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另类西安事变 >

第22节

另类西安事变-第22节

小说: 另类西安事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正叩'注67'
  蒋公作为全军统率,仍以身作则,奔赴统一中国圣战前线,於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到达南昌,当时的通讯工具,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蒋公於十九日才从上海方面得知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之事变,蒋公获悉此恶讯後,心急如焚,立即致张学良〃限即刻到〃特急电,盼张学良〃近情时刻电告〃,清楚的表明,蒋公此前未知〃近情〃,并渴望(〃时刻电告〃)知道〃近情〃,且仅仅在他拟该电稿时(十九日晚八时左右),才知〃日兵昨夜攻沈阳〃,可见张学良於十八日夜请示蒋公云云,不是事实。直到十九日才从上海方面得知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之事变的蒋公,怎么可能在此前的十八日,他尚未知沈阳发生甚么事的情况下,无端下达不准抵抗的命令呢?
  其次,从蒋公九一八後,给张的第一封密电的内容来看。蒋公虽没有像後来的西南孙科政府那样,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明知像张学良这类拥兵自重的军阀,不会〃瓦碎〃去抗日,却给张下达死守锦州的命令。即刻将中国的内幕,即正如日本人所说的那样,中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没有资格加入国联暴露於外,既让友邦见轻;又助长敌国亡我之气焰的不明之举。蒋公深知当时中央政府的政令不出五省,为了维护中国表面统一,充分考虑张学良这类军阀的接受能力。仅仅给张献计献策:〃辟之〃'注67',帮助张摆脱内外困境,幻想德服像张学良这类军阀。
  从蒋公给张的密电的措辞来看,看不出蒋公曾给张学良下过命令:命令张不准做这;不准做那(包括不准抵抗)的痕迹。(顺便提一下,鉴於上述原因,蒋公虽没有下达抵抗令,但蒋公曾特别接见九一八时,唯一奔赴营房履行职务,抵抗日军的东北军军官王铁汉,并表阳他:〃你做得很好。〃'注51'说明蒋公内心是支持抵抗,尽管当时中央军只有胡宗南等为数不多的军队,且已陷入平熄南京中央政府心脏地区叛乱的苦战中,再也无法抽不出兵力与日军作战,但并不表明反对东北军与日作战,倘若几十万东北大军,奋起抗击日军,能把小小日本拖在东北,使之无力侵犯南京中央政府当时控制的五省,我想没有一个南京中央政府的官员会反对的,甚至连汪精卫也亲自北上,游说张抗日,真是求之不能,怎么会下达不准抵抗的命令呢?)此外,人们还可从蒋公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到十九日的行程,来分析蒋公究竟甚么时候知道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之事变。十八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中正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沿江西航,奔赴统一祖国的圣战前线。十九日抵达南昌後,接到上海方面的急电才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蒋公随即改变原定行程,决定回南京。可明显的看出:蒋公决定不再去江西前线,而回南京的时间,是蒋公知道沈阳发生日军武装进攻之事变的时间。蒋公究竟甚么时候决定不再去江西前线呢,而回南京呢?显然该时间不是蒋公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沿江西航的十八日,也不是沿江西行途中的十八日晚与十九日晨。倘若沿江西途中的十八日晚与十九日晨,蒋公知道八一九事变,蒋公中途就返南京,不可能抵达南昌了。
  且南京中央政府有完整的挡案,严肃的军令,更有完整的顺序号、防伪密码,以及极严格的收发程序,不是想伪造就能伪造的,想否认就能否认的。
  中共学者经多方努力,始终也找不到蒋介石曾给张下达过不准抵抗的命令。这一系列的事实证明:张学良在西安事变期间,用裁赃的方法,硬要把蒋公打成耻国丧地的民族罪人。使西安地区不明真相的偏激群众,〃义愤填膺〃,再假他们之手,置蒋公於死地,代共产党报〃十年血海深仇〃,取得他们的好感,以能加入共产党,并〃释苏前嫌〃,从而得到苏联的援助。还可看出:张学良此时裁赃於蒋公的所谓不准他抵抗的密电,只是张学良用他自己的电报终端机打出的,只有他们所需的文字。而无正确的南京中央政府密电顺序号,以及其它的防伪密码,经不起有关专家鉴定的伪电。(张学良始终不敢把他那〃当护身符一样,随身携带,珍藏於特制小皮包内的蒋介石给他的不抵抗的命令。〃'注21、22、23'拿出来让有关专家鉴定真伪。)张学良连极严肃的军令也能编造,还有甚么其它事不能造呢?张等此时尽其所能,煽动西安地区偏激民众仇恨蒋,使他们义愤埴膺,达到能〃公审蒋〃的程度,一旦接获莫斯科的嘉奖令,即以蒋头来祭他们的革命大旗,而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注33'
  〃对外宣传八项主张〃(对外指西安广大群众及全国媒体)以激烈的抗日言论,如〃一致起来走向抗日战争,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张学良将东北〃大帅府〃中的钱,以及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宁愿送给日本人,也不愿搬入内地,为御外做准备,既已耻国丧地,仍有脸豪逛欧洲,张旅欧八个月,每月耗费四十万元,而当时中央军一个师一月的军费才约十万。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又托外国人将他在上海外国银行的巨款,转移至国外,如此耗费国财,仍有脸侈谈有钱出钱!)尤其是武装同志和壮年同胞,一定要把一腔热血洒在抗日战线上,(张学良的核心成员〃激进的抗日分子〃孙铭九等均投日叛国,如此群类也能厚着脸皮侈谈抗日,竟有人相信,真是不可思议。)等动听的抗日言论,掩饰他们篡国篡权的阴谋。
  2、扣蒋做人质张学良原以为劫蒋除蒋向苏邀功,一定会取得苏联信任,可苏联对张献上的此殷勤,不仅不屑一顾,反而严厉谴责。〃交人民公审〃蒋,对张学良来说,已完全失去意义。张当然不会为了毛泽东去除蒋的,所以此後尽管中共一再要求张除掉蒋。'注29、32、35、37'张反复向中共解释:〃留此人在手,大有文章可做。〃'注43'如要钱有饯,〃与张商定多少给多少〃'注60';要地有地,〃他(指蒋公)暗示可将西北及红军问题日後交我(指张)处理。〃'注69'
  张对他的亲信:留此人在手大有文章可做,潜台词是你们何必要杀蒋呢?留蒋做人质,你们可向南京勒索你们所想得到的一切。
  张对西安民众:又编造了〃自端纳来後,蒋介石的态度有了变化,他从宋美龄托端纳带给他的信末,说南京是'战中有战''注7'(又书为'戏中有戏')中,省悟到危害他的不是张、杨,而是何应钦。因此,他开始允许西安方面和他商谈抗日问题。〃'注70'〃蒋介石这时的态度事实上也已远非此前之强硬。〃'注71'用抗日的词汇来掩饰他们要中央军撤至潼关以东,以能据西北称雄。张编造的这些〃原因〃与〃结果〃,根本就不值一驳。首先张说:〃他(指蒋公)开始允许西安方面和他商谈抗日问题。〃'注71'张学良与中共真的要谈抗日问题吗?
  中共要抗日吗?正如曾当过毛泽东私人秘书的李锐先生後来著文所说,毛洚泽东教育全体中共党员认清:〃中国是蒋介石的,因而中国失败得越惨越好,中国的领土被日本占领得越多越好。〃'注61'显然毛泽东的中共,是不会为了蒋介石的中国去抗日的。所以早在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七日,蒋公就派邓文仪与中共谈抗日问题,且条件相当优厚,既不要中共改制改编,又给中共军械军饷,让中共出绥远抗日。但被毛泽东以〃满纸联合抗日,实际上拒绝我们的条件〃拒绝了,毛译东的中共所要的条件是甚么呢?请见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毛泽东联名给共产国际的密电:〃我们所希望的地区是青海、甘西、宁夏……一带。即使蒋承认红军占领这个地带(这个可能是极大的),也不它见到能使这一地带的土著统治者能自动让出其防地(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从苏联取得飞机、大炮後攻取(此一地区内的)坚固城寨〃。毛泽东的中共根本就不关心抗日,他们所热衷的是从青海、宁夏地方政府手中,夺取这些地区。即使中央军撤出西北後,他们还要在西北地区发动内战。直到完全占领该地区。毛泽东关心的是唯一事情是夺权,何来真正抗日问题可谈。
  张学良真的像他们台上表演的那样,〃巳急不可待〃,早日〃拼此一腔热血〃,只须像他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上午,谒蒋聆训时所说的那样,将他手下那些,已〃急不可待〃的〃激进的抗日分子〃,分批派回他们各自的东北老家打游击即可,何须发动西安事变!
  更何况张学良在他们内部商量真实计划时:〃立即与日军接触,条件也不成孰。〃此外,张学良本人在日军面前的表现,以及後来八年抗战中,孙铭九等投日叛国的事实都表明,以如此群类为核心的群体,根本就不可能抗日。他们关心的是:〃尽撤入陕之兵,西北交张主持。〃其它一切他们均不关心,因而才有〃其它一切……抗战筹备……均循先生(指蒋公)预定方针前进,御侮大业可速就〃'注40'。这说明他们既不关心抗日,又早知蒋公预定的方针,是可使御侮大业速就的良策,何来的抗日问题可谈呢?
  其次,张学良编造的:〃他(指蒋公)省悟到危害他的不是张、杨,而是何应钦,因而态度转变。〃更不值一驳,蒋公始终信任何应钦将军,随後的八年抗战中,一直任命何要职,特别是抗战胜利後的南京受降盛典,蒋公委托何应钦将军主持。说明了蒋公深知何将军在敌强我弱的困境下,为了减轻战火给同胞带来的苦难,忍辱负重与敌人周旋,被不明真相的人,污为媚日的冤屈。让何将军主持南京受降盛典所带来的荣誉,弥补他多年所受的冤屈。足见蒋公对何知之之深,根本就不存在怀疑何在西安事变期间危害自己的问题,张学良如此搬弄,更见其伪造品低劣下可信。
  张学良在蒋公面前,又巧舌如簧的说他看了蒋公的日记,知道蒋公早准备抗日,错怪了蒋。早知此,就不会发动西安事变了,来掩饰他发动西安事变的真正原因:劫蒋除蒋,向苏联邀功,以能取得苏联的信任,〃释苏前嫌,遂多年联苏的愿望。〃以能在苏联大力支持下,〃缔造一个崭的时代。〃'注33'达到〃委员长退休,由我来干〃的目的。
  是不是蒋公真的像张学良对西安民众所说的:〃自端纳来後,蒋介石的态度有了变化,他从宋美龄托端纳带给他的信末,说南京是'戏中有戏'中,省悟到危害他的不是张、杨,而是何应钦。因此,他开始允许西安方面和他商谈抗日问题〃呢?还为张学良十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四时与到西安的宋美龄的谈话内容所否定,张对夫人说:〃委员长自被禁後,一直怒不可遏,拒不谈问题。〃'注56'张学良的这段话清楚的告诉世人:蒋公从十二日晨被劫持,直到二十二日下午四时,都〃一直怒不可遏〃,且〃拒不谈问题〃,态度始终如一,并没有变化。张学良此类伪造,不足为奇,张学良的话本来就不可信。
  3、无条件释蒋'注72、73、74'
  张学良从有条件释蒋(〃尽撤入陕之兵〃),转变为无条性件释蒋'注72、73、74'的真正原因,是他一再苦苦哀求中共公开〃三位一体〃,可中共直到十二月十三日晚,中共仍拒绝他的恳求,使他对据西北称雄完全失去信心,更省悟到,中共封他的所〃西北大联合〃的政府首席,与军队统帅,只不过是给他戴了一顶纸糊的高帽,其实中共并他学良当一回事,他这个政府首席,军队统帅,连一再哀求尊他为统帅的部下(中共),公开三位一体也做不到。如此被人玩弄,再玩下去,不但捞不到任何好处,且孙蔚如的:〃放出蒋,把张学良扣起来。〃'注75'每分钟都可能成为现实,到那时连命都不保,惊恐到了不能入睡的程度,以致直到送蒋公回洛阳後,才能在洛阳呼呼入睡。'注49'
  张学良当然不会把他自己思想转变的真正原因告诉他人,张又制造舆论,使他人相信张如此改变是有道理的,如〃根据南京方面的情报,亲日派现有阴谋,因此有必要使委员长速返南京,以镇压大局。〃'注66'〃是的,我打算亲自送他到南京,我这一著是抓住他的心,比你们想得高,这次事变对他是很大的打击,今後要拥护他做领袖,使他能保持威信和尊严……,不致对我们再存戒心。〃'注76'〃假若我们拖延不决,不把蒋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会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战,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说时,他的感情十分激动。〃'注76'张为甚么会如此激动呢?这是因为每当张学良问中共要苏援时,中共主张〃尽快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反倒认为张要求有些过左〃'注68';但当张真的准备和平解决时,中共又把他的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