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

第41节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第41节

小说: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笆被羝龋聿赡伞!9月26日,中共中央复电张国素,不同意四方面军西进。同一天,张国焘向中共中央连发四电,称:“我们决定四方面军即应行动,先机抢占永登一带地区。”‘现已按此决定调动,不便再改动,务祈采纳。”又称:“四方面军已照西渡计划行动,通渭已无我军,如无党中央明令禁止。决照计划行动,免西渡、北进两失时机。” 
  四方面军已开始西进行动。徐向前率先头部队向洮州进发,向老乡调查河西地形、气候等情况。老乡说,现在黄河对岸已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徐向前认为,地形、气候条件不利,渡河计划难以实现,9月27日,他把调查情况和自己的意见向朱德、张国秦作了汇报。恰在这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来电明令禁止四方面军西渡,电文指出:“中央认为:我一、四两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西均可占领,完成国际所示任务;分则处均难占领,有事实上不能达到任务之危险。一、四两方面军合力北上,则二方面军可在外翼制敌;一、四两方面军分开,二方面军北上,外翼无力,将使三个方面军均处于偏狭地区。敌凭黄河封锁,将来发展困难。且胡敌因西兰路断怕我攻击,又怕东北军不可靠,不敢向隆德、静宁、拟向天水靠近王均。如四方面军西渡,彼将以毛军先行,胡军随后,先堵击青、兰线,次堵击凉、兰线,尔后敌处中心,我处偏地,会合将不可能,有一着不慎,全局皆非之虞。”“因此,中央认为四方南军仍宜依照朱、张、陈9月18日之部署,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区,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仍在外翼制敌,则万无一失。一方面军目前确占界石铺,一面立即出四团以上通过隆、静线,直逼秦安、天水,使胡敌不敢动作,以便四方面军十分安全的北上。务请顾及整个局势,采纳此方针,亦即9月18日朱、张、陈三同志之方针。” 
  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徐向前地汇报,朱德、张国煮在洮州召开会议,讨论方针,一致决定放弃西渡计划,执行中央指示北进。随即复电中央:“为尊重你们的指示和意见,决仍照原计划东出会宁,会合一方面军为目的,部队即出动,决不再改变。” 
  红一方面军为接应红四方面军北进,于9月30日派出红一军团第二师附骑兵第二团主力为左纵队,南下与先期占领界石铺的特别支队靠拢;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为右纵队,主力出郭城驿,于10月2日进占会宁城。 
  9月29日,红四方面军总部下达了北进静、会地区的命令。中共中央立即来电表示“十分佩服与欣慰”。30日,红四方面军分为五个纵队,向通渭、庄浪、会宁、静宁北进。10月5日,重占通渭城。10月7日,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一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会合。10月8日,红四军第十师在会宁之青江驿、界石铺与红一军团第一师会合。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10日,朱德、张国焘抵会宁,与红一方面部队胜利会师。 
  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平丰镇,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胜利会师。 
  至此,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终于胜利会师,结束了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 
  10月10日,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致电毛泽东,兴奋他说:“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合已胜利的实现了,全世界的群众奋起了,??在会宁我们已经与红一师的战士们携手见面了。他们英勇杀敌的气概,和蔼亲诚的态度,使我们景仰钦佩。”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面是极为热烈的。红一方面军将久已准备的毛衣、毛袜、毛手套、羊皮、羊毛、缝衣机和粮食、牛、羊、肉、菜、蜂糖等大批慰问品,送给二、四方面军的战友们。战友们相见,紧紧握手,热烈拥抱,喜泪盈眶,欢呼阵阵,充满着团结、友爱、融洽、欢欣的气氛。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了《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向红军的领导者、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敬意与欢跃的贺忱;”指出“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在中国与日本抗争的国际火线上,在全国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了。”提出了会师后红军的任务:“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就是创建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阶段中树立全国人民的模范,树立抗日战线的模范,争取一切国民党军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通抗日前进道路,扩大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根据地,为保卫西北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为保卫全国而战,为收复失地而战,为联合工、农、商、兵,为联合各党各派各界各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而战。”① 
  中国三大主力红军的大会师,对于发展壮大红军的力量,开创革命的新局面,促进全国抗日战争的实现,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935年9月张国煮强令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毛泽东曾对红四方面军的同志说:“南下的路是走不通的,你们将一定要北上的”“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毛泽东又对红一方面军的同志说,红四方面军总有一天要北上与我们会合,“也许在明年这个时候。”时间正好过了一年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毛泽东的预言惊人准确地实现了。 
  ①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7册第262页。 

致力全党的团结和统一 
  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不少同志提出清算张国焘另立中央等一系列罪行。毛泽东为了等待一部分受蒙蔽的四方面军同志的觉悟,使全党、全军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耐心说服了那些要清算张国焘错误的同志。对张国焘本人,他以诚相待。张国焘来到陕北后,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话,帮助他认识错误。1937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召开清算张国焘错误的会议之前,毛泽东又把张国焘请到自己住处的窑洞——延安吴家窑洞里来,开诚布公地和他谈话,耐心地指出他擅自把队伍拉到西康,并且另立中央的严重错误,要他深入地进行检查,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张国焘很会演戏,他掉了几滴眼泪,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并表示一定要改正错误。他还说出了自己的思想顾虑:怕从此以后,自己威信扫地,再也抬不起头来,今后无法再工作了。毛泽东给他讲解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劝他打消思想顾虑。张国焘临走时表露出一副很感激的面孔。 
  1937年3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红军军以上干部,共56人。会上,张国焘作了检查,原则上承认自己是“路线错误,是退却逃跑的错误,是反党反中央的错误。”但对具体事实拒不认错,进行狡辩。随后,毛泽东、任弼时、朱德、张闻天、秦邦宪、凯丰、林伯渠、董必武、贺龙、彭德怀等30多人发言,以大量具体事实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大搞军阀主义、退却逃跑主义的罪恶活动,分析其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深挖其错误实质及历史根源,与会大多数四方面军干部积极揭发张国焘的错误,自觉肃清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影响。张国焘在会上假惺惺地保证:以后绝对忠于党的路线。”为了给张国焘以改正错误的机会,党中央决定暂不给他做组织结论。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决定》指出:张国焘在四方面军的领导工作中,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错误。这此错误在鄂豫皖苏区的工作中已经开始存在着,在川陕苏区中尤其在他的最后一时期中,已经形成为整个政治路线的错误。从退出川陕苏区到成立第二中央为止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退却路线与军阀主义的登峰造极的时期。这是反党反中央的路线。 
  《决定》揭示了张国焘错误路线的阶级根源,指出张国焘路线是农民的狭隘性;流氓无产阶级的破坏性及中国封建军阀的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政党内的反映。 
  《决定》批判了张国焘的军阀主义,指出张国焘轻视党的领导作用,用全力在红军中创造个人的系统,他把军权看作高于党权。他的军队是中央不能调动的,他甚至走到以军队来威逼中央,依靠军队的力量,要求改组中央。在军队中公开进反中央的斗争。最后,他不顾中央的一切命令,自动南下,实行分裂红军,成立第二“中央”,造面中国党与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空前的罪恶行为。在同二方面军会合时,他曾经企图用强制与欺骗的方法,使二方面军同意他的路线,共同反对中央,这一企图遭到二方面军领导者的严拒而完全失败了。他对于创造红军模范纪律的忽视,造成了红军与群众的恶劣关系。军阀军队中的打骂制度与不良传统在红军中依然存在着。这就是张国焘军阀主义的实质。 
  《决定》指出“张国焘由于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右倾机会主义估计,对敌人力量的过分估计,对自己的力量的估计不足。因此丧失了红军在抗日前线的中国西北部战胜敌人,创造新苏区,使苏维埃红军成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中心的自信心,而主张向中国西部荒僻地区,实行无限制的退却。这是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实质。 
  《决定》把张国焘的问题与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严格区别开来。指出,中央对于四方面军的干部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不畏险阻,英勇苦战,献身于苏维埃事业的忠诚,表示深切的敬意。对于四方面军的干部在中央直接领导之下所获得的极大进步与对张国焘路线的正确认识,表示极大欣慰,过去四方面军所犯的错误,应该由张国焘负最主要责任。一切把反对张国焘主义的斗争故意解释为反对四方面军全体干部的斗争,把四方面军的干部同中央肿立的企图与阴谋,应该受到严重的打击。四方面军的干部是中央的干部,不是张国焘个人的干部的。中央号召四方面军的及整个红军的全体同志在开展反对张国焘路线的斗争中象一个人一样,团结在中央的周围,来完成党当前的伟大任务。 
  延安会议以后,1937年4月至6月在党内和军内开展了揭发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这是一次生动的马列主义教育,4月,在延安召开了反张国煮路线斗争大会,中央团上干部、四方面军连以上干部参加。会上发言的同志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和罪行,批出其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四方面军一些原来不明真相,对反张国焘路线心存疑虑的同志,听了都大力震惊,非常激愤,要求党中央把张国焘撤职,开除党籍,甚至有的还要求枪毙他。 
  毛泽东出席了大会井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对我们党内犯错误的同志,不应该惩办了事,斗争是为了团结,经过斗争,要达到团结的目的。一个同志落在井里,我们不能向下抛砖头,应该把他救上来。张国焘虽然对党犯下了这样重大的错误,党仍然耐心地等待他??” 
  这次大会使大家对张国焘路线的错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毛泽东的博大胸怀有了亲身的体会。西路军失败后历尽艰辛回到陕北的戴克林,参加大会后认识发生很大变化,他说:“毛主席才真正是最爱护干部、最爱护党内团结、最能以理服人的啊!“要是按张国焘的办法来处理,不用说今天的他(指张国焘),就是今天的我们,如果不枪毙,也得一撤到底,当挑夫,罚劳役。那真正是军阀主义呀!① 
  毛泽东还深入抗大了解情况,及时指导反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健康发展。有一次,毛泽东到抗大调查研究,有的同志汇报说,四方面军一个连指导员问战士:“到底毛泽东的学问大,还是张国焘的学问大?”这个问题如何处理?汇报同志主张整一整这几个战士,毛泽东当即制止这种做法,说:“不能这样办,那几个战士说张国焘的学问大是有原因的,因为张国焘没有整过他们的,路线错误,,而我们却整了。张国焘的路线错误应当由他本人负责,不能责怪下面,不能反到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头上去。”②毛泽东从这件事情中,发现并纠正了张国焘路线斗争中一度出现的扩大化和过火行为。从而团结了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和战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