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

第4节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第4节

小说: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不能有效分权。在他的治理下,蜀中虽然呈现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但人才凋敝却是不争的事实。其根源在于他在位期间,无论军事政事、大事小事,一律事必躬亲,对下属多持不信任态度,例如对魏延这样有主见、有能力但多少有些桀骜不驯的将领,常常采取压制政策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偶尔对下属信任一次,还错用了马谡,导致失了街亭。像孔明这样鞠躬尽瘁、事必躬亲,不累死才怪。而他死后;由于其生前并没有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蜀国再无可倚重的将佐之才;居然形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难堪局面;最终导致覆亡。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6节 道家哲学的启迪(2)

    《山海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远古的中国,在尧帝的统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这天尧帝出巡来到一个村落,只见两位老人在玩“击壤”之戏(古代一种类似于今天“保龄球”的游戏)。当时恰逢农闲季节,围观者还真不少,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这时人群中有人感慨道,“尧的功德真是伟大,在他的治理下,人们都能过上如此富足而悠闲的生活”。谁知这话被其中一位正在玩游戏的老者听到了,于是老人唱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尧听了以后,就默默地走开了。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击壤歌》。    
    难道尧真的一点作用也没有吗?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尧作为领导者的高明之处:他从不居高临下擅作威福,也从不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横加干预,他的管理风格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几乎让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我们说,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老子》里有这么一句名言,“太上,民知有之,其下,亲而誉之,其下,惧之,其下,侮之。”就是说,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仅仅知道他的存在罢了(甚至有可能还不知道);次一等的,下属会尊敬他、赞誉他;再次,会使人民因慑于他的威势而畏惧他;最差的,毫无威信可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能使得下属瞧不起他、轻侮他。可见,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被管理者几乎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现在的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几乎没有管理者的功劳。不过;这种“太上”的境界,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    
    身为管理者,不能事事面面俱到、越具体越好,也不是力求管理的规章制度越精细越好,而应注意一切都要留有余地。但同时也要懂得细微之处;这样凡事才能掌握好恰当的火候,做到不温不火。    
    所以,《老子》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相当精妙:“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条名言,曾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当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过。它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一定要谨慎小心;切忌大肆炒作;政纲也不要频繁更迭。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煎鱼的时候,不要随便翻动,如果翻得太勤,鱼就容易碎;当然如果一动也不动,则难免把鱼煎糊。因此,只能将调料、火候掌握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切,不燥动;这样煮出的东西,才会色鲜味美;如果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加之心烦气燥,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看似“有为”),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团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却没有绩效)。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寓意深刻而又简明扼要地向我们揭示出为政的关键之所在。要保证一个社会的平安和繁荣,治理者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要清净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如果为政者以个人的主观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社会,朝令夕改,忽东忽西,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接着就是人心大乱;社会大乱。相反,如果为政者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一如既往得到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的话,就会收到国富民强之效,这样连外敌也会忌惮三分。结果就是达到了“无不为”和“无不治”。    
    管理企业亦是如此。对企业来说,宗旨性的规章制度和大原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大体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这有点像今日企业所谓的“使命声明”(mission statement)或“目标宗旨”;有扼守不变之说。    
    所以,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国家十数亿人,如果制度反复无常,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最终使人步调不一;思想混乱。如果制度稳定,大家就会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出大成果。    
    朴素的辩证观和原始的“相对论”    
    《老子》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堪称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渊薮。老子在他的五千妙言中;以自己独特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探寻着宇宙和人生的奥妙;处处体现着深邃的哲理。我们甚至可以说;《老子》就是一部哲学著作;这一点是儒、法、墨等各家学派均未达到的高度。    
    老子看待问题;总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在他的著作中;时时都体现着“一分为二”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老子具有非凡的智慧;他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总是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寒暑、阴晴、树木的荣枯、海潮的涨落;都是自然界中阴阳互变的现象。由此再联想到人类社会;老子的感触就更多了。人的生老病死、祸福、贫富;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存废;无一不充满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断消解、转化、融合;然后再制造出新的矛盾。正是目睹了太多的世事变迁和人世悲欢;老子摒弃掉了以前那种看待问题时静止、孤立的眼光;逐渐产生了联系、发展、辩证的思想观念。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物极必反。每一事物;它本身就蕴含着一对甚至多对矛盾。任何生命诞生以后;虽然处于成长的过程;但成长也就意味着衰老;生命一天天成长;也就是在一天天走向死亡。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不能光看到其中一面而忽略另一面。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事物只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同时作坏的打算。而且;事物也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没有“坏”的一面作陪衬;怎么能显出“好”的一面呢?所以人们应该全面看待事物;理智对待其优劣和短长。《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存;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充满着这种辩证的智慧。    
    在老子的思想观念中;没有“绝对化”的概念;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都具有可以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简直就是一种原始的“相对论”。把老子的这套思想拿来启迪人生;就是“福兮祸之所;祸兮福之所伏”。就是说;人生的祸福也是无常的;好事也许会变成坏事;坏事中没准也蕴含着好事;因此老子用这两句话告诫我们;顺利的时候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居安思危、防备灾祸的到来;当灾祸降临的时候;也不要灰心气馁;要想办法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争取逢凶化吉。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还真的有这样的例子;那就是著名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的掌故;想必中国人都已耳熟能详;不再赘述;但它确实留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虽然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坏事可能带来好事;但我们却不能消极地等待;坐等“否极泰来”。道家虽然主张“无为”;但并不是要我们消极保守;碌碌无为。什么才是积极的态度呢?庄子说得好;“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也就是要注重平时点滴的积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久而久之;便能从量变到质变。因此要想让事物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放过一点点细微之处。在这里;睿智的老子又教给中国人一条格言:“合抱之木;步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中深意;值得每个中国人;尤其是管理者深深记取。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7节 法家管理手段

    和儒家的“仁义怀柔”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境界不同,法家的管理思想就远没有那么温情脉脉了。法家的思想,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法家的一套主张,似乎很符合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对人性的“X”理论假设。    
    “法治”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韩非。韩非博采众长,形成了以专制主义为特色的管理思想体系。他坚持法治、抨击人治。这些主张对于今天国内的企业而言当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在于,今天的企业一定要加强制度建设,混乱的家族制和僵化的长官制都不可能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    
    法家的管理是强制性管理,它认为人们都有其自私自利的一面,有着趋利避害的心理。人们之间不存在道德关系,只存在经济关系,即利益关系。因此法家的理论不指望人自觉,不要指望人不变坏,但是可以采取种种措施防止人变坏。法家主张用严厉的法律制裁人的不法行为。人总是骄于爱、听于威,严厉是唯一的选择。     
    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管理需要用高压政策。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信赏必罚”,赏罚分明。基于强大的法律加上丰厚的利益驱使,人民就好管多了。    
    从春秋时的商鞅开始;一直到后来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都一贯主张领导者应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只有树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才能使人民敬畏,这样才便于领导者推行其措施。因此一般而言,法家学派的观点是比较重视制度的作用的,而且强调令行禁止,领导者先要立威、立信,才能服众。此外,法家思想过于带有功利性,认为人们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套理念难免给后世那些醉心于权术的统治者以口实。    
    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一旦确定,就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法律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在那个年代里;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战争的胜利。     
    (2)“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3)“不法古,不循今”的变革观。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观点。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4)“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则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并防止犯上作乱的行为,维护君主地位。     
    虽然法家思想并非中国文化的主流,但它的影响却不小,而且历来为很多人所尊奉。例如大家熟悉的诸葛亮,他不但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同时在政治上也是一位法家思想身体力行的实践者,这一点我们从《三国演义》中可不一定了解得到。事实上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在治国上也很有一套办法。他在治理蜀中的时候,就一再运用严刑重典,甚至不惜矫枉过正,这一点就让当时的一些官员很不理解。诸葛亮的重要助手法正就曾经问他,当前大局初定、人心思稳,而且国家连年征战、民生凋敝,正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