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马家军调查 >

第16节

马家军调查-第16节

小说: 马家军调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搁一般人,也唯余几声浩叹,打道回府作罢。而闫福君不是一般人,他不会轻易撤退。马俊仁不在,也好,我们可以间接收集情况,当场解决难题!能对话的人也只有孙玉森了。孙玉森总能在每次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大事小事都能抵挡一阵儿。这时的闫福君心中明白,人家孙玉森也不会倾向于他,但他就是要从正面把工作做进去,把自己的态度表示清楚并推向纵深。闫福君说:“老孙,你就说吧,老马也好,马家军也好,田径队也好,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难,你就说出来嘛!”   
  闫福君这一套中路正面进攻的路数还久凌厉,球已经攻过来了,老孙你总得顶着。孙玉森也是极富斡旋经验的。在他多年的政治生涯和体育生活中,多少次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也算是历尽沧桑。谁都说老马脾气大脾气怪不好处,唯独他孙玉森却能跟老马朝夕相处六载春秋而从未发生过一次冲突,简单吗?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老马老孙共唱红脸白脸,配合极为默契。多年来他遇上了说不尽的凄苦,道不完的难堪,他都能以强大的韧性安然渡过,从来没有灰心,从来目标明确,直至马家军大胜于天下。晚间10点运动员熄灯他才归家,凌晨5时他又出现在田径场上,天天如此。别看他粗壮墩实面容粗糙,声音洪亮,却是个心眼儿细密感情丰富行为严谨的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老马前台执教马家军,孙玉森家便是老马的大后方,常在老孙家吃饭议事,老马把老孙家称为“第二食堂”。这阵子说不定老马躲在“二食堂”等消息想事儿也说不定,前方则由孙玉森出面抵挡。现在闫福君形势被动却主动出击叫阵,老孙又需上阵应战,马俊仁能躲掉,孙玉森守着大庙念经却是无处躲藏的。   
  闫福君代表一级党组织催问不停,孙玉森只好代表老马谈出一些当前的困难。   
  一是说目前队伍经费不足,如果上高原训练,尚需筹措。这一点老马在《辞职报告》上提到过。目问:缺口多少?孙说大概还需10万元吧。目当即指令在场的省体委财务处长,不管有多大困难,立即调出10万,明天就拨给马家军,专款专用。   
  二是说七运会以后省里在鞍山奖励老马住房一套,房钱不足尚需12.7万元,而运动学院和田径队要付这笔款力量不够。闫福君当场拍板:好办,这笔款项先由省体育基金会支出,保证明天全部办理完毕!鞍山住房需要配汽车库等工程,我亲自给鞍山市府秘书长通电话,求援,保证满意!   
  三是说最近学院又将分给老马两套双居室新宿舍(串通使用),谈了一下装修,需要5.6万元,亦无力支付,同时尚待通电通暖气,需要支持。闫福君毫不犹豫:今天即由行政处把电接通,暖气没交工不怕,现在就上街购买电暖气,功率大一点,天黑以前点着取暖!装修所需5.6万不出明天由体育基金会一块拔来!——现在的闫福君考虑的不是财政而是政治,他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不留后遗症。以上诸条许诺果然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部得到了兑现。   
  这是辞职风波第二天的事。第三天,依然是个雪天,闫福君不屈不挠继续召集党组成员开会。再请马俊仁。老马仍不来。闫福君再接再厉,第二次率全体党组成员出动,要寻找马俊仁当面听取批评。雪花飘落不停,闫福君率党组一班人来到南湖大院马俊仁宿舍门前,亲切地呼唤:俊仁,开门呐!俊仁,有意见开了门咱当面提嘛,俊仁开门啦——千呼万唤门不开。闫等人认为马就在室内,马俊仁后来则说:当时我根本没在家——又没谈成。   
  在这种情况下,闫福君立即向省府领导做全面汇报,同时表示,问题的症结在于崔大林。省长指示要敢于多做自我批评,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马俊仁同志的思想工作。目汇报带领一班人寻找马俊仁的经过,省长指示:工作还是没有做到家,要继续做下去。   
  同时省委决定立即由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三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省体委,考察省体委班子,对马俊仁所提出的多项问题展开全面调查核实,广泛听取意见,澄清是非,慎重处理马俊仁辞职事件。   
  在此期间,闫福君咬紧牙关,先后8次前往马俊仁住地主动接触,均遭拒绝。“每一次我都吃了闭门羹。有一次在漫天飞雪的腊月天傍晚,被拒之门外的我独立站在门外,久久地等待着老马开门,暮色降临我任凭风雪抽打,那种滋味是任何局外人都无法体会到的(据闫福君当时所写的《情况反映》)。”   
  事件进入僵持阶段,省内外大报小报对马俊仁辞职一事很快做出一系列曝光报道,显然由于形势严峻,靠捂着盖着是挡不住了:各界读者议论四起,海外人士纷纷询问。闫崔矛盾进一步公开。为防止事态恶化并最终解决问题,辽宁省委责成省委副书记王怀远牵头,有副省长张榕明、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锡林参加,先后约闫福君、崔大林分别进行谈话,解决一二把手的团结问题。闫、崔二人均表示要团结起来,共同做好马俊仁的工作,都各自做了自我批评。而后省委领导希望目、崔二人能够坐在一起,当面交换意见,并约好时间。很遗憾,双方斗争已是水火不容,这两个人在约定的时间里还是没有相聚成,致使会谈泡汤。   
  12月29日,辞职一事仍在恶化中,辽宁省体委针对马俊仁在《辞职报告》第四条中提出的新闻报道失实一事,根据党组会决定,要尽力补救,为此而产生了一个相当特殊的文件,提出今后对有关马家军的新闻报道必须经过运动学院审查方可发表。这个思路在中国新闻界不断改革开放,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加强舆论监督的时代出现,是很古怪的。几十年来,体委系统粗暴干预新闻甚至干预文艺的恶习此件又为一例。当然产生此文件并要求省委宣传部批转有关部门执行,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下“为了平息马俊仁辞职事件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或可一笑而理解之?也为历史存照,摘录如下:   
  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对我省新闻单位   
  发表有关马家军报道的审核意见省委宣传部:   
  近几年来,辽宁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省竞技体育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是与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特别是马家军的辉煌胜利,引起国内舆论界的极大关注……但由于有些报道失实,或对有关人物、事件的评价不准确、或报道了一些不宜公开见报的事情,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全省体育系统引起一定的思想混乱。尤其是有些报道马家军的消息、文章,时有上述问题出现,效果不好。如:湖南《体坛周报》12月7日发表了署名为“二瓦”的沈阳专电,指名道姓地斥责马俊仁同志“太商业化了”、“太商人气了”、“太傲慢了”、“仅为名利”等。我省《鞍山工人日报》转载了此文,而且另加醒目大标题《马俊仁为钱与香港老板闹翻》。引起了马俊仁同志不必要的误会,使其十分恼火。诸如此类还可以举一些。这些报道引起的麻烦,给体委和上级领导工作造成被动,干扰了马家军的正常训练,有损马家军形象,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和马家军的建设是不利的。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没有执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因此,我们建议今后省内各新闻单位凡发表涉及马家军的消息、文章,要事先经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审查,经其同意方可公开发表。这样做,目的是尽量避免出现前面提到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辽宁体育事业和马家军的继续发展,向新的高峰登攀,也是对新闻单位的爱护。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   
  辽宁省体委(盖章)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看,只是由于一位体育教练“不必要的误会”和“使其十分恼火”,就要对全省有关他的报道、文章审查把关,“经其同意方可公开发表,”且是“对新闻单位的爱护”。我们众多的体育记者孰悲孰喜倒还事小,只是担忧报道之多,运动学院是否需要成立一个专门审稿机构或曰“审稿委”?   
  我们的体育教练员是不是也太脆弱了一点儿?我们不难想象,一支失却了社会舆论真诚帮助的队伍会是怎样的孤独,失却了公正评说的老马又谁还敢招惹?谁还敢有不同的建议不同的主张不同的声音?有《渴望》歌中唱道:“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半年以后老马搬迁大连,不到一年队伍造反,老马经历了一生中最大的挫折,老马感叹到:早一点儿咋就没有人告诉我是对还是错呢!   
  1993年的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马俊仁正在与广东客商何伯权握手言欢,相互恭贺新胜利,而以闫福君为首的省体委一班人整忙了一年却不敢有片刻歇息,谁也不曾想到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年却有黑色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他们必须紧锣密鼓地把本周以来所发生的事情认真地整理成系统文字,向省委、省政府作恳切汇报。我们也庆幸毕竟留下了一份正式的文件——《关于对马俊仁同志申请辞职一事处理情况的汇报材料》,以致对今天的读者和今后的历史都有了一个较可靠的答复。材料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沉痛的自我批评,较短,可读。第二部分是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情况,前面写过不少,可略。第三部分最重要,是对老马《辞职报告》的正面驳回,当可详读:   
  (开头语从略)   
  一、对马俊仁同志提出辞职一事的反思   
  马俊仁同志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田径运动的腾飞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为此,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对于我省体育战线这样一个典型的扶持爱护并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是体委责无旁贷的。然而,由于七运会的胜利,体委上下沉浸在一派欢乐之中,虽然我们反复强调从胜利的喜悦中解脱出来,但是我们没有深刻地看到一派凯歌声中隐藏着的矛盾和问题。在深化改革、工作重点向.备战八运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对由于权力和利益再分配而引发的碰撞和冲突的严重性重视不够,估计不足,没有抓住苗头解决于萌芽状态。所以,在马俊仁提出辞职时,体委班子成员都感到突然和震惊,思想准备不足。这说明我们工作中还缺少辩证法,重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有官僚主义作风,了解实情少,抓业务工作一手硬,抓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手软。特别是对贡献大、名气又大有个性的教练员,应针对个性特点对症下药未能重视起来。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二、对马俊仁提出辞职一事的处理情况   
  (一)、连续两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此事。(略)   
  (二)、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处理情况,按领导指示做好工作。(略)   
  (三)做好马俊仁同志的思想工作。(略)   
  (四)为了有利于马俊仁的工作、休息和生活,解决具体问题。(略)”   
  (五)针对马俊仁同志精神压力问题,发文解决新闻报道失真。(略)   
  三、关于马俊仁辞职报告的说明   
  马俊仁同志在《辞职报告》中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自己辞职的理由。现经核实,将这些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有人借大连田径二队搞多中心问题。……为迎接八运会,省体委着手对优秀运动队进行调整,在研究是否保留田径、游泳二队的问题上有分歧意见,田径尤为突出。我们于10月10日、10月20日和11月8日三次召开主任办公会和党组会,研究项目布局方案,于10月20日下午召开离休老主任、直属班子成员和部分教练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一系列会议,大多数同志赞成保留二队,认为有利于开发大连地区人才资源,有利于在竞争中提高成绩。对此,马俊仁同志有意见。为了支持马家军,体委又规定了四条:一是马家军可在全省优先选才;二是田径二队项目不与马家军冲突;三是压缩二队编制给马家军;四是大力加强两支队伍的管理。于11月12日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最后决定保留二队。   
  因此,二队的建立不是多中心,而是引进了二强对抗的竞争机制,不是浪费了人、财、物,而是有效地提高了投资效益。田径二队提出赶超马家军以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是正常的和允许的。只有你追我赶互相学习积极进取,才有发展。   
  (二)关于省内各市把《马家军之路》录像片订单退回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