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马家军调查 >

第36节

马家军调查-第36节

小说: 马家军调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王有馥指点的方向,我们很快到达沙家沟。当我们向当地一位青年讲明情况并请求帮助时,他看清坐在驾驶室里的人真是马俊仁,他兴奋异常,忙跑进路边杂货店,要了一张信纸,请马俊仁签名,随后开始十分热心地帮我们查找。   
  由于我们的唯一线索是只知刘东的姐姐是从杏树屯刘村嫁到这儿的姑娘,因此颇费了一番周折。   
  20时30分。在几位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刘东姐夫家。一阵敲门后,来开门的除了刘东的姐姐、姐夫之外,还站着一位高个姑娘,大家很快看清正是刘东!   
  “孙队长”,刘东惊奇地喊道,“你们怎么来了!”   
  “马指导来看你,”孙队长闪身让出路说,“让我们这一通好我!”   
  此时面带笑容的马俊仁已跨进门槛。   
  大家在客厅落座后,马俊仁用他独特的沙哑嗓音说:“回队吧刘东,我希望你能重新参加训练。”   
  “太晚了吧,”刘东低着头说,“都停了一年了还能行吗?”   
  那个大家熟悉的脾气倔犟的马俊仁今晚像变了一个人,态度十分诚恳,声音温和,从始至终面带微笑。他不断耐心解释,并坦诚地承认过去有些作法偏激,缺少工作方法。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误会,彼此应当谅解。   
  孙玉森对刘东说,马指导把你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培养成一名世界冠军,你们之间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教练和队员之间发生点儿矛盾是正常的,完全可以解决。要把眼光放远点儿,你还年轻,路还长。   
  刘东说得少,听得多,显然,马俊仁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的出现,使她始料不及,似乎有不少话要说,却理不出头绪。   
  刘东的姐夫、姐姐说,刘东早该归队了。   
  刘东请马俊仁给她时间好好谈谈。   
  马俊仁告诉她家中电话和培训中心电话及近期的日程安排,希望她早点儿来谈谈。   
  22时30分。刘东把大家送出门外,在很有些凉意的夜风中对马俊仁说:“马指导,真对不起,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谢延民先生记述的这个过程不仅刊登在《辽宁日报》上,而且也引人注目地发表在《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还有《北京晚报》也做了刊载。马俊仁亲自寻找刘东劝其归队的事情就算世人皆知了。   
  如此一来,原先有意吸收刘东的不少单位和学校果然打了退堂鼓。我在1995年春天在沈阳见到已经归队的刘东,曾问她当时都有哪些单位要过她,刘东告诉我,大专院校比较多,运动队比较少。   
  此处有一位老先生提得一提。他叫赵元康,曾在《人民日报》工作多年。后来退下来在北京经商,任中国金元经济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公司地点设在北京安定门外亚运村。赵元康先生恰恰也是辽宁大连金州人,刘东是他的小老乡。赵元康的哥哥还担任过沈阳体育学院的老院长。赵元康先生在得知“刘东事件”之后,非常着急,很同情刘东,对马俊仁的做法颇不满意,就在刘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赵元康挺身而出,主动要求把刘东接到北京亚运村训练。一切费用由赵元康资助。刘东在感激之际,也实在无路可走,就跟随赵元康在北京独自练了一段。但是赵元康的公司毕竟不是一个体育机构,刘东在亚运村一个人也练不起劲来,对象崔会又在大连情分两地,最后刘东还是辞别赵老板回了东北。赵元康也别无良策,只好让刘东先返回去,将来再说。   
  这事儿不大,我们应该善意地理解为同乡之间的热忱之举,却也在好事的人那里引起了一点儿波澜。广州一家体育报刊登了刘东和赵元康在一起的照片,大标题为《谁把刘东当枪使》,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有消息说赵元康已是刘东的监护人,而且说赵元康还成了刘东的干爸爸。越说越复杂。又传说赵元康的公司同时是一个涉外公司,是不是有老外要在刘东身上打什么主意?要警惕。于是有关机构还特意派专人对赵的背景情况、与刘东的关系做了一番探秘。结果自然也没有什么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打个情况报告回复上峰,事情就又不了了之。   
  我曾在结束了东北的采访之后,在北京给赵元康先生打过一个电话,时间是1995年的初夏。我出于采访尽可能详尽的想法,想顺便向赵元康先生做些一般性的了解。他公司一位东北口音的年轻人告诉我,很不巧,赵总当天乘飞机去大连出差了,归来尚需时日。我闻言只好作罢。   
  1994年12月王军霞率众兵变回师沈阳之后,经孙玉森多方做工作,漂泊一年半的刘东终于回到辽宁老队友这一边恢复训练。对此老马曾很不高兴地说:刘东到哪儿也练不出来了,毁得差不多了,再练也不行,因为我了解她,别人掌握不了,那就恢复不成!   
  在她回到沈阳队里不久,我采访了她。依然很文静的刘东默默坐在我的对面,二人的谈话真是欲说还休。事到如今,我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为好。还说七运会吧,矛盾是从那儿开始的。刘东慢慢地陷入回忆中:   
  我十几岁开始训练,从大连金州到沈阳,一天也没有在社会上呆过。先在大连107中上学,后来跟邱立斗老师在金州体校练了一段,本来要上大连体校,邱老师和王时忠老师选我去,正好省里的宋元红老师她特别希望我来沈阳,谭老师他们就让我跟宋老师练。这样八八年底就来到这个大院。我一直跟宋老师练得挺好,感情也非常好——宋老师是我的教练,她爱人是我男朋友崔会的教练,这不都挺好的。她们夫妇一直把我当自己的女儿那样看待。我们俩的成绩也挺上升。可是干了几年以后我就算是中专毕业了,我们的中专本来就是为了给省队输送队员的。这样马导就把我吸收到马导组。因为我不是马导从小带来的,所以关系比较疏远,我也不太害怕他。我一向看不惯教练打骂队员,出成绩还要靠队员自己有积极性吧。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他痛打过所有的队员,就因为我是宋元红老师的学生,又在大院里呆了好几年,也有男朋友,也可能是他有什么顾虑吧,所以唯独没有打过我。再说我完成训练课一向挺自觉主动,他凭什么打我?也许是我的个性太强吧,我们的关系不远也不近,相处的比较一般,长头发我想留就留着。只要不影响训练和比赛就行,剪短了头发也不见得就都出成绩,外国的冠军也不见得就是短头发。后来,世界锦标赛打了冠军,得了奔驰车,是我的奖品我当然有权力要,他就不高兴,但是当时彼此还没有闹大的意见。舆论界有说是因为奔驰车闹事,不准确,捕风捉影。有矛盾、明朗化是在七运会。他先是让我打800米领跑,金牌给别人,后来又要我把1500米也让给别的队员,他说1500米你已经是世界冠军了,谁也夺不走,应该为别人做一点牺牲。为了做我的工作,他就说也不光是我让出1500米,曲云霞也要牺牲3000米,王军霞也要牺牲10000米,都要牺牲点儿个人照顾全队。这我也就平衡点吧。结果是王军霞先打10000米就夺了冠军谁也没让谁。后来3000米王军霞又夺了冠军,她们照样跑第一破纪录,为什么偏让我让人?800米让我领跑让别人冲冠军,1500米还让我领跑让曲云霞冲冠军,这公平吗?这是欺骗人。一个运动员,有能力却偏不让她上场拼搏,比什么都难受!大家本来机会就不多,全运会又那么重要,我那两年练得那么好,你再有实力没有机会也不行啊,实在不公平!所以800米我自己冲了第一,马导觉得没破了纪录老大不高兴。1500米你让我领两圈我怕领慢了破不了纪录,可能就领得快了点,跑了两圈我完成任务就下来了,他又说我跑得太快了,想把别的队员拖垮,我不跑快点能破了1500米纪录吗?真是慢了不对快了也不对,打了第一不对不要第一还不对!何智丽就是这样的命运。他后来到处说我不听话,就是指这个。比赛一完他就想整我。七运会出了成绩,北京人特高兴,北大清华都来人请马家军去做报告,记者也来的多,他让好几个队员跟他去,偏不让我去,人家问刘东呢?他告诉人家说刘东病了去不了,明明他是有意整我不让我去。我觉得他太欺负人,他就是要把运动员当成私有财产,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就正面跟来人说:我根本没病,我挺好的!这在马家军过去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从北京回了辽宁,我们就一直不和。我不是想退役,是真心不想跟他这个人在一起干了。其实经济问题是相当次要的。   
  刘东讲话时习惯性地把眼睛一闭一闭的,显得很独特。她接着慢慢讲:七运会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矛盾,更主要的是他长期不准我和崔会好,多次讲只要你不跟崔会好,咋都行,他有他的怪想法。为这件事他经常批评我,我当然不能听他的话,我要忠于自己的感情。后来为什么我多次无法归队,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一点。他当了田径队总教练,就利用权力,非把崔会分配掉不可,我不解除和崔会的关系,他就不罢休,他以为自己的权力有多大!我不能抛弃自己的男朋友,我们同甘苦共患难。所以不是我不想归队,是我没法归队,怎么说都白说。他多次跟人讲,他非废掉我不可。   
  说到这里刘东的眼睛湿润了。我心情沉重地请她说下去。她又谈起出事那天的事:出事那天我根本没有想到。他到处说是我不去昆明训练。头天晚上是谈过话,但并不是我主动找他谈要不干,而是他打发人叫我谈的话。我并没有说啥。第二天早晨我在南湖跑训练,根本没想过不随队去昆明,可能跑回来晚了一点儿,其实也不晚什么,他就把凡是我的东西全都扔到楼下,大到行李铺盖,小到肥皂盒,都扔出来了。我最心疼的是我的奖杯,扔到五层楼下都摔坏了,现在还保留在盒子里,我都不忍心再看,后来电视台拍我的专题,我都不敢拿出来……   
  刘东说着说着就又想哭。我急忙转移话题,没话找话,问你母亲后来找过老马吧?   
  刘东说,找过不顶事。我又问小崔现在怎么样?刘东眼睛一亮:他在大连火车头体协继续干短跑,一气之下,为铁路争了4个百米冠军!我们现在照样挺好的。   
  关于刘东母亲那次找马俊仁的事,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讲还有说法;那次刘母去找老马,是同另一位老年妇女相跟上一块去的。刘母对老马说这是刘东她老姨。其实这位刘东的老姨正是刘东男朋友崔会的母亲。两位老婶子没有暴露这个亲家身份,老马不知情,在谈话中对刘母她们说:刘东我一直都很培养她,可是她偏要跟崔会好,有啥可好的?我儿子都25岁了还没有对象。可是刘东她就是不听话,她要是听话,将来她结婚成家要什么我给什么,花钱多少我全部负责,不用她操一点心,她偏不!还是回去写检查吧!   
  听到这种说法,我报以一声长叹,心中若有所悟。   
  田径场上,我以体育人的目光观察刘东的训练。由于间隔时间太长,刘东已经尽失往日雄风。我沉痛地看到她在跑道上显然跟不上王军霞、张林丽和所有的队友。每堂训练课,她只有量力而行,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合于自己体力的课目去跑,去拼。以期慢慢地恢复起来。我看到她离开大队人马独自跑在田径场上,总是那个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圈又一圈,跑的相当艰难,心中便涌起一阵阵难言的哀伤。   
  1995年5月,刘东随队赴太原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及世锦赛选拔赛,我也赶回了太原。见刘东尝试性地参赛一个集体接力项目同刘丽、王媛、吕亿等队友上阵合作4×400,结果惨遭失败。想一想就在两年前,她还是世锦赛的冠军,而今却没有能力打好国内的选拔赛,这无言的结局真是太残酷了。   
  这块古老的土地啊!   
  从刘东事件的披露到大连兵变发生,正好一整年,仿佛刘东事件是开头,王军霞率众造反是结局。不管怎么说,刘东事件的发生对于马俊仁来说确是最早的不和谐音响,在当时,对昏昏然的一大批马家军的崇拜者、神话论者都是一剂清醒药。刘东事件的意义告诉人们,马家军也是中国这块土地上一支凡俗普通的运动队,而不是理想当中拒腐蚀永不沾、拖不垮打不败的铁军神旅。在太原期间邓学政曾同我就此交换意见,他分析说:刘东风波是在老马闹辞职的混乱中重新炒起来的。对于刘东这件事,大量的报道很少有倾向于老马的,同情刘东的呼声要高于老马,对老马相当不利。老马本想在新的形势下搞点杀鸡给猴看,整了刘东今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