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另类西安事变 >

第16节

另类西安事变-第16节

小说: 另类西安事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采取行动,听任中共被消灭,中共被消灭後,剩下张学良与杨虎城的部队。正如当时重要将领徐永昌所说:〃东北军作战力薄弱,而军纪太坏,若久戍而敌不至,失尽民心。〃 '注17'南京中央政府为了未来的抗日需要,肯定会整训,这正是张、杨深为担惊忧的,正杨虎城对他的亲信孔从周所说:〃三天一改编,二天一归并,很快就会被肢解,现在我们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注52'军队是张学良与杨虎城这类军阀的命根子,他们为了保住他们的命根子,死里求生,以〃百倍的仇恨,千倍的疯狂。〃悍然劫蒋。这是张、杨决定劫蒋的原因,以及西安事变的决策过程。
  欧洲有一部电影,描述欧洲的贵族,为了个人权位,到疯狂程度,相比张学良为了攫取个人权位的疯狂程度,电影中的欧洲的疯狂贵族,应称绅士,现在拍了不少有关西安事变的电影,要拍一部有内函,能透视张学良灵魂深处,揭示西安事变内幕的电影,应取名《疯狂的军阀》。
  在西安研究中,有一个极易被人误会的问题,就是随着德、日对苏联的威胁日益增加,斯太林似乎意识到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才能帮助苏联拖住日本,使苏联摆脱两面受敌的危境。开始考虑放弃多年敌视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但是苏联的国家利益,与毛泽东急切的夺取最高权力的强烈愿望脱节,毛当然不会认真执行,其他中共干部,如此时在张学良边的潘汉年,〃他前几天,一直在争取张学良下决心实行反蒋的西北大联合计划,突然改口,多有不便,更何况即使潘汉年本人,这时对新方针的具体内容也不甚了解。因此,潘汉年在八月三十日晚与张学良的谈话中,完全不曾谈到要张学良继续与蒋介石保持统一的问题。〃'注1'张学良一直到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仍表示:〃西北之联军可成矣。〃 '注1' 甚至直到劫蒋成功後,张学良自以为干了一件深得斯太林欢心的大事,而兴致勃勃的向苏共邀功。'注2、3'清楚的表明,张学良直到他邀功时,仍不知道斯太林已放弃敌视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张学良仍满腔熟热忱的幻想用激进的革命行动,取得斯太林的信任和支持。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毛泽东在西安事变前,将斯太林要张学良继续与蒋介石保持统一的指示告诉了张学良。'注1'
  还可在杨虎城身上得到印证,〃近一年来他(指枳杨虎城)所接触的中共党员如王世英、汪锋、王炳南等,他们所讲的都是'反蒋抗日'(即'一心要让蒋崩溃''注12'),从没有讲过 '逼蒋抗日',或'联蒋抗日'。他并未注意到中共政治方针改变。〃'注12' 直到一九三七年二月二日後,杨虎城 〃宣称他已经了解到,这次西安事变之不成,完全在於当时日本与苏联都在拉南京,苏联已经比日本领先了一步,因此它力主中国应在蒋领导下实现和平统一,当然不会援助西安之举,这是事变事实上不能成功的关键。〃'注48'也就是说杨虎城供认:力主中国统一的苏联,当然不会援助他与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这样破坏中国统一的内乱之举,间接的承认西安事变只不过是复僻据地称雄之举,彻底否定了他们的 〃爱国抗日〃,〃逼蒋抗日〃 之类虚假台词。 还说明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和杨虎城根本就不知道,苏联反对他们破坏中国统一的种种阴谋活动,毛泽东惟恐影响张、杨的反蒋积极性,一直没有将苏共要他们改变,〃一心要让蒋介石崩溃的 '抗日反蒋' 方针〃'注1'告诉张、杨。
  张学良和杨虎城满以为他们干了深得莫斯科欢心的大事,而兴致勃勃的向莫斯科邀功。'注1'
  这里再强调一下,西安事变只是张学良、杨虎城等极少数人秘密策划的 〃军事阴谋〃,与 〃失去家园〃,〃流落异乡〃, 〃怀念故土〃,〃魂萦梦系白山黑水〃 的广大东北军官兵无关。这是因为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广大官兵,不但事先不知道他们的阴谋活动。相反,常常抵制张、杨不利於中央的言行,就以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为例,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冯钦哉公开反对他们叛乱,宣布效忠中央'注16';十七路军另一高级将领孙蔚茹提出反政变:〃把蒋放了,把张学良扣起来。〃'注16'东北军的王以哲军长:〃张当初拥蒋,今又反蒋,是无信义,我绝不赞成。〃'注4' 军长何柱国:〃坚决要求出兵(驱赶入侵他防区陇东的红军),联共的事张没敢与何说,推说红军不好打,不予同意,但何坚决要求出兵,张阻难不住,只好说 '丢一人一枪,惟你是问',随後立即把何的行军计划密告中共。〃'注4'军长万福麟拒绝张要他进住郑州的命令。'注16'军长缪澄流就对蒋公的卫士说:〃付司令身旁近来出现些屑小(教唆他做对不起委员长的事)。〃'注14'军长于学忠:〃下一步怎么辨?〃'注16'……。张学良召开东北军高级将领宣布劫蒋的的会议上,就以军长缪澄流对蒋公卫士所讲的话开头,张学良厉声叱责缪澄流:〃你在蒋卫士面前卖甚么乖……。〃 摆出要拿缪澄流军长开刀的架势,吓得缪泪流满面,当场求铙。张当场宣布缪不能离开总部办公室半步。'注14'张就是如此裹胁东北军高级将领参予劫蒋的。甚至,连派去劫蒋的士兵,也是被蒙骗参与军事行动的。请看看孙铭九自夸,他是如何动员卫兵去劫蒋的:〃我们的付司令被委员长扣押了,今天我们去救出我们的付司令。〃 '注14'
  注释:
  '*注':为了叙述简单,用一举歼灭中共,实际上军事布署,不是一举歼灭中共,而是把红军赶往外蒙边境,毛泽东识破蒋公这一策略:〃(蒋)让红军出绥蒙边境,诱发日苏战争。〃中央军第三号人物,以及当时前线实际指挥陈诚:〃把红军赶到绥蒙沙漠,看他们还要求甚么条件,让苏联收拾他们。〃'1', ,杨奎松, 东大图书公司出版,1995年,P。300,314, 315,84-87,179,188——193'2', 同注'1',P。322'3', 同注'1',P。326'4', ,张魁堂,新潮出版社,1993年,P。322,206,76,238'5', ,杨天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P。329,330'6', ,苏登基,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P。110——113,156,336,349'7', ,李翠莲,立绪文化出版,2001年,第18, 222页'8', ,毕万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9', ,朱文原,台北国史馆,1994年'10',,刘东社,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Vol。21 No。2 P。73…78'11',,孔从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89年,P。 147'12',,赵棱熹,汉湘文化出版,1995年,P。 187'13',,司马桑敦,Evergree Pubishing Co。,1985年,P。78'14',,李敖,李敖出版社,1988年,P。 41'15',,王成斌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二集,P。445,456,465'16',,王禹廷,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P。117'1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 1991年,'18' 《黎天才自传》,黎天才,1949年8月稿,未刊。
  '19', ,王书君,香江出版社,2004年,P。
  
  第六章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张学良为甚么劫蒋,又为甚么释蒋本章内容摘要:
  张学良威劫国家元首、三军统帅,震惊世界,“盖全世界之目光,刻正集中於中国。”'注1'又转而送蒋,张学良为甚么要如此干呢?说法甚多,令人扑朔迷离。
  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此问题,就清析得多,连“杀父之深仇,夺家之大恨,且负不抵抗之奇耻”,也不能激发张学良“把脑袋拴在裤子上”,而愤起抗日。但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竟敢“把脑袋拴在裤子上”,悍然劫蒋,究竟甚么事比“国难家仇”更揪动张学良的心呢?
  本章小心求证出,西安事变前夕,确有比“杀父之深仇,夺家之大恨,且负不抵抗之奇耻”,更揪动张学良的心,更能活化张的细胞、振奋张的神经、激荡张的心灵的重大秘密。张学良为甚么冒险劫蒋呢?是因为张追求此;张学良为什么又转而送蒋呢?是张已失去此。且认真的分析张学良从豪情满怀的追求此,到无可奈何的失去此,以致“精神几临崩溃边缘”'注2'的心里历程。
  一、引言有人认为,“张学良的言论,是张学良思想行为的最真实的记录”。大量引用张学良本人的言论,来解释张为什么劫蒋?又为什么释蒋?但是,就以张学良与周恩来的延安会谈为例,就有三个内容完全不同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周恩来给中共中央关於延安会谈的报告》;第二个版本,《刘鼎的回忆录》;第三个版本,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反省录》
  是不是张学良《西安事变反省录》中,有关他们延安会谈的记述,也是张学良在延安会谈过程中,“思想行为最真实的记录”。而周恩来与刘鼎版本,都是伪造的呢?
  张学良煞有介事的宣称:“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的,不是打任何中国人的,我们的枪,所有中国人的枪,都是打日本帝国主义的。”'注3'气壮山河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名,发动西安事变,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成功的发动西安事变後的真实行动,不但不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而且“要求红军与他们共同行动首先打击胡宗南”'注4',并命令已在华北抗日前线的万福麟军,枪口转内,南下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郑州'注3,7',命令炮兵旅旅长黄永安,攻取中央政府控制的洛阳'注3',命令于学忠军攻占中央政府控制的兰州。'注3'还枪杀蒋孝先、宪兵二团团长杨镇业、宪兵三团中将杨国珍等,难道蒋孝先、杨镇业、杨国珍等不是中国人吗?更具讽刺性的是,“枪口对外”喊得响彻云霄的张学良,竟要枪毙他的同党杨虎城(宋子文日记),孙铭九等更亲手枪杀他们同党蒋斌,这说明了张集团台前的言论,并不是他思想行为的真实记录。因而,在探究张学良真实的想法前,先探讨一下西安事变策划者们的语言奥密是有益的。
  二,二套语言系统西安事变策划者们,使用二套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即对外语言系统与对内语言系统。张学良早在旅欧归国之初,如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一日,发表了书面谈话:“德、意之所以复兴。因为他们的民众能够万众一心,拥护领袖。所以,领袖有力量,能克服复兴途上的障碍。我们的国家则不然,一个领袖刚刚表现出领导力量,便有人妒忌,来拆台,於是内战连年,外患乘之,若国民不甘心做亡国奴,非得大彻大悟……。”'注5'就在张学良发表这类被外界认为对中央“赤胆忠心”,与蒋的关系“情同骨肉”的言论同时,张已在幕後与胡汉民密谋反中央了。'注6'张学良到西北後,又在“反内战”的口号下,“以解决西北蒋介石力量为原则。”'注4'“红军一部出河南,乃是调动陕西中央军出境,确保陕西於我手中的有效策略。”'注4'直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张学良以派白凤翔潜回热河老家打游击为由,带他去“晋谒蒋介石,实为察看蒋住处的出入门径,为第二天劫蒋做准备。”'注7'均在漂亮的抗日口号下,干叛乱的勾当。
  特别是他们对祖国领土、主权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不管是当时,还是在历史上,蒙古族都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国家,外蒙古此时(一九三六年)仍在中国的版图内,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苏联千方百计的诱使外蒙古成为其附佣,如此割裂中国神圣领土的行为,竟使中共高兴如狂,毛泽东竟用:“蒋氏两次抗议蒙苏协定,尤见端倪”,“卖国的铁证。”'注4'“三月间的蒙苏协定,就是告诉中国的革命者,你们可以如此做,我也可以与你同盟。”'注4'他们要以外蒙古为师,在“西北成立大局面”,并“与苏蒙结盟。”'注8'他们实际上要将辽阔的中国大西北,像外蒙一样,从中国的版图中割裂击去,像外蒙古那样成为苏联的附佣,以换取苏联的支持。如此卖国行为,也能套上“爱国不让他人”的面具。可见他们这二套语言系统奥妙到何种程度。显然,在没有将他们这二套语言系统写成的文件,翻译成可相互对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