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8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8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左右。在公元前1400年时,由于遭到了一场地震被摧毁。
    乌加里特古城被地震摧毁之前,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国际性城市”。当时城里云集着来
自五湖四海的各行各业的人,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数以千计的用楔形符号写的字母文字
泥版。从1930年开始,学者们就已经陆续读懂了用30个楔形符号写成的’乌加里特楔
形字母文字”的泥版,其中还有不少乌加里特的诗篇。
    学者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本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字母文字表的《识字读本》。后来
在腓尼基南北通用的由22个辅音音符所组成的字母,就是从乌加里特的字母演进而来的。
随后,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又形成了
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现在欧洲各国的拼音字母差不多都是从希腊字母和拉
丁字母演变而来的。因此可以说,腓尼基古城乌加里特的字母文字是欧洲国家字母文字的始
祖。

 
亚述帝国与“血腥的狮穴”



    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在两河流域的北部,一支叫亚述人的部落兴起了。到了公元
前8世纪后期,亚述国已经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
    在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746—前727年)时代,亚述人建立了一支当时世
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常备军。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他的后代,凭借强大军
队,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
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成为两河流域和北非一带最强大的军事强国。
    亚述帝国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攻城武器。一种叫投石机,是亚述军队特有的一种
攻城器械。它们是一个个巨大的木框,里面装有一种特制的转盘,上面绞着用马鬃和橡树皮
编成的绳索。只要用力一拉,就能射出巨大的石弹和燃烧着的油桶。还有一种攻城锤,是由
青铜铸成的,攻城时用来撞击城墙。
    亚述的军队兵种齐全,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工兵等。行
军非常迅速,就是过河也不困难,他们善于使用充气的皮囊渡河。这种皮囊可以联结起来,
安置在河面上,从这岸排到那岸,上面再铺上树枝,就成了一条军用的浮桥。
    亚述国王对不肯投降而在战争中失败的国家,报复极其残酷,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
“三光政策”。破城之后,亚述士兵残酷地对待着城里的人们,敲碎他们的头颅,割断他们
的喉管,火烧他们的房屋,抢走他们的财产,还掳走他们的妻子和儿女。
    公元前743年,亚述军队攻陷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由于城中军民拼死抵抗。城破
之后被亚述士兵斩下的头颅,竟然堆成一座小山。亚述人还把成千的战俘,绑在上端削尖的
木桩上,让他们慢慢在痛苦中死去。对于孩子,亚述人也不肯饶过,统统杀掉。城中所有的
贵重物品,都被运回亚述。公元前8世纪,亚述王辛赫那里布,将都城由萨尔贡城迁到底格
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在犹太人的经典中,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狮穴”。
    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开始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并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地
区的文化中心之一。在成为亚述的首都之后,尼尼微开始了自己的鼎盛时期。辛赫那里布对
战争不感兴趣。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尼尼微的建设方面。他兴建了一座每边长近2
00米的“盖世无双王宫”。这座王宫包括两座亚述风格的大殿、一幢椭圆形建筑物,以及
一个植物园和一座凉亭。王宫里的浮雕长达3000米。这件古代艺术珍品现在收藏在成为
大英博物馆。辛赫那里布还在他的“盖世无双王宫”的西北,为他的后妃们盖了一座后宫,
为皇太子盖了一座东宫。他还加宽了尼尼微的马路,增加了城市公园,修建了供水网,并且
从郊外60公里处的山上引水入城,以保证尼尼微城里的供水。
    辛赫那里布王的继承者阿萨尔哈东王在位时,仍继续扩建尼尼微,从而使它成为一座象
《圣经·约拿书》中所描绘的有12万多居民的大都城。
    阿萨尔哈东的继承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亚述巴尼拔王。他除了大量收藏亚述人的图书——
泥版文书外,还兴建了巨大豪华的亚述巴尼拔王宫。
    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帝国渐渐衰落。埃及首先摆脱了亚述的统治。随后,东北方
的游牧部落接连兴起,也日益威胁着尼尼微。公元前626年,居住在新巴比伦的迦勒底人
和东边的米底人联合起来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进了尼尼微。
尼尼微在被洗劫一空后,又被放了一把大火,一代名城尼尼微和庞大的亚述帝国一起,就这
样从地面上消失了。
    几千年过去,人们除了从史书上知道曾经有过尼尼微这样城市之外,其它就一无所知了。
    1842年,一位叫博塔的法国考古学家,在反复琢磨了《圣经·约拿书》之后,来到
了伊拉克的摩苏尔市。在流经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左岸,他发现了一大一小两个小山岗。大
的叫“库容吉克”,小的叫“约拿之墓”。博塔认为这两个山岗就是古城尼尼微的遗址。
    在“约拿之墓”山岗上,有一个村庄和纪念先知约拿的清真寺,村民不让博塔发掘。于
是,博塔就在库容吉克山岗下开始了发掘。遗憾的是,他挖掘了好几个星期,竟一无所获。
    1845年,有一位名叫莱亚德的英国考古学家,也按照《圣经·约拿书》中对尼尼微
城址的描述,找到了这里,对库容吉克山岗进行了长达6年的发掘,终于找到了辛赫那里布
的王宫和亚述巴尼拔王的部分藏书室。证明这里就是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
    在亚述巴尼拔王的藏书室里,堆满了刻有亚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块
楔形文字泥版长达3米,宽2米多;最小的一块还不到1寸长,只刻着一两行文字。这些泥
版就是2500多年前亚述人的图书,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法律、宗教以及文学、天文、
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当时历史的最宝贵的文献资料。
    过了几年,曾和莱亚德合作,共同发掘库容吉克山岗的一位伊拉克考古学家拉萨姆,再
次来到这里。他在1852年到1854年期间,又在库容吉克山岗下发现了另一处王宫藏
书室,找到了许多新的楔形文字泥版,而且还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
    他在亚述巴尼拔王王宫废墟的墙上,发现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猎图”。在新发现的泥
版文书上,刻有许多亚述和古巴比伦的神话,其中就有著名的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诗
中关于美素不达米亚地区大洪水的描述,跟《圣经》中挪亚方舟的故事,几乎完全一样,而
且,用的是第一人称,表明这是一位亲眼目睹洪水的幸存者的记叙。还有一块描绘当时亚述
的奴隶劳动情景的浮雕,这些奴隶多半是亚述人俘获的战俘,他们带着手链脚镣,有的被铁
索相互系在一起,旁边有手执武器的亚述士兵在监督。这些浮雕现在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后来,许多英国考古学家相继来到这里对尼尼微相继进行发掘,一共找到了24000
多块泥版文书。这些珍贵的泥版文书现在也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从1927年到1932年,几个英国考古学家又对尼尼微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挖
掘的深度达到离地面27.5米。在尼尼微古城遗址里发掘出来的大量泥版文书、浮雕等文
物,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亚述帝国和尼尼微的兴衰历史。但是,令人痛惜的是,由于1
9世纪在库容吉克山岗下的无计划的胡乱发掘,尤其是为了得到浮雕和泥版而采用的毁灭性
的发掘方式,虽然使大英博物馆增添了不少稀世珍宝,却毁掉了一座历史名城尼尼微的城址
遗迹。

 
尼布甲尼撒二世



    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古代西亚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国王,一说到他,人们自然就会想到
“巴比伦之囚”和“空中花园”的故事。在《圣经·旧约》里,也多处提到了他的一些事情。
    公元前7世纪后半期,亚述帝国由于内乱外患,迅速走向衰落。居住在巴比伦地区南部
的迦勒底人,在首领那波帕拉沙尔的领导下,联合北方的米底人,在公元前612年攻陷了
亚述的都城尼尼微,灭亡了亚述。那波帕拉沙尔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在这一时
期,还是一个少年的尼布甲尼撒就跟随父亲统兵作战。他勇敢机敏,能够身先士卒,深得将
士们的拥护。由于老国王那波帕拉沙尔年老体弱,许多次重要的战役都由尼布甲尼撒独自指
挥。
    公元前607—605年,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人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不断冲突,新巴比
伦军队处于下风,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在这种情况下,老国王任命尼布甲尼撒为统帅,同
埃及军队进行决战。
    公元前605年春天,双方在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卡尔赫米什进行了决战。尼布甲尼撒率
军在下游先行渡河,而后沿西岸向敌人发起猛攻,同时,将埃及人南逃的退路也切断了。战
斗进行得很激烈,新巴比伦王国的士兵像潮水一样冲向敌阵,一批倒下去,另外一批接着冲
了上去,埃及军队遭到了惨败。战后,新巴比伦的一个诗人形容埃及人在这场战役中,“好
象圈里的肥牛犊,他们转身后退,一齐逃跑。”
    埃及军队溃逃后,尼布甲尼撒下令穷迫不舍,终于在哈马什全歼了埃及军队。
    公元前605年8月,老国王那波帕拉沙尔去世。这时,尼布甲尼撒正在叙利亚、巴勒
斯坦一带作战。得到老国王去世的消息后,他立即带着卫队,马不停蹄,穿越沙漠,抄近路
直奔巴比伦城。
    在那波帕拉沙死后第23天,尼布甲尼撒回到了巴比伦。一路上尼布甲尼撒还担心出现
不利于他即位的事情。回到巴比伦之后,发现一切都很正常,大臣都在焦急地等待他回来继
承王位。尼布甲尼撒当天就登上了王位,并立即得到了新巴比伦王国各个城市的承认。
    公元前604—602年,尼布甲尼撒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诸小国发动了一系列的
征服战争。大马士革、西顿、推罗以及犹太的国王都被迫纳贡称臣。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再度与埃及交战。这一次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新巴比伦
军队不得不退回巴比伦。3年来一直臣服于尼布甲尼撒的犹太国王约雅敬,趁机脱离新巴比
伦,投向了埃及。
    尼布甲尼撒在听到犹太国王投降的消息之后,大发雷霆,发誓要踏平耶路撒冷。公元前
598年底,投降埃及的犹太国王约雅敬死去,他的儿子约雅斤即位。尼布甲尼撒认为进攻
犹太王国的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大军攻向耶路撒冷。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在犹太内部亲巴
比伦派的推动下,犹太国王带着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废黜了约雅斤,封约
雅斤的叔叔为犹太王,并为其改名西底家,让他宣誓效忠新巴比伦王国,不得反叛。然后下
令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的能工巧匠一齐押往巴比伦。临行前,又下令部下对耶路
撒冷的神庙进行洗劫。
    公元前588年,埃及又向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了的进攻。犹及国王西底家和这一地区其
他臣服于新巴比伦的小国,这时纷纷起来响应埃及人,先知耶利米和一些亲巴比伦的犹太大
臣,不同意西底家向埃及靠拢的作法,劝他不要反对尼布甲尼撒。但是,这一次犹太反对新
巴比伦的力量显然占了上风。不久,尼布甲尼撒又率新巴比伦军队对耶路撒冷发动了第二次
围攻。这次围攻历时18个月。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
    尼布甲尼撒对一反再反的犹太国王无比的痛恨,下令在犹太国王西底家的面前杀死了他
的几个儿子,然后又割去了西底家的眼睛。当已经双目失明的西底家押到尼布甲尼撒面前
时,尼布甲尼撒对他说“这就是你们背叛我的下场!”然后又下令用铜链锁着西底家把他带
到巴比伦去示众。
    耶路撒冷全城被洗劫一空。城墙被拆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全城活着的居
民几乎全被掳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此后,尼布甲尼撒下令攻打重要的海港和商业中心、腓尼基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