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51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51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尽一切戏论”。

  戏论是什么?是指讲经说法,就是教下统统包括在这一句里面。

  “斩尽一切意见”。

  是指宗门,禅宗,这两句话是超越宗门教下,可见得它深妙了,要不深妙,怎么能超越宗门教下呢?超过宗门教下就是超过一切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超越了,一切法门度不了的,这个法门能度,这个法门还度不了的,没这个道理!这个法门决定能度,问题是你接受不接受?你肯不肯照做,要肯照做,那决定能度。其他的法门不一定得度,这个法门肯定一定得度的,所以才叫妙。

  “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

  担荷的意思就是承担,就是接受,什么人能接受呢?就是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智者大师、永明禅师他们这些人有资格承当,有能力接受,为什么原因?没有怀疑,这里讲的四大师是一切法门,他们都通达无碍啊!所以他相信,决不怀疑,为什么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高僧大德怀疑而不肯修学呢?就是对于宗门教下没有专透啊!没有透过来,彻底透过来才知道如来教化众生的本怀,那就是千经万论,无量法门终极的目标,就是诱导你归向净土,像华严经,到最后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华严经要不归到西方净土,华严经就不能圆满,它是归到净土才圆满啊!所以我们初学的人,如果不是善根深厚,不是诸佛菩萨威神加持,你怎么能跟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一样呢?一样没有怀疑,断疑真信,一丝毫怀疑也没有,依照这个方法、理论去修学,这是举两位大师对本经当机的说,这个说法跟前面善导大师的讲法完全相同。下面给我们解释深妙之意。

  “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曰深妙”。

  这个法门的修学,说实在话,很不容易,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诸位不能相信,现代的人,我们在讲席常说,这确实是真话,现代人听骗不听劝,信假不信真,我跟你讲真的,不相信,骗你了,反而容易相信,这叫愚痴,叫颠倒。佛在经上讲,可怜愍者啊!可怜啊!那有什么法子?大多数的人都这样,净宗的修学,着重在读诵,你们一下手就要求解,能解吗?不能解!你们所理解的,说个老实话,叫邪知邪见啊!邪知邪见就是业障,这个话也不是我说的,我也不敢这样讲,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说的,他老人家讲:‘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我们看看过去往生的人,都没有着重在求解,一句弥陀念到底就能往生,灵岩山印光大师的道场,念佛堂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他道场的特色,没有讲经,一部经也不讲,只有讲简单的开示,开示什么?提醒大家的警觉心,不讲经,这个道场现在还存在,我这一次特别到灵岩山拜拜印光大师舍利塔,这是我们的祖师,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李老居士是印老的学生。所以我到苏州,特地去看一看。所以净宗的修学,我劝诸位同修,先读经,首先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然后再求解,这个方法是我们佛门祖祖相传的老方法,方法的特色是根据四弘誓愿的教训建立的,四弘誓愿首先叫你发愿,发愿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发愿就是无上的菩提心,我要帮助众生,我要成就众生,要帮助众生断烦恼,出三界,往生成佛,这是无上的菩提心,从那里做起呢?所以四弘誓愿第一个是愿啊!第二第三是行,从那里做起呢?先断烦恼,用什么方法断烦恼呢?今天叫你念经就是断烦恼。烦恼是什么?就是你的妄想、习气,我念经就不打妄想,不念经就打妄想,为什么不念佛呢?一面念佛还一面打妄想。所以念佛这个法门,对初学的人比较不能得力,初学的人念经容易得力,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念错了怎么办呢?从头再念,而不是念错了接下去再念,一定要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下来不打一个妄想,目的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这叫断烦恼啊!所以念经是断烦恼,这方法修个三年五年,你一定心清净,你烦恼轻,智慧长,智慧透出来了,一听经就开悟了。所以我们看古人,你看高僧传,居士传,学佛、听经,三年、五年他就开悟了,功夫好的就证果了,我们今天搞一辈子,说老实话,连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是迷惑颠倒,原因在那里呢?方法错误了,我们是不断烦恼就学法门。所以诸位要晓得,真正善知识教不教你?不教你,狠狠的教训一顿,叫你出去不要来见我,为什么呢?没有资格学嘛!你烦恼太多,妄想太多了嘛!不是他不慈悲,是你没有基础啊!


  我们昨天到万佛寺,到南普陀参观了一下,我昨天心里有个念头,想办个小型的佛学院,大概一年之后办个佛学院,学生来了要考试,考什么呢?要背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从头到尾默写一遍,错一个字扣一分,六十方及格,换句话说,错四十个字,这个学生就不要了,这一部无量寿经两万多个字,错四十个字这个学生不要了,这个经要默写,净土五经我总得出几个题目考一考,考试及格了,这个学生就收,有一个学生就收一个,有二个学生收二个,我不要很多学生,很多学生没用处,真正修学,真正发心,黄老居士希望净宗真正出现几个宗教皆通,这样的大善知识,佛门才有前途,众生才有福啊!到这个佛学院来参学的,在家出家不限定,只要考试及格都欢迎。所以同修发心弘法利生,一年的时间应该可以来得及,这无量寿经一天念十遍,一年三千六百遍,大概差不多,没有这个根底,什么都不能谈。所以基础教育非常非常重要,你要这样用功去修学,先断烦恼,再学法门,这一年的功夫是叫你断烦恼,烦恼真正断了,才有资格学佛法,然后你真正觉悟了。你对经上的这几句话:‘至圆至顿,无上法门’,你才懂得,你才能体会这话里面的真正意思,‘圆’是圆满到了极处,华严是圆教,天台、法华是圆教,说实在话,法华、华严跟无量寿经一比,无量寿经是十五的月亮,法华、华严是十四的月亮,虽然圆不是真正的圆,这才是真圆。‘顿’是顿超、是快速,像周广大你是听到的,最近的三天三夜就成功了,那有比这个法门更快呢?没有了!他是在重病的情况下,三天三夜成功的,DC同修告诉我,周先生一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虽然病很重,他痛苦没有了,这是非常好的瑞相,本来他是坏血症,血癌,很痛苦,一发心念佛求往生,他就不痛,止痛药都不要了,这是好瑞相,念一天一夜时,先是见到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现前,当时有一位同修开导他,提醒他,就是龚振华居士,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出现,任何佛菩萨出现,都不可以跟他走,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开导。所以地藏菩萨现前,不理他,念了几分钟,地藏菩萨没有了,又念了二天二夜,把西方三圣念来了,才跟他走,这个开示了不起啊!在最重要的关头,一句提醒。所以说‘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我们凡夫思考,思考不到的啦!分别不得的啦!‘故曰深妙’,深妙的意思各位要不能深深契入,很难体会,但是方法简单。

  “但蓦直念去”。蓦直就是一直,你只要死心塌地一直念下去。

  “不假方便”。不假方便是不必借其他方法来帮助,用不着。

  “不落思量”。这句话重要,我们现在要研经,要研究讨论,都落在思量上,落在思量上是什么?邪知邪见,还搞这个就错了,也许有人讲我这道场不搞这一点热闹,他们都不来了,那么我问你,你的目的是要大家来凑热闹还是要往生?如果要凑热闹,开舞厅热闹啊!真正修行,人愈少愈好。黄老居士的话,同修贵精不贵多,你要搞人多干什么?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啊!这是妄想,不落思量,真正是志同道和的在一块共修,不是志同道和的到别的地方去,不必到我道场来,这个道场是成佛的道场,三个人三尊佛,四个人四尊佛,还得了啊!道场人再多,是一些妖魔鬼怪啊!

  ‘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

  这个破除戏论是指教下,教下里讲经说法,统统是戏论,就像黄念祖居士说,我们谈论六七个钟点,他说都是废话,没有一句正经话,正经话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讲经说法都是戏论啊!‘荡除一切计度分别’就是禅宗里的参究,参话头,观心,都是计度分别。

  “是能直下承当者,肉身大士也”。

  所以,这个法门你能直下承当,完全不怀疑,能依照这个方法去念,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你想求生西方,你现在是肉身菩萨啊!大菩萨,这个大士是地上菩萨称号,不是普通人,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十卷(二次宣讲) B2…5…20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四面,倒数第二行。

  “三、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我们从这一段看起。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这一段话,也是说这一个法门的当机不可思议。那么这一段话里面,有许多人听了之后有疑惑,而且疑惑的人很多,实实在在这都是读经的时候太大意了。什么疑惑呢?这个地方讲,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成佛的方法,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成佛的方法,换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没听说过啊!这个话出在那里呢?其实就出在阿弥陀经上,我们天天念阿弥陀经,都把这个这么要紧的一桩事情,都疏忽掉了,阿弥陀经念了这么多年,不晓得这个事情,那么诸位看看这个蕅益大师的要解,再看看圆瑛法师,宝静法师的亲闻记,这个注解你细细去研究,确实是如此,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也得到一个证明,这个证明就是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他的精神光彩就特别好,使阿难尊者感到,亲近那么多年为佛的侍者,从来未曾见个,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也曾经跟诸位说明过,我们世间法里面常讲:‘相随心转’。心里面喜欢的时候,相貌就很好看,特别好看,心里面不高兴的时候,相貌就很难看,佛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已经是殊胜庄严到极处了。佛再念阿弥陀佛,你想想看,他那个相貌当然是不可思议了,这是理上事上我们都能够想像得到的。这一句要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点醒,说老实话,我们念阿弥陀佛,念一辈子也没有把这一桩事情看出来。这经过高人点一点,我们就明了了,实在像我们这一种根性的人,确实需要高人指点,没有高人指点,往往当面错过了。我在讲堂里面曾经说过啊!如果不是魏源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列在净土三经后面,我们不知道啊!净土三经跟华严经是无二无别,这不知道啊!他这么一点醒,我恍然大悟,仔细再看一看,确确实实这个净土三经跟华严没有两样,要不是印光法师把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列在净土四经后面成为净土五经,我们怎么样也不会发现楞严经上那一章,是一切佛法的中心,至高无上的法门,我们看不出来。读楞严经的,自古以来,不少祖师大德们赞叹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很少听说赞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很少人说这个,这就是我们根性不利,往往当错过。印祖这么一做,使我们就注意到了,仔细再看,这才真正发现大势至菩萨那一章经,二百四十四个字,可以说是整个大藏经的心经,不仅是净土宗的心经,是整个佛法的心经,真正不可思议,不仅是释迦如来一代的心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心经。所以圆通章,字很少,那个意思太丰富了。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都出不了那二百四十四个字。才知道真正不可思议啊!同样的,这个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出来,我们天天念阿弥陀经,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究竟怎么成佛的?都不晓得,五浊恶世,世尊出现在世间的时候,也就是三千年前,这个世界已经叫做五浊恶世了,实在讲,那个时候的浊恶,没有现在严重,是不是真的有浊?有恶呢?这个浊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染污,恶是十恶啊!什么染污呢?十恶业的染污,叫浊恶啊!佛当年在世,确实有,我们看看那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