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外国人怎样当农民 >

第15节

外国人怎样当农民-第15节

小说: 外国人怎样当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岛受墨西哥湾的海洋暖流影响,气温暖和,冰川只占冰岛1/10面积。我们抵达时正值初夏,四处绿草如茵,气温徘徊于8~14摄氏度之间,又是意料之外的舒适。    
    冰岛是全球十一大捕鱼国之一,却只有20多万人口,国民每月平均收入达1900美元,生活指数一直徘徊于全球第四至第七位。冰岛人日常使用的能源,便宜得近乎免费,政府又为国民提供免费大学教育,终生免费医疗福利,因此贫富差距不大,犯罪率几乎为零。    
    我们在街上未曾碰到过一个警察。导游小姐说:冰岛人口那么少,没有人会犯罪,因为受害者很可能是你的亲戚!    
    地热资源随便挥霍    
    首都附近的古佛斯瀑布,是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瀑布,宽2500米,高70米,由无数河流与冰川融化的雪水与雨水汇聚,同时流向大海,气势磅礴。    
    地热与水构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景象,也为冰岛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天然资源。现时冰岛只使用了1%的地热能量,过剩的资源,令冰岛的小村落都舍得彻夜亮着街灯,90%的家庭装有地热暖气系统,居民奢侈到将行人隧道、停车场等地方都装上地热暖气,即使在寒冬,冰岛居民也感到无比的温暖。    
    连基因也值钱    
    冰岛的孤立位置,令她保存了很多别国早已失去的东西。现时的冰岛语,是9世纪维京人(即挪威人)带来的,现在这种古挪威文字连挪威人都不懂了。而自从维京人带来第一批马以后,就没有再输入其他的品种,因此冰岛有品种最纯正的冰岛马,一直深受各地马商的喜爱。冰岛马身形细小,前额一排长长的刘海,有着一副英俊的外形,天生有顽强无比的耐力和强壮的体魄,也是带领游客漫步火山的忠实伴侣。    
    不止马,冰岛人也被视为地球上最纯种的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仅有为数极少的外族迁居于此。冰岛人的基因,被视为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因。    
    每个冰岛人都有完整的健康资料和族谱记录,有利于研究个人病史和遗传的关系。冰岛的DecodeGenetics公司,以每年100万美元向政府购买全体国民的医疗、族谱记录,然后转售于进行有关研究的国家,又带来新的收入。    
    让地图忘记冰岛    
    曾有评论说,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民族。要幸福地活在全无污染的国度,代价是要忍受那贵得惊人的物价。冰岛位处于北极圈外,与世隔绝,除了地热、水力、渔产以外,几乎所有的资源都靠国外输入,因此物价贵得惊人,选择又少。但是走在雷克雅未克的街头,深深吸口气,会发现空气是前所未有的香甜,那就是运用天然资源取代石油带来的最大得益——无污染。    
    冰岛人确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人种之一,他们天生酷爱诗歌。诗集是书店永远的畅销书,随便一个当地导游,随身都带着一本厚如百科全书的《萨加》(Saga,冰岛中世纪的一种英雄传奇式的叙事散文,类似我们的文言文)。冰岛人闲时爱写写诗唱唱歌,跟他们闲聊的话题,总是在人生意义、生存目标上转。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里,冰岛人却拥有如仙境一样的风光,连人都像活在梦幻里,有幸一游后再也难忘。于是我自私地希望,粗糙的地图一直把冰岛遗忘,以免打扰她的清幽。    
    


第三部分“女儿国”——冰岛

    维亚    
    北欧小国冰岛,男性地位式微,女权高涨,连总统也是巾帼英雄。女性的寿命平均高达80.2岁,为举世之冠。    
    冰岛可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国,八成妇女出外谋生自食其力,不靠男性供养。冰岛的妇女党在国会占有议席,发挥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在欧洲创出先河。    
    1986年10月的一天,冰岛女人为了显示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实行48小时罢工,全国瘫痪,那些可怜的男士们,只有依靠电台的紧急指示,煮冷冻食物应付这场危机。    
    冰岛女权崇高非自今日始,根据该国传统,已婚女性从不冠以夫姓,而拥有自己的独立身份。自我介绍时只道出自己的名字及属于谁家的女儿,不提丈夫的姓氏。    
    该国领袖维迪丝,是世界少有的靠普选出任共和国总统的女性。她56岁,年轻时在法国念文学,1972年成为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政剧院的院长。她竞争选总统的时候,获得很多男性选民的支持。    
    她解释:冰岛之上,居民大多是渔民,渔夫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出海捕鱼,他们明白出门之后,要依赖妇女打点一切,因此渔人对妇女是格外尊重的。    
    也是由于冰岛男性对妇女俯首听命,维迪丝才得以顺利成为该国元首。    
    维迪丝原是一名离婚妇人,有一个16岁的女儿。冰岛人竟然接受离婚妇女出任总统,亦可见该国对婚姻的开放态度。    
    由于冰岛妇女势力大,因此出现一些与别国不同的政策及社会要求。例如,当地的妇女联盟认为大部分女性需要自力更生,因此必定要建立一个更完美的托儿制度。    
    另外,当地法律规定:所有电视台在星期四停止播放节目,让一家大小有机会出外看电影及舞台剧。这样安排可算别出心裁    
    


第三部分没有农民的农业国

    杨龙芳    
    丹麦是北欧一个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农业一直是丹麦的主要产业。在丹麦总共510万人口当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有4%,也就是大约20万人,每个农民人均可供养225人的生活和消费。    
    农业生产的理想国度    
    在丹麦,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3%,约为270万公顷。对丹麦人来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很小,丹麦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其余城市都与乡村互为一体:广阔的乡村原野上都是大小不等的农场,几个农场之间镶嵌着漂亮的市镇。丹麦王国没有山脉,也没有大的湖泊。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除此而外,还种植油籽、油菜、甜菜、牧草以及马铃薯等作物,其中,小麦和大麦的种植约占农田总面积的60%。    
    农场主的王国    
    丹麦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场主的王国”,全国大约有67000座农场,一般的家庭农场平均拥有40公顷的土地,85%的农场不雇用帮手,主要依靠家庭内部劳动力,这些农场都是私人经营。根据丹麦农业法的规定,农场主不得向自己的子女无偿地赠送或遗赠农场。一个青年农民要想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农场,他必须首先积累一定的资金,而这笔钱除了个人积累以外,还可以从抵押信贷社和银行得到贷款,然后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去购买一块一定规模的农场。在买者和卖者之间,是农场顾问在起草协议,评估经费。有时候,对一个农民来说,自己攒钱购买所有的这一切不一定合算,这时他往往与其他人合作,比如为经营好一块农场,许多农民和自己的邻居联合起来购买生产必需的农机。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的农场按照法律不能直接遗赠自己的子女,于是法律规定,农场可以实行“逐步移交给下一代”的办法来解决遗赠问题。也就是说,子女有了劳动能力以后,先筹款买下农场的一半,和他的父母一起经营,数年以后,才有资格接管整个农场。靠这种办法,顺利解决了私人财产的遗赠和社会公平的难题。在丹麦为青年农民开办的抵押信贷机构较为独特,它专门为这些农民提供以土地为抵押的大额借款,而抵押的土地就是自己父母已经经营的土地。如果到期还不能交付利息或偿还本金,抵押信贷社将接管整个农场。按照丹麦法律,抵押信贷机构允许贷款数量只能相当于农场总价值的70%,只承担最小风险。相反给农民发放贷款的其他银行则往往有较高的风险。实际上,通过这种办法,往往缓解了农场内存在的资金短缺的问题,会给农场注入持续经营的新资金。    
    没有农民的农业国    
    由于丹麦农业高度发达,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农民”,都是清一色的“农业工人”,所以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很有特色。    
    自1970年以来,农场越来越走向专业化方向。许多农场变成了专门的养猪场、奶牛场,或专门从事耕种的生产农场。还有一部分专门从事养殖家禽、肉牛、毛皮动物,或种植甜菜、种子植物、室外蔬菜等农作物。应当说,专业化使每个农民都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技术特长做出适合自己的经营选择。    
    与这种形势相适应的是,按照丹麦法律,购买超过30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必须接受为期5年的农业学院的学习,同时还规定农场主必须居住在自己的农场中才能获准进行耕种。丹麦农场基础教育由三个学期组成,分别在2、5、6月,然后是实践课程教育,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农场各工作12和17个月,这期间学员是由该农场主雇用。所学课程中包括自然科学、实用贸易、生态学、食品学,以及环境责任等学科。    
    农业学院不收学费,实行寄宿制度,但学生必须交纳膳食和住宿费用。丹麦全国每年有1200个年轻人接受农业教育,成绩合格者获得国家发放的“绿色证书”。这个文凭在申请贷款和津贴建立自己的农场时是必须要的一个证书。    
    独立运作的农业协作社    
    大量的农产品是怎样卖出去的?在丹麦,负责农产品出售的是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农业协作社,每个农场主都是农业协作社的成员之一,农场主必须把他的全部产品提供给协作社建立的商业公司,而且公司不能拒收,农场主专管生产,商业公司专管销售。任何人,只要他拥有产品并接受把全部产品都交给协作社的约定,都可以参加协作社。为了防止协作社在购买时压级压价,协作社内部通过选举或投票办法选择供货者,这就保证了大供货商不会比只有少量产品的农场主有更大的影响。协作社有自己的董事会,定期选举管理人员。通过协作社来解决卖方和买方纠纷和利益冲突,成为丹麦沿袭了一个世纪的传统。    
    


第四部分丹麦式的“社会主义”(1)

    易丹    
    丹麦人的“社会主义心态”    
    曾经有一个丹麦人不无骄傲地向我宣布,丹麦的社会体制,是全世界最好的体制。他听说我在美国生活过,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美国那地方,太资本主义化了。”我请教他,为什么说美国太资本主义化?难道丹麦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他说,丹麦,甚至整个斯堪的纳维亚,都不该算做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传统上来说,丹麦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社会分配的原则和政府行为的方式,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这和美国的资本主义有本质的不同。    
    在丹麦,最响亮的政府工作口号之一是,任何人不得被置之不理。也就是说,丹麦社会的组织结构,它的政府哲学,是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同等照顾: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大多数时候,这个口号是特指由政府来照顾那些竞争中的弱者:生病的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穷人。    
    丹麦社会维持高福利制度的经济支柱,实际上是遵循一个“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基本逻辑。就个人收入而言,丹麦人近乎每个月的工资的一半都归国家所有:个人收入的50%左右必须以所得税的形式上缴政府。如果收入更高,那么所得税的比例还要上升到接近60%。除此而外,在商店里无论是买一盒牛奶还是买一条内裤,都得交25%的价值附加税。在中国,人人都在抱怨国家对私人汽车征税太高,没想到丹麦的汽车税水平也不在中国之下。征税的结果,是在丹麦买汽车和在中国买汽车一样贵。一个丹麦朋友在我初到丹麦时告诫我,我在超级市场里买的米,每一颗上面都有25%的消费税。所有的消费税,在卖给你的时候就已经包含在价格之中了。    
    这样的税收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均贫富”的调节机制,一种“社会主义”国家形式的体现。不管你怎样具有竞争能力,也不管你能挣多少钱,反正你得拿出一半来贡献社会。从理论上讲,你挣得越多,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因此,经济的运作机制尽管是资本主义式的,但社会的分配机制却是社会主义的。可以这样说,一个资本家的资本增值越快,他赚取的剩余价值越大,就意味着他对丹麦社会的贡献越大。他不仅要将自己收入的一半交给国家,而且当他发了财之后,他越是想过一下豪华生活,越是想消费,他交的消费税也就越多,他为丹麦的社会福利提供的钱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