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

第7节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第7节

小说: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生活在别处。雨果一直到老都喜欢女人新鲜的身体。终于有一天,朱丽叶写道: 
〃你可以更狠心些,肉体上、精神上都不再忠于我……那些完全拥有你的日子已铭刻在心。但我也记得你以健康为借口而拒绝肉体接触的那一天,我知道,那时,你心中正藏着另外一个女人的身影……〃 
  1873年,雨果71岁。9月初他看一场演出,迷上了一个23岁的女演员布朗什。67岁的朱丽叶气得离家出走。那几天,雨果的记事本上是这样写的:     
  9月19日: 灾难。   
  9月20日: 四处发电报。给所有人写信。找了她一整天。绝望。我的灵魂离开了我。   
  9月23日: 收到电报,她在布鲁塞尔。   
  9月26日: 她回来了!去火车站接。共进晚餐。悲惨的一星期终于过去了。我向她保证,再也不去找布朗什。   
  五十年的爱情最后成了最深的亲情。这个女人已经深深地沁进了他的灵魂。   
  而她死后,她只要求葬在早夭的女儿克莱尔的旁边,像她生前一样,远远地看着他,崇拜着他就好。   
  她在巴黎去世。第二天,登门吊唁的来宾中,有诗人马拉美,有雕刻家罗丹,有小说家都德,有历史学家勒南等。也许,没有朱丽叶,没有她长达五十年执著的爱,就没有那个伟大的男人雨果。 
  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病逝。从他的遗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伟大作家的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   
  上帝,灵魂,职责,人类只要信仰这三重观念就足够了。我也不例外。这是真正的宗教。我在这种信仰中生活过,我也在这种信仰中死去。真理、光明、正义、良心便是上帝。上帝就是光明。 
  我将四万法郎献给穷人。我希望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   
  ……我把我的全部手稿,以及能找到的我的一切手迹和绘画都奉献给巴黎国家图书馆它总有一天将成为欧洲合众国图书馆。   
  ……   
  我即将闭上我世俗的双眼,但是我心灵上的眼睛将永远睁着,而且比任何时候睁得更大。我无需任何教堂为我祷告。我只请求为普天下的灵魂祈祷。1881年8月31日。   
  我把五万法郎赠给穷人。我希望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我无需任何教堂为我祷告,只求为普天下的灵魂祈祷。我相信上帝。1883年8月2日追加遗嘱。   
  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l802~1885),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学生运动的领袖,他是享受法国国葬待遇的几个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第19节: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1)         
  7。 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   
  Es tan corto el amor; y es tan largo el olvido。   
  在气质上;美国19世纪的三位最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之中,惠特曼是一个平民,狄金森是一位隐士,而爱伦·坡是一个贵族;惠特曼属于人,狄金森属于神,而爱伦·坡属于鬼。对于这样一位〃鬼才〃,我们可以用他自己的一行诗来描写他: 
梦着梦,梦着凡人不敢梦的梦。   
  余光中   
  爱伦·坡这个人,我最先居然是从纳博科夫那部充满邪恶的诱惑力的小说《洛丽塔》里知道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在少年时爱上了安娜贝尔,可惜安娜贝尔得伤寒死了,这段未果的爱情促使他成年之后喜欢小女孩。为了证明这种癖好的合理性,博学多才的他援引了很多文学史上的例子: 
〃但丁爱上9岁的贝亚特丽采、彼特拉克爱上12岁的劳拉、爱伦·坡爱上14岁的弗吉尼亚。〃而且他把少年时的恋人叫做安娜贝尔,也是对爱伦·坡的模仿和致敬。爱伦·坡写过一首著名的悼亡诗《安娜贝尔·丽》,来怀念他早夭的妻子弗吉尼亚。 
  在文学史上,比他更命运多舛的作家恐怕寥寥无几,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塞万提斯。记得在大学上外国文学史的时候,老师讲起塞万提斯的生平,其经历之离奇和倒霉,竟然到了荒诞的程度,我们听了忍不住大笑。他的左手在战斗中被打残,由此落得了〃莱潘托残臂人〃的绰号。参加了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区及希腊的纳瓦里诺战役,在乘〃太阳号〃船赴西班牙途中被非洲柏柏尔族人的三只海盗船俘虏,送到阿尔及尔做奴隶,后被家人用五百金盾赎回。做皇家军需官,被诬告账目不清,身陷囹圄。回到马德里后任格拉纳达税吏,又被人指控为私吞钱财,再次锒铛入狱。不久又卷入一场官司中,同姐妹、女儿和外甥女一起在牢房中度过了几天。最后身患严重水肿于4月23日逝世于马德里,其坟茔至今未被发现。难道真的是文章憎命达? 
  爱伦·坡的一生悲惨至极。幼年时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病死,兄弟妹妹三人被人收养。养父是个生意人,对他极其冷淡。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却因为放浪形骸被弗吉尼亚大学开除。上了西点军校,又被开除。写诗歌,寂寂无名,穷困潦倒。养父死后,一个子儿也没给他留。哥哥死于肺结核,妹妹智力低下。 
  26岁与不满14岁的表妹弗吉尼亚结婚。弗吉尼亚多病体弱, 
不幸患上了肺痨,而爱伦·坡穷得连给她买食物的钱都没有,就更别说寻医问药了。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可吃。当车前子草在院子里开花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用水煮熟了当饭吃。 
  1843年,弗吉尼亚在他们住的破茅草屋里去世了。在死前的几个月里,她就躺在一床草褥子上面。他们没有足够的衣服可以御寒保暖,当她实在冷得厉害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给她搓手,而爱伦·坡就给她搓脚。他拿在西点军校时穿过的衣服和斗篷盖在身上。晚上,他让一只玳瑁色的猫睡在她的脚旁。她死后,爱伦·坡没有足够的钱来埋葬她,最后在邻居的帮助下,才将她安葬。 
  弗吉尼亚死后,他疯狂酗酒。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已经陷入了谵妄状态。临死之前,他大呼: 〃上帝救我!〃   
  这个体弱多病而又早亡的表妹几乎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阳光。   
  相比之下,塞万提斯的悲剧终究是传奇性的,带有一些轰轰烈烈的意味,是铺满一地的红鞭炮纸屑,曾经惊雷过。而爱伦·坡却是踏踏实实的穷日子,吃不起饭的困厄,是冷灶破锅,是两个相爱的人束手无策,喊天天不应的无助。 
  于是想起庄子的一句话: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两条鱼相互喂对方一点唾沫,延长生命,这本来是中国人一向以为最美的感情,患难与共的坚贞。  
  可是我们常常忘了庄子的后一句话: 不如相忘于江湖。   
  其实并不是庄子天性凉薄,也不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我看来,这是极度无奈的悲音,一种穷人的呐喊,一种困厄中人的激愤语。甚至有些让人感到不安和尴尬,因为太直白了,太凄惨了, 
已经超过了我们正常同情心的审美尺度,像伤疤一样让人难堪。   
  但是,爱伦·坡和弗吉尼亚却要做两条死在一起的鱼。他们没有去处。   
  在弗吉尼亚死后,他为她写下了最温柔、最凄凉的情诗《安娜贝尔·丽》:   
  ……   
  这就是那事情的起因,从前,   
  在这海边的王国里,   
  乌云中突然吹来一阵狂风,冻僵了   
  我美丽的安娜贝尔·丽;   
  她那出身高贵的男亲戚也来到,   
  愤怒地把她在我身边夺去,   
  然后他把她关进了那墓穴,   
  在这海边的王国里。   
  ……   
  只要月亮发光,我就能   
  梦见我美丽的安娜贝尔·丽;   
  就算繁星不再升起,她明亮的眼睛   
  也依然和我在一起;   
  就这样,在整个的夜晚,我躺在   
  我亲爱的,亲爱的,一生的新娘身边,         
第20节:爱伦·坡:伊人杳去最伤情(2)         
  在那疯狂咆哮的大海旁,   
  在她安宁睡着的坟墓里。   
  如果太美,太有才华,或者一段姻缘太美好,上天是会嫉妒的。他们虽然贫穷,可是爱情却是那样地美好。他们最喜欢温暖的春天,因为在破茅屋外面盛开着雪白芬芳的苹果花。春天他们可以吃得很少,春天,他们不怕寒冷。蜜蜂在外面快乐地酿蜜,为他们伴奏,小妻子唱歌,丈夫发愤地写稿。一切都像有希望。可是上天还是嫉妒他们,连他们这一点点快乐也要剥夺。冬天,他们夺走了小新娘,把她关进了坟茔。 
  在爱伦·坡一生中,尝尽了人间悲苦,看惯了世态炎凉,往往做离经叛道之举,做惊世骇俗之语。他的小说写古宅、杀人、活埋、精神错乱、梦魇、酗酒、自我折磨、分裂和谴责。一个书写黑暗的人其实是一个喜欢光明和太阳的人,他多么想站在阳光下。太阳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凡·高说,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神的人。 
  爱情是最暖色的光芒,曾经照耀过他阴暗的心之地窖。   
  读他这首诗的时候,就像吃核桃,敲开他枯涩的外壳,里面竟然是细嫩的果肉。有的人就是这样。   
  或许人生就是这么悲惨,或许天才就注定要付出这么多的艰辛。杜鹃啼血才能唱出最美的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被噩梦困扰过,在黑暗中间恐惧过,在分裂之中挣扎过,或许才能写得出来人性深处的复杂与曲折来。 
  他的诗歌或多或少带有一点热和爱,小说却是冷和死。   
  他的小说《黑猫》,写了一个酒鬼,在酒精和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冲动下把家里的一只黑猫的眼睛用刀剜掉了,这只猫的瞎眼时时地折磨着他,于是他索性把猫吊死了。后来又找到一只长得很像的黑猫。后来他把妻子也一斧头砍死了,砌在地窖的墙里。猫失踪了。警察找到地窖里,猫突然从墙里发出声音,警察发现了他妻子的尸体,猫复仇成功。 
  看了这篇小说,心里简直打一个寒战。因为我曾经也做过一个类似的梦,在梦里拿着一把刀狠命地砍死了一只猫,或许是黑色的。或许人人都曾经有过杀人的冲动,一旦有了这种冲动而又挥之不去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抵挡这种罪恶的诱惑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恐惧?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一种恐惧,就像黑夜中听见杀人狂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走近,而自己不能动弹。但这种恐惧是来自他人、权威的压迫,杀人的不是自己。被杀的人还有路可逃。真正可怕的是自我的分裂和折磨。无路可逃。只能把自己撕裂到死。 
  《一桶白葡萄酒》讲的是一个人引诱自己讨厌的人去地窖看稀有的一桶白葡萄酒,最后把他关在地窖里,在他的哀求声中把他砌在墙里的故事。小说中一边是那个讨厌的不知情的人一路兴高采烈地问白葡萄酒的种种问题,一边是处心积虑打算把他活活砌在墙里。那种一暖一冷的节奏简直要让人崩溃、令人窒息。 
  爱伦·坡偏爱〃地窖〃这个意象,正符合西方空间诗学的阐释。地窖往往代表了人的非理性、潜意识的一面,在那里,它诱发了我们内心犯罪的冲动和原始的恐惧。爱伦·坡像一个好奇的孩子,突然闯进一个地窖,在那里他发现了陈年的干尸,发现了谋杀,发现了疯狂。他恐惧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爱伦·坡的酗酒更多的是对抗恐惧。在麻醉中忘掉一切。他的喝酒不是中国士大夫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不是〃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对他来说,是为了驱赶这像乌鸦一样遮天蔽日浓黑的恐惧。 
  鲁迅说过: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这唯一的光。   
  爱伦·坡就是这唯一的光,用他的光来照亮我们的黑暗,让我们的恐惧有所减轻,或者消失。他让我们放心,原来发疯、杀人、内心分裂、精神错乱、纵欲、酗酒,用来麻木自己恐惧的一切,竟然不只我一个人,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他分担了我们的恐惧,通过阅读他的小说,宣泄了我们的恐惧。通过泪水和战栗,我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和看悲剧、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一样。   
  写评论的时候,他是个冷静而犀利的有识之士;写侦探小说的时候,他是智力超群的天才。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样多的天赋,他的人生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的层次?   
  爱伦·坡被誉为侦探小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