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

第2节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第2节

小说: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而形成的一个注重人伦、崇尚道义的有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当浓厚的,这一点要远甚于西方;家庭的和睦可以促成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同时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要求父母善待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兄长要爱护弟妹、当弟弟的自然要尊敬兄长;此外,夫妻之间如果能做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正是这样的伦理道德观念,促进了传统中国家庭的和谐与美满,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稳定而有序。    
    当然,有时候过分的人伦纲常与亲疏之别也常常产生副作用,最容易导致裙带之风的盛行,以及为了小团体的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过于浓厚,一个人一旦有了出息(例如做了官),很自然的就要为亲友或是乡亲捞点好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恐怕也是很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    
    此外,中国人的地域认同感也特别强烈,同乡之间往往会彼此照顾、相互提携,尤其是当他们在外地发展的时候。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也是基于国人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对故乡的眷顾与依恋的情怀。在美国,我们就很少听说仅仅因为是老乡关系而成为朋友的。诚然;同乡之间的照顾提携有其合理之处;但在企业经营中,如何对因同乡关系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却是很令管理者头疼的事情。    
    义利观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义”和“利”是一对永恒的主题,二者的矛盾冲突也最多;而国人长期以来都把它们视为对立面,多耻于言利。义利之争的起因,乃在于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一来,几乎无人敢轻易言利,人人都为这种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理念所束缚。不信你去问任何人愿意做“君子”还是“小人”;答案都会无一例外:“当然是君子”。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无疑是与现代商业理念和原则相悖的,重义轻利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都是一种“官文化”而非“商文化”,唯有“仕途经济”,才是人生的正途。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土壤,确实不是诞生企业家的土壤。像孔乙己那样典型的中国人,穷困潦倒之际也不肯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实在是孔孟之道大大的受害者。难道面子就那么重要么?就算是不折不扣的“君子”,难道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么?孔子提倡“君子固穷”;要求君子能“安贫乐道”;要求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然这是一种很高尚的理想;却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人的心灵。    
    不过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这种顾虑了。他们所标榜的,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甚至是不义之财,只要有利可图,也照样会趋之若鹜。但是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讲,更习惯于“藏富”而不是“露富”,更不用说“斗富”了。因此对于他们的财产,哪怕是正当取得的收益,也不喜欢让人家看到,而是千方百计地进行掩饰。一方面是避免背上“贪财鬼”、“吝啬鬼”或者“守财奴”的恶名,另一方面也免得树大招风;引发他人的觊觎之心。    
    其实;有些中国人口头上虽然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把钱财看得很重的;正可谓是“道义摆口边;利字在心间”。这样的人;明显有些心口不一;多少让人觉得比较虚伪。从古到今;公开标榜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追逐财富;并且以炫耀财富为荣的中国人;毕竟不多。况且中国人大都崇尚节俭;如果有钱了就大肆挥霍;就会被人斥责为“暴发户”心态。    
    所以多数中国人就是有了钱也不愿意声张;安安稳稳过日子是他们最大的理想。在多数中国人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用它为社会公益事业做点贡献。至于“为富不仁”;那更为中国人所不齿。但有时也难免会有例外。西晋的时候;就有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听来令人咋舌;不过这两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也都没有善终;落得遗臭万年的结局。我国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对“发财”“致富”这样的字眼是讳莫如深、噤若寒蝉的。改革开放以后;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社会再也不提倡“贫穷即光荣”;压抑许久的人性开始爆发;结果一度走向另一个极端。近十年前一些“大款”挥金如土;动不动就“斗富”;人们甚至产生“笑贫不笑娼”的心态;引发社会拜金主义思潮严重;不过这股风头在今天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国民的心态基本上恢复正常了。    
    但是若要问当今的中国人,在“义”和“利”之间会如何取舍,那就很难说了。估计他们多数都会选择后者,但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对于这样棘手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不要让“义”和“利”对立起来。要让人们明白,“守义必有利,趋利须怀义”。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通过两者的权衡与拿捏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自然要费一番考量。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3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3)

    忠恕之道    
    儒家的道德规范,说穿了不外乎“忠”、“恕”二字。“忠”,就是要求待人诚恳、不欺诈、不瞒骗,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而“恕”则要求能够宽厚待人,凡事多体谅他人;多多进行反躬自省。    
    正是由于两千多年来,忠恕大行其道,所以形成了国人谦恭卑谨、温良敦厚的性格。一个“忠”字,就是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做人,正直无私。它堪称是中国人最原始的“诚信”原则,值得人人遵守。时下社会各界都在大声疾呼“诚信回归”;看来传统的道德规范如今似乎真的有所缺失;而它在现代社会也必能彰显新的价值。    
    “忠”的内涵很广泛;并不单纯指臣子对君主忠心不二、尽职尽责。其实对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必要用“忠”来调节。就是说;对人要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孔子曾强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里所谓的“忠”;也就是诚恳、率直、光明正大、磊落坦荡的意思。    
    至于“恕道”,孔子的教导就更多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对每一件小事都斤斤计较,抓住别人的一点点小过失不放,得理不饶人,那可不是谦谦君子的风度和作派。因此在儒家看来,对待别人的过失要尽量宽容一些,有理最好也能让三分,这样才能达到和衷共济、日臻善境的效果。所以说,为人应能容忍他人的过失,不要求全责备。《左传》中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堪称至理名言。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考察他人的标准过于苛刻,那世上就没有你信得过的人了。    
    怎样才能做到“恕”呢?其实很简单,就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原则极其为孔子所称道,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它的意思是说,连自己都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了。看起来这标准很简单,但要身体力行起来却不容易。    
    据说;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这么一条:“己所欲,施于人”。《圣经》中马太福音(七•;十二)也有记载:“你愿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对待他人。”这句话曾被许多西方企业奉为黄金准则。初看起来;似乎至理至真,这不是一种“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么?但是须知,己之所欲难道就一定是他人所欲么?如果片面地以己度人,难免会一厢情愿地将许多他人并不乐意接受的东西    
    强加给别人;一旦这种思想太极端,甚至会导致高压和暴力方式。如果一个国家也奉行这样的政策,无疑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和不安,影响世界的稳定。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就在世界各地推销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甚至包括它的民主制度,理所当然地会被看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这种思维逻辑和孔夫子的忠恕之道相比,高下立判。    
    当然,孔子的忠恕之道,也并不是要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一味地包容、退避、忍让,毕竟万事都是有限度的。孔子的弟子有一次问孔子,“以怨报德当然是老师所不提倡的,那么;我们如果以德报怨的话,应该没错了吧?”孔子回答说,“如果以德来报怨的话,那又该拿什么来报答德呢?我看不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样才比较好。”作为中国人,我们实在佩服孔夫子的智慧。“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简简单单八个字,可以看作是忠恕之道的最好注解。    
    道德的力量    
    儒家学说的创立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阐述的多为经世治民的政治理想。事实上,管理工作大都是相通的,大到治理一个国家,中到管理企业或组织,小到管理一个家庭;总的原则和标准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当时能够把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想必放在今天也一定是个不错的企业家。所以对今天的管理者来说,借鉴一下孔子的政治学说和管理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实行“德治”和“仁政”,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孔子不主张通过刑罚使人产生畏惧心理,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而是主张通过礼乐教化来感化人民,使他们自觉自主地认识到哪些行为好而哪些行为不好。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用刑罚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未必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惊悚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因此在孔子看来,“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通过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正是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    
    今天的中国,在“依法治国”的同时,我们正在普遍提倡“以德治国”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在实践孔子的政治理想呢。对企业组织的管理者而言,其实也不妨采取“道德与法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虽然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制度缺失,“人治”观念远甚于“法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观念的普及诚然是好事,但也毋须矫枉过正。因为中国人打心眼里崇尚的是“以理服人”,而并非“以势压人”或“以法唬人”。老子就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同样地,对某些人来说,他也“不畏法,奈何以法惧之?”只有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在谆谆告诫的同时循循善诱;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结果。所以说,道德与法律不可偏废,才是有效管理的根本。


第一部分  中国人的能耐溯源第4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4)

    儒家的学习型组织观念    
    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子,既是一位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亲自调教了诸多贤能的弟子,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法和教育思想,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孔子关于“教”与“学”的一些思路和主张,对于当今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以及在企业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当今的时髦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一直倡导终生学习、互动学习的先进观念,这和现代的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理念实在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择师方面,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无论尊卑贵贱,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他自身的长处,可以供我师法。因此对于学习的态度,孔子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使对自己的学生,孔子也常常虚心向他们求教,并无禁忌。这也就是,“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以前,人们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极大限制,只有贵族才能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孔子创办私塾,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先进主张,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他的学生来自11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