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末代教父 >

第1节

末代教父-第1节

小说: 末代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译者:孙致礼、石平萍



    克莱里库齐奥家族为了一统天下,在与自己的亲家圣迪奥家族的争斗中大开杀戒,取得了胜利。族长为了使自己经营的赌博业合法,不惜重金贿赂政客绅士、警察侦探,并用暗杀手段,排除异己,扩充了实力。然而,他的外孙丹特却具有圣迪奥家族的反骨,杀死了表舅——克莱里库齐奥家族的铁榔头皮皮。皮皮的儿子克罗斯为父报仇,与丹特作了殊死搏斗……族长在这内讧中奄奄一息,可他巧妙策划的方案却达到了纯洁家族、脱离黑社会的目的。该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涉猎广泛,残杀中夹杂着人情味,鲁莽中显现着机智,使读者欲罢不能。




从《教父》到《末代教父》引子 夸格 1965年
        第一部 好莱坞 拉斯维加斯 1990年
                     第01章第02章
        第二部 克莱里库齐奥族与皮皮·德利纳
                     第03章
        第三部 克劳迪娅·德利纳 阿西娜·阿奎坦恩
                     第04章第05章
        第四部 克罗斯·德利纳 克莱里库齐奥家族
                     第06章
        第五部 拉斯维加斯 好莱坞 夸格
                     第07章第08章第09章
        第六部 好莱坞巨擘之死
                     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第13章第14章第15章
                     第16章第17章
        第七部 与圣迪奥家族的决战
                     第18章第19章第20章
        第八部 圣餐
                     第21章第22章第23章
               尾声 法国尼斯 夸格



从《教父》到《末代教父》




——代前言

  去年7月,以《教父》(The Godfather)一书蜚声文坛的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又推出了他的新作《末代教父》(The Last Don)。该书发表前,美国的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已纷纷预见新书的出版将引起一场轰动。果然不出所料,该书出版后便畅销榜上有名,初版销售量达36。5万册;兰登书屋把该书出版日7月24日称作“教父的日子”,这一天从中午12时至下午2时B&N的咖啡厅里,你只要说我有一本“末代教父”,你就能免费喝上咖啡。普佐本人20年来破天荒地首次在ABC(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你好,美国”节目中亮相,随后又接受多家报刊杂志采访;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随即以210万美元的代价买下6小时的该书电视制作放映权;电影《教父》的主要演员、好莱坞大牌明星马龙·白兰度要求在剧中再度扮演黑手党头领。接着,数十个国家先后买下该书的翻译出版权,我国的译林出版社也以1。5万美元的预付款买下该书的中文简体本出版权,这在我国文学类畅销书版权购买中可以说是罕见的举动。 
  普佐对黑手党的描写可谓得心应手、丝丝入扣。他具有文学的易感性,讲起故事来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种特长在《教父》和《末代教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有人怀疑普佐与黑手党有瓜葛。对此普佐断然加以否认。他说,他对黑手党的了解来自他儿时所听的故事、他的广泛阅读以及丰富的想象。普佐属于第一代意裔美国人,他的父母亲均出生于意大利的拿不勒斯,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他本人在纽约曼哈顿西部长大成人,那个地区被称作“地狱的厨房”,曾以犯罪率居高不下而著称。他12岁时,父亲抛弃了他母亲和5个孩子。“我知道,我生活在贫困之中,”普佐说道,“这是帮助我写作的因素之一。这是我的出路。”通过写作谋生路的雄心使普佐读完了高中。他21岁时,二次大战爆发,他参军去德国,并在那儿结了婚。40年代末,普佐回到曼哈顿,开始进夜校学习。他为退伍战士,他每月可领取120美元津贴。在此期间,他白天从事政府公务员工作,业余时间创作了《黑色竞技场》。这部小说1955年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是一部反映战后德国的纯文学作品。小说受到评论界好评,但销售情况不佳。普佐并不因此而气馁,又创作了自传体小说《幸运的漫游者》,这部书被评论界称为“小经典”,但1964年出版后读者反应依旧冷淡。极度失望的普佐写道:“我写书赚不了钱。出现这种情况,你会产生一种厌恶自己的感情。你干了某种有价值的事,可是无人欣赏你的价值,于是你瞧不起自己,你也瞧不起公众。”他觉得自己只有一条出路,他得写人人愿意买的书,这本书就是《教父》。他先把提纲给了出版《幸运的漫游者》的雅典出版公司,遭到拒绝,于是又求助于普特纳姆出版社。后者预付给他5千美元。“我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能拿那么多钱,”他回忆道,“我是说,我觉得难以想象。”更使他难以置信的是小说如此成功。1969年该书问世后便一直畅销榜名列前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0年。《教父》是美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使黑手党问题引起举国上下的普遍注意,从此,反映黑手党的作品如雨后春笋。《教父》的出版使普佐的生活也发生重大转折,他名利双收,有了自己的经纪人。接着他又开始第二个创作生涯,写起电影剧本来。他所创作的电影剧本《教父》第一、二集先后获得奥斯卡奖,此外他还创作了包括《教父》第三集、《超人》两集、《棉花俱乐部》在内的8个电影剧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普佐的一举成名使他得以出版他想发表的一切作品。1972年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教父外传》问世。1978年又发表了《愚人之死》,其背景为拉斯维加斯、好莱坞和纽约出版界。《教父外传》仅简装本就卖了220万美元,在当时是个创纪录价格。6年后他又出版了《西西里人》,在1985年名列畅销榜榜首。不过普佐随后出版的描写肯尼迪的《第4个K》却反应平平。普佐由此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失败使我意识到,某些规则你是无法打破的。人们把肯尼迪视为英雄,而我打破这种观念,把他描写成本来会成为独裁者的家伙。”《第4个K》差点成了普佐的最后一部作品。1991年1月该书发表时,他几乎一病不起。他身患糖尿病和心脏病,随后的两年中,中断创作,转而研究在15…16世纪出过两个教皇和许多政治及宗教领袖的博尔吉亚家族的历史,不过他最终放弃了写一部关于博尔吉亚家族的小说,开始创作另一部描写好莱坞和拉斯维加斯的作品,《末代教父》就此诞生。 
  在《末代教父》中,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是美国最大的黑手党组织的首领。他在给外孙丹特和甥外孙克罗斯洗礼的日子向属下宣布,再过20年至30年他的家族将融入合法的世界,无忧无虑地享受自己的财富。当然,他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圣徒,而不是殉难者,因此仍保留着杀手组织。20年过去了,唐的几个儿子按他的旨意先后在金融、建筑、餐饮业站稳了脚跟,然而,为了捍卫家族的利益,流血事件仍屡屡发生,唐的两个男性第三代丹特和克罗斯在他的外甥皮皮的带领下不断参与其中。内华达州长是克氏家族的保护伞,他的爱女被男友刺死凶手却逍遥法外。克罗斯奉命刺死这位男友从而得到了克氏家族在拉斯维加斯赌场的一半股份,但由于他拒绝参与刺杀家族的叛徒巴拉佐,从此脱离了杀手生涯。而丹特则在刺杀巴拉佐的过程中显示“超级杀手”的才能,成了家族的铁榔头。 
  皮皮在一次斗殴中因杀人被捕,克罗斯的母亲得知皮皮的杀手身份后,便与其离婚,带着女儿克劳迪娅来到洛杉矶。克劳迪娅长大后投身电影界,担任了好莱坞巨片《梅萨丽娜》的编剧。《梅》剧的女主角是克劳迪娅的好友、好莱坞大名星阿西娜。阿西娜的丈夫博兹与她是中学同学,早年两人堕入爱河而成婚,但婚后博兹嫉妒妻子聪明美貌,对她百般欺凌。阿西娜忍无可忍,携女儿离家出走,经过一番奋斗,终于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在她接受奥斯卡金像奖的典礼上,博兹伺机将一瓶液体泼到她脸上,一面大叫:“硫酸!”结果只是一场虚惊,但阿西娜心里明白,博兹绝不会善罢甘休,下次泼来的可能就是真硫酸。为了自身安全,她决定退出影坛,陪伴患孤独症的女儿度过余生。然而拍摄一半的《梅》剧已耗资5千万,一旦停拍,制片公司将蒙受巨大损失,克劳迪娅也将失去崭露头角的机会。克劳迪娅在走投无路时想起了神通广大的哥哥克罗斯,决定请他出面对付博兹。克罗斯对阿西娜一见倾心,决心帮她摆脱困境,同时准备涉足电影界,以便进一步脱离克氏家族。他未经请示唐便设计绞死了博兹。他的擅自行动引起唐的不满,但阿西娜为报救命之恩而以身相许。正当克罗斯与阿西娜颠凤倒鸾之时,其父皮皮遭人暗害。事后,克罗斯通过明查暗访,断定凶手是表兄弟丹特。他要求教父对此做出解释。后对此避而不答,但对他讲述了多年前克莱里库齐奥家族与圣迪奥家族火并的往事。当年圣迪奥家族杀害了唐的无辜的小儿子西尔维奥。为替儿子报仇,克莱里库齐奥家族在皮皮的策划下乘圣迪奥家族长子吉米和唐的爱女罗丝结婚之际杀了圣迪奥全家,连吉米也没放过。罗丝当时已怀了吉米的孩子丹特。丹特长大后,时常发疯的罗丝将他父亲为皮皮所杀一事多次向他诉说。丹特执意为父复仇,便设计除去皮皮,下一个目标便是克罗斯。两位表兄弟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在《梅》片完工的庆祝会上,克罗斯邀丹特赴会,双方都预谋在这一场合置对方于死地。克罗斯先下手为强,打死了丹特;他的属下绞死了为丹特帮凶的一名警官;他们还纵火烧坍别墅销毁罪证。事后,唐将克罗斯传到纽约,宣布他有罪,但从轻发落,让他交出赌场的一半股份给家族,并永远离开拉斯维加斯。阿西娜退出影坛,赴巴黎陪女儿治病,克罗斯亦前往与其结合。唐对事情的结局表示满意,原来在过去5年中他眼看丹特的野心已对他退出黑社会的总体规划构成威胁,但又不忍心亲自动手杀死外孙,因此便在皮皮被杀后假克罗斯之手除去祸害,使克莱里库齐奥家族得以退出黑社会。最后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憧憬家族的光辉灿烂的未来,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末代教父》把我们带回普佐最得心应手的几个题材:电影、赌博、黑手党,使我们又重温了《教父》中那熟悉的氛围。的确,《末代教父》和《教父》在情节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教父》中的迈克尔和《末代教父》中的克罗斯都企图躲避家族的犯罪活动,然而最终还是卷入危险的漩涡;两部小说中都有充满血腥味的枪战,令人不寒而栗的性虐待以及疯狂的复仇行为;两个家族的首领都热衷于赌博而厌恶毒品买卖,因为毒品买卖风险太大;两部作品中都有警官被暗杀和一名女婿被清除的情节。不过,与27年前创作的《教父》相比,《末代教父》场景更广阔、情节更曲折、主题更深刻、语言更精练。《教父》的情节基本是围绕黑手党之间的帮派斗争而展开的,而在《末代教父》中却出现了贪得无厌的州长、唯利是图的好莱坞巨擘、为了成名不惜出卖色相的大牌名星、老谋深算的赌场老板,甘愿充当富人走卒的律师、名为执法人员实为黑手党杀手的警官,等等。在作者眼里,这些道貌岸然、故作正经的政客、生意人和法律的维护者比黑手党更残酷无情、十恶不赦,他们的道德行为远不如西西里杀手,因而西西里杀手至少并不伤害无辜的百姓,而这群人为了切身利益而肆意鱼肉百姓。普佐对好莱坞的描写尤其引人注目,他通过一部巨片的拍摄,展示了制片厂老板、制片人、导演、编剧及演员之间如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矛盾焦点就是“金钱”二字,结果大鱼吃小鱼,潦倒的编剧只好走上自杀的道路。作者借黑手党首领的话说:“那些家伙太狡猾,由于收益高,他们有恃无恐,我们得把他们杀得一个不剩,但那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掌握经营的诀窍。”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不再是富丽堂皇、崇高神圣的电影王国,而是个地道的冒险家的乐园,是布满陷阱、充满杀机的人肉市场。 
  在《教父》中,唐·科里奥老人进入黑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逼迫的结果,作者的笔下,他是一个聪明干练的首领,穷苦人利益的保护者,善良慈爱、有人情味的家长,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