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

第44节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44节

小说: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里没有一粒粮食,农作物也只有残留在田间的未熟稻谷。主要街道两旁的
房屋曾被用作仓库,可其中早已空无一物。郊外的房屋也几乎被全部破坏。

“由于壮年男女充满了抗日精神,全部去从军了,因此,剩下的难民或
为老迈,或为婴幼,即使是壮年男女也都是病人和待产的妊妇。就人的因素
而言,中国人绝对拒绝配合皇军,而且无法利用市街村落,无法利用敌方的
粮食等等,在物的方面也极大地妨碍了我军的获取和利用。”

现地见闻动摇了田部圣以往对战争的自信,他痛切陈述“全体国民都必
须刷新认识,认清蒋政权具有相当高昂的抗战意志”。

遗憾的是,狂妄的日军总是在吃了苦头之后,才肯面对现实。第106 

团就是首先尝到苦果的部队。该师团是日军大本营为准备武汉会战,于1938

5 
月15 
日在熊本组建的特设师团,兵员全部来自熊本、鹿儿岛、都城、大
分等九州各县。这些地区历来以民风剽悍、好勇斗武著称于全日本。

早在几百年前,蒙古大汗忽必烈曾两次征讨日本,都在九州沿岸遭到该
地日本武士拼死抗击。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无法登陆发展攻势,只好白天进
攻,夜晚回海上的舰船休整。大概是九州武士的忠勇感动了上天,先后两次
激烈的台风,将泊于海面的蒙古舰队全部葬于海底。日本历史上称这两次台
风为“神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海军的自杀攻击也都冠之以“神
风攻击”之名,其实,“神风”纯属偶然,倘若没有九州武士的骁勇善战,
蒙古军早已大举登陆,在陆地上展开蒙古铁骑,一举荡平日本列岛。届时,
纵有更大的“神风”也奈何不了蒙古大军。

第11 
军司令部对这支新锐的熊本师团寄予厚望。在波田旅团登陆的第二
天夜里,第106 
师团也在鄱阳湖西岸姑塘附近登陆,一路大打出手进至九江
南面波田旅团的左侧。九江一失陷,该师团当即挥师南下,企图沿南浔线正
面直捣德安,进逼南昌,完成华中派遣军赋予第11 
军的、为全军占领集结地
域的任务。

厄运悄悄地降临到九州武士的头顶。

负责南浔线一带作战的是中国第
9 
战区第
1 
兵团,司令官薛岳,绰号“老
虎仔”。薛岳是广东乐昌县人,11 
岁入黄埔陆军小学,后为保定军校六期学
生,与张发奎、邓演达、李汉魂等是同期同学。未待毕业,即南返广东,与
张发奎、叶挺等分任孙中山警卫团的三个营长。北伐期间,各部粤军统编国
民革命第
4 
军,率先出征,因战功卓著,被誉为“铁军”。抗战开始后,薛
岳不甘安居后方,向蒋介石请缨上前线杀敌,先后参加了淞沪、徐州会战。
此次武汉会战,薛岳麾下指挥10 
个军26 
个师,其中有
3 
个军(第64、第66、

4 
军)是由昔日“铁军”同仁李汉魂、叶肇、欧震统率的广东子弟兵,还


有几个军也是黄埔系将领指挥的能战之师。

7 月末,战斗在九江稍南一点的城门湖——金官桥——庐山北麓的第一
线阵地打响。守军第4军、第70军、第64军、第8军等部面对日军步、炮、
坦克、航空兵的联合进攻,抵抗得非常顽强。战至8月9日,陆军中将、第
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向冈村报告:

“本部队自7 月27 日与敌交战,至8 月9 日今天,遭受当面敌军强韧抵
抗。我军进攻屡踣屡起,锲而不舍,敌军反复逆袭,坚守不退,阵地多次易
手,双方反复拉锯,至今仍处胶着状态。迄今为止,我部将校伤亡严重,所
属各部中、小队长一级的伤亡已达半数,佐级以上军官已有8人伤亡,其中
包括两名联队长、六名大队长。”

冈村宁次阅此报告后,心情黯然,仅仅10天左右,松浦师团的将校军官
即遭如此惨重的伤亡,下级士兵的死伤就可想而知。看来,仅靠第106师团
是无法达成军的作战目的了。冈村决心调整部署,投入新的兵力,以便尽快
打开僵局。

8月13日,第11军司令部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在南浔线以东地区投入第101师团,急速占领鄱阳湖畔的星子,而后沿
星子——德安公路南下攻击前进,于8月下旬占领德安,切断106师团当面
之敌的退路;

在南浔线以西地区投入第9师团,使其进入瑞昌附近,而后以有力一部
沿瑞昌——德安大道南下,威胁第106师团当面之敌的左侧翼,策应第106
师团作战;

第106师团以现有态势恢复能力,准备与左右两翼迂回的友军一道,捕
捉当面之敌,予以歼灭。

这一布署把原来1个师团正面攻击,变为3个师团分进合击。冈村宁次
认真了。其决心甚大,立意颇佳,但能否实现、还需拭目以待。

血染德星路

担负德安——星子公路方面防御的中国指挥官王敬久中将,黄埔一期毕
业,是最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央军将领之一。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时,
王敬久即率第87师赴援第19路军抗击日军。“七七”事变后,王敬久的部
队第一个投入淞沪会战,随后又移师南京,保卫首都。1938年初夏,王敬久
升任第37军团军团长兼第25军军长,入列第9战区第1兵团,参加武汉会
战。8月中旬,当日军企图攻占星子,沿公路攻略德安时,王敬久指挥第25
军和第66军,先敌布防于庐山东麓、德星公路两侧层峦叠障的山地阵地。要
不了多久,这些秀丽的山峰就将浸透日军官兵的鲜血,其中包括第101师团
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的鲜血。

伊东政喜中将的第101 师团,是侵华战争爆发后在东京组建的特设师
团,拥有2个步兵旅团(4个步兵联队),以及骑兵、炮兵、辎重兵、工兵
等4个特种兵联队。从踏上中国土地时起,该师团几乎无役不从,征战足迹
自上海至南京进而徐州、武汉。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至加入武汉会战之时,昔日追随伊东中将
出征中国的日本京畿健儿,已有半数以上从师团的行列中消失。不过,这在
伊东中将眼里不过是沙场征战的寻常之事,更何况这些官兵并未匿迹,他们


己魂归扶桑,成了靖国神社中人人敬拜的军神。伊东最操心的是自己的部队
能否得到及时的补充。

战时动员、补充对任何一支军队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应该承认,在这
方面,中国远不及日本。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往往是打残一支换下来后调,
再换上另一支,从而造成战场上频繁调动交接,乃至混乱,不便之处甚多。
而日本方面全然不同,其战场补充之及时,足以使一支部队始终齐装满员,
一打到底。第101 
师团的情况就是如此。伊东中将完全可以为日本的动员、
补充制度的完善而自豪。因此,他的师团虽然有半数补充兵员,可这些补充
兵绝非中国军队中那些未经起码军训、连枪都放不好的补充兵,那简直就是
披上军装的老百姓。伊东的补充兵都是服役经年的青壮老兵。军事技战术甚
至比许多年轻的现役兵还要纯熟。但是,战斗之余这些青壮老兵则无所不干,
强奸、掳掠多为这些不甘寂寞的家伙所为。

8 
月20 
日凌晨,列阵于鄱阳湖面的数十艘日本舰艇上的各种口径大炮一
齐开火。在星子以北姑塘登陆的第101 
联队和第149 
联队,另加配属的
4 

炮兵中队,在联队长饭塚国五郎大佐和津田辰彦大佐率领下,沿鄱阳湖西岸
直扑星子。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也在星子城外湖边强行登陆。次日,日军
陆海军部队分由东门和南门突入城内,中国守军经北门退出,撤往城西南的
山地阵地。

星子失落无碍大局,中国军队无意在湖畔与日军一较短长。古希腊有一
个神话,说的是巨人安泰每在搏斗得筋疲力尽之时,只要向大地母亲身上一
靠,马上就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如果将中国军队比作安泰,那么连绵的庐
山山峰就是力量的源泉,只要依托在大山母亲的身上,再强悍的对手也会碰
得头破血流。

曾任第
1 
兵团司令部少将高参的赵子立曾就山脉的作用说过:“庐山是
战略、战术要地,没有庐山,就没有南浔线上的持久防御,也就没有万家岭
包围战(后文洋述——作者注)的胜利。地障就是兵力,险要就是武器。”
赵子立的这番话与冈村宁次“敌非敌地形是敌”的感叹,有着惊人的一致,
区别仅在于心境不同。

以星子通往德安的是一条红土为基,全长仅30 
余公里的公路,苦按正常
行军速度,徒步一天即可抵达。日军第101 
师团本想挟攻陷星子之余威,一
个追击直下德安。岂料咫尺行程竞蜗行了两个多月。此间战斗之惨烈,当在
不言之中。

星子附近,有一处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的驻地。当年训练团常常在这
一带山地实施野外演习。中国军队在此作战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企图沿公路
追击的日军,南出星子城,即在俯制公路的东孤岭和西孤岭一带,遭到熟谙
地形的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

田部圣大佐的记载:“
8 
月20 
日,饭塚、津田两联队占领了星子,而后
攻击东孤岭之敌。东孤岭高地是险峻的岩石山,西与庐山群峰相托,东瞰鄱
阳湖。在此崇山峻岭之中,每日进展不过占领敌阵地一个角,直至
9 

2 
日,
才逐渐接近东孤岭山顶一线。这种情形不光在东孤岭几个阵地,而是在伊东
师团作战的整个地区。所有敌人阵地都心须一步一步地逐个攻占,此间的困
难,不在现地详细观察是难以想象的。仅靠纸面和电话报告根本无法理解。”

9 

3 
日,在连续猛攻10 
多天后,日军占领了东孤岭。又经过10 
天,
才于12 
日占领了西孤岭。此后直到26 
日,再无进展。血战月余后的这个战


果到底有多大?石川达三在《武汉作战》一书中如是说:

“占领星子后,不停顿地连续战斗了30多天、战线仅仅推进了2里半。
而且,即使占领了西孤岭,前方仍然耸立着金轮峰、峭爪船等高大的群山。
这些山峰上的敌人炮兵,每天都居高临下地实施准确的射击,连在火线后进
行饭后杂谈的记者们也遭到迫击炮的轰击。炸裂的弹片击伤了3位记者,他
们的衣服上浸透了红黑色的血。”

在这短短2里半的路程上,伊东中将的京畿儿郎死伤枕藉,第101联队
长饭塚国五郎大佐也被击毙,成为加纳治雄大佐之后,该联队丧失的第二位
联队长。

饭塚生于日本群马县,被誉为“猛将”。1937年10月,饭塚接替战死
的加纳治雄担任第101联队长。进入庐山东麓战场后,饭塚所部日夜不停地
攻击,但在中国第25军第190师寸土不让,有失必反的顽强抗击下,日军伤
亡极其惨重。9月2日,饭塚率部再次仰攻东孤岭山头,进至山腰一线即无
法再进。伊东师团长不断催问进展情况,电话一个接一个,扰得饭塚大佐急
火攻心,遂决意亲自上阵。在又一轮冲锋时,手提战刀,身着沾满泥血衬衣
的饭塚被中国士兵瞄上了,一个齐射过后,饭塚变成了筛子。

无独有偶。数日之后,伊东中将的下颚也被弹片击中,住进了九江的兵
站医院。

大本营的催命符

从湖口搬到九江的冈村宁次,对伊东师团受阻非常恼火。好端端的三路
合击计划,由于伊东的无能而打了折扣。好在“狡兔三窟”,北路的松浦师
团和西路的第9师团仍可对金官桥一线的中国军队主力形成合击。当初冈村
将伊东师团投入东线作战时,就预留了一手,8月16日已经命令第9师团迅
速在九江登陆,进攻瑞昌,威逼南浔线西侧。8月21日,冈村再次催促第9
师团尽速占领瑞昌,并明确下令该师团速派主力,南下金官桥防线侧后,切
断中国主力的退路。

此时的冈村全然失去了在湖口时的那份得意。这也有情可原,打成这个
样子,换谁都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自7月15日华中派遣军下达占领瑞昌、
德安、南昌一带集结地域,以准备下一阶段直取武汉的命令以来,已经过了
一个多月了,可第11军仍未攻占这些地区,部队非但无法集结休整,至今仍
散布各地浴血苦战,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大举西进?

远在东京的大本营完全不能体察第11 军的苦衷,依然按部就班地在8
月22日,向华中派遣军下达了开始大举西进,攻占武汉的新一阶段的作战命
令:

大陆命第188号8月22日

一、华中派遣军应协同海军攻陷并占领汉口及其附近要地,在此期间务须大量击败

敌人。

攻占汉口附近后,应力求紧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