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 >

第22节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第22节

小说: 21周泽雄三国作品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南征张绣时,刘表部将文聘一直抵抗到最后一刻才向曹操投降。〃先生来得何迟呀?〃曹操半奚落半开玩笑地对文聘说。〃我无力辅佐刘表成就大业,又无能保全一方疆土,衷心愧愧,所以来晚了。〃〃真是个大好的忠臣。〃曹操感叹一句,旋即让他统带本部兵马,依旧做自己的江夏太守去。 
  《三国演义》中有一形貌如武大郎的奇才张松,即时强记之能,不仅为中华一绝,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似亦无功亏一篑之可能。罗贯中依据裴松之从一册《益部耆旧杂记》中摘得的百来字,敷演出一个精彩的片断,将张松〃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的奇才发挥致尽,并借此贬低曹操以貌取人。如果我们相信罗贯中的话(详《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则曹、张之间,张松无礼在先,换了袁绍,早就推出去一刀斩掉了。何况,将以貌取人这顶帽子戴在曹操头上,实在也不甚般配。当时有个丁仪(字正礼),曹操听说其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曹丕在边上反对,说是〃女人都希望丈夫有一定的容貌,正礼先生不幸为独龙眼('目眇'),怕有些不妥。〃曹操后来与丁仪接谈,对他的才华大加赞叹,不禁后悔当初听从曹丕的劝阻:〃多好的人呐,即使双眼俱瞎,都应该把女儿嫁给他,何况只瞎了一只眼,丕儿误我。〃曹操有所不知的是,这位丁仪与临淄侯曹植非常友善,曹丕貌似为妹子说公道话,实际上乃是担心阿弟势力得到增强。后来曹丕坐上帝位不久,便借故把丁仪杀掉了。 
  张松之事不妨再引伸两句。说到记忆出众,三国时代本也人才济济,孔融、祢衡均属此类,杨修也自不弱,王粲观人弈棋后的复盘能力,也为时人折服。张松〃一目十行〃,史未明载,读书而能〃五行俱下〃,倒有所听闻。(我听说今天有人提倡速读法,其法大致为按书页对角线斜读而下。由于一页书通常为26×26,乖乖,那更是'一目二十六行'了)。〃曲有误,周郎顾〃,这说的是周瑜的风采,但强记之功,仍令人佩服,何况,周瑜这份绝活还是在酒尽三杯之后抖露的。又女流中蔡文姬,强记之功亦足以傲世。她因〃男女授受不亲〃之故而谢绝曹操提供的秘书,凭记忆整理出父亲蔡邕的大部分著述。 
  七、求贤天下 
  对曹操人品极为不屑的洪迈先生,自属〃我虽有酒,不祀曹魏〃之列,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若论〃知人善任〃,曹操〃实后世之所难及〃。在《容斋随笔·卷第十二》中,本着史家的良知,洪迈不避违心地对曹操作出这样一番总结:〃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恐关中诸将为害,则属司隶校尉钟繇以西事,而马腾、韩遂遣子入侍。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欲复监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国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知人善任,诚然乃曹操一大特长,但未必是最具曹操特色的特长。三国时代,天公抖擞,人才普降,但只有曹操(其次孙权,再次刘备,诸葛亮则无功可录)才能做到不拂天公美意,将各路人才尽数收罗,使各就各位,共襄大业。曹操手下,文人荟萃,谋士云集,战将缤纷,其他各怀异能的奇才异士(书法家中除钟繇外还有梁鹄、崔瑗、张昶、张芝等,围棋名手则有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一干人),亦靡然向风,鱼贯而入。曹操身边的人,固然不乏仰慕曹公盛名人品而前来报效的,但曹操对四方人才的诚心礼遇,〃深自结纳〃,无疑更具代表性。 
  军师荀攸之投奔曹操,是因为收到曹操一封极为恳切的邀请函,内云:〃方今天下大乱,正是智士劳心之时,而先生笼袖观望,归隐道山,不觉得太久了吗?〃曹操喜获荆州时,曾在给荀彧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并不以得到荆州为大喜,所喜者是,我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蒯越先生啊!〃裴松之所引《文士传》中有一个奇怪的故事,虽可疑,仍记之如左:名士阮瑀为了逃避曹操对他的重用,效伯夷、叔齐故事,披发入山。曹操不依不饶,竟在山脚下施出焚山求士的狠招,烈焰腾空,终于逼得阮瑀先生入朝,得以展其所长。曹操听说太史慈的大名后,亦想罗致帐下,遂派人送去礼物。太史慈打开一看,内中空无一字,仅是一味中药,其名〃当归〃。 
  如果惩罚主要是一种原则的话(为此原则,曾救过曹操一命的爱将曹洪家人犯法,曹操仍不加原宥),奖励则是一门艺术,曹操是其中的艺术大家。通常,曹操从不无谓嘉奖下属,像某些〃豪帅〃那样,赐部下金银只凭一时兴致。曹操奖励部下只遵循一个原则:论功行赏。曹操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与部下抢风头,争面子,对谋士爱将们立下的〃殊勋〃,不仅了如指掌,且常及时予以肯定,奖金自当随之而来。事后的褒奖或追思也常因所述之事无一字虚假而显得无比诚挚,对郭嘉连篇累牍的追思自不待言,荀攸故世后,曹操多次嗟叹道:〃我与荀公达先生相处二十多年,他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荀公达属于那种相处愈久,敬意愈深的非凡之人。〃〃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曹操如因没有听从某人建议而导致兵败,回营后必不忘及时检讨,在自责的同时肯定对方的高明。送大将出征时,曹操每每亲自主持誓师大会,以壮行色;一旦将军得胜而归,如徐晃击败关羽,曹操不惜出城七里,亲自摆下盛大的庆功宴,并评论道:〃我用兵三十余年,并所闻古代善用兵者,还没有见过如将军般神勇的战例。将军之功,虽孙武子、司马穰苴亦甘拜下风。〃徐晃带兵出征时曾经率领兵士先祭拜祖坟,以示敢死之心,这份豪情,自然缘于对曹操知遇之恩的报答。 
  奖励的艺术,在于揉入丰厚的人情。曹操有一次半夜起来巡视营房,发现某帐中隐隐亮着烛光,挑帘而入,却见手下一文官办公通宵达旦,终因倦意来袭,昏昏睡去。曹操当即感动得流下眼泪,脱下自己的棉袍为他披上,方始轻手轻脚地出去。曹操最出人意外的一次奖励,在北击乌丸之后。我们曾在郭嘉一章里提到,那一仗曹操虽大获全胜,但打得奇险。当时曹操手下众谋士除郭嘉外,几乎都曾表示反对。曹操班师回营,众谋士正担心受到曹操的嘲弄,没曾想他们竟集体受到了奖赐。〃此仗我虽获胜,实赖天佑,不足自夸〃,曹操诚恳地总结道:〃诸君此前对我的规劝,乃万安之计,所以仍然应该奖励。犹盼诸君日后仍畅所欲言。〃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分别于公元210、214、217年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这是三面有可能一举颠覆中华传统儒教信念的文化反旗,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曹操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有过〃汙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贪将吴起〃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自孔老夫子倡导〃举逸民〃以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范围的〃举逸民〃活动。曹操对负责荐举官员的部下(所谓〃有司〃)所提要求是: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陈寅恪先生对此颇有一番锐识,值得敬录于此。在对儒家伦理及当时士大夫遴选范围作出一番梳理后,陈先生写道:〃孟德三令……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产也。由此推之,则东汉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无从坚守,而其所以安身立命者,亦全失其根据矣。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之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之大变革……(下揣曹操之隐秘)盖孟德出身阉竖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之教义,摧陷廓清之,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从与士大夫阶级之袁氏等相竞争也〃(详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以小可之不敏无学,焉敢对陈先生铁论妄置一词,虽然,我难免又会想,曹操本非阉宦辈之嫡亲后人,阉宦弄权,不仅非自东汉始(秦时即有赵高篡柄),亦非自东汉亡,何以唯独曹操会揣此〃摧陷廓清〃之念,而行此非常之事呢?陈寿的回答应该是富有启发的:曹操乃〃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我们只有在结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不忘记结合曹操的性格特征,才更有可能接近他的〃隐秘〃。 
  曹操性格中的隐秘,连对曹操口诛不止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也大感困惑,在他们评点《三国演义》的文字中,我们便经常读到一些意外的赞扬文字,如〃阿螨的是可儿〃、〃老瞒最会和事〃〃语甚趣〃之类。这虽然可归结为罗贯中古典现实主义小说本身的魅力,却也表明这个事实:曹操是难以被言语道断的。 
  八、全能冠军 
  曹操之所以惹人不快,某种程度上也与此人过于强梁有关。他的能力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几乎没有弱项。中国历史固然无法回避他的存在,甚至在不少貌似与曹操无关的专史中,他往往也能峥嵘出头。粗粗想来,既然孔老夫子以一句〃不有博弈者乎〃的随机性评语而能为撰写〃中国围棋史〃题材的先生反复引用,曹操具备与当世围棋高手对弈的才能,自然更有资格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曹操虽无书法传世,但从他对书法家的厚爱,从他对挂在屋内、题在门上的书法作品经常用心临摹、反复把玩上,我们也能大致看出他的书法修养。另一个证据是:曹操谋士刘晔有一个奇怪的嗜好,从来不愿当着众人的面提出自己的建议。曹操便与他书简相通,有时为探讨一个问题,两人竟会一夜间传递书信数十封。那是写信还是打电话?根据〃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的叙述,曹操并非不能被好事者在〃中国建筑史〃、〃中国工具史〃或〃中国家具史〃中略略带过。曹操对音乐当然也很在行,他所写的诗作乃乐府诗,〃及造新诗,被之管弦。〃曹操会不会在〃中国服饰史〃中也露上一脚呢?据说,曹操的葬服是他自己设计的,风格上既杜绝繁琐,又力避俗气;他还借鉴了某些古代皮装的特点,以缣帛为衣料,设计了一种具有简易随身特点的军服,军官与兵士的区别,只在该种军服的颜色上得到体现…… 
  曹操的武艺虽无法与当世高手匹敌,但也非泛泛之流。他显然擅长游泳,不然少年时在水中击杀蛟龙(应指那种俗称〃猪婆龙〃的扬子鳄)一事,便无法索解。约在十七八岁时,曹操曾独闯中常侍张让的宅院,被人发现后,他竟能舞动一枝画戟,一边呵呵笑着,一边轻巧地越墙而出。张让家那么多家丁,居然奈何不了他分毫。曹操早年落难之时,有一次兵士谋反,放火烧他的营帐,曹操竟演出一幕〃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的武林英雄传出来。少年时就喜欢〃飞鹰走狗〃的曹操,射猎场上自然也当仁不让,曾有过一天之内亲手射杀六十三只野鸡的事迹,弓法之娴熟,令人生畏。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卷,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这看来是真的,因为无须旁证,曹操诗文上的非凡造诣,已经说明了这个事实。何况曹操自己也曾夸口道:〃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曹操另一次夸口是在敌人阵前,西凉兵士久仰曹操的大名,见曹操出阵,个个想挤上前来看个究竟,曹操哈哈大笑,对这些粗汉说:〃你们想看看曹公长什么样吗?和大家一样,非长着四只眼睛,两只嘴巴,只不过比你们多一点智慧罢了。〃) 
  曹操诗歌上的造诣,据我看来,可在中国前十人之列,至少郑板桥先生亦有此见解。他论文章之大乘法与小乘法,在得〃大乘法〃的诗人中仅悭吝地罗列了四人,曹操因年代占先而得以位居其首(其余三位分别是陶渊明、李白和杜甫)。论气韵沉雄,慨当以慷,曹操实有傲视千秋之才。其实曹操的文章也很有特点,黄仁宇先生对曹操文章的〃诚实〃,就曾予以肯定;世纪文豪鲁迅先生还曾特别拈出〃通脱〃一味,激赏不已。鲁迅同样看出曹操诗歌中的〃通脱〃来,对《董卓歌》中那句〃郑康成行酒,伏酒气绝〃的怪诗,意外之余难免还要感叹几句。确实,只有如曹操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