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842-等待哈佛 >

第12节

842-等待哈佛-第12节

小说: 842-等待哈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向。    
    我不认为香港科大和凤凰城大学就是吉利的未来样板,而且它们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香港科大是在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创造力下,在很短时间内做到了知名大学的目标。而凤凰城大学是一位53岁的企业家创办的,尽管到现在已经不止10多年了,但真正发展起来就在最近的几年内。它的成功在于把全日制教学和远程教育结合起来了,所以发展得很快,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创办者是一位企业家,了解市场和市场的需求;第二,他知道教育需要大量资金的进入,所以它借助阿波罗公司上市了,由于学生多,资金流很好,所以股价上升很快,由此筹集的资金再用于学校的建设。而我们的国办大学不可能上市,民办大学的办学者又不懂企业运作的规律,所以不可能想到这些。这两所大学可以说各有特色。我们不一定会按它们的模式发展,但是为什么要提到他们?首先我想以此说明的是,构建一所有影响的大学,不一定需要时间的积淀;第二,办好大学一定得有很好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每一次会议,首先谈的就是创新。这是吉利大学发展的命脉。    
    张吉利大学的培养方向是培养企业家和领袖、培养具有企业家和领袖素质的人才,这个定位应当说和其他民办大学很不一样。吉利大学为什么有这样的高标?    
    罗晓明中国人才市场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怪圈:一方面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难觅急缺的中高级人才。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考分决定一切,这样一种顽固的堡垒是很难打破的。应当正视到我们的生源和北大、清华是无法相比的,所以我们的定位必须和他们不一样。其实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高能的人才,而是走到哪里都能适应的人。吉利大学在定位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首先必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社会永恒的需求。但如果仅仅限于低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那就永远成就不了一个有影响的大学。名牌大学的形成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即从教学型到半教学半科研型再到科研型。即使发展到科研型,培养出的人才也应该是应用型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许多大学里科研经费的发放,都是就科研谈科研,至于科研成果有没有产生实际的结果,那就没人管了。因此每年科研经费发放了很多,但产生的却是重复的科研、虚假的科研、与现实脱节的科研。    
    其次,吉利大学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它有能力培养企业家和领导人。做一个老板,可以不必是专业技术人员,但必须是有胆识的、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头脑灵活的人,能够很好地整合资源,开创出一片天地。我相信吉利大学、吉利人或者说整合出的吉利思想能够培养出一批这样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部分人格本位罗晓明(4)

    【吉利大事记】    
    2000年1月21日,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北京吉利大学筹备处。    
    同年5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闻邦椿到京出任吉利大学校长。    
    2001年5月31日,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北京吉利大学。    
    同年9月,吉利在校生规模突破4000人,其中首次招收计划内(高职)学生250名。    
    同年12月,铁道部批准吉利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一样享受铁路客票半价优惠的待遇。    
    2002年5月19日,吉利大学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民办高校首次参加首都高校第40届田径运动会,获得2个银奖、1个铜奖、1个第6名、2个第8名的好成绩。    
    同年9月,第一批吉利学子赴丹麦分院留学。至此,吉利大学在建设国际化的、新型的综合大学过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    
    同年,作为北京市唯一参赛的民办高校,吉利大学首次参加200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活动。参赛的三个队中有1个队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另外2个队获二等奖。    
    同年10月,ISO9001—2000质量认证工作在吉利大学正式启动。    
    同年11月13日,吉利大学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小组比赛中,成功进入前五强。    
    同年12月,吉利大学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佳民办高校”    
    2003年1月14日,吉利大学首届学术报告会隆重召开。报告会从德育教育、民办教育发展战略、教学管理研究、学术教育、学生管理、大学生心理研究等专题展开,是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成为吉利教育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同年2月24日,吉利大学与美国贝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于2003年首开国际贸易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吉利大学学习,可获贝克大学承认的本科或学士学位,如获赴美签证还可直接去贝克大学本部学习。    
    同年4月20日,副校长刘华松飞赴英国GrimsbyCollege,与该校签署了“2+2”合作项目办学协议,标志着吉利与英国的合作留学教育迈入了实质性进展阶段。    
    同年,吉利校园网建设正式启动。校园网采用千兆网技术,同时以每秒130兆的带宽与Internet网高速互联,届时将能够全面满足无纸化办公、教学和学生们学习、娱乐的需要。    
    同年5月15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吉利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7所高校为“零疫情”学校。    
    同年6月4日,执行校长罗晓明给全校师生作了《生命高于一切》的精彩报告,吸引了上千学生的收听。    
    同年6月22日,吉利大学参加了由中青世纪主办的“北京十大品牌实力民办高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并接受了此奖项。    
    同年7月,吉利大学被授予“首都防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首都70多所普通高校唯一被授予此称号的单位。    
    2003年9月25日,吉利组织参加北京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吉利10支代表队中有3支荣获北京市二等奖。    
    同年10月18日,北京市第41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北方交通大学召开。吉利作为北京民办大学唯一代表第二次参加,岳鹏同学获110米栏小组第二名,曲光去同学获5000米竞走第四名,女子团体比赛4×400米接力赛获小组第四、男子组获第二。    
    同年10月19日;第23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开赛。这是吉利第二次组织参加此类赛事,获高校组总排名第4名,并获得大会组织奖。    
    同年10月,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报在头版头条分别以《中国民办教育的喜与忧——北京吉利大学启示录(之一、之二、之三)》和《假如有100所吉利大学》为题,深层报道了吉利大学的发展对中国民办教育的启示。    
    同年12月10日,吉利高职毕业生中有50人报名参加了北京市公务员资格考试,北京市人事局于12月24日统一核发准考证。    
    2004年3月5日,人格本位思想研讨会在吉利召开。    
    同年3月13日,吉利举行2004年首次大型招聘会,获得圆满成功。    
    同年3月16日,执行校长罗晓明先生《大思想:人格本位》著作出版。    
    同年5月,北京吉利大学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校20强、中国民办学校100强,同时,罗晓明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民办学校十大杰出人物。    
    【人格论语】    
    北京吉利大学是一个新型的国际化的综合性大学。我们的目标是:一切从名牌开始,办中国最好的大学。这是我们长远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十六字办学理念。    
    什么是“人格本位”?    
    首先,人格的概念: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的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即法律上讲的人格权)。    
    其次,吉利的“人格本位”中人格的含义是:通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这个总和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体,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第三,人格本位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是教育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本位”意识。本即根,也就是根本。“本位”是根本的位置,也就是要把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最根本。人格本位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吉利教育的根本,也就是说吉利教育在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中,人格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实现了“人格本位”的教育,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素质教育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吉利为何提出“人格本位”?    
    纵观整个中国的教育,从孔夫子开始一直延伸到文革前十七年,我们一直奉行“知识本位”的教育。无论是科举制度下的八股文,还是解放后的“填鸭式”教学,讲的都是教条的东西。特别是高考,基本上是考理论,而忽略了课堂外的其他知识。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只有理论、没有动手能力,成了十足的“高分低能儿”。在改革开放后10年又进入了“能力本位”的时代,但一味地强调能力,忽视了思想品德和人格的教育,容易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产生思想灵魂的失重和倾斜。大量的事实证明:光有知识和能力,没有完美的人格,是很难使一个人取得最大成就的。因此,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塑造思想灵魂显得尤为重要。吉利在1999年适时提出的“人格本位”教育,完全符合新世纪人才发展的规格要求,从而也确定了吉利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年来,“人格本位”的理念已得到相当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可以说,“人格本位”教育的提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无比重大的影响。我们相信,若干年以后,吉利的“人格本位”教育必将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说,“人格本位”的提出,是吉利教育对我国教育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所有吉利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刻地理解“人格本位”的内涵,切切实实贯彻“人格本位”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吉利“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下的人才模式呢?    
    我们贯彻“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按照十六字方针来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吉利教育造就的人才应该具备下列的特征:(1)在生理素质上要具备健康的体质。(2)在心理机制上要和谐发展。(3)在社会活动上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富有高度的效能和很强的适应能力。(4)在知识结构上视野要广阔,要有较强的辐射型、很高的融合度。(5)在技能行为上要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技能娴熟、能胜任本职工作,驾驭新形势。(6)在思维方法上,能应对万端发展变化,要求新、求异,对事物的发展要具有非同一般的预见性。    
    具体来说,“人格本位”就是要具有健康的体质,能够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要具有正确处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力、正确地估价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要胜不骄、败不馁,要具有正确自我选择的能力,不为其他人所左右,不被一时一事的现象所迷惑;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地调整自己、把握自己,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创造的才能,要不满足于现状,要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坚持“工作着是美丽的”信念;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深悉“内方外圆”的哲理,即对外要有应付的能力,对内要有完善的人格,要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处理好人际关系;要富有同情心和宽容心;要有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要正确理解阳光和黑暗、美好和丑陋之间共存的原理,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不为假象所迷惑;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益;一定要十分热爱自己的生命、热爱社会和人民,任何死亡和自残都是懦弱的表现,都是缺少自信、社会责任感、自爱的表现;要有强烈的独立思想,要处变不惊,要有透视人生的眼力;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智商和情商水乳交融,以健全完善的人格创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早日创建中国的名牌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摘自罗晓明《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