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2005精华版 >

第66节

读者2005精华版-第66节

小说: 读者2005精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

    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

    “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出了他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

    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调大声说道:

    “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

    卫兵又主动解释说:

    “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

    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

    “行啦……您走吧!”

    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秘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划起来。  

    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这卫兵刚刚入伍,什么都不熟练,打立正的姿势万分滑稽可笑。离中尉还有四步远的时候,他就像鸡扇动翅膀一样上下挥舞着手臂喊道:

    “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老头子……他说是您的父亲……”

    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怒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

    “滚吧!我就来。”

    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

    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他竖起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那脖子又红又皱巴,跟火鸡脖子一样。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崃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

    “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

    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

    “立——正!”

    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兴奋得浑身颤抖着高声叫道:

    “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

    尉官只冷冷地向他打了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

    “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吗到这儿来看我!我军务在身……不能出去。”

    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给你们吧,就你们吃。”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

    “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8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汉格的第一位新娘
  作者:田祥玉

  安娜答应做汉格的女朋友是1996年的情人节。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6岁的汉格在自家种下了第一棵玫瑰花苗。

  时间在甜蜜和美好中走过了8年,汉格和安娜的爱情也渐渐变得成熟坚韧。汉格当初种下的玫瑰花苗的地方,如今已是一座蓬勃的玫瑰园。8年来,汉格和安娜一直用心待弄着这座爱的花园。他们约定当玫瑰开到1224朵时两人就结婚,1224对他们的爱情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数字。2004年3月的一个美丽早晨,汉格把安娜带到花园,只见一片花海,1224朵玫瑰次第绽放。两人决定在平安夜举行婚礼。

  10月的一天,汉格的妹妹琼斯把她的同学带回家。简是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她是个孤儿,显得阴郁落寞。当汉斯向她问好握手时,他感到那双手瘦弱而冰凉。“简小姐,你的手好凉呀。”简慌忙地缩回了手,脸色突然阴沉下去。细心的汉格觉得她是个可怜的姑娘。那几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妹妹一起陪简到处游玩,汉格的幽默体贴常常把简逗得捧腹大笑。

  离开时,简突然问:“汉格,你有女朋友吗?”汉格正在回答:“当然”,不料被妹妹抢了先:“我哥哥呀,还没谈过恋爱呢!”简羞涩地笑了,一个星期的相处,她已经喜欢上了汉格。汉格拽过妹妹嗔怒道:“该死的,不要给我捣乱了!”

  婚期一天天迫近,汉格忙得不可开交。订婚纱、拍照、去教堂……12月24日快到了,玫瑰园里成千朵玫瑰都含苞待放。这天,妹妹从学校打来电话,说简遇到了大麻烦要哥哥帮忙去解决。虽然婚期将至。但汉格想起简,没有犹豫就驱车赶往学校。

  原来简在几年前被查出有白血病,这个孤僻内向的姑娘表面柔弱但内心坚强,她从不微笑但也决不轻易哭泣。简一直没有谈过恋爱,因为她知道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但是爱情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她爱上了幽默睿智的汉格。汉格的妹妹之所以当初否认哥哥有女朋友,是不忍心打击这个可怜伯女孩。现在医生说简最多只有半个月的生命了,她跟琼斯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汉格。听完妹妹的话,汉格震惊了,他原本要好好责骂妹妹一顿,但那一刻他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成全一个濒临死亡的人,那是一种最温暖的谎言。 

  汉格到达医院时,简已经睡着了。简蜷曲在白床单里,瘦小而孤单。她的头发因为化疗已经掉光,脸色蜡黄,枕边放着汉格的照片。汉格突然对这个女孩充满怜爱,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简的额头。他不知道该怎么跟简说明:自己就要迎娶安娜。但他更找不到理由拒绝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女孩。他就这样坐在床边,整整陪了简一个晚上。

  第二天简醒来看到身边的汉格时,扑到他怀里哭了:“汉格,如果能得到你的爱,我失去生命也不后悔。”汉格心情复杂极了,他给未婚妻安娜打了电话,将简的故事告诉了她。安娜还没等汉格说完就砰地挂掉了电话。汉格非常矛盾和愧疚,他不知道该怎样安抚这个受伤的女子。

  安娜摔掉电话后,彻夜未眠,她那么爱汉格,她不要任何的女子来争夺他。但是那个可怜的女孩,如果汉格不和她结婚,她或许要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世界。一晚上过去后,安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让汉格马上娶简!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汉格时,汉格惊呆了:“我不能这样做,这对简对你都不公平!”安娜轻轻地吻了汉格:“满足简在人世间最后一个愿望,只有我们能做得到。为什么不试一试?难道你忍心她带着遗憾而去吗?”望着体谅他的未婚妻,汉格热泪盈眶,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即使他去和简结婚,但他的心已永远交给了安娜。他去向简求婚,婚礼定在12月24号。安娜说:“那天我会守着你送给我的红玫瑰祝福你们。当然,我也会耐心地等待做你最后的新娘。”

  2004年12月24日,得克萨斯州最大的一所教堂里,汉格和简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新娘坐在轮椅上幸福地微笑,这一天她出奇的美丽。而在汉格的家乡,却有一个女孩在满屋火红欲滴的玫瑰中,默默地流泪,默默地祝福。

  幸福的简在汉格的陪伴下,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岁月。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在拥有汉格的日子里,居然创造了奇迹——多活了将近半个月。1月14号下午,简微笑着,躺在汉格的怀里永远睡着了。所有人都可以证明:这个女孩曾如此美好地走过了23个年头。

  在简的墓碑上汉格这样写:在天堂里,愿你会遇见比我更好的男人。因为在人世间,你遇上了安娜这样美丽善良的女人。

  他和安娜的婚礼定在情人节。所有人相信,2005年2月14号,汉格与安娜是最值得祝福的新娘和新郎。

  摘自《读者》2005年第8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经济增长会升华人的精神吗
  作者:David G。Myers  罗选民译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我和 家人在苏格兰度过了一年的公休假期。我们印象特别深的是 ; 把那里的生活和美国的生活相比国家的富裕和人民的康乐似乎毫 无联系。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苏格兰人的生活看起来非常简朴。他们的收人大概只有美国 人的一半。在苏格兰 ;44% 的家庭都没有汽车 ; 而且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家庭拥有两辆汽车。此地比冰岛偏南一点 ; 中央供暖 在当时仍然是很奢侈的。

  那一年之后 ; 我们又 3 次重返旧地 ; 每次都会在那里待上半个夏天。在此期间的数百次交谈中 ; 我们不时注意到 ; 尽管苏格兰人生活简朴 ; 但是他们的快乐看来毫不逊于美国人。我们昕到人们抱怨撒切尔夫人 ; 但是从没有听到谁抱怨薪水太低或无法支付日常开销。虽然钱少一些 ;但是人们并不缺少生活的满足、精神的温暖和心灵的契合。

  l富裕的美国人更快乐吗

  在任何一个国家 ; 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 ; 是不是有钱的人更快乐呢? 在孟加拉国和印度 这样的贫穷国家 ; 相对富裕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生活更幸福 。从心理和物质方面考虑 ; 地 位高总比地位低要好得多。我们作为人毕竟需要食物、 休息、温暖和社会交往。

  但是在富裕的国家 ;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所需都能得到满足财富的递增就显得无关紧要。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罗纳德·英格勒哈特对 20 世纪 90 年代的 16 个国家进行了研究 ; 他指出 ; 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 ; 收入和快乐之间的联系“ 微乎其微 ( 其实 ;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很穷的人幸福会少一些 ; 可一旦生活舒适了 ; 更多的钱所带来的回报就会递减。第二块馅饼 ; 或者是第二笔 5 万美元的进账 ; 绝不会像第一次带给你的感觉那么好。就快乐而言 ; 无论一个人是开宝马还是像许多苏格兰人一样走路或搭乘公交车 ; 他所获得的快感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即使是很富有的人—— 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艾德·迪纳尔所调查的在《财富》杂志上个人资产排前 100 名的美国人也并不比普通人快乐很多。他们的资产净值都超过 1 亿美元 ; 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他们不需要也很少在乎的东西。在接受调查的 49 人中 ; 有 4/5 的人赞同 “ 钱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快乐 ; 关键要看如何用它”。接受调查的人中有一些确实不幸福。一个巨富说 ; 他可能永远记不起快乐的滋味了。另一位女士也坦诚相告 ; 钱无法解除孩子问题所带给她的苦恼。

  适应名誉、财富和苦难 

  处于生活境况另一端的大多是身有残疾的不幸者。除非儿时受到虐待或遭遇被强奸之类的恶性事件 ; 绝大多数遭受生活打击、在 逆境中成长的人不会表现 出长期的精神压抑。那些 因为一场车祸而失明或瘫痪的人 ; 从此要忍受因行动受限而产生的失望 ; 每天都必须承受残疾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 然而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们中的多数人最终会找回接近正常人的快乐生活。所以 ; 在谈到快乐时 ; 那些必须与残疾做斗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和身体健康的学生并没有两样 ; 而且他们的朋友 也同意这种看法。正如 《诗篇》的作者所说 : “ 悲痛可能会持续一整夜 ; 但是快乐会随着黎明而到来。”

  正是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 ; 人们通过对幸福问题进行新的科学研究 ; 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如后来的新西兰研究员理查德·凯曼所指出的 : “在探讨幸福时 ; 可以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