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胜者为王 >

第104节

胜者为王-第104节

小说: 胜者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两个核心,巴西队这可是三个核心啊。

但斯科拉里却做到了。

三个核心互不干扰,又互相衬托,互相帮助,完全是相得益彰。

同时因为拥有三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核心,也就意味着对手无法依靠冻结核心的战术来阻止巴西队犀利的攻势。举个例子,对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罗纳尔迪尼奥成为了那场比赛的主宰,他先是依靠个人技术从边路往中路突破,撕开了英格兰队的防线,然后助攻里瓦尔多得分,扳平比分。随后又用一脚精彩绝伦充满想象力和运气的任意球帮助球队反超。

随后他被红牌罚下。

但是接下来的半决赛里,巴西队在没有罗纳尔迪尼奥的情况下,依靠罗纳尔多的伟大表现,战胜了当时状态极其出色的土耳其闯入决赛。

然后决赛中3R组合大发神威,罗纳尔多独中两元,帮助巴西队2:0击败德国,第五次捧杯。

那么斯科拉里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他什么都没做。

他只是将三个人放在球场上,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充分相信这三个天才之间的默契和能力。

三个人组成的三角形,在球场上不断进行转动,有些时候是罗纳尔多顶在最前面,有些时候换成了里瓦尔多。有些时候是双前锋,有些时候是单前锋,有些时候是单前腰,有些时候是双前腰,有些时候干脆里瓦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都拉到边路,成了边锋。

这么丰富的变化,完全可以搞晕世界上任何一条防线。

换位就是或许是斯科拉里对这三个伟大的天才唯一的要求吧。

……

同样,换位也是常胜对赫塔费的进攻组合的要求。

虽然不是唯一的,确实最重要的。

当然了,赫塔费的进攻三叉戟,远远不能够和巴西的3R组合相提并论。

巴西队是高帅富,常胜的赫塔费则是屌丝。但高帅富的战场也更高级,难度更大,屌丝要奋斗的地方却也没有那么恐怖。

就算不如对方,但用来应付西乙联赛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路易斯·加西亚在日后本来就是可左可右的,虽然是在回到巴塞罗那之后,在里杰卡尔德的手下才被改造成右边锋的,但最起码说明了他有这个潜质。

而米斯塔本人的无球跑动非常出色,跑动能力也很强。实际上他进球不多,在特内里费还能够打上主力,和他的跑动能力有很大关系。

查理斯特亚斯不需要换位,因为他是中锋,他要给米斯塔和加西亚,以及其他人提供一个前场的支点和参照物。

因为这个时代,频繁换位还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别说常胜的对手了,就算是常胜的球员,他们也会很不适应的。

为了让他们不至于换来换去,把自己换晕了,中间就需要一个参照物。怕晕了?看一眼参照物,就晕不了了。

查理斯特亚斯要给两个人做桥,这样三叉戟才算成了型,否则就只是三个瞎跑的人而已。

这套战术对于如今的人来说,稍显复杂。

所以常胜也没想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成效。

在那之前,先丑陋的赢下去吧……

……

九月二十五日,联赛第四轮。

赫塔费客场挑战埃斯特雷马杜拉。

这场比赛让大家都很意外的是,之前据说是在训练中状态不好的路易斯·加西亚竟然获得了首发!

本来大家都以为路易斯·加西亚这个租借来的球员,可能也就是在球队打打替补了,基本上不要想获得太多的出场机会。

哪想到这才第四轮,他就首发出场了!

是波波维奇受伤了吗?

不,没有。

波波维奇好好地坐在替补席上,看不出有任何受伤的迹象。

而且赛前媒体们也没有报道过有关波波维奇受伤的事情。

那为什么路易斯·加西亚首发了呢?

常胜的这个调整让所有人都看不明白。

很多人干脆认为让状态不好的路易斯·加西亚取代表现还不错的波波维奇首发,是常胜的一大败笔。

随后的比赛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客场作战的赫塔费继续死守禁区,好像完全不理会以《马卡》报为首的媒体对他们战术消极的批评一样。

防守上保持了赫塔费一贯的水准,但是在进攻上,就只有让人摇头了。

赫塔费的进攻显得很不顺畅。

本来之前他们的反击是非常简单直接,但是犀利的。很快就可以形成射门,然后门前靠查理斯特亚斯这个大个子来威胁对方的球门。

但是今天,反击中这样的一幕变少了。

倒是看到路易斯·加西亚不断在寻求突破。

“啊!路易斯·加西亚又丢球了!这次他的传球晚了一些,他被逼入了死胡同……”解说员克莱斯波大叫。

类似这样的大叫他已经出现过好几次了。

他也看不明白常胜让路易斯·加西亚上去是做什么的……

他真的是来帮助球队进攻,而不是对方的卧底吗?

媒体席上不少记者们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起来。

常胜脑子抽筋了,竟然做出了这么一个脑残的调整。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又有了攻击常胜的理由——作为常胜的敌人,他们乐意看到常胜倒霉。就算是那些当初留下来的记者们,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他们和常胜的积怨,可没那么容易化解呢。

第九十八章 上了马卡的头版

仿佛是为了满足那些等着靠笑话的人一样,赫塔费最终在客场虽然赢下了埃斯特雷马杜拉,但却赢得很艰难。

一直到第八十分钟的时候,比分都还是0:0,看样子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一个平局了。

知道第八十三分钟,赫塔费才利用一次反击,用查理斯特亚斯头球顶进了全场比赛唯一的入球。

当然了,这次进攻和路易斯·加西亚没什么关系。

是米斯塔和路易斯·加西亚换位之后,从右边来到了左边,然后吸引了埃斯特雷马杜拉后卫的注意力,再将足球分到边路,由后插上的边后卫巴尔扎雷蒂把足球传中,中路跟进的查理斯特亚斯头球中的。

靠着这个进球,赫塔费终于从客场带走了三分。

他们拿到了新赛季的四轮不败,三胜一平,积十分,继续排在联赛第三。

这样的成绩对于赫塔费球迷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每一个赫塔费球迷在这场比赛之后都兴高采烈的。

虽然常胜的战术确实不算漂亮,可是能赢球啊!

新赛季打了四轮联赛,我们的排名竟然在前三!

这可是以前的赫塔费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哪怕这个排名并不能够一直保持到联赛结束,也足够让很多赫塔费球迷满足了。

……

和高兴的赫塔费球迷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媒体。

比赛结束之后,常胜的战术又一次遭到了以《马卡》报为首的媒体的抨击。

“胜利但丑陋!”

“依然丑陋地赢球!”

“这次更加丑陋!”

“丑陋”成了形容常胜的赫塔费的关键词。

其实他们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因为这场比赛赫塔费确实赢得更难,也更丑陋。在前场反击不利得情况下,基本上全靠后防线的死守。

有几次差一点都守不住了,如果不是运气足够好的话……

全靠着丑陋的防守,他们才能够将0:0的比分一直拖到八十三分钟,给查理斯特亚斯的绝杀提供了机会。

也难怪媒体们愤愤不平的表示埃斯特雷马杜拉的运气不好。

埃斯特雷马杜德主教练也认为在主场输球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我们控球率比他们多,射门比他们多,传球次数比他们多,角球比他们多,定位球比他们多,他们只有犯规比我们多!为什么最后输球的会是我们?这样的比赛太不公平了!表现好的球队理应获胜,但是很遗憾,我没看到这一点……”

……

常胜也知道这次赢球格外丑陋。因为这不是他战术的结果。如果不上路易斯·加西亚,这场比赛赫塔费绝对不可能赢得这么惊险。

但这是实验新东西的代价,他必须付出这个代价。

在比赛之后为了避免路易斯·加西亚陷入情绪上的低谷,失去信心和动力,他还专门让代替他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马努埃尔·加西亚教练表扬一番路易斯·加西亚。

接下来的训练中,赫塔费的前场进攻组合三叉戟继续演练这套新战术。

而其他的则一切照旧。

和埃斯特雷马杜拉的比赛,也被作为了案例,常胜通过重温这场比赛来让几个人站在大局的高度来分析他们的表现。米斯塔和路易斯·加西亚的跑位还有什么问题啊,查理斯特亚斯在接应队友方面还有什么不足啊……另外巴尔扎雷蒂的插上时机还可以再精确一点啊……

诸如此类的问题。

通过对这场比赛录像的分析,几个人都有些了新的感悟。

然后带着这份感悟,继续训练,目标感就强了许多,比至于像之前那样,就算训练,也是带着迷惘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用,他们甚至不知道听教练的话练出来的是个什么样子。

不过有了这场比赛之后,他们的脑海中就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最起码知道教练所提倡的这个三叉戟战术是个什么样子得了。

……

十月一日,联赛第五轮,赫塔费主场迎战埃巴尔。

这场比赛赫塔费依然面临着和上一场相同的问题——进攻不畅,反击不如以前犀利。

虽然他们最终还是赢下了比赛,不过进球确实靠的中后卫。

何塞·帕萨雷拉这个曾经打过中锋的中后卫,再一次体现了他在定位球上的得分天赋。

一次前场任意球,他高高跃起,甩头攻门,帮助球队取得领先。

随后在防守中,他也表现完美。一次次抵挡住了对方的攻势狂潮。

为球队守住了这一球胜果。

比赛结束之后,何塞·帕萨雷拉被评为了当场最佳。

不过媒体们总是能够从很奇特的角度找到他们想要说的话。

“进球靠何塞·帕萨雷拉,防守也靠何塞·帕萨雷拉,这就是赫塔费的现状,整支球队的防守和进攻重任都压在了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年轻人身上……真是儿戏!”

“何塞·帕萨雷拉获得了他本赛季的第一个当场最佳,但这绝对不值得赫塔费高兴,相反,这是赫塔费的耻辱!”

《马卡》报这次终于拿出了杀手锏。

由哈维·帕索斯·罗萨莱斯撰写的批评赫塔费战术保守的文章,终于出现在了《马卡》报的头版大标题上,虽然正文还是在内页,但这和以前可完全不同。以前连标题都不会出现在头版的,这次干脆头版头条了。

这待遇意味着常胜终于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马卡》报似乎打算将针对常胜的批评转化为一场战术方向的大批判。

仿佛让任由赫塔费这么打下去,整个西班牙的足球风格就会倒退数年一样。

常胜真是何德何能,竟然可以改变西班牙足球风气……令西班牙的有识之士们如此忧心忡忡?

……

第一次上了《马卡》报头版头条的赫塔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也引来了许多以前不知道他们的人的注意。

这里面甚至还有常胜的中国同胞。

石滨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周报》驻西班牙马德里的记者。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他就有了《体育周报》的正式编制,从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专业报纸的海外记者,石滨的经历非常传奇。

当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在西班牙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时,因为对足球的热爱,他经常向学生时代就喜欢看的《体育周报》投稿,介绍西班牙足球的情况。

久而久之的,他还在留学中就成了兼职的特约记者。

大学一毕业,因为在之前表现突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该报长驻西班牙的记者了。

负责采访各西甲球队和球星,主要是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的豪门,因为这是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

一开始他还是兢兢业业,经常跑球队训练场,去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然后按照自己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所得来写采访稿子。

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么做太累了。

而且报社的任务又重,要求他多少天内拿出一篇举行专访什么的。

巨星专访啊!

那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吗?

国内编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YY一下,以为巨星都跟自己家邻居一样,出门回家见到面都能在一起聊聊今天菜市场的牛肉涨了多少钱,昨天楼上隔壁小夫妻亲热声音有多大这类的……

那可是世界级巨星啊!

等闲人如何能够轻易得见?还专访呢……

知不知道这些巨星接受专访都是挑人的,以为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就能够采访到他们吗?

没有长期和他们合作的关系,根本别想获得这些巨星的专访。

可他和国内的报社说,根本不管用,就是指着别人家的报纸问他:“你说没那么容易拿到专访,那别人家的报纸是怎么得到专访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