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我意三国 >

第103节

我意三国-第103节

小说: 我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突然,黄忠开了口,一下子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李晟错愕了:“难道我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想到?”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孙策被人刺杀的事情中吸收一点教训。”说着黄忠以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李晟:“主公,我认为您应该配备一支直属于您的部队了。毕竟,您的安危也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啊。” 
  “这……”李晟突然听说这一点略略的沉吟了一下也迅速的答应下来——他想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训练一支特别的军队。 
  接下来的事情对李晟而言挺无聊的。将黄靖送入西阳城后,一切的一切都在虚伪的客套中进行着。当然这样的虚伪客套也必须在相应的实力作为后盾之下才能进行。为了防止西阳方面有可能的不利,李晟直接下令将自己的军队带到西阳城下,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攻城的模样。 
  在如此若有若无地威胁之下,黄靖与张武、陈孙的他们的会谈倒是进行的十分快捷顺利。才三天的时间,便得出了一个议和地基本方案。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日,黄靖将基本议和方案送交江夏太守处审核。五天之后,方案由江夏太守黄祖亲自差人送往襄阳,交由荆州牧刘表那儿进行最后的确认。十五天后,刘表大人的派来的使者抵达了西阳,正式向李晟、张武、陈孙等人宣布了对这件事情的最终决定:“……兹令张武为江夏都骑尉、鄂县令,陈孙为鄂县县尉,以本部兵马守鄂县;升李晟为别部司马,都西阳、轪国、平春、鄞县军政之事。……” 
  一切,皆大欢喜!     
    第三卷风扬 序章 战后(全) 
  冬雪悄然融化,春风暗暗的扬起。在冬与春交替的时候,天下已然迈入建安六年。此刻天下的几大势力依旧继续着他们上一年的事情:曹操和袁绍这两位天下的最强者,依旧在黄河边上对望着,尽二十万大军都是在紧张的对峙中度过这年的元旦;南方稍有些平静,刘璋、刘表、孙权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只是孙权帐下的周瑜在参加了江东上一任主公孙策的葬礼之后便迅速的返回了自己的驻地鄱阳,再次操练起兵马来。显然他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刘表手中江夏。 
  “夺取江夏,为父报仇,竞乃兄未曾之愿,进而拥有制霸天下之基。”这是从孙权到周瑜,在到江东各个将领心中的愿望。对于江东来说,想要发展就必须夺取荆州之地,获取荆州的人民和财富。江东的土地虽然肥沃,但人口太少,着实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身边的荆州无疑是他们最好的目标。他们就像是一群饥饿得狼一般咬牙咧齿的瞪红了眼,随时准备对防御荆州的第一个点——江夏露出他们那锋利的獠牙。 
  于是,江夏的气氛又紧张起来。对于东面的那个敌人,那个被称为美周郎的家伙没有人敢小看。江夏的人大都在整军备战之中,在人心惶惶之下,迎来建安六年的春天。虽然因为备战,江夏人的元旦过得不是那么美好,但他们多少已经有些习惯了,作为襄阳的门户之一,江夏几乎都成了一座兵营城市。 
  不过,江夏也有不紧张的地方。比如这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北部四县,在他们的总领李晟的带领下像啥事都没有一般,自顾自的做着战后的恢复工作。即使手下建议他说,江夏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让他小心的准备与江东军作,他却依旧是听而不闻,让那些紧张兮兮的将军去进行一般时候正常的训练。 
  “放心,敌人不会打过来的。现在地一切都以战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重新把西阳恢复起来才行。”李晟微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手中的士兵除了正常的训练之外,必须随时听候调用,我有一些事情要让你们去完成。” 
  “什么事情?”他也这样追问了。 
  只是李晟笑笑:“现在不说,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总之你们是军人,一切都必须听从命令的安排。” 
  话说到这个地步,众人虽然不满,却也只能安心的进行下去。 
  其实他们之所以有参战的念头,不是他们好战,不习惯和平的生活。而是他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特殊”训练之后,自觉得自己的水平有的极大提高,似乎有原来数倍那么强。但,具体强到什么地步却是不知道的,他们迫切的想用一场战斗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 
  “特殊”的训练,是李晟制定的。从一开始的齐排站列到后来的负重长跑、突袭演练,李晟手下的三千人马,在战斗结束之后的三个月里,非但没能轻松一下,反而因为这前所未闻的高强度训练,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之中。所有参加训练的士兵,每天累得都跟狗一般。在一日的训练结束之后,他们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赶紧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倒在自己床铺上呼呼大睡。 
  一开始,众人并不理解这训练的用意所在,对如此累人的训练方法实在是反感得很。 
  他们将李晟制定的方案直斥为:“累死人的训练计划!” 
  他们不断的向李晟进言,意图取消这个计划的实施,然而他们的进言却在李晟冷冽而坚定的话语中被压下了:“你们都是我的部下,就必须听我的命令。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一个月后你们还抱有这样的想法我也没话说了!” 
  在这样的威压之下,他们尽管不愿意,但却没有任何办法的照做了。因为他们都是军人,都是在命令之下不能有任何讨价还价行为的军人。 
  一个月后,最基本的训练结束了。虽然只完成了李晟训练计划中的列队部分和一些“轻微”的负重训练,但参加训练的士兵和看着他们训练的将军都感受到了他们中每个人的不同。 
  “他们已经焕然一新了!”在这一个月结束之后的操场上,望着这一张张没有越发显得坚定的面容,众人的心中都有着如此的想法。他们对发明这一整套匪夷所思之训练方法的李晟感到佩服起来。在卓有成效的结果面前,他们都十分期待着接下去的训练。 
  三个月后,西阳之兵乃成。众人再次与操练场上看时,总觉得眼下这三千堂堂正正之师有了一种令人惊惧的肃杀之气。虽然那是隐含不露的,但其间所蕴含的种种气势,却让黄忠、魏延这样面对十万铁骑也毫不变色的高手感到惊惧。 
  “好强军队。”当时高傲的魏延便满是欣喜的发话了:“如果给我十万这样的军队,我就能为子旭扫平天下!”这话自然是有些夸张了,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魏延对这支特训出来的军队的信心。 
  不过军队的强弱终究必须经过战争的检验才能得出,当江东有可能再次进攻江夏的消息传来,黄忠和魏延便很有些跃跃欲试了。他们想让这支队伍到江夏的战场上去试一试,以便得出那有可能最令他们满意的答案。 
  对于这些,李晟自然是明白的很。但清楚地知道这一时间历史大事的他,清楚的明白江东那边虽然摆出了一副要打得模样,但在这一两年之内,却觉没有再度攻击江夏的可能。 
  而且根据泗水居那边传来的并经过罗照整理出来的情报而言:去年的那场战斗已经让江东的兵力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江东人少,补充兵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旧君以去,新君继位,各项工作都必须让新君主重新熟练上手起来。若冒冒然然的对江夏发动攻击,所能得到的只是比去年更大的一场败仗罢了。这对江东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也是江东的诸位豪杰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事。单就文武官员的平均素质而言,江东的那一群人绝对比荆州的这一群要优秀许多,他们不可能看不清这些。 
  既然东面不可能打起来,那自己就没有必要傻傻的将这一群虎狼之师派出去。毕竟,自己现在势力还小,若是白白的露了这么一支力量,只怕会被人强取豪夺而去。这可是自己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而且,自己下辖四县的盗贼势力虽然基本肃清,但四县北部靠近大别山那一段却依旧不怎么宁静。大别山里的黄巾势力还会时不时的南下侵掠一番,屡屡阻止自己势力的发展。对于这样骚扰自己的“苍蝇”李晟是非常讨厌的。前一阵子是因为部队的训练还在进行中,他不得不暂时忍耐这么一下。可现在部队既然已经训练好了,他便有心北进汝南,将这些该死的盘踞在山中的家伙全数消灭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晟想要把以西阳为中心的北部四县发展起来,就必须解决掉来自汝南方向的骚扰。 
  不过,李晟的目光并没有单单放在解决北部威胁之上。对他来说,来自汝南的威胁是外患,而处理北部四县百姓的生活则是内忧。所谓“攮外必先安内”,李晟想对汝南地黄巾军进行清扫,那就必须先安顿好自己掌握的北部四县的种种才行。 
  毕竟进兵汝南是李晟自己安排的作战计划,其本身是不能得到荆州襄阳方面的支持,因此李晟出兵之后所耗费的种种都必须由北部四县来承担。如果不先处理好北部四县的问题,那么在李晟出兵之后,就很有可能出现后方不宁的情况。这是会威胁到李晟出兵安全的问题,他断然不会忽视这一点的。 
  在对军队实施特训的同时,对西阳的改革也迅速的展开。 
  去年结束战争之时已是晚秋,接连近两个月的动乱,使原本就长得不怎么好的庄稼无可奈何地烂在了地里。百姓当初都为了逃避战火而四散离去,自然没有功夫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收割。而当一切都安稳下来之后,却早已错过了收获的最佳季节。 
  当秋日过后的冬天来临之时,还留在北部四县的这近三万人口已然面临着无衣、无食、无居所的窘境之中。在日益变冷的气温之下,很多人都是缩在各个县城的民屋角落之下瑟瑟发抖着。对于冬天的到来,他们并没有任何地想法,心中只是一个劲的充满了绝望。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晟的出现以及他所采取的种种手段,将这些饥饿之人从绝望中拉回来。为了让这四县的百姓不至于饿死,李晟运用他手中的权利对这北部四县施与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将四县还剩下来的百姓集中在西阳和鄞县两城,登记造户统计四县剩余人口数量,同时利用泗水居的商业关系和自己同襄阳上层的联系,多方筹措了大量粮食,棉絮等物资于两城。不但每日按人口发放足以让这些人吃个半饱的食物,同时还人口发放足够他们制成单衣的棉絮,以供他们未来过冬之急用,初步稳定下这些人那慌乱而绝望的心。 
  在免费赈食了一个月之后,百姓的身体稍稍有些回复,不再呈现那种被风一吹就倒地模样。于是,李晟改免费赈食为以工代赈:先是向百姓说明了自己眼下难处,博取他们对自己的同情心,然后又推出了自己所制定的一整套计划,说明这不但是为了缓解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同样也是为解决他们眼下所生存的这个家乡的问题。 
  以工代赈的计划是十分庞大的。即使当初制定的时候,与李晟一同商讨这个问题的石韬也被如此庞大的计划给吓了个不清。 
  “能做的完吗?”石韬指着李晟列出来的那些无法置信的说道。 
  “除了几个必要的项之外。其他的我们只要做一个大概就好了。”李晟微笑的说道:“这个计划是我们今后几年必须要完成的。一旦完成,我们在江夏的根基就扎下了,无论今后江夏出现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能稳稳的守住这里。” 
  “不过要完成这个对我们来说似乎有很大困难啊。一是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是钱财粮草的问题。”石韬紧紧的皱着眉头。 
  “人手其实不是问题。据我所知每年年关附近都有大量的北方流民越过大别山而来。以前因为这北四县混乱不堪的缘故,这些人都是离开江夏直接去襄阳江陵一带的,而现在则因为我们稳定这里,使得我们也有了把他们留下的可能。如果这一切都作好的话,只怕到明年,我们这边的人口足足会比现在多一倍呢。”李晟微笑而从容的解释道。 
  “可这钱财?”石韬的脸色并没有因为李晟的解释而有所好转:“多招人固然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多招人同样也会进一步加深我们财政上的问题。虽然我们通过泗水居和襄阳那边的关系弄到不少粮草物资,但也仅仅够我们这三万多人过一个冬天而已。想再招人,那可就是一句话——没钱。” 
  “这也不是问题。”李晟脸上的依旧笑着:“你似乎忘了,我们还有一大笔钱财没有动用。” 
  “啊?”石韬吃了一惊,随即迅速的反应过来:“你是说从那些人那边缴获的东西?” 
  “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