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2005精华版 >

第50节

读者2005精华版-第50节

小说: 读者2005精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他蹬上车子后热情地同老头儿打招呼,看她一眼,就走了有时,父亲会带点儿

  钱给她,说是母亲让带给她的,她更感激母亲。她在日记里写道:父亲有点儿虚

  伪。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拿给母亲看,母亲激动得将手擦了又擦,又将通知书

  拿给父亲看。她注意到父亲脸上的变化,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标志,

  起码值得他拿去炫耀一次。她隐隐觉得,父亲的嘴角有点儿抖,说了句:“真是

  的。”

  她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接下来的几天里,父亲将乡亲们聚在一起请吃饭,

  邻居又说:“你看,你这闺女真有本事。”她期待着父亲能说几句夸她的话,但

  是他只是笑了两声。她有点儿失望。

  走的时候,父亲送她到城里坐车。临上车时,他对她说:“上车别多说话,

  到地方后马上打电话过来,你娘想你。”

  她狠狠地咬嘴唇,女儿是娘的心头肉,怎么能不想呢?

  27岁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了省城,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男朋友是另一个城

  市的,大学同学。她结婚时,父亲坚持要男方从家里娶亲,她有点儿生气。男朋

  友的家里并非权贵,还要找车,还要跑近二百公里的路程,她试着与父亲商量,

  却一点儿商量的余地也没有。父亲是保守的,相信一贯的传统,女儿家,就要从

  家里出嫁。

  她说不通父亲,只好与男友商议,男方家里倒也爽快,男友说:“只不过是

  多花些钱罢了。”

  成亲那天,她一早就听到父亲起床,接待乡亲们。她一个人躲在屋里,有村

  里以前的小姐妹进来,笑着同她闹,喜气很快在小房间里漫开来。等到她上车的

  时候,却看不到父亲,母亲将她送上了车,她哭得泪人一样。上了车,她悄悄地

  问坐在车上的弟弟:“咱爹呢?”

  弟弟的回答让她吃了一惊,他说:“咱爹去屋后了,你出门的时候,我看他

  抹着眼泪走的。”

  她心里一酸,父亲从来没在她面前掉过泪。

  按乡里的规矩,新娘子上了车,是不准再下车的。她觉得难过,却没下车。

  出村的时候,远远地,她看到屋后,父亲蹲在那里,身形很单薄,伸手在脸上抹

  了一把,似乎在擦泪。她的心有些疼,但很快,车子远行,将那个背影落得远了。

  新婚的日子,很快乐。回家的日子,毕竟是少数。每一次往家里打电话,接

  电话的总是母亲。有时,母亲也将电话给父亲,说:“孩子的电话,你也接一下。”

  父亲接过电话,两边往往都会有一两秒钟的沉默,这种沉默是尴尬的。父亲

  总是会说那两句:“工作还好吧?生活还好吧?”她在这边说:“好。”听着父

  亲越来越苍老的声音,她往往会觉得心酸。

  闲下来的时候,她在日记里写:父亲老了,我长大了。还记得自己曾经恨过

  他,只是每一次看到他又多了白发的时候,便忍不住想,哪一根是由于思念这个

  不在身边的女儿而变白的呢?

  32岁弟弟也上了大学,家里的田也少了。秋后父亲打电话,说要到城里来,

  看看她和小外孙。

  丈夫出差去了,她一个人在家。本来说好是上午的车,可是到了中午,父亲

  还没来。她将孩子放到邻居家,去车站接父亲。刚走到车站,听说一辆出租车撞

  倒了一个乡下人。她猛地惊呆了,拼命地向出事地点跑过去,眼泪不由自主地涌

  出来,哭喊着跑到那里,见围了一群人,她不顾一切挤进人群。出租车前坐着一

  个乡下人,正在那里同司机讨价还价。

  见她哭着挤进来,那司机和乡下人都怔住了:她哭着哭着,便笑了起来。众

  人都看她笑话,说:“这个女人怎么了?”她顾不得,挤出人群,正好看到了一

  边的父亲。

  “爹,你怎么了?你没事吧?”她擦了擦脸上的泪说。

  父亲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举一举手里的礼品说:“转了一上午,想不起来买

  什么礼品,也不知道小外孙喜欢不喜欢。”看着父亲手里大大小小的许多包,她

  又笑了,说:“爹,你还用买什么礼物?”心里酸酸的,看父亲有点拘谨地笑着,

  她忍不住想哭着抱抱他。

  走在街上,阳光从身后照过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的腰也变得佝偻起来了?

  以前的他可是很刚强的一个人呢。过马路时,父亲小心地躲着身边的车,眼睛却

  看着她,嘴里说着:“小心,你看你,走路怎么不看车呢?”她说:“城里人不

  怕车,就像乡下人不怕狗一样。”

  父亲笑了,眼角的皱纹在瞬间拧成了绳。

  父亲看到小外孙,也像个孩子一样,将小外孙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说:“姥

  爷最疼你,只疼你一个。”眼睛里的疼爱,像是要溢出来一样。

  她有些愣怔,往事如粉尘一样散开来:记得在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将她抱

  在怀里,说疼她,用带胡子的下巴扎她的脸……她觉得心酸,想起以往的种种,

  想起母亲对她唠叨说父亲半夜起床,说是做的梦不好,非要母亲打电话给她,他

  自己总不好意思打过来。母亲对她说:“你爹想你,但总是要推到我身上。”

  泪当时就落下来了,她借口准备饭,跑到厨房去。在那里淘着米,眼泪却不

  住地流下来。晚上,她在日记里写:从爱到爱的距离,是忽然间的发现,是自己

  的父亲,还有那从不说出口的关怀。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6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 学 校 训 选
  作者:张潮

  “不做假账。”这是朱镕基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没想到国家会计学院硬是把这四个字写在墙上,作为校训,让全校师生每天走进走出都重温这四个力重千钧的大字。

  校训若与本行业直接相关,就使人觉得妙味无穷——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校训与学校所在地地名有关,也使人觉得趣味横生——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除了学问,还要以诚为本。很多校训都带有一个“诚”字——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金陵大学:诚真勤仁。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勇毅。

  安徽财经大学:诚信博学,知行统一。

  厦门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有的校训强调一个“气”字——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台湾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国内许多著名大学都以中国古典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精义为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有的大学以人文启蒙时期的口号为校训——

  燕京大学:自由、博爱、民主。 

  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延边科技大学:真理、和平、仁爱。 

  有的校训鼓励创造性——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有的校训强调一丝不苟——

  哈工大:严格规格,功夫到家。 

  对“师范”二字各有其不同的理解,这也表现在校训上——

  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温州师范: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漳州师院:学高为师,德正为范。 

  很多人认为,探索真理和学问是大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牛津大学:追求真理。

  耶鲁大学:光明与真理。

  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

  霍普金斯大学: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 

  军事院校的校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印度军事学院:勇敢与智慧。

  美国西点军校:责任、荣誉、国家。 

  还有诗意般的校训——

  加利福尼亚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

  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永远吹。 

  日韩一些大学的校训也很有意思——

  韩国青江文化产业大学:人间之爱,自然之爱,文化之爱。

  日本庆应大学:笔比剑强。

  摘自读者2005年第6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山深处的爱心接力
  作者:郭建光

  高高的个头,方脸庞,戴着近视眼镜的徐本禹来自山东聊城郑家镇前景屯一

  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按徐本禹的自述,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

  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

  “尽管家里穷,母亲还是经常拿出家里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徐

  本禹说,“从小我就受母亲的影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1999年9月,徐

  本禹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

  “我考上大学后不久,第一次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徐本禹说,那时刚刚军

  训完,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军训服。“我的同窗室友胡源

  的父母来看望儿子时,我正好在宿舍。阿姨看到我穿得少,就把胡源的两件衣服

  送给了我,并对我说:”天气冷了,别冻着。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和叔叔阿姨

  讲。‘我听了非常感动。“”就是这件事情改变了我一生的看法。“徐本禹说,

  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要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

  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开学不久,徐本禹勤工俭学赚到了第一笔收入50元钱,除7元自用外,其

  余全部捐给了山东费县一个叫孙姗姗的贫困女童。

  徐本禹还因向绿色希望工程捐款而成为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节目的嘉

  宾。“节目录制完后,主持人送给我500元钱。回到学校,我把其中的200

  元钱捐给了班上一名家庭条件很差的同学,100元捐给了在聊城师范学院读书

  的同学,还有100元钱捐给了湖北沙市的孤儿许星星。”

  许星星曾获得过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的称号。徐本禹说,他一直没有间断过对

  许星星的资助。“来贵州之前,我因考研成绩优秀获得了6000元国家奖学金,

  我从这6000元中取出2400元留给了我们系党支部的老师,作为许星星两

  年的生活费,每月100元。”

  狗吊岩的新变化

  不能不说,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因为徐本禹的支教行为,已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现今的为民小学是一座二层砖混结构的建筑。在2003年9月前,为民小

  学的校舍是半山腰的一个山洞,当地人称其为“岩洞小学”。

  徐本禹回忆说,他第一次知道“岩洞小学”还是在2001年12月,他在

  《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岩洞小学”的文章。“我被孩子们的精神感

  动了,心里总想着为他们做点事情。后来我就和同学们决定暑假时到”岩洞小学

  “帮帮孩子们。”

  2002年暑假,徐本禹和另外4位华中农大的同学一起来到“岩洞小学”。

  “没来过这里的人根本想像不到这里的条件有多差。山洞里黑漆漆的,光线很暗。

  孩子们都听不懂普通话。村民家里都很穷,孩子们每天都要背着背篓打猪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