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国史大纲 >

第19节

国史大纲-第19节

小说: 国史大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申屠嘉材官,陈平、王陵、陆买、郦商等皆白徒,周勃织薄曲、吹箫给丧事,樊哙屠狗,灌婴贩缯,娄敬挽车,惟张良为韩相贵胄。汉初王后亦多出微贱。项羽、田横之徒皆责族,而皆不能成事,此可以觇世变。

平民政府必然创建,殆为当时历史趋势一种不可抗之进程。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秦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王绾等议复封建,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等又议复封建。至二世皇帝元年,东方革命军起,各为六国立后。汉高平项王,封韩信、彭越、黥布诸人为王;迨异姓诸王逐渐铲灭,又封宗室同姓诸王。

直到景帝削平吴、楚七国之乱,平民政府之统一事业始告完成。当时平民政府的第二个反动思想则为“无为而治”。
汉初政府纯悴代表一种农民素扑的精神,无为主义即为农民社会政治思想之反映。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因乱后社会经济破产,人心厌乱,战国晚年黄老一派消极思想,遂最先在农民政府里面得势。

“无为”之实则为“因循”。因此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即如萧何定律,而夷三族、訞言令、挟书律等皆存在。至孝惠、高后、文帝时逐渐废除,惟精神上汉则恭俭,秦则骄奢,此其异。】战国晚年申韩一派的法家思想,遂继黄老而为汉冶之指导。【太史公谓申韩本于黄老,亦自就汉代情形言之。】
此种趋势,在文、景时逐渐开展。一面汉廷削平吴、楚七国之乱,一面又渐渐有所谓“酷吏”出现,用朝廷法令来裁抑社会上的“游侠”与“商人”。功臣、列侯、宰相、大臣,亦不断受朝廷法令制裁。中央统一政府之权力与尊严,逐渐巩固,而后酝孕出汉武一朝之变法。

平民政府有其必须完成之两大任务,首先要完成统一,其次为完成文治。汉政府之实际统一,始于景帝。汉政府文治之蒸,则始于武帝。
第八章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至王莽)

要明白西汉文治政府之意义,先应注意到当时的一般情态。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古代封建社会,到战国已逐步消失。军人、游仕、商人,不断由平民社会中跃起,他们攀登政治舞台,而攫得了古代贵族之特权。

秦代统一政府在此种剧变过程中产生,因其历年甚暂,那时的社会情态现在无可详说。
就汉初情况而论,似乎秦汉之际虽经历了几次战乱,而战国以来社会变动的趋势,依然照
样进行。

〈I〉农民与奴婢

社会上一般生活,都起了绝大变动,只有农民,还比较呆滞在陈旧的状态下过活。
封建时代的农民,对其上层统冶者,约有如下几种负担:

一曰税。

此即地租。农民耕地,在政治观念上,系属于其地封君之所有,故农民对其封君每年应纳额定之租税。

二曰役。

因土地所有权的观念,转移到农民的身分,耕地者对其所耕地之封君有臣属之关系。【所谓'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因此每年于农隙,又须对其封君为额定的几天劳役。【如浚河渠、筑城防、起坟墓、建宫殿等。】

三曰赋。

遇封君贵族对外有战事,农民须对其封君贡献车牛,或劳力。【农民不能有披坚执锐之荣耀身分,仅在军队中服劳役,乃至追逐军后助威作劳。】

四曰贡。

此出农民情感上之自动,如逢年节,向其封君献彘、兔、鸡、鹅或丝、布之类。

上四项,一为粟米之征,二、三为力役之征,四为布帛之征。【此言已为一种规定之义务。】一 一沿袭到秦汉无变。就汉初情形言,农民对政府负担大体如次。:

一、田租。【即税】

战国以来租额无考,惟孟子屡言什一之税,知战国租额决不止什一。汉制则什伍税一,又时减半征收,则为三十税一。【自文帝十三年除民田租,至景帝元年后收半租。其间凡十一年未收民租,为历史所仅见。】

二、算赋。【即后世之'丁口税'。】

「赋」本出车牛、供夫役之义。战国以来,兵争连年不息,于是非常的、【即临时的。】无定期的赋,渐变为按年的经常项目。亦不必真出车牛、夫役,而径以钱币替代,各处按人口轮派,遂成后代之所谓 「人口税」。【秦人'头会箕敛',即此。派人持大箕到各乡村按人头算缴纳也。】汉代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十五至五十六。】其未满年龄者,【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人二十三,一钱以补车骑马,(即战马。)民至生子辄杀。又买捐之云:'文帝时民赋四十,武帝时民赋数百',盖亦时有轻重。】

三、更戌。【即兵役。】

古代农民本无武装,战国以下,既征共赋,又编其丁壮为军队,于是农民于纳赋外又须从军;而「从军」与「从役」两事,在当时观念上,往往不易分析。故汉人更戌凡分三项:
(一)中央政府之防卫   此名「正卒」,年二十三乃为之,以一年为期。【古制二十成丁,授田百亩,三年耕有一年之畜,故至二十三乃可为正卒。三辅来者为'北军',掌卫京城;郡国来者为「南军」,掌卫宫门。汉帝以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又郡国材官、【即步兵。】骑士,亦称'正卒',期亦一年。【农民正式服兵役者凡二岁。于每年之九月都有'都试',即大操也。】

 
2010…2…21 19:20
 
 



(二)边疆成守 此名「屯戌」,亦名「繇戌」。天下人皆直戍边三天。【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列。亦每年轮值。】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戍边以三日者,古代封建侯国,四境相距不甚远,故国人得轮值一日以均劳佚。秦既一统,乃适会稽戍渔阳,陈胜、吴广逨以揭竿而起。汉人变通其制,许有过更则可无秦祸。】

汉兵出于民,往来繇戍衣装皆自补,远征则食其郡国之粟,惟卫士得衣食县官,罢遣侑享。因此 汉无养兵之费。

(三)地方劳役 此名「更卒」。一月一更。【即每年轮值一月。】次直不往,出钱雇贫者,月钱二千。亲服役曰'践更'。【贾捐之云:'文帝时,丁男三年而一事。'】

此种负担,在当时已为极重。【尚有郡国对中央之贡献,其详不可考。】

汉书食货志在李悝尽地力之教,谓:「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晁错并谓:'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尽地力之教未必真李悝语。且农民经济变动较少,可以推见汉初情形。】董仲舒则谓:「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 屯戌,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陚、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农民在无可聊赖中,苢先是出卖耕地,出卖耕地后生活不免更苦。

董仲舒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较国税重十五倍。】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荀悦云:'官收百一之税,民输大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聚强之暴赔 于亡秦。' 故汉文之轻徭薄赋,仍无救于社会之兼并。】

其次只有出卖妻子乃至于出卖自身。【如此则算赋、更役等负担皆免。】汉制奴婢倍算,然自有主人负之,与奴婢不涉也。】此为汉代奴婢盛多之来源。

汉代公私皆盛畜奴,蜀卓氏至僮千人,程郑亦数百。武帝时,杨可告缗,得民奴婢千万数。元帝时,贡禹言官奴婢十余万。盖有犯法没为奴者,而不能完租赋、践更役亦属犯法。则自卖为奴与没官为奴亦正等耳。自卖为奴犹较自由,有乐生之望,毋怪汉民自愿卖身之多。|【后代不征丁口税,则不需出卖为奴。】否则亡命。【即脱去籍贯,流亡他乡。】舍匿亡命有罪;而或则冒罪藏匿,【因其别有可图之利。】 是为「任侠」。商贾必盛蓄奴婢,任侠必多匿亡命,二者形成汉初社会之中层。

(二)商贾与任侠

当时商贾经营事业,【据史记货殖传所载。】约可分为采冶、制造、种殖、畜牧、运输诸项。这些事业,第一有待于山泽禁地之解放,【详第五章】 第二则有赖于大规模之奴隶运用。

货殖传所举当时大富,如铁冶、鼓铸、烧盐、转鷇【即运输。】诸业,均有待于众多之人力。即其所言末业为贫资,如种树果菜,如畜养豕鱼,如屠沽,如贩籴,如制器漆,如皮革杂工等,亦待奴役以为操羸之算。大抵其时所谓商贾,以工虞农牧为本,以转贩居稹为副,故奴婢为治产一要素。【齐刁间收取桀黠奴,使逐鱼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班固以「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童手指千」并举。张安世家僮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遂富于大将军霍光。】汉乐府:'孤儿命当苦,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王褒僮约,列举操作项目。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则作于家贾于市者,皆奴也。【其时奴隶率利用于制造及商业,而农业则己进为小规模的耕作,并无附著于土地,随土地而买卖之'农奴'。奴隶生活待遇亦优。可以有家室、财产、儿女,甚至连车骑、交守相,此与欧洲罗马农奴不同。】

以钱币买奴力以逐利长产,经营货殖者为商贾。以意气情谊收匿亡命共为奸利,甘触刑辟
而市权势者则为任侠。【墨经:「任士损己而益所为。」韩非八说:「弃官宠交谓之有侠。」史记游侠传谓:「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厂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此如顺风而呼。而布衣之侠靡得而闻。」是战国任侠本指四公子辈广招宾客而言。汉书季布传注:「侠之言挟也。」其时贵族阶级犹未全民,故有力挟众。汉与,而阁巷之侠起,正可见世变。儒、墨皆不重侠,后人即认儒、墨为侠,非也。】

 
2010…2…21 20:08
 
 

 

任侠之所舍匿,则曰「宾客」,然宾客与奴婢身分无殊。【同样逃避国家课税,失其为公民之资格。】任侠既以意气肝胆匿亡命,则亡命者亦出肝胆意气感激相报,乃至作奸剽攻、铸钱掘冢之类,无所不为。【后人乃渐以此等位'侠'。】而此一团体之生活亦得维持。任侠之权势与富厚,乃与商贾亦略相当。【濮阳周氏舍匿季布,置之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至鲁朱家所卖之。则任侠间亦自有大批奴僮相卖买矣。】

任侠与商贾,正分攫了往者贵族阶级之二势。。【一得其财富,一得其权力。吴、楚七国反,周亚夫至洛阳,得剧孟,曰:'吴、楚宁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天下骚动,大将军得之,若一敌国,其权力可想。】皆以下收编户之民,而上抗政府之尊严,只要政治上没有一个办法,此等即是变相的贵族。【故司马迁称货殖富人为'素封'也。】

二、西汉初年的政府

现在再看上层政府里面的人物。

汉高得天下,大封同姓及功臣,并明约「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所谓有功,大体 上只指军功而言。【即相助刘氏得天下者,此即商鞅在秦所定'尚首功'之制也。汉二十级爵承袭秦制,自布卒到封侯,皆以战功为阶级,是汉亦以军人代贵族,明亦。】此为政府的最上层。 其次的官僚,则大半由郎、吏出身。

郎官是随从在皇帝近旁的一个侍卫集团。【掌守门户,出充军骑,无员,多至千人。】其制度略近于战国时代国君乃至于贵族卿相门下的食客养士。【或曰:「郎之为吉廊也」,因传卫宫殿廊庑之下而得名;或则曰:郎之得名,盖犹周宫郁人、鬯人、鸡人之「人」。】

郎官来历,不出下列数途:

一荫任。

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如苏武、韦玄成皆由此出身。此即战国策赵老臣触簪见赵太后,愿其少子「得补黑衣之数」之类也。

二、赀选。

家赀满五百万,得为常侍郞,如张释之、司马相如皆以赀为郎。盖高赀者得上书自请宿卫,禄不 丰而费大,故张释之为郎十年不得调,谓其兄曰:「久宦减仲产」,欲自免归也。【杨恽传:'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币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岀,名曰「山郎』。移病盖一日,辄愤一沐。或至岁余不得沐。其豪富郎 曰出游戏,或行钱得善部。货赂流行,转相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