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聆听的技巧 >

第12节

聆听的技巧-第12节

小说: 聆听的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懂得“你说的是你自己的事”,并且可以对太太的话产生同感,即使隔壁的太太来约你太太去百货公司,即使你太太欣然接受,你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生气了。如果你生气了,那是因为你自己在生隔壁太太或你太太的气,那么当隔壁太太一走,你就会说出自己的不满的。    
    在我这样的描述之后,大家一定会觉得很难,当然,要成为听力高手,的确有很难很难的地方。因为这和每个人的性格和理解力有关。听对方讲话时,总是和自己是怎么理解对方的心情有关。虽然嘴上说讨厌,但因为对方是邻居,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不得不交往的心情,还有因为这个原因所积压在心里的压力,作为一个妻子当然希望丈夫能够体谅自己,所以丈夫很有必要去理解妻子,而反过来,丈夫虽然说是工作,但却在外面喝酒,搓麻将,打高尔夫球,妻子如可以体谅到丈夫的难处,那么她们的态度也自然会发生改变。    
    经常来找心理咨询家的人,通常都是些容易在家庭内部产生问题的人,如问到怎么样才是在家庭内部产生问题的人,你就会发现这些人大都不得不肩负着调和家庭关系的重任。一个家庭中被认为是最挑剔的人,通常都是最担心家庭关系是否融洽的人。当他心里的防线被冲垮后,就会出现问题。通常在心理咨询的初期,都是由于产生问题的人自己的过错。通过心理咨询,只要让当事人发生改变,那么整个家庭关系都会发生改变。如果不光是这个人的过错,那么当那个人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家庭内部又会出现另一个代替他的人产生问题,这是理解家庭的一种方式。    
    要做到以友善的心情理解“对方说的是他自己的事”,就必须理解对方的心情。为了不失去你的家人,朋友等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就首先要做到经常把理解对方放在心上。不主张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以对方的心情,而且不要把自己和对方混同在一起,这就是本章标题,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解万岁”。虽然真正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五章不要做评论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和别人说话时,会感到令人生气,或者感到空虚呢?当自己的心情或说话的内容无法取得对方的理解时,一定会有那样的感觉,但除此之外,如果听的一方心不在焉,或者装出一副认真在听的样子,这种情况更让人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听的一方无法给予自己足够的参与感。如果听的一方对你有反对意见,你也许会生气,但至少说明他没有忽视你。确实对于人类来说。最严重的欺负别人的方法就是无视他的存在了。    
    当一个母亲拼命的和丈夫说关于子女入学考试的问题时,如果丈夫似听非听,那她一定会非常生气。或者丈夫只说了像:“这次的入学考试太难了,偏差值是个问题,”之类的评论性的话,妻子就会觉得“你到底在说谁的入学考试啊。”因为同样对于子女的入学考试,父亲和母亲的关心程度有所不同。自己对某件事究竟关心到什么程度。这种情况用一个专门的词语来说,就是“自我参与度”。如果听的一方参与感太弱,那么说的一方说下去的欲望也会降低。    
    参与感太弱时的发言被称为“带有评论家性质的发言”。在前一章里写道“对方说的是他自己的事”,这只是说明了对方的存在和对方的话这两者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指将自己和对方完全隔离开来。如果你无法和说话的对方产生同感,就会变得像评论家一样。就算是心理咨询家也不例外,如果总是对病人的话题提高不了参与感,那么渐渐的你就会被病人敬而远之。一个心理咨询家要能够像镜子一样。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指能够照出病人内心的镜子,而不是指冰冷的镜子。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明白了,听的艺术就是以对方为中心,自己不要主动说话,总之就是被动接受。虽然的确是这样的意思,但如果老从形式上去学这种听的方式。就会变成只会简单重复对方说的话,像鹦鹉学舌一样的,消极的听的方式。如果想积极的听,就很容易从听的状态变为说的状态。罗杰斯的“以病人为中心疗法”理论由心理咨询家引入日本,现在已广为流传。罗杰斯把心理咨询家用的听法命名为“积极的听法”,但如果读了他心理咨询的实践记录,就会发现他还是在被迫的听病人讲话。    
    因为日本人很擅长模仿,所以我们囫囵吞枣的接受了他的理论。尽管如此,比起只会指导,说教和建议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有效果的多。但是,在心理咨询家里,还是有些人不很认真研究这种方法中所蕴含的理论和精神,只是机械式地去模仿,不对病人做任何帮助,让病人觉得像对着墙壁说话一样,结果只会被人谴责。听也意味着理解。虽然有些事现在一时之间无法考虑清楚,但如果光是听的话,根本就没办法理解对方。    
    因为这些理论都是从欧美引进的,如果不好好分析原来的理论,就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错误。    
    就像把葡萄柚当成葡萄,把不锈钢餐具的总称银制品当成银器之类的错误也时常发生。    
    也许有点离题了,所谓积极的听不是主张从你的立场出发,说到底还是听。因此,在积极的听这句话里,包含着二律背反的原理。我还担任研究生的临床心理学的教育课程,但是在一开始,研究生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虽然脑子里理解了,但如果真的积极地去听了,就会从听变成问。但如果想避免这个问题,就又会变成消极地听,参与感弱的听的方式。所以这一点对于那些只学习过理论的没经验的心理咨询家来说,也是相当难的。    
    评论家只发表合乎道理的评论,即使当着对方的面也只说正确的理论。看了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大家就会明白。教师也是说正确的话,或者说引导你做正确的事的话。但正如前面所说的,有时候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有时候做某件事时由于错过了时机导致失败,于是会被别人斥责为什么不早点采取行动。而反过来,如果急于求成导致失败,别人又会说你为什么不考虑充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感觉不到痛苦,却要把痛苦强加在别人身上。因此,只会说正确的理论就变成了评论家或者旁观者。    
    就因为这个原因,那些只会说正确的理论的人总会让人产生不信赖感。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总是不停地说着道理,而自己什么也不会做。一旦轮到自己做了,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即使按理论去做还是会失败。而失败了也会被别人指责的。什么都不做,是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所以,始终无法从评论家的包围中走出来。    
    在夫妻吵架之后,妻子会说:“你总是对的,不好的总是我。”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这种话,看起来好像是在问对方,而其实经常用在说明自己的主张时。并且当自己不积极的采取行动,还要对对方做的事或将要做的事持反对意见时,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俨然像一个评论家一样,去反对对方。    
    对丈夫说这样话的妻子,肯定有时也会被孩子说一样的话。“妈妈你总是对的,反正我终归是错的。”母亲总是希望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但到最后就不自觉地变成给孩子讲道理了。    
    不管对方说什么,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听力高手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成长不代表可以做坏事,但也有接触坏事的一面。“酸甜苦辣都要尝”,“来者不拒”之类的话。都是用来形容成熟的,才干出众的人的。你会怎么想像这样的人呢?你会不会想像他是一个上了年纪,具有圣者风范的,能够静静聆听别人讲话的人呢?    
    能够很好地聆听别人,理解别人的人,不仅仅关注对的事,还能理解别人的弱点和不对的一面。也就是说他们和评论家,专说道理的人不同,他们能够承认和理解对方的不好,弱点以及不对的一面。如果要触及到人类内心的深处,就必然会触及到人类的阴暗面。    
    如果谈到触及人类弱点的话题时,首先就不能有像评论家一样的态度。而且听的一方必须面对这样的情况,就是有时候你必须要听,在家庭成员的谈话中,如果遇到有人心不在焉地听,不仅是当事人,全家都要能接受对方的缺点,然后大家一起努力去克服它。当家庭中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还说“是你不对”,并把不对的事强加在别人身上,那么整个家庭的关系不久就会破裂。    
    一个组织或者一种体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果总是把不好的事推到其他人身上,这个组织很快就会破裂。听别人说话,还意味着对于听者来说,这些缺点是你和说者共有的。这也是成为听力高手的难点之一。    
    “心理咨询家的成功与否由自己的弱点决定”这句话,是我的前辈在我刚开始从事心理咨询时告诉我的话。


第五章同感起源于戏迷

    在一个听力高手所应具备的态度里,“同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谓的同感,就是要像对方所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也可以说是自己和对方站在同一立场。    
    我们假设一个你所喜爱的拳击手为了夺得世界冠军而参加比赛,如果是亲临现场就坐在拳击台旁那就不用说了,即使你通过电视观看,等到比赛结束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肩膀和手腕十分酸痛。这是因为你已经完全着迷于比赛,和选手的心情一样,或者有时你会比选手更激动想和对方较量一番。你一定是肩膀非常用力,挥舞双拳大喊“打啊,打啊,出刺拳!”当比赛结束,你缓过神来的时候,当然会觉得肩膀和手腕酸痛了。这是一种身体的同感。有的人在看电视剧时,也会忍不住掉眼泪,这是因为和女主角产生了同感。    
    对于说者,如果不能得到听者的同感,他也会没有心情说下去。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你身上,别人扫了你说话的兴致,恐怕你不仅没有心情再说下去,还会生他的气。同感对于听者来说是绝对必须具备的条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做到和对方产生同感。如果你假装有同感,对方一定会觉得哪里比较奇怪,然后被他看破。表演出来的同感或者虚假的同感,会使说话者扫兴,有时甚至还会使他生气。但是,无论他说的是多么悲剧性的事,还是多么残酷的事,都不会因为对方感动了,所以你才感动。    
    我举了电视节目,电视剧和戏曲的例子,说明了同感虽然不是把自己作为主体,但却和主体有同样的感受。所以,如果比说的一方更投入,对方反而会觉得很难说下去。如果面对一个失恋的人,你比他还伤心,哭得还要厉害,他反而哭不出来了。说的一方哭的程度应该和听的一方哭的程度不同。失恋说到底还是说的一方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种时候,我们经常说些“好的男人(女人)像星星一样多”“在失恋中成长”“马上又会有适合你的人出现”之类安慰人的话,而这些话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和对方的同感才说的。说了这样的话,不仅不能安慰对方,还会增加对方认为你不理解他的感觉。    
    “戏剧存在于人们的皮肉意指人类感知的表层和深层之间)中”这是近松的名言,它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什么是同感。演员扮演角色这是他们的工作。而为了扮演角色,就要和角色人物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同感很重要。这是每一个演员必须具备的感觉。不能产生同感,没有感受性的人是不能做演员的。有很强的被暗示性,也就是说有点像得了癔病(注意,并不是真的得了癔病)的女演员一般能成为名演员,也和同感有关。    
    和角色融为一体最多的也是成为那个“角色”,而不是说自己取代角色的人物。如果真的可以替代角色人物这就不是演戏了。即使真的在演戏,等到演完谢幕之后也无法做回自己了。也许在名演员里,也有少数人是这样的,但角色毕竟只是角色。无论对这个人物有多么强烈的同感,也不能成为那个人。因为这是演戏。    
    戏迷有时会认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就是演员自己,所以他们往往会产生误解,认为扮演坏人角色的人自己就是坏人。这样的戏迷虽然有同感,但另一方面又有点不能面对现实。这种情况如果升级下去的话,甚至有人会不惜挺而走险拿刀去伤害演员。如果到了这种程度,就已经近乎于疯狂了,但同感中确实包含了这样危险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在说者和听者间也经常发生。如果听者缺乏同感,说者就不想再讲下去了。关于这一点前面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