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z >

第17节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z-第17节

小说: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z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坏谝唬惶丛樱挥形拚饕濉⒐ね胖饕濉⑸缁崦裰髦饕濉⒒厣缁嶂饕澹晃寤ò嗣牛幻挥幸桓鲋髁鳎皇顾枷虢绯晌炻揖置妗5诙幻挥凶橹W鑫恼拢凰悼栈暗娜硕啵皇导市卸灰坏愣济挥小U庋霾荒芡贫泄锩'他的结论;就是希望我们组织'中国共产党'。当天讨论没有结果。东荪是不赞成的;所以以后的会议;他都没有参加。我和雁冰(引者注:即沈雁冰;笔名茅盾)是赞成的。经过几次会商之后;便决定组织起来。南方由仲甫负责;北方由李守常(李大钊)负责。当时所谓〃南陈北李〃。上海当时加入的有邵力子、沈玄庐等。戴季陶也是一个。不过他说;孙先生在世一日;他不能加入别党;所以《中国共产党党纲》的最初草案;虽然是他起草的;他却没有加入。〃周佛海:《往矣集》;上海平报社一九四二年版。
邵力子说得很婉转:〃戴季陶退出时;说因有不方便处。〃邵力子:《党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见《共产主义小组》(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茅盾则说:〃戴季陶不干的理由是怕违背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一七五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李达道出了背后的情形:〃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事被列入了日程。维经斯基来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联系;他不懂得什么理论;在中国看了看以后;说中国可以组织中国共产党;于是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戴季陶等人就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孙中山知道了这件事;就骂了戴季陶一顿;戴季陶就没有参加组织了。〃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见《共产主义小组》(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中国共产党还处于〃胚胎期〃;尚未正式成立起来;便有这么两员〃大将〃拂袖而去。戴季陶甚至从新渔阳里六号搬走了;离去时声言:〃我无论如何一定从旁赞助;现在暂时退出。〃戴季陶搬走了;杨明斋租下了新渔阳里六号;搬了进来。于是;这里更成了维经斯基召集各种座谈会的场所。人们并没有因张东荪、戴季陶的离去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地得出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戴季陶走了;李汉俊着手起草党章。李达记得;党章草案〃由李汉俊用两张八行信纸写成;有七八条;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中国共产党用下列的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一、劳工专政;二、生产合作'。我对于'生产合作'一项表示异议;陈独秀说'等起草党纲时再改'〃。这个党;叫什么名字?叫〃中国社会党〃;还是叫〃中国共产党〃?又引起一番争论。连陈独秀也定不下来;于是;写信跟李大钊、张申府商量。张申府又名张崧年;北京大学讲师;与李大钊关系甚为密切。据张申府回忆:〃信写得很长;主要讲创党的事;信中说:'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谈'(大意如此)。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陈独秀在北大当过文科学长;认识的人很多;但有些人不搞政治;不适于谈;而建党的事是秘密进行的。二是陈独秀在北京时;他和守常以及我经常在一起;他常到北大图书馆李主任办公室来(在红楼一层靠东南角的两间房子里);我们的观点一致。他办《新青年》;我们经常写稿。民国七年(引者注:即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底办《每周评论》;我们又在一起。每期刊印是在宣武门外一个报馆里;我曾与李大钊同志去校对;彼此很了解;所以陈独秀说:'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谈。'不是偶然的。当时建党究竟叫什么名字;这没有确定;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这才是第三国际的意思;我们回了信。〃这样;党的名称定了下来。
作为建党的第一步;一九二○年五月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负责人是陈独秀。小组的成员有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沈雁冰、邵力子、杨明斋等。稍后加入的是施存统。
第三部分:酝酿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1
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
就在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那些日子里;一本薄薄的小书的出版;如同下了一场及时雨。
这本书比如今的小三十二开本还要小。封面上印着一位络腮胡子的人物的半身水红色人坐像(再版本改用蓝色);一望而知是马克思。在马克思坐像上端;赫然印着五个大字:共党产宣言。
这初版本在一九二○年四月出版时;印颠倒了书名。连书名印颠倒了;都没有发觉;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于共产党极度陌生;从未听说。这一印错书名的书;迄今只存两本;被确定为《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最早版本。这一版本现存于浙江温州图书馆。这一珍本上盖着〃荫良藏印〃。荫良;即戴树棠的字。戴树棠在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温州发现国内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温州日报》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初版本的另一本;一九七五年还曾在山东广饶县刘集村发现;书名同样印错为《共党产宣言》。这个村子在一九二五年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书上盖着〃葆苣〃印章;表明此书是山东早期中共党员张筱田(又名张葆苣)的。这一珍本现藏于山东广饶县博物馆《穿越黑暗岁月的一道霞光——〈共产党宣言〉中译首版本被发现的故事》;《济南日报》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在一九二○年八月再版时;错印的书名得以纠正;印为《共产党宣言》。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共产党宣言》珍本;是这一再版本;但是封面损坏。上海图书馆保存着完整的《共产党宣言》再版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着一九二○年九月所印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再版本。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封面上还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马客思、安格斯合著;陈望道译〃。这〃安格斯〃;亦即恩格斯。中译本全文共五十六页。《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著;他们在一八四七年十二月至一八四八年一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纵观马克思、恩格斯众多的著作;这篇短小精悍的《共产党宣言》概括了其中的精华。可以说;欲知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第一本入门之书;第一把开锁之钥匙;便是《共产党宣言》。尤其是此文写得气势磅礴;文字精练;富有文采;又富有鼓动性;可谓共产主义第一书。世上能够读懂读通皇皇巨著《资本论》者;必定要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而《共产党宣言》却是每一个工人都能读懂、能够理解的。《共产党宣言》最初是用德文出版的。一八五○年出版了英译本。接着;出版了俄文版(一八六三年)、丹麦文版(一八八五年)、法文版(一八八六年)、西班牙文版(一八八六年)、波兰文版(一八九二年)、意大利文版(一八九三年)……《共产党宣言》风行欧洲;倒是应了它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幽灵〃东行;开始在中国〃徘徊〃。一九○五年;朱执信在《民报》第二号上;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要点。一九○八年;在东京出版的《天义报》;译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以及恩格斯一八八八年为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此后;《共产党宣言》曾一次次被节译;刊载于中国报刊。一九一九年;年仅十九岁的张闻天在八月出版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发表《社会问题》一文;文末节录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十条纲领。然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一直没有全译本。要成立共产党;要了解共产主义;怎可不读《共产党宣言》呢?第一个筹划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是戴季陶。他在日本时;便买过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深知这本书的分量。他曾想翻译此书;无奈;细细看了一下;便放下了。因此此书的翻译难度相当高;译者不仅要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文学修养。
开头第一句话;要想妥帖地译成中文;就不那么容易。戴季陶主编《星期评论》;打算在《星期评论》上连载《共产党宣言》。他着手物色合适的译者。邵力子得知此事;向戴季陶举荐一人:杭州的陈望道!陈望道乃邵力子密友;常为《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撰稿。邵力子深知此人功底不凡;当能胜任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此人瘦削;那颧骨显得更为突出;脸色黝黑;如同农夫。不过;他在书生群中颇为不凡;从小跟人学过武当拳;轻轻一跃;便可跳过一两张八仙桌。他原名陈参一;浙江义乌人。中学毕业后;曾到上海进修过英语;准备去欧美留学。后来未能去欧美;却去了日本。兴趣广泛的他;在日本主攻法律;兼学经济、物理、数学、哲学、文学。一九一九年五月;他结束在日本的四年半的留学生活;来到杭州。应校长经亨颐之聘;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语文教师。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是浙江颇有声望的学校。校长经亨颐曾留学日本;是浙江名流;后来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其女经普椿为廖承志夫人。经亨颐广纳新文化人物入校为师;先后前来任教的有沈钧儒、沈尹默、夏丏尊、俞平伯、叶圣陶、朱自清、马叙伦、李叔同、刘大白、张宗祥等。
陈望道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后;与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四位语文教师锐意革新;倡导新文学、白话文;人称〃四大金刚〃。一九一九年底;发生〃一师风潮〃;浙江当局要撤换经亨颐;查办〃四大金刚〃。邵力子在《民国日报》上发表评论;声援一师师生。各地学生也纷纷通电声援。浙江当局不得不收回撤换、查办之命令。
第三部分:酝酿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2
不过;经此风潮;陈望道还是离开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就在这时;戴季陶约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给了他日文版《共产党宣言》;还给了他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对照之用。(据陈望道的学生陈光磊在一九九○年三月八日告诉笔者;陈望道生前与他谈及;周恩来在五十年代问及《共产党宣言》最初依据什么版本译的;陈望道说主要据英译本译。)(据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是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借出来的。)一九二○年二月下旬;陈望道回到老家——浙江义乌县城西分水塘村过春节;便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文集》第三卷;《五四运动和文化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这个小村跟冯雪峰的故里神坛、吴晗的故里苦竹塘;构成一个三角形。
陈望道避开来来往往的亲友;躲进老家的柴屋里。这间屋子半间堆着柴禾;墙壁积灰一寸多厚;墙角布满蜘蛛网。他端来两条长板凳;横放上一块铺板;就算书桌。在泥地上铺几捆稻草;算是凳子。入夜;点上一盏昏黄的油灯。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辞典》、《英汉辞典》;字斟句酌着。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又是一本很难译的书。头一句话;便使他绞尽脑汁;这才终于译定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其后;罗章龙曾试图将德文版原著《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也深感〃理论深邃;语言精练〃。为了译第一句话;罗章龙亦〃徘徊〃良久。如他所言:〃对于这句话研究时间很长;觉得怎样译都不甚恰当;'幽灵'在中文是贬意〔义〕词;'徘徊'亦然。〃罗章龙:《椿园载记》;八九页;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罗章龙反复琢磨;结果仍不得不沿用陈望道的中译文;然后加了一段注解;加以说明:〃有一股思潮在欧洲大陆泛滥;反动派视这股思潮为洪水猛兽;这就是共产主义。〃罗章龙思索再三;还是采用陈望道的译文;足见陈望道译文的功力和严谨。
江南的春寒;不断袭入那窗无玻璃的柴屋。陈望道手脚麻木;就请母亲给他灌了个〃汤婆子〃。烟、茶比往日费了好几倍。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宜兴紫砂茶壶里;一天要添加几回茶叶。每抽完一支烟;他总要用小茶壶倒一点茶洗一下手指头——这是他与众不同的习惯倪海曙:《春风夏雨四十年——回忆陈望道先生》;知识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一九二○年四月下旬;当陈望道译毕《共产党宣言》;正要寄往上海;忽听得邮差在家门口大喊〃陈先生电报〃。拆开一看;原来是《星期评论》编辑部发来的;邀请他到上海担任编辑。二十九岁的陈望道兴冲冲提起小皮箱;离开了老家;前往上海;住进了三益里李汉俊家。斜对面是邵力子家。陈望道把《共产党宣言》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了李汉俊;请他和陈独秀校阅译文。陈望道住进三益里;使三益里又多了一枝笔。他到渔阳里见了陈独秀。正在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便邀陈望道参加在新渔阳里举行的座谈会。当李汉俊、陈独秀校阅了《共产党宣言》;再经陈望道改定;准备由《星期评论》发表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编辑部在三楼阳台上开会;〃决定《星期评论》停办〃《关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的回忆——陈望道同志生前谈话记录》;《复旦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风行全国发行量达十几万份的《星期评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