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27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27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尼拔反而责备罗马干涉萨贡姆内政。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
争正式开始。
    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汉
尼拔的军队。可汉尼拔却惊人地避开了罗马人的主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大军,从小道
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本土,出其不意地给了罗马军队一个沉重的打
击。罗马军队措手不及,作战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这次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行程近900公里,汉尼拔的大军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
只用了33天时间就越过了冰雪覆盖、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岩多路滑的阿尔卑斯山,走完
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由9万步兵、1万2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
下2万步兵,6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不久前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
民仇恨罗马统治者,所以,汉尼拔的军队开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奔,汉尼拔又得
到了充足的人力和马匹。经过修整,精力充沛、斗志旺盛的迦太基士兵一举打败了罗马部
队。这一胜利使徘徊观望的高卢人很多转到了汉尼拔的部队。
    公元前217年6月,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诺湖畔设下埋
伏,把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不到3小时汉尼
拔的军队结束了战斗。罗马损失惨重,执政官战死,1万5千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
千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
兵全部投降了。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立即释放了无罗马公
民权的意大利人。
    汉尼拔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孤立和削弱罗马。与此同
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
    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战争爆发。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
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
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公元前196年,汉尼拔当选为迦太基最高行政官,实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这些改革
措施遭到贵族寡头们的强烈反抗。他们向罗马政府告密,诬陷汉尼拔准备发动新的反罗马斗
争。他们想借此机会加害汉尼拔。已臣服于罗马的迦太基政府竟准备用汉尼拔来换取罗马人
的欢心。汉尼拔万般无奈下连夜逃出家乡。罗马人不肯留下后患,跟踪追捕。公元前183
年,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汉尼拔在异国他乡服毒自杀了。
    汉尼拔足智多谋、学识渊博。抱着拳拳爱国之心本应做出更辉煌的伟业,但却落个悲惨
的结局。只可惜地生不逢时。

 
康奈城激战



    这是世界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公元前216年,迦太基以5万兵
力,在地处亚德里亚海湾的康奈城大败8万罗马大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同年6月,一直饲机向罗马复仇的迦太基军队突然占领了罗马的重要粮仓康奈城,统帅
是英勇善战的汉尼拔。罗马人立即组织了8万步兵,6千骑兵,向康奈城进发,准备以优势
的兵力取胜,一举夺回康奈城。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8月2日清晨,罗马军队开到康奈附近的平原上,布成战斗阵形。罗马士兵总共排成3
行,每行之间有个小间隔。精选的步兵排成70列,以密集队形摆在中心。骑兵放在步兵的
左右两翼,看得出,他们要以步兵的强力冲击突破敌人的阵线。
    这边,汉尼拔的部队步兵仅4万人,骑兵1.4万人,兵力比起罗马来处于明显的劣
势。但他经过细致的察看地形,已知道,在离战场不过五公里的亚德里亚海面上,中午时分
常常刮起猛烈的东风。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背向东风的阵地,并先在高处的山谷中埋伏了一
支部队。这样,他们就占有了顺风顺势的主动权,而迫使敌人面向海面,逆风逆势。
    他的兵阵摆得很特别:正中是两万名战斗力较弱的步兵,排成半月形、凸出的一面对着
敌人,两旁才是战斗力强的步兵;在半月形阵势的两端是精锐的奇兵。同时,还有500名
强悍的步兵,除了和其他士兵一样手持长剑外,每人在内衣里藏了一把短剑,等待着行动的
信号。
    上午八九点钟,当刺耳的军号声响起时,双方士兵十几万人一起发出了阵阵震耳欲聋的
呐喊,威震原野。一场血腥残杀开始了。弓箭手、投石手和投射手相互投射,石块、利箭、
投枪,“嗖嗖”地飞向敌人的阵地,如骤雨,如飞蝗。接着,罗马士兵首先发起猛攻,汉尼
拔的军队顺势向后退却,半月形渐渐向相反的方向弯过去,最后凸出战线变成了凹形战线,
罗马步兵由两侧向中间汇合进攻。罗马人越是深入地楔入,迦太基的队列越是从两侧向内收
缩。这正是汉尼拔的计谋:让罗马人朝“口袋”里钻。当罗马人钻进了预定的深度,汉尼拔
立即组织他的精锐步兵和骑兵迅速挤压敌军的两翼,同时,向500名强悍的步兵发出了预
定的信号。
    只见500名壮士一声呐喊,冲出了迦太基的阵线,有几名迦太基士兵不明真相,上前
拉截,被砍翻在地。500人以杂乱不堪的队形向罗马人那边跑去,一边跑一边扔下手中的
长枪,嘴里还喊着:“我们投降,我们投降”罗马士兵见他们是降兵,就让开一条路,让他
们往后方跑去。在收下了他们的长箭和盾牌以后,罗马人以为已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就把他
们安置在自己的后边地带。
    临近中午时,天上涌起了灰色的云团,亚德里亚斯海面上,白色的海鸥尖叫着,不久,
海面上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一股强劲的黑色旋风从东方席卷而来,扬起了漫天尘土。尘土迷
住了正起劲儿地往“口袋”里钻的罗马士兵的眼睛。睁不开眼睛的士兵胡乱地碰撞,自伤很
多,阵势大乱。背对东风的迦太基人,趁势大量杀伤敌人。
    就在此时,留在罗马军队后卫的500名强悍的迦太基士兵,突然行动起来,他们从怀
里、从靴子里拔出短剑,奋力刺进罗马士兵的喉咙和胸膛。他们似猛虎下山,左冲右突,把
罗马军队冲得稀里哗啦。埋伏在山谷中的迦太基部队也冲了下来,配合他们砍杀罗马人。迦
太基的骑兵也飞快地奔到这里,最后完成了对罗马人的包围。
    罗马军队成了瓮中之鳖,失去了行动的自由,陷入了汉尼拔事先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圈套
之中。前方,遇风受阻,前进不得;左右两翼,是迦太基精锐部队的猛烈夹击;后退,已无
退路。他们只能自己挤来挤去,乱作一团,成了迦太基人的活“靶子”。
    经过12小时的激战,残酷的撕杀结束了,罗马人几乎全军覆灭,汉尼拔只损失6千
人。这次战斗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
    70年以后,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终于打败了迦太基人,经过6天6夜的
激战,迦太基城被罗马军队攻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 

 
格拉古兄弟



    公元前133年年初的一天,罗马城风和日丽,在中心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一位年
近30岁的年轻人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
    “意大利的野兽都有一个可以栖息的巢穴,而那些为意大利战斗和牺牲的人却只能享受
空气和阳光。他们无家无室,携妻带子到处流浪。将军们欺骗士兵为保卫祖坟宗庙而战斗,
但全是谎话,因为没有一个士兵有自己的祭坛和祖坟,他们只是在为别人的荣华富贵而出生
入死。虽然他们被称作罗马的主人,自己却没有哪怕是一小块土地,这难道公正吗?”听众
激动地高呼“不!”
    这个青年人是谁?他在讲什么事情呢?这个年青人叫提比略·格拉古,是罗马的保民
官,他正在公民大会上为使他提出的土地改革方案获得通过而进行游说。
    那么罗马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提比略·格拉古及其土改方案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已经知道,平民是罗马具有选举权的公民,他们开垦荒地或从罗马属国分得一份土
地,从事个体农业生产。平民有替罗马国家服兵役的义务,是罗马军队的主要来源。但是,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意大利、进而确立其在地中海地区霸权的过程
中,农民连年随军出征,土地无人耕种,农民被卖为奴隶,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迅
速遍布各地,小农经济无力与之竞争,纷纷破产、土地也被兼并。因此平民强烈要求重新得
到土地。并且,罗马的兵役法规定,服兵役的人必须自备服装和武器。由于平民破产,他们
无力再去当兵,因而罗马国家面临兵源枯竭局面。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
叶,格拉古兄弟毅然发动了一场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运动。
    格拉古兄弟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父亲是罗马高官,母亲是有名的美人。提比略·格拉
古早年做过占卜官,后来多次参加过罗马海外军事殖民战争,在罗马官方是个有影响的人物。
    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提比略在平民的支持下当选为保民官。一上任,他就制
定了一个土改方案,其中规定:每户公民占有国有土地不能超过1000犹格(约合250
公顷),超过部分由国家偿付地价后收归国有,然后分成每份30犹格的小块土地分给无地
平民。然而,这个方案遭到了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
转移地产,一方面准备寻机杀死提比略。
    春去秋来,正当土地改革举步维艰、缓慢开展之时,提比略保民官的任期快要届满了。
为防止改革事业中途夭折,提比略决定再次竞选下一年的保民官。
    选举日来临,天刚大亮,罗马中心广场已经是万头攒动。大家都明白,提比略一人的去
留牵动几乎所有罗马公民的利益,所以不少外地的农民也都星夜赶到罗马。乘着夜黑人多,
以纳西卡为首的贵族率领仆从和支持者,身藏暗器,或手持棍棒,混在人群中,准备伺机闹
事。提比略入场时受到支持者的热烈欢迎,场内气氛明显对提比略有利。投票进行到一半
时,提比略已胜券在握。正在这时,有人告诉提比略,贵族保守派布置了大量武装人员,正
预谋对他下手,要小心提防,并说:“提比略,你还是先回家避避,我们在这儿盯着,看他
们能闹出什么名堂。”提比略回答说:“我这时离去将是我的极大耻辱,人民将会失望,而
我的敌人也会恶意取笑我。”他迅速告知他周围的人准备自卫,会场有些混乱起来。远处的
人不知怎么回事,都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向里面望,嘴里连连问:“怎么了?怎么了?”提
比略于是把手放在头上,作了个生命受到威胁的手势。这时,一个贵族保守派的暗探立即大
声叫嚷起来:“坏了!坏了!提比略正在要求一顶王冠,人民就要拥护他当国王了!”纳西
卡见时机已到,跳起来大叫:“既然最高长官背叛国家,那么挽救国家的人都跟我来吧!”
然后把外罩朝肩上一撩,率领着手持刀枪的暴徒向提比略冲去,广场上顿时展开了一场短兵
相接的战斗。结果因事起仓促,寡不敌众,提比略及其支持者300百余人都倒在了血泊之
中。提比略被害,激起了广大平民和正直的贵族的极大愤慨,纳西卡成了过街老鼠,无论走
到哪里,人们都向他喊叫,咒骂他是玷污罗马的罪人。不得已,他只好像丧家狗一样远赴小
亚细亚,最后于孤寂冷清中客死于异乡。元老院慑于众怒,也没敢轻易废除土地改革,提比
略死后6年,先后有8万平民分到了土地。
    公元前124年,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当选为123年度保民官,公开谴责10
年前贵族保守派的暴行,博得平民的欢呼。贵族保守派惊呼:“提比略又回来了。”盖约比
提比略小9岁,他同哥哥一样,为人耿直,处世严正。但二人在性格和作风上颇有差异。提
比略温文尔雅、严肃理智;盖约性情急躁、咄咄逼人,讲演时慷慨激昂,在台上走来走去,
时而把长袍掀到肩上,时而高声怒骂。他对民众更具吸引力,对贵族保守派更具危险性。
    盖约上任以后,立即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