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宝传奇 >

第35节

大宝传奇-第35节

小说: 大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寒山度厄萧’吧?”
  孟七娘合十当胸,望空一拜笑道:“我方以为你是‘夏虫不足以语冰’,谁知你居然总算有点见识……”
  姬元神色颓败的,苦着脸儿叹道:“小寒山的‘度厄神尼’,虽向来最厌恶养蛊放毒之人,但神尼佛驾,已足有二十年未现江湖,或已涅槃西去,怎会这样凑巧的,在此处遇见她呢?……”
  孟七娘道:“这事对于‘宝亲王’弘历来说,乃是因缘,但对于你女弟子金花、银花来说,却又是命定劫数!……”
  话方至此,韦铜锤变色叫道:“师傅,有人来了!……”
  语音才出,一条绝美、绝美的白色人影,便自横空而至,宛如天仙飘降!
  既称绝美、绝美,又说宛如天仙,则来者当然是个女人,但所谓“白色”,却是指她穿了一身孝服!
  孟七娘、韦铜锤,和姬元,突见来人飘降,神色当然惊动,但惊动的程度,却大不相同!
  第十四回叹  逝
  孟七娘最稳,她只是把两道眉头,蹩了一蹩,流露了些微诧异……
  姬元有些惊惧,他虽见来人是俗家打扮,不是佛门中人,却也从来人手中所持一管绿色玉屏萧上,猜出此女定与“小寒山度厄神尼”,有极深渊源,并因神尼生平最厌恶豢养毒物之人,不由遍体生寒,往后连退两步!
  但三人中惊动程度最大的,居然不是姬元,而是韦铜锤!……
  韦铜锤看清来人,立刻全身发抖,双眼发直,摇摇晃晃的,几乎竟要晕倒……
  原因在于孟七娘果然法眼无差,她先前从“通达卦”的“卦象”中看出今夜有“阴人”相助,而这“阴人”又可能与韦铜锤有亲属关系之语,着实半点不差,这白衣飘坠的眼前来人竟是韦铜锤的妹子韦双双!
  韦铜锤一见韦双双,便心跳得几乎晕倒之故,并非为了“铜锤”遇上“板凳”,会变“瘪十”,而是震惊于她那一身孝服!
  孟七娘搀住摇摇欲倒的韦铜锤,得知韦双双身份后,便目注这位绝美绝俏,但却满面悲容的韦家小妹问道:“韦小妹是为谁穿孝?”
  两行珠泪,从韦双双美得绝世的大眼眶中,扑籁籁的滚了下来,她先定了定神,举袖拭去满脸泪渍,才向孟七娘恭身答道:“云南有飞书报丧,家母恸于日前仙游!”
  孟七娘这才知道是韦双双的生身之母建宁公主死了,但也立刻想到建宁公主之死,可能与她哥哥康熙驾崩之事,或有相当关系?
  韦铜锤起初是担心到爸爸韦小宝的身上,如今听清究竟,才稍微定了定心,向孟七娘苦着脸儿叫道:“师傅,你一人前去鹿鼎山办事好么?我要和小妹赶回云南奔丧……”
  韦双双闻言,对韦铜锤连摇双手说道:“爸爸在北京等我,同回云南,他说你和大哥,不必奔丧,由我代表便可,因为鹿鼎之事,关系更重,不宜以私废公,大哥和大嫂,业双双兼程赶去,已经出了山海关了!”
  韦铜锤骇然道:“大嫂?哪里来的大嫂?……”
  韦双双破涕为笑道:“大哥忠厚老实,但老实人的福缘也厚!大嫂名叫红绡,是水摆夷族中的郡主身份,不单武功奇高,本领绝大,人也美得象朵花哩……”
  说至此处,向韦铜锤脸上,看了两眼,嫣然笑道:“二哥不必吃醋,你也满脸喜气,必有好事当头!爸爸是去北京,调查康熙死因,并到老朋友‘小玄子’的墓前一奠!弘历和纪晓岚,被我持新拜恩师的‘寒山度厄萧’解围,金花、银花则因放蛊害人,本命元神受创太重,恐怕活不成了!……”
  “五毒手”姬元一听韦双双竟是“小寒山神尼”的传人,手中并持有专克各种毒物的“度厄神萧”,早已心胆欲裂,悄悄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韦双双也不去追他,只对韦铜锤说道:“二哥,加点油吧!莫要让大哥专美于前!等我陪爸爸回云南,办完母丧,再入中原之时,希望鹿鼎宝藏已得,清室龙脉已断,你的身边,也多了一位美丽、大方,能管得住你的二嫂!”
  说完,向孟七娘敛衽一礼,便转身举步,白衣飘飘而去!
  孟七娘回送韦双双,点头赞道:“韦小宝的福泽多好,七位夫人,都不平凡,三个儿女,又均这样出色!我虽没见过你哥哥韦虎头,但仅从你和你妹子韦双双的身上,已可猜得出一些他的根骨形象!”
  由于韦双双“大嫂”、“二嫂”的一加提起,韦铜锤不禁又想到了那位马二姑娘。
  这回,他不卜金钱卦了,先焚了三支香,通诚凝神以后,才伸手抽取了一个字卷。
  孟七娘笑道:“你抽取宇卷,要测字么?是不是在想马二姑娘?”
  韦铜锤红着脸儿笑道:“师傅圣明!但这一次让我自己测字,若是参详不出灵机,或解释得离谱太远!再请您加以斧正,反正,‘小管辂’不能仅负虚名,您教我的各种本领,我都应该尽量找机会磨练,实习才对!”
  孟七娘看他一眼,失笑说道:“展开纸卷着吧,你这回焚香通诚,倒是规规矩矩,且看所抽出的,是个什么字儿?”
  韦铜锤果然连半点都不敢调皮,规规矩矩,神色恭敬的,把所抽出的那枚纸卷,慢慢展开,却见赫然是个“憂”字?
  他“哎呀”一声失惊叫道:“父母之丧,可曰‘丁憂’,这个字儿,抽得当真有点灵气!……”
  孟七娘似乎颇不为然的,摇头笑道:“父亲韦小宝,母亲苏荃,都还颇有余年,气运均盛!建宁公主虽则是你七个妈妈之一,却非直系血亲,虽有丧讯,远自云南传来,却仍并不构成丁憂,你父亲才传谕你哥哥韦虎头和你,不必因私废公,远途奔丧!何况,测字之道,重在推究未来,你既颇爱‘小管辂’之号,不愿徒拥虚名,想要遇事多加磨练,就替我把这个‘憂’字,仔细用心看看!”
  韦铜锤满脸飞红,又对着那个“憂”字,颠颠倒倒的,细看有顷,忽然扬眉 笑道:“师傅,我看出些花样来了,这个‘憂’字,是‘夏’字头,和‘爱’字尾啊!……”
  孟七娘笑道:“怎样解释法呢?若想使求测字的对方相信,最低限度也要能自圆其说!”
  韦铜锤又想了一会儿,苦着脸儿说道:“男女相思,以‘爱’字收尾,口彩当然不错,但这个‘夏’字头,我就变不出什么语汇来了,好师傅,您老人家教我一套江湖口吧!”
  孟七娘笑骂道:“又要叫‘好师傅’,又要骂师傅是‘江湖口’,简直心口矛盾,着实该打!”
  孟七娘一说“该打”,韦铜锤就伸手打了自己一记耳光,赧然道:“该打!该打!师傅不是‘江湖口’,我真是个‘乌鸦嘴’!……”
  孟七娘失笑道:“铜锤听好,师傅的传授来了,但这些话儿,决不是随俗浮沉的‘江湖口’,而是必须奉若经典的‘处世道’!……”
  韦铜锤听师傅说得郑重其事,那敢嘻皮笑脸,立即神色肃然!
  孟七娘正容又道:“世间事,必先拿稳‘有所为,有所不为’,认准‘有所变,有所不变’!对大节精忠的根本情操方面,要择善固执,万劫不磨!对随缘 应对的一些小事,则不妨逢穷则变,能变或通……”
  韦铜锤叫道:“对于这个‘憂’字的拆解方面!应该怎么变呢?我就是不会变啊!……”
  孟七娘笑道:“‘爱’字的脚,既确切不移,又是‘好口彩’,也说得通,大可‘择善固执’不必变了,但‘夏’字头,既不可解,便不妨‘穷中思变’我们把这‘憂’字的上半截,看成‘夏’字的一半如何?……”
  韦铜锤“哦”了一声喜道:“不错,不错,恰好是‘憂’字一半!”
  孟七娘道:“这么轻轻一变,道理马上变通,可以说得出了!‘半夏’是药物名称,也可以说是端阳略过的五月中旬季节。那么,我们把这‘憂’字测解为此去鹿鼎山,你与马二姑娘,曾在一株‘半夏’药草之旁,或由于一些‘半夏’药物之助,彼此重逢结‘爱’!否则,便是于五月中旬的‘半夏’之期,收获‘爱情’结尾,岂不顺理成章,恰符心愿?说不定又可奉承得你这等有钱的阔少爷,赏赐我多少金银财宝的口彩利市!”
  韦铜锤如今那里还敢以身边所带的累累黄白之物亵渎师傅?只是一面替孟七娘轻轻捶背,一面涎脸笑道:“天下之大,妙事无穷,委实学得老都学不了啊!师傅,您刚才这一变,便立刻变得圆通无碍,障蔽尽去,真是妙得紧啊!”
  孟七娘沉声道:“你不要光看变得妙,有时候坚持原则,有所不变更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大丈夫!‘鼎镬甘如饴,阴阳不能贼’,才是奇男子!倘若不论什么大事小事,便遇难立变,那就成了世人所共不齿的软骨虫,连半文钱都不值了!”
  韦铜锤一面捶背,一面双眼滋润地,慢慢沁出泪水,心满意足,发出一声喜悦叹息说道:“我的运气多好?竟拜了您这么一位神态多么慈祥、腹笥多么宽博,能为多么大的好师傅!不单赐了‘管辂心传’,并教了我这么多连我爹娘都没说过,只仿佛曾从建宁公主妈妈口中,隐约听得一些的做人处事道理!”
  孟七娘笑道:“你爹娘可能懂得比我更多,除了‘阴阳卜相’等专门学识以外,他们的本领,也必然比我更大!他们不是不肯教你,而是由于你大赋使然,自幼性情太野,早上笼头,难以领会,且或无益有损!要听凭你在江湖间闯荡闯荡,受些磨折,见些世面,懂些人情,然后再好好琢磨,始成大器!你务须领会父母的一番深心,切莫自暴自弃才好!”
  韦铜锤连连点头,师徒们再往前行,已近山海关口。
  韦铜锤见山海关口的守关官兵,对过关行人,盘查得相当严细,遂又动了童心,向孟七娘低声笑道:“师傅,我想试试雍正帝的那面玉牌,以及‘宝亲王’弘历的那柄折扇,对于这些满清守关官兵,会不会发生什么作用?你看可使得么?”
  孟七娘道:“使到使得,但不可过分促狭,凡事都适可而止就好!”
  韦铜锤闻言,点了点头,表示领会,并故意把身带兵刃,露出一些尖刃,突出衣外。
  一名兵土果然立即拦住韦铜锤,指着他腰间问道:“你腰间带的何物?是不是杀人凶器?”
  韦铜锤笑吟吟的答道:“这‘杀人凶器’的字眼,用得多么难听?若是换成‘防身兵刃’四字,不就顺耳多了?”
  兵士喝道:“防身兵刃?你定然不是寻常商贾,却是什么身份?想出‘山海关’,又要去什么所在?”
  韦铜锤道:“是一名老百姓嘛!我和我师傅,是要出关前往鹿鼎山中,办理两桩大事!……”
  那守关兵士,方冷冷“哼”了一声,旁边一员武官,已嘴角微披晒道:“鹿鼎山是允许老百姓们随意前去的所在么?说老实话,你想去办理两桩什么样的大事?”
  韦铜锤应声答道:“一是寻宝,二是修坟……”
  那官员吓了一跳道:“寻宝?寻什么宝?……”
  韦铜锤当然不便直说是想寻找“四十二章经”卷中的秘图藏宝,遂随口编造笑道:“鹿鼎山中两桩宝,血红半夏黑风草嘛!随便找到‘血红半夏’,或是‘黑风草’,我这一辈子,便保险吃喝不了!”
  孟七娘听他随机应变,把“半夏”也编造成了宝物,不禁暗暗好笑!
  那官员和那兵士对看一眼,官员诧声说道:“我只听说过‘关外吉林三种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还没听过鹿鼎山中又出了什么‘血红半夏黑风草’嘛?你说第二桩大事,是修坟……”
  韦铜锤接口笑道:“祖宗的坟墓,不单应该祭扫,也该及时修茸,当然是大事啊!”
  那官员似乎抓住了韦铜锤的言语漏洞,把脸色一沉说道:“你这厮分明是关内人氏,祖坟怎么会葬在关外鹿鼎山内?其中必有蹊跷……”
  韦铜锤大笑道:“那是我朋友的祖坟,又不是我自己的祖坟,因我师徒精于阴阳与地之术,才受他之托,替他探看,若有必要,便顺手略加修茸……”
  那官员越听越觉内有蹊跷,遂把孟七娘,韦铜锤师徒,叫进关门旁边的一间小屋,仔细盘问道:“你的朋友是谁?他是关外人氏?”
  韦铜锤笑道:“他姓‘爱新觉罗’,来头还蛮不小呢,以前是位贝勒,如今封了亲王,名儿好象是弘历二字!”
  那官员吓得立刻打了一个哆嗦,失声叫道:“你的朋友,名叫弘历?难……难道会是‘宝亲王’弘历?……”
  韦铜锤点头笑道:“不会错了,他为人相当随和,我们朋友之间,一向都叫他宝啊宝的!……”
  那员武官向手下兵士微施眼色,立把孟七娘师徒,围了起来,并抽出腰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