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读者2005精华版 >

第163节

读者2005精华版-第163节

小说: 读者2005精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你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你必须能“自由买卖和拥有,你自己决定做什么”。而政府只是为你服务的机构:“当政府是你的仆人,你是自由的;当政府成为你的主人,你就像一个奴隶那样,不再重要了。”课本还告诉孩子,由于“个人是最重要的”,政府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生意人,生意人就不能欺骗顾客,工会才必须要代表它每个成员的利益。因为“个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课本同时让孩子们认识自己,尊重个人,不是惟我独尊。作为个人,人都是有不同弱点的,而自己的弱点是需要认识和改善的。一个好的公民是有民主性格的。课本对民主性格的总结,我觉得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老话,译成中文很准确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被伤害吧?那么,你不要伤害他人。因此,课本教育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在以上前提下,才应该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 

  一个好的公民是忠于自己国家的,这意味着你对国家是取建设性、而不是毁坏的态度。假如政府做错事,你严厉批评政府,那是希望它改善,这就是建设性。假如你明明发现国家在走向错误的道路,你却还是说,走得好走得好。那是一种毁坏的态度。 

  作为一个准公民的学生,《公民读本》告诉你,学科“分数对于精神活动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好分数只在测定“学校的成就”,而不是在测定你“人生的成就”。“智商是在改变的”,而“智力是不同能力的组合”。作为准公民,要学会“清醒地思考”。课本认为,能够清醒思考,是做个好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之一。假如不能清醒思考,给你民主权利,你照样可能被人操纵和利用。 

  那么,如何才能清醒地思考呢? 

  首先是,“你的思考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所以,非常简单的前提是,你有权利知晓全部事实。作为一个为公民社会服务的政府,就必须让信息自由流动,让公民们能够得到全部事实。没有这个前提的社会,就很难有合格的公民。课本还建议学生,不仅知晓事实,还要“不断认识最新发现的事实”,知晓事实之后,一个清醒的思考者“要能够解决问题”。 

  课本向孩子们指出了最容易陷入的“思路不清”的误区。首先是不能有理想化倾向的“愿望思考”,例如,不能在心里希望一个理想社会实现,就认定它一定能实现。还有,要避免“情绪化的思维”,课本告诉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偏见的。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情,可是我们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清醒思考”。否则,难免走极端。而那些走极端的思路,“对个人和国家都会造成最大伤害”。课本还告诉孩子们,不要轻易下结论,思考要从事实出发,就是说“不要从观念出发”,不要从主义出发。 

  课本还对这些孩子,未来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们说: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课本告诉孩子们,有各种不同的家庭,家庭是有种种问题的,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是多么地不容易,而幸福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你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虽然课本不能解决孩子们未来将面临的复杂生活,可是它给了你思想准备,让你懂得,重视“家庭价值”是一个好公民的基本条件。在关心国家、社会、他人之前,先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家人。 

  然后,课本才对孩子们推出“自治”的概念。自治建立在公民具有民主性格的基础上,霸道的管理不是民主的自治。在家里有家庭管理的问题,在学校有学校管理的问题,课本鼓励孩子,你们可以从小尝试,学会组成各种社团,在“人民定规则”之前,每一个个人,要认识和改善自己,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平等地和他人相处。 

  《公民读本》在告诉“你”,民主很具体。要改造社会吗?先从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好公民做起。而最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公民准备,又是在使“你”和他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容易。它和最初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所以,《公民读本》第一课,谈的就是“你”。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纽约“大审”
  作者:'德'海因茨·利普曼

  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

  国的朋友向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

  菲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间,我们当时既没有钱

  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计。莫菲

  是个鳏夫,独自带着5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

  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

  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的大型租赁住宅。

  我们在莫菲那里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吉米

  突然一病不起,病情看来不甚乐观。来美前,我的

  房友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小儿科医生,但他表示不能

  替吉米治病,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

  照考试。

  莫菲请来的医生是个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意

  大利人,他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上午10点,一次

  是下午。午夜一过,吉米的热度不断升高,气息渐

  如游丝般微弱。古特催促莫菲再去叫大夫。一会儿

  后,莫菲却独自回来了。

  “他不愿意来。”莫菲喃喃说道,无助而愤怒的

  眼泪在他眼眶里打转, “上次看病的费用我还没付

  清,他坚持要先看到钱才肯来……”

  此时低矮的房间挤满了人。邻居臃肿的意大利

  妇人、白胡子的犹太人和波兰的传教士都站在门

  边,他们窃窃私语并忙着凑钱,最后却失望地摇头

  叹息。

  莫菲怔怔地望着垂死呻吟的孩子,猛然转过身

  对古特吼道: “好歹你也是个医生,看在上帝的分

  上,不要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死掉!”在场所有人

  的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

  我了解古特此刻的心情。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

  参加美国国家医生执照考试,开始一个崭新的生

  活。如果他站在法律这一边,可以看到的是他灿烂

  的将来;如果站到另一边,他就会辜负这个提供他

  新家园的国家,违反法律并失信于政府。而且万一

  被捕,他会丧失居留权,陷入无边的困境中。现在

  夹在中间的却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孩,在发烧和痛

  楚中瑟缩。

  古特终于做出决定。他为吉米的小生命奋战了

  十天十夜,几乎未曾合眼,面容变得枯槁憔悴。吉

  米总算过了危险期,捡回一条性命。不过真正的故

  事才刚要开始。

  正好在吉米可以下床的那一天,警察逮捕了古

  特,正是那个意大利裔的老医生告的密。这在邻居

  街坊中引起了骚动,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苍老面孔因

  愤怒而涨红。隔天这批人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去上

  班,大伙全都赶往纽约市立法院,把法庭挤得水泄

  不通,据我估计大概超过一百个人。古特被传讯

  时,这些人蜂拥而上,法官惊讶地望着下面这群奇

  怪而沉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有罪还是没有罪?”法官问道。在古特还没来

  得及开口之前,一百多个人齐声喊道: “没有罪!”

  “肃静!”法官呵斥道,指着站在古特背后的莫

  菲说, “你说说看。”

  莫菲开始叙述。法官专心听着,并环视着一张

  张老迈的脸孑L。

  “……所以我们就来到这里,”莫菲在结束时

  说, “我们来这里就是要保释我们的医生。如果你

  判他坐牢的话,我们已经凑足了钱,如果他因为自

  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拯救一个小孩的生

  命——而被判罚金的话,我们已经准备好68块美金

  了。”

  法官面带微笑站起来,举起木槌敲向桌面:

  “古特先生,您违反了法律,”法官说, “原因是为

  了要遵循另一个更高的法律。因此我判您——无

  罪!”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这场“大审”是1935年1

  月24日在纽约市第二高等法院开庭的。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铅笔的原则
  ○李洪花 编译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的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 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 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 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 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什么让你如此冷漠
  作者:张结海

  一个大雪纷飞、异常寒冷的下午,您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乞丐。乞丐穿着单薄,您注意到他浑身发抖。假设您是一位极富有金钱、极富有怜悯、极富有慷慨的“三富好人”。您将——

  A。把他接到您家过冬。

  B。给他足够多的钱,让他到旅店过冬。

  C。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一个异邦人的答案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小区里。据《东方早报》报道,在那个小区住的一对美国夫妻,男的叫Matt,女的叫Ella,在当地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天下班的途中Matt在地铁里遇到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国乞丐。乞丐衣着单薄,Matt注意到他浑身发抖,于是Matt将他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这个故事没有结束,恰恰相反,才刚刚开始。

  Matt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乞丐,以便他随时可以过来。这个小区绝大多数住户是中国人。不久,中国的邻居就发现楼道里经常有一位衣着褴缕、手拄拐棍的人出没。他的出现引起了中国居民的极大恐慌——他是一个坏人怎么办?他要到我家来偷东西怎么办?他要把我的孩子拐走了怎么办?

  中国居民惊讶地发现那乞丐竟然与那对美国人有关,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美国人会让这样的人进家门。中国居民将这件事反映到居委会,请他们出面要求美国人不要再让这个乞丐进来。对这样的要求,美国夫妇大吃一惊,他们辩解说,第一,凭什么说穷人就一定是坏人?第二,我的家我让谁进来那是我的自由。

  中国居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把这件事又告到了派出所,让警察出面对美国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场中美之争最后以中国人全面获胜而告终。Matt和Ella迫于邻居的强大压力,为那个乞丐装上假肢,给他另租了一套小房子让他搬出了他们自己的住处。

  Matt解释说,我们居住在中国就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可惜我无缘见到Matt,否则我一定要问他,他理解的“这里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哦,我差点忘了,那个乞丐好像也有名字的,他叫马维华。

  2005年的这场雪2005年的这场全国范围的大雪让许多孩子雀跃欢呼,因为对绝大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电影之外的地方看到了真正的雪。这场雪也许还会让歌手、诗人、作家、摄影家,甚至恋人们高兴,因为他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阳春白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