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97节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97节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的图书馆》(1939)、《古代的图书馆》(1940)等。

(颜春杰)


弗农·帕林顿(1871~1929)美国历史学家。自1908 年起,他在华盛
顿大学讲授英语学,于此同时集中精力从事美国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其代表
作是死后出版的3 卷本《美国思想史中的主流》,他也因此而蜚声美国史坛。
他的书强调了思想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曾对20—30 年代美国的知识分
子阶层产生过深刻影响。帕林顿被公认为美国新史学最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
物,他去世不久,新史学作为一个学派就逐渐衰落了。

(吴秀霞)


马德兰(1871~1956)法国历史学家。1871 年出生于诺福夏特。曾在巴
黎大学刻苦钻研历史学和地理学。1924 年曾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27 年被选
为法兰西语言科学院院士。1956 年去世。他的主要著作有:《法国革命》
(1912)、《执政内阁和法兰西帝国》(1932)、《执政内阁和法兰西帝国
史》(1937~1950)、《胜利的道路》(1920)、《法兰西的斗争》等。

(邹远修)


肖特威尔(1874~1965)美国历史学家。1874 年生于加拿大。就学于多
伦多大学。1903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即留校任教,1908~1942
年任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曾参加1918~
1919 年巴黎和会等重要国际会议,被美国政府倚为“智翼”。1932~1943
年任国联国际文化合作美国委员会主席,1935 年担任国联协会主席。1939
年任和平组织研究委员会主席。1940 年任国务院文化关系司顾问。1943 年任
新成立的联合国协会理事会主席。1965 年去世。其主要著作有:《自由的传
说》(1934)、《在深渊的边缘》(1936)、《德国忘了什么》(1940)、
《伟大的抉择》(1944)、《史学史》(1922)。另曾担任过《英国大百科
全书》第十一版副总编、《世界大战的经济和社会史丛书》主编。


马迪厄(1874~1932)法国历史学家。1904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
南锡、伯桑松、第戎等大学教授。1926 年起任巴黎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曾创
“罗伯斯比尔学会”,主办《革命年鉴》(后改名《法国革命史年鉴》)杂
志,创立马迪厄学派。毕生研究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主要著作有
《恐怖时代之物价高涨与社会运动》、《法国革命史》等,对雅各宾专政历
史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但限于资产阶级立场,对某些问题不能作出正确分
析,如过分推崇罗怕斯比尔等。

(邹远修)


查尔斯·俾耳德(1874~1948)美国历史学家,实用主义学派的代表人
物。出身于印第安纳州一个大农场主和银行家的家庭,早年毕业于戴普学院,
后赴欧洲留学。1907~1917 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是鲁宾逊
的同事和挚友。1913 年,其著《美国宪法之经济的解释》出版,试图阐明美
国宪法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1927 年,他与其妻出版了合著《美国文
明之兴起》,用多元论的“文化史观”来解释美国历史的发展。及至20 世纪
30 年代,俾耳德越来越陷入主观唯心主义。1933 年,他在当选美国历史学会
主席时,发表了题为《历史写作是一种出于信仰的行为》的就职演说。他认
为:历史事实是不可能弄清楚的,客观真理是没有的,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
欲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写历史。

(颜春杰)


《美国宪法之经济的解释》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俾耳德著。在这部
经典性的著作里,作者力图揭示美国宪法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他指
出:“宪法不是所谓‘全民’的产物,而不过是希望从中获得利益的一个经
济利益集团的产物”,“宪法在基本上是一项经济文件”。书中的观点是对
美国宪法传统解释的否定,公开强调了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作
者还在书中广泛应用了社会学的方法,这在美国历史编纂学上是一个重大突
破。1913 年,此书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此后短短20 年里,美国绝大部
分大学教科书都参照此书的观点修改了对美国宪法的解释。

(颜春杰)


勒佛夫尔(1874~1959)法国历史学家。他出生于法国的里尔,并在该
地大学毕业。先后在一些地方的公立中学、学院担任教师。1919~1932 年升
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932 年担任罗怕斯比尔研究会会长。后担任巴黎大
学法国革命史讲座。在烧勒斯的影响下,对革命经济史进行深入研究,取得
可喜的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担任巴黎大学名誉教授。勒佛大尔在
1908~1923 年创办并主持了《革命年鉴》的出版工作。他撰写出许多关于18
世纪末时法国土地关系史的著作,其中包括1924 年出版的《北方省的农民》;
1932 年出版的《恐怖时代的土地问题》。此外,他又于1935 年出版了《论
拿破仑一世》。

(颜春杰)


乔治·麦考莱·屈维廉(1876~1962)英国历史学家。出身于英国中
部维尔康(Welconle)地方的一个仕宦之家,其母系方面的叔祖为著名的历
史学家托马斯·麦考莱,其父乔治·鄂图·屈维廉(1838~192a)是一个有
成就的史学家,著有《麦考莱传》、《美国革命史》等专著多种。他旱年就
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是阿克顿的学生。因此其史学观点受到了家族与
老师的影响。1904 年出版的《斯图亚特王朝时代的英国史》是其成名之作。
此后出版了《加里波狄保卫罗马共和国》、《加里波狄及其红衫军》、《加
里波狄与意大利之统一》、《克莱奥——一位缪斯》、《英国通史》、《安
妮女王时代的英国史》、《1688 年的英国》和《英国社会史》等著作。1927~
1940 年,他担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的钦定教授。他标榜资产阶级自由主
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托马斯·麦考莱的衣钵。

(颜春杰)


《克莱奥——一位缪斯》史学理论论著。英国历史学家屈维廉著。1913
年发表。作者认为,历史是一种有文采和有哲理的叙述,决不等同于自然科
学,因为它没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实际效用,不能演绎出普遍适用的因果规律。
历史的真正价值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教育,它能开拓胸襟、激发志气、
帮助欣赏文学作品以及凭吊古迹,启迪人们的心智。因此,“历史的艺术始
终是叙述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他还指出,写作不是历史学家的次
要任务而是他的首要任务之一,所以历史学家应当有良好的文学修养。本文
站在唯心史观立场上,完全否认历史规律的存在,显然是不足取的。但重视
历史的教育作用,重视历史作品的可读性,还有其合理的因素。

(邢佳佳)


奥斯瓦尔德·施宾格勒(1880—1936)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于
1918 年7 月出版了《西方之衰落》一书,立即在西方引起了轰动。作为西方
世界中当时少数几个对时代有着深刻敏感的学者之一,其书名就足以震荡西
方世界。他认为当时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之所以不能回答西方的巨大危机
问题,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跳出西方世界的狭隘眼界,从一个更广更深的角
度来考察西方所面临的问题。施宾格勒认识只有将西方面临的问题放入历史
整体中加以衡量,才能把问题弄清,而这种历史整体就是世界历史,就是自
成体系的一个宿命的有机体——文化。

(吴秀霞)


《西方之没落》本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著作。德国哲学家和
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著,1918 年和1922 年分两卷出版。本书主要贡献是提出
了用来说明西方社会前途和命运的文化形态史观,即把人类以往的各个文化
形态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即承认不同文化的特性,又承认文化的同时
代性和可比的意义。作者把历史上已有的文化分为埃及、印度、巴比伦、中
国、希腊罗马、伊斯兰、墨西哥和西方8 种,并为图揭示这些文化从兴盛走
向衰落的内在规律。在本书看来,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春、夏、秋、冬4 个发
展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死亡,西方文化的最后崩溃也为期不远了。这
一大胆的预测震动了当时西方的学术界和思想界,对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
远影响。

(邢佳佳)


福斯特(1881~1961)美国共产党创始人和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29~
193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活动家。1881 年生于马萨诸塞州汤顿的一
个工人家庭,做过童工。1901 年参加社会党,1909 年参加世界产业工人联合
会。1912~1915 年任芝加哥北美工团主义同盟书记。曾多次领导罢工斗争。
1921 年参加美国共产党,历任党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私党的主席。1957
至1961 任美共产党名誉主席。曾多次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地,当选为共产国
际执委会委员。1924 年、1928 年和1932 年三次被提名为共产党的总统候选
人。在党内曾领导反对洛夫斯东集团的美国例外论和白劳德修正主义路线以
及盖茨的分裂活动。1945 年重建被白劳德解散的美国共产党。主要著作有:
《世界资本主义的未日》、《美洲政治史纲》、《美国共产党史》、《三个
国际的历史》、《美国历史中的黑人》、《工人生活片断》等。他力图用马
克思主义观点阐述美洲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探讨美洲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际工
人运动问题。1961 年在莫斯科病逝。

(邹远修)


亨利·马斯伯乐(1883~1945)汉名马伯乐。加斯顿·马斯伯乐之子。
法国法学家、印度语言专家。1908 年担任河内远东学院研究员。1911 年晋升
为教授。研究中国和印度支那的语言和历史。1920 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汉语和
文学教授。1935 年成为法国金石学院成员,1944 年任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因其子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被德军逮捕,死于集中营。1927 年所著
的《古代中国》一书,主要叙述公元前12 至前13 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史。认
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原始的代木耕作制,政治上则是贵族统治。对中国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亦有研究。还著有:《泰语系发音探讨》、
《越南语系发音变迁的研究》、《中国宗教、历史杂考》、《中国的政治机
构和制度》等。

(许友根)


约翰·里德(1887~1920)美国政论家、诗人。出生于美国奥勒岗州波
特兰城,1920 年卒于莫斯科。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曾同几位进步学友组织“社
会主义协会”,并出版小报《讽刺》。1911 年与他人合办文学与政论性杂志
《群众》。曾因支持工人罢工遭逮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以《大都会杂志》
特派记者身份去欧洲采访,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因触怒反动当局而被
纽约法庭以叛国罪起诉。1917 年访问俄国时,他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
诚挚祝愿,于1919 年出版其报告文学集《震撼世界的十日》。他于1919 年
积极发起和组织美国共产党,一生中遭受美国政府逮捕多达二十次,始终坚
贞不屈。其著作还有:《墨西哥起义》(1914)、《东欧的战争》(1916)、
《革命的女儿和其他故事》(1927)等。

(颜春杰)


柯林伍德(1889~1943)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出生于英
国兰开郡的科尼斯顿,卒于科尼斯顿。从腊格比公学毕业后,入牛津大学学
习,对各学科均兴趣浓厚,其中对哲学尤为酷爱,并选择哲学作为自己的专
业。

1911~1934 年,任教于剑桥大学彭布鲁克学院。1935~1941 年,在牛津
大学讲授哲学课和罗马史课程。他在历史科学领域中注意千罗马统治时期的
不列颠历史,是这方面公认的历史权威,有关此领域的历史研究,他曾发表
过许多有见解的作品。其历史著作主要有《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1921)、
《罗马统治时期不列颠的考古学》(1930)、《牛津英国史》(1936)等,
另外还著有《自然观念》(1945)、《历史的观念》(1946)等哲学著作。

(杨红光)


《历史的观念》现代西方分析历史哲学代表作。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
家和哲学家罗·乔·柯林伍德著,1946 年出版。本书共分5 编,前4 编探讨
西方历史思想的发展,第5 编谈对历史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认为自然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