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238节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238节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是胶州湾地区(青岛)或者威山。

“那么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呢?时限呢?”

“在明年年底之前,我们需要在胶州海湾地区建立一个大型的港口,这个就是我们主要任务,其次,就是尽量掌控整个胶州湾周边。”

“当地的县镇怎么办?”

“初期不需理会,将来可以便宜行事。”

“我明白了。”

谢淑雯抬头看了看李元志,又转向案台后面,正在皱着眉头对着技能书苦恼的白馨予道:“大姐头,这个任务我接了,但是任务开始之后,我要求单独设立一部,愿意玩战争的人给我,不能浪费了这个任务所创造的好条件。”

“怎么,你想要去造反?”白馨予似笑非笑的问道,李元志则不动声色的听着。

“不是我想要去造反,是事实上已经造反了,留下这个好不容易换来的势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不信方太守会放过这个机会,那么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这与现在隆化的发展并不矛盾。”

“关键是……你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么?”

谢淑雯笑了,或许以前她不敢说,但是现在她知道了,有很多东西都比利益珍贵:“当然能了。”

白馨予抬起头笑了起来,点头道:“随你!”

第328章  崂山贼

胶州湾周围有两座大山,东北方向的崂山和西南方向的五莲山,两座大山隔着胶州湾遥遥相望,五莲山范围很大向西向南更是与沂蒙相接,而沂蒙在东汉的时期就是东泰山,所以,要说五莲山也算是泰山的余脉,似乎也说得过去。

李元志和谢淑雯背负着重要的使命,拿下胶州湾周围的控制权,看上去似乎不难,整个胶州湾周围也不过是两三百里方圆,而且,是属于人烟稀少的地区。

但是也正是因为人烟稀少,这里就成了盗贼的乐园,五莲山的方向不必说了,背后就是连绵千里的山区,在那种地方,要是有人跟你说没有山贼,那家伙绝对就是山贼,所以五莲山区的山贼不但多,而且还很强,不但有原住民,还有大量的异人,是名副其实的贼窝。

至于胶州湾,既然后世就是一个良港,现在又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烟的所在,所以,这里就成了海盗的老巢,盘踞在这里的海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特别是现在南粮北运的航道被打通,海上的船只多了许多倍,这也促使海上的海盗急速的发展了起来,胶州湾由于地处偏僻,当地官府又不管理,所以就成了现在这种壮观的海盗巢穴了。

剩下,就是崂山了,崂山不大,方圆不到百里的地界,所以也养不出什么像样的山贼,异人都不大看好崂山,没有战略纵深嘛,遇到官府的官兵,崂山屁大的地方,连游击战都不好打。

但是,崂山看在李元志和谢淑雯的眼里,却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地方,首先崂山靠海,可以直接的在崂山下建立港口,接受周泰的补给和支援,另外,崂山的山贼势力简单,非常容易吞并,最后,自然是李元志强悍的战斗力,根本就无需惧怕当地的官府,周围两百里只有一个不到十万人的小城,倾城而出怕也不是李元志的对手。

与其说是李元志担心官府围剿,还不如说官府应在时刻担心李元志攻城。

李元志手下加上他的亲卫,可是足足有九千将士,加上谢淑雯的一千人,他们合共带着一万部队,由周泰从乐浪将他们直接送了过来。

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李元志没有采用全部骑兵的配置,而是三千骑兵,五千重弩兵,两千刀盾兵,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要打击敌人,还要占据地盘,采用这种骑步搭配的复合配置部队,更加适合在山区执行复杂任务。

夜间从海上登陆之后,李元志立刻要求部队就地警戒修整,天一亮,最早下船的骑兵部队立刻出发,包围隔绝整个崂山山区,随后,李元志和谢淑雯带领步兵,分成几个方向,以无可阻挡的气概横推了整个崂山地区。

以崂山当地的那些个小股山贼,最大的贼伙不过五百人,碰到这种武装到牙齿的精锐战士,基本上是一触即溃,不是投降就是逃散,但是现在崂山外围被轻兵封锁了,这些人最终也没能逃掉。

接下来就简单了,李元志找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山谷,将这里五个谷口一堵,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山寨,命名为崂山寨,谢淑雯来做寨主,将从各个山贼营地抓来的贼人的家眷和妇孺都集中起来,也有四五千人,加上投降的山贼,也差不多过万了。

一天时间,崂山就悄然变色,被李元志和谢淑雯统一了起来,两人中谢淑雯负责内务,率领七千步兵驻守山寨,建立有限的补给和生产能力,并且训练被俘和投降的山贼,使他们成为镇守山寨的民兵。

李元志则负责对外,带领三千骑兵部队,在崂山周围建立侦骑网络,扫清周边的野怪和山贼,甚至连比较靠近崂山的海盗港口,也被李元志占领了一处。

崂山的事情有些让人猝不及防,等周围的官府和海盗们发现身边忽然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时,李元志和谢淑雯已经稳稳的在崂山上站稳了脚跟。

随后消息比较灵通的海盗和山贼,知道了这是一股太平道的势力,现在太平道的势力大肆在山区活动,扫灭整合山区内的盗贼已经是绿林道上俱知的事实了,在泰山,太平道闹得更加欢实,虽然也有很多山贼不买太平道的帐,但是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太平道那些受过方志文正规军事训练的将士们,已经成为了太平道军事力量的骨干,有了这些骨干,一般的山贼哪里还够看?即使像泰山贼臧霸之流,也只能暂避其锋芒,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投身轰轰烈烈的太平道运动了。

有了太平道的虎皮大旗,谢淑雯和李元志的行为到不觉得特别碍眼了,至于当地的官府,除了白天黑夜的担心李元志会不会来打劫,什么事都不敢做,去剿匪?开什么玩笑,那大批的山贼拿什么去剿,用这城里不到五百的老爷兵么?

至于向上司和朝廷汇报,那不是纯粹给自己找不自在么?要是上司办你一个整治地方不利,你就有苦无处说了,所以,只要贼人不攻城,那么就当作看不见好了,反正关起城门来,城里也是一派和谐的。

至于奏文,粉饰太平你不要说不会啊!

虽然崂山贼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但是当地官府,大多数在胶州湾扎根的海盗,以及周围的大小山贼门,也都只能承认这伙太平道贼众的存在,但是,这里面还是有聪明人的,特别是异人。

在胶州湾的海盗伙中,有原住民也有异人,但是随着异人的成长,原本原住民一枝独秀的海盗窝,变成了异人一家独大的情况,不过,异人从来都不团结,所以在胶州湾的海盗们被四五个比较大的异人势力把持。

这里面,有一伙名叫纵横七海的海盗团伙,是距离崂山比较近的一个异人势力,这个海盗团在现实中,是一个航海以及探险爱好者协会,在这个超过五千万玩家的游戏中,这些人属于高端玩家。

只是,他们不是以争霸为目的的行会,而是以海洋探险和海洋贸易为目的的行会,说他们是海盗也没错,不过他们的主业应该是武装海贸,以及远海探险。

这些人在现实中并不差钱,但是却不会大把的扔钱进来,那样就失去了游戏的乐趣了,他们做海盗也罢,做海贸也罢,最终的目的还是远海探险。探索大海本身就充满了成就感,而且,这个游戏在海上还设置了大量的冒险副本,增加探险的乐趣,所以,类似纵横七海公会这样的行会,并非是凤毛麟角,而是大有人在。

纵横七海的会员,多是三十多岁的成员,玩游戏的时间段也不固定,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游戏水平差,恰恰相反,他们的游戏质量相当的高,除了雇佣异人之外,他们花本钱培养原住民,在他们海盗团里,阶位最高的不是异人,而是一个原住民,五阶的水军将领蒋钦。

此蒋钦到底是不是那个蒋钦不好说,但是,他是实打实的五阶水军将领,这个可不是假的。

“老王,你怎么看?”

被称作老王的,就是纵横七海的老大王贲,这个略微有些发福的黑壮男子,眯着细细的眼睛沉思了一会道:

“不好说,不过,我看这些人不简单,首先他们是怎么来的?其次,他们的步兵我不知道,但是骑兵无疑是精锐,三千精锐骑兵,在太平道里恐怕也是排得上号的牛人,但是这个崂山寨的贼头是谁?打的旗号是‘谢’‘李’,你们谁知道太平道里面有这两个姓氏的大能?”

一个面白无须,眼神温和的男子道:“‘谢、李’都是普通的姓氏,而且是真是假现在也说不清,从道上传来的消息肯定不是假的,只是太平道原本就良莠不齐,更何况,还有可能是玩家,最近太平道政策剧变,大肆吸收玩家加入,在泰山、太行、和汝南也正在发生着跟崂山一样的事情。”

“你是想说,太平道要发力了?”

“很有可能,但是,崂山的事情不能孤立来看,崂山怎么说都是一个小山,如果这些崂山贼出现在蓬莱山我倒是觉得不奇怪,但是在崂山……”

“我明白了,是胶州湾,他们看上胶州湾了!可是,太平道有水军么?”

“不好说,或许不是太平道的水军,而是太平道需要一个海港,以获取跟外部贸易的出入口。”

“那对于我们……”

“如果是你来主持太平道,你打算如何对待胶州湾的大群海盗呢?”

“消灭或者招安!”

老王叹了口气,看来胶州湾这个地方不能再呆了,问题是纵横七海是从长江口被江东世族赶到胶州湾的,现在眼看着又要被驱赶了,对于海上玩家的行会来说,还是缺少官方的身份啊,没有陆地上的根基,这些行会只能以商会或者海盗的身份存在。

如果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海港城市,那该有多好啊!

“其实,我有一个不大一样的想法。”一向比较少话眼镜男插嘴道。

老王笑了笑道:“你说!”

“我觉得,这事的关键在于,这些崂山贼是怎么出现的?还有,他们那么多人,后勤补给怎么办?”

“这……”

老王眼神一凝,这事似乎还真的有些蹊跷啊!难道,崂山贼身后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可是在能在这里出现的水军力量,除了江东世族的战船,就只有最近在渤海十分活跃的乐浪水军,难道……

第329章  狼狈的太史慈

太史慈很狼狈,首先他没钱了,其次,他不敢公然的出现在城镇里,因为他此刻是被通缉的。

这事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说来还是有些话长的。

事情要从东莱太守说起,东莱太守与青州刺史有隙,至于为何有隙?又有什么样的冤仇?这个太史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些世族之间的事情,是很龌蹉和复杂的,知道了也没什么意思。

但是作为太史慈的上官,又对太史慈相当的优渥,东莱太守有难,太史慈还是愿意出把力的,何况这事还真的就是属于他的业务范围的。

事情的起因在于奏章,对于今冬出现的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按照道理,是每一个地方官都要上奏朝廷,说明当地的情况以及提出应对措施的,自然,青州刺史也是要上奏的,只是,原本走走程序的事情,现在去出现了变故。

根据刺史府里的内线传来的消息,刺史大人的奏章里,狠狠的将东莱太守批了一顿,不管真假,将能找到的黑锅都扣在了东莱太守的头上,这东莱太守一听就急了,思谋之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也写一个奏章,先将那些烂事说清楚了,那么等朝堂里的大佬和天子看到刺史的奏章时,就会明白刺史的险恶用心,虽然不能说完全免责,至少能有个缓冲的机会。

只是,这刺史的奏章已经送出,而东莱太守的奏章还没写,如何又能赶在刺史的奏章送进尚书左氶之前送达呢?

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太史慈的身上,为了报恩,太史慈义冒着大雪,无反顾的踏上了进京的道路。

一路上太史慈是昼夜不停的赶路,好不容易追到了京城,但是,刺史大人的奏章,已经在尚书左氶署衙门口排队了,这个时代,奏章可都是竹简,所以,是需要用马车或者牛车来运送的,一个刺史部的奏章是很多的,满满的一马车,而为了准时的上交这些奏章,各地的奏曹使者都是天没亮就在尚书左氶署衙前面排队,等着尚书左氶署衙开衙就去上交奏章。

太史慈见事情已经危急了,于是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他假称也是来送奏章的,跟青州刺史府的奏曹使者闲聊,趁着他不注意,将手里的灯笼打翻在马车里,纸质的灯笼顿时烧了起来,马车内的奏章可都是易燃物品,等惊慌失措的奏曹使者跟太史慈两人,用地上的积雪将火扑灭,才发现,马车里的竹简绢帛都已经烧的烧、湿的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