浩平颁下敕令,严令
叛军各归原队,否则即视同叛逆,实行武力讨伐。然而敕令延搁一整天,迄
至29 
日凌晨方由香樵司令利用无线电广播,同时发布戒严布告:

“本司令官对于在东京都鞠町区附近发动骚扰的叛徒,决定采取镇压措
施。”

但这位司令又深恐讨伐行动势必引起巷战,为避免冲突,他用气球广
告,在东京的半空中飘扬起“放下武器,返回原队!”“此刻尚不为迟,迅速
归回原建制!”等,同时出动战车、军用飞机等威胁叛军,又一面发表情词
恳切的“告士兵”广播,频频劝促软化叛军。下午
2 
时叛军决定接受天皇敕
令,军官宣告投降,赴陆相官邸自首,士兵就地解散,各自回原部队。

“二·二六事变”在表面上看似已告一段落,叛军首脑有二人引咎自杀,


其余均囚禁于代代木监狱。真崎大将等人亦因涉嫌叛乱暂遭监禁。
3 

4 

陆军部遵照天皇敕令特设特别军事法庭,在不公开无辩护的情形下,一审判
决,村中、矶部等13 
名低级军官,以及幕后主持人北一辉等被判处死刑,
但被认为背后策划者真崎大将被判无罪,多方庇护叛军的香樵、山下奉文等
将领未受审判逍遥法外。

上起裕仁天皇,下迄日本平民,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被“二·二六事
变”的暴行所震惊,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日本的舆论工具也不敢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