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146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46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空未能协同行动,致使30万英军主力撤过了英吉利海峡。1940年7月19日,希特
勒将米尔希、凯塞林,施佩尔三人晋升为空军元帅,凯塞林是越过上将而直接晋升元帅的。
    1941年5月末,凯塞林指挥的第2航空队被调往东方,准备实施入侵苏联的“巴巴
罗萨”计划。侵苏战争爆发后,他负责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行动,掩护中央集团军群突破明
斯克,斯摩棱斯克,进而合围莫斯科。每次战役开始,都由凯塞林指挥的航空队首先进行狂
轰滥炸。开始几次战役比较顺利,但到莫斯科战役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莫斯科的秋天
多雨、浓雾,对德军的进攻极为不利。德军的轰炸收效甚微,而且人员、物资损失都很惨
重。凯塞林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曾几次驾驶飞机突袭莫斯科,探索在恶劣气候下增强轰炸效
果的办法。他要求对地面进行攻击的飞行员尽最大努力在森林、丘陵、村庄上空作低空飞
行,尽管如此,对莫斯科的轰炸仍没有得到使希特勒满意的效果。
    1941年11月,英军在北非大举增兵并实施反攻,德、意的非洲兵团处在危机之
中。希特勒于12月任命凯塞林为南部空军总司令,管辖驻在意大利南部和希腊南部的两个
航空队和其它的加强部队。他以意大利和希腊为基地,支援德军在北非的行动,保护后勤补
给线,由于凯塞林的支援,隆美尔的非洲兵团才免遭厄运而获得了喘息机会。1942年1
月,隆美尔在凯塞林的支援下,向英军发起反攻,再次夺取了昔兰尼加,5月,又重创英国
第8集团军,攻占了托布鲁克要塞,追击向阿拉曼溃逃之敌。8月,英军名将蒙哥马利接管
了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进而发动了强大的反攻,重创德意非洲兵团。11月,美军在北非
登陆,形势对德军更加不利。凯塞林在被迫分散兵力的情况下,仍然夺得了局部制空权,建
立了所谓“凯塞林隘道”。在北非之战的最后阶段,凯塞林接连获得了栎树叶勋章和抵树叶
带剑勋章。当他完成了第200次战斗飞行时,,希特勒又给他颁发了一枚前线飞行金质别
针。1943年夏,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初,意大利与盟国秘密签订了停战协
定,意大利的部队停止了抵抗。凯塞林便和德国驻意大利北部集团军司令隆美尔一起,把管
辖区内的意军缴械。但是,他们在意大利防守问题上却发生了分歧。隆美尔主张撒至北部亚
平宁山一线,而凯塞林主张在南部罗马与那不勒斯一线设防。希特勒采纳了凯塞林的意见,
并任命他为西南战区总司令。起初,德军统帅部以为凯塞林在英美联军的强大压力下必败无
疑。而凯塞林却守住了萨莱诺——福贾一线,入冬以后,又撤至加里利亚诺——卡希诺——
亚德里亚一线继续抵抗,直到联军攻取罗马,凯塞林的部队才撤至亚平宁山负隅顽抗。19
44年7月19日,当他服役届满四十周年的时候,希特勒授予他栎树叶钻石勋章。
    1945年3月,凯塞林接替伦德施泰特出任西线总司令,战争接近尾声时,他又任南
线总司令。德军彻底崩溃后,凯塞林率部向美军第101空降师师长泰勒投降。1947年
5月,他被送到驻威尼斯的一个英国军事法庭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10月又改为无期徒
刑。1952年10月被释放后,居住在德国,撰写回忆录,1960年7月16日死于心
脏病。
    … 

 
战争恶魔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军阀家庭,其父东条英教是创造日本陆军的“有功之臣”。
东条英机在其父的熏陶下,从小就在灵魂深处埋下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
    公元1899年(明治32年),16岁的东条英机进入东京陆军幼年学校就读,三年
之后升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少年立志从军的东条英机,从小就爱打架而不爱学习功课,即
使被别人打得头破血流,他也从不服输。他上了陆军中央幼年学校之后,学习成绩仍然不
好,但打架却名列前茅。有一次七、八个同学揍他,他被打得狼狈不堪。据说他由此领悟到
“力气再大,只能对付一个敌人,要战胜众敌,还得靠学习”,于是他擦干眼泪,猛用起功
来。1904年,他升入陆军学校,当上了士官候补生。当时日俄战争已经爆发,他只学习
了10个月便提前毕业,并得到了少尉军衔。决心做“天皇陛下的御盾”的东条英机,跟着
新组建的师团到了中国东北,和他的父亲来到了同一个战场。但是,还没等他参加战斗,日
俄战争便宣告结束了,他也随队“凯旋而归”。
    1915年(大正4年),33岁的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陆军省当了一段
时间副官之后,又任驻德国大使馆武官。回国后担任过陆军大学教官、陆军省军事局课员、
整备局动员课长等职。公元1929年(昭和4年)。他被任命为步兵第一联队长。为了显
示武士道精神,他经常在没人的地方练嗓子,练就了一副大嗓门,喊一声“立正”能把人们
吓一跳。
    1933年,51岁的东条英机当上了日本陆军少将,并被调到参谋本部工作,不久又
被任命为军事调查部部长。当时,日本陆军积极插手日本的政治活动,东条英机也参与了这
种活动的幕后策划。当时日本各政党做为推行政治的中心势力,对于“九·一八”事变及军
部对此所持的态度感到不满。东条英机马上对政党发表的不利于军部的言行进行了“调
查”,指控这是“挑拨军民关系”,以此封住了政党对军部批判之口。从此,日本加速在军
国主义的道路上滑了下去。
    1935年(昭和10年),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再度来到中国东北。他
下车伊始,就亲自出马,动员军警,搞所谓“整肃纲纪”,“强化治安”,讨伐“土匪”,
疯狂地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为此,他很快被晋升为陆军中将。1937年(昭和12
年)春,他又当上了关东军参谋长。1937年7月7日,侵略中国华北的日军制造了卢沟
桥事变。东条英机立即率关东军进攻察哈尔省,超过长城,侵占了张家口等地,并炮制了听
命于日本人的所谓“察南自治政府”。
    “九·一八”事变前后,军国主义分子在日本内阁中越来越多,军部渐渐控制了日本政
局。1938年(昭和13年)春,东条英机回到东京,当上了陆军次官,成为新任陆相板
垣的助手。不久,他象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兼任海军航空本部部长那样,也兼任了陆军航空
本部部长。11月28日,东条英机在“陆军管理事业主恳谈会上”发表了臭名昭著的演
说。他扬言要准备对中国和苏联两国正面战争,而后全部占领中国。当时日本国内就有人对
他的演说不满,认为一个陆军次官发表如此重要声明,未免有些轻率。经济界人士痛骂东条
英机好似恶魔一般。
    不久,这位“恶魔”又调任航空总监。他上任后大力强化和扩大侵华的日本航空兵。他
对航空技术是门外汉,但为了表示对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的信赖,经常“勇敢地进行空中旅
行”。他一方面吹嘘日本航空兵在“物的方面是出色的”,另一方面鼓吹发扬武士道精神。
对于死在中国的众多航空人员的“遗族”,又是设宴招待,又是“祝愿各位能毫无拘束地参
拜完”神社,以图换取一个“人情将军”的美称。
    1940年7月,57岁的东条英机当上了日本内阁的陆军大臣。他在特任式结束后表
示要“粉身碎骨以向克服艰难时局迈进”;他于就任伊始的深夜参拜在中国战场死去的“皇
军将士”的神社,表达了他实行军国主义化的决心。同年9月27日,日本同德、意签订了
《三国同盟条约》,划分了势力范围。这进一步鼓舞了东条这个极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的
侵略扩张野心。
    1941年(昭和16年)初,东条以“今年正是非常时期中的超非常时期”这番话为
引子,向部内人员作了训示。时隔一天,“战阵训”发表了。东条炮制的这个为“在战阵中
盛开鲜艳之花”而“灌输养分”即宣扬法西斯精神的“战阵训”,曾被一些人吹嘘成是“国
民训”。为了完成“圣战”——侵略扩张,东条强调要“攻必取,战必胜”,“发挥服从精
神”,“命令一下,欣然投身于死地”;要求日军“生活务期简朴,不自由应思为常事”,
“纵令有遗骨不归之事,敢于毫不为意”;还应“勿嫉他人之荣达,勿怨己之未被重用,应
顾而思己诚之不足”,只管卖命,“作国民之模范”。
    1941年10月,东条当上了日本内阁首相。他在组阁时抛弃了已往的谋求政界势力
均衡的方针,陆军成了内阁的骨干力量。东条还兼任内务大臣和陆军大臣,使权力日益集中
和一元化。这时,东条已晋升为大将。这位军人首相一上任便在政府声明中重申“既定国
策”,即“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也就是继续侵略中国,占领南太平洋各
国,同时追加军费预算。他表示要“以决不后退之意志,率先亲临前线,辅弼皇谟。”拿日
本人民的生命财产作赌注,进行战争赌博。他不断发表讲话,要求日本人民“信任政府”,
勒紧裤腰带,因为“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将出现进一步紧缩的情况是不得已的”,“对于政府
的方针措施即使见到有什么不足之处,与其议论它的是非,莫如首先用我们国民的实践来加
以补偿”。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时间12月7日),日本帝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英宣
战。此时,日本海军已经对珍珠港的美军进行了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以东条为总
裁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组织“大政翼赞会”恰在这一天召开第二次中央联合会议,身穿军装的
东条在会上说:“对美国和英国宣战的诏敕业已颁发”,“希望各位火速回到各自的岗位
去,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指导国民,为突破艰难而勇往直前。”
    1942年5月,日本海军在珊瑚海之战中首次受挫,6月,在中途岛之战中又遭惨
败,从此便丧失了在太平洋上的主动权。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拖住了大量日军,使盟国进
一步赢得时间,并转入反攻。1944年7月,塞班岛、关岛都被美国攻占,塞班岛日本守
军全部覆灭的消息传到日本后,惨败已久的真相逐渐为日本国内所了解,于是国内批评之声
四起,严厉抨击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东条被迫于7月18日提出辞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东条英机被定为甲级战犯,在美军前往逮捕他之
前,开枪自杀未遂。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确认了他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等罪行,于
1948年将其处以绞刑。
    … 

 
山本五十六



    1884年4月4日,日本长冈市武士高野贞吉家的第六个儿子呱呱坠地了。因为这一
年高野贞吉56岁,所以给儿子取名为“高野五十六”。
    这位贫困武士的儿子,自幼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17岁那年,他考
入江田岛海军学校,1904年毕业后任“日进”号装甲巡洋舰上的少尉见习枪炮官,参加
了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1904——1905年的日俄海战。在战斗中,他负了
重伤,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飞,下半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留下了累累弹痕和终身残疾。由
于他只剩下了八个手指,同僚们给他起了个“八毛钱”的绰号。1914年,他以上尉军衔
进入海军大学深造,1915年晋升为少佐。1916年,他从海军大学毕业后,登记为山
本带刀之养孙,改姓“山本”,由高野五十六成为山本五十六。
    他是一个孝子,当军官后还常常回乡为高野、山本两家的祖坟扫墓,大部分薪水都寄给
了母亲,接济哥哥、姐姐,有时还为亲戚和老师的子弟缴纳学费。据说这是他迟迟不成家的
一个重要原因。1918年8月,山本和故乡一位朴实、美貌的挤牛奶姑娘礼子在东京举行
了婚礼。婚后他们生有两男两女。
    山本五十六身材短粗,略显驼背,但却很结实。他身高只有1.59米,与他崇拜的偶
像东乡平八郎恰好一般高。他外表文质彬彬,神情忧郁,显得心事重重,内心却倔强刚健,
胆大心细,深谋远虑,富有带兵才能。1924年,山本刚调到霞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