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72节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72节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千头牛冲入坡下的帐篷区。引起了巨大的混乱,数个畜栏被冲破,更多的牛群被带动起来,但也让更多的炎族人加入到约束牛群的行列中,很快骚动被控制起来。
  数公里内很快有牛骑兵冲过来,所带的牛群足有数千头牛。
  “公孙氏人下山来了!”
  这个消息如同春雷。胜过狂奔而过地牛群蹄声,在炎族炸响。
  牛群很快冲到了山口外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却被炎族战士约束下来——山口死寂一片,没有一个活物,微微有一点薄雾。使得山口内的情形不甚了然。按以往的经验,每一次步兵和骑兵一起,披着牛皮冲击这个山口,都会有巨大的伤亡,并最终会失败撤退。山上滚下的石块和木头不是牛皮所能挡得住地。
  像今天这样,山口处一片坦途。这些炎族战士从来没有见过,想来公孙氏是不会打开门欢迎炎族人进入的,那就只有另一个可能——公孙族人想要出来了!
  这一天,炎族人在山口外逡巡不敢前进一步。
  而同时在山上的公孙族战士们也紧张无比。
  按我的要求,让敌人不敢靠近山口建立帐篷区,并不敢进攻山口,才能为我们在山外争取哪怕一小片缓冲地带,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布置我们的阵地了。
  但这个构想是要让炎族人付出沉重代价为前提地。早上突袭牛群的目的,不在于杀伤那群牛。而是要吸引甚至激怒炎族战士来进攻山口,从而让敌人了解山口防御的力量。
  坡顶上早已经堆满了石头和长木,新加入“弓箭手”职业的公孙氏族,紧张地张弓搭箭对着山口。就只等着在坡顶观察敌情的战士发出信号。
  但炎族人地谨慎让他们躲过了一次无谓的伤亡,也让我们的战士们白准备了一场。对敌人的威慑用一条平坦的通道就做到了。
  这一晚,炎族人甚至主动地将靠近山口的帐篷区撤离到两公里外。
  这就不用客气了,我要的就是这两公里。
  第二天,公孙氏的战士明目张胆地把帐篷建到了草地上,并在帐篷区外用木桩建起了一个防牛群冲击的木桩阵——这个东西在后面地正式战斗中是用不上的,现在却有和炎族人划分地盘的味道。
  不断进进出出山口地公孙氏战士看起来不多,其实在山后参加劳动和作战准备的战士远远超出在山外展示地部分。
  在炎族人眼里,走出山外的公孙氏族战士已经不少了,大约已经达到2000人的样子,但山后还有6000多人却是真正的实力所在。其他的公孙氏族人都成为了后勤人员,为战士们提供食物和制作武器。
  公孙氏兴衰,将系于一战!
  而这时,我们的骑兵战士再次穿越森林,带来了太昊族人的消息。
  姜由已经抵达约百里之外,接下来的几天,要按我的要求,缓缓前进,并不得接近到炎族10公里之内的距离。骑兵大队也随姜由行动,大战中将挥其重要作用。
  入夜之后,山内少量的太昊骑兵从帐蓬区中突然冲出,从炎族人的畜栏边上掠过,向每一个畜栏射入两轮箭,迅即远扬,返回帐篷区。
  畜栏内牲畜一阵大乱,多个畜栏被发狂的牛群冲破,炎族人近三分之一的地盘乱成一片,尽管炎族人在听到马蹄声后有所警觉,但多少年来,蹄声都只是代表炎族的力量,从来都不是公孙氏的特点。
  但这一次让炎族人大出意外,第二天,检点损失后的炎族人怒发如狂,公孙氏的帐篷区外,不断有前来挑衅的战士,但规模不大,都被弓箭射退了。
  在我的观察中,往炎族中央帐篷区进出的炎族人开始多起来。
  这场仗的规模即将要扩大了,但主动权不能掌握在敌人的手中,我们才能决定什么应该进行决战。
  这一晚,炎族人退得更远,两族间足有近三公里的距离。
  但炎族的牛群和战士已经开始集结,明显在收缩后就将以真正的力量对付敢于出山口的公孙氏族人了。
  在炎族战士的眼里,山外这点人还经不起一次冲锋。但公孙氏帐篷区的木桩让他们有点烦恼——怎么才能让牛群冲过这片木桩呢?
  除非找到一个办法,让公孙氏人走出帐篷区。
  但就在这一晚,在夜色掩护下,近5000公孙氏族人乘夜进入了帐篷区外的草地,开始在草地里挖掘横沟。
  第一百三十一章 炎族会议
  这一晚,炎族的大帐内也极不平静。
  用数十根原木撑起来的大帐是整个族里最大的建筑,面积足有上百平米,中间的地坑内,熊熊燃烧着碳火——炎族首领们早已经习惯了使用“高档”燃料,不再肯忍受柴火的浓烟,而是要求族人们提供这种“熟碳”以满足议事大帐内的需要。
  正对门口的“上方”,跪坐着一位威严的中年人,就算坐在地面的一块虎皮上,也达到了和周围站着的长老们齐胸高的高度,站起来的话应该高于帐内所有的人,肤色黝色,长方脸,双眼细长,是典型的“凤眼”,却不带一点美感,跟他的脸一配合,开合间极具威慑力。他右手握着一根长木杖,杖头上挂着一个牛犊的头骨骷髅,握杖的手骨节极大,看上去极有力量。
  这个威严的中年人就是族长,但目前应该还没有成为“炎帝”。
  “炎帝”应该是在建立城邦和设立管理阶层、分封部落之后的形态,现在他还没有做到那个程度。
  而帐内的数十位长老们似乎也对他并不很畏惧,正在大声的争吵。
  “为什么让公孙氏的人走出山口?我们才是这片草地的主人!”咆哮者面对族长,问罪的意思十分明显。
  在公孙氏族人发动第一次袭击以后,正是这位族长发出了让族人撤退的命令。
  在一个靠近山口的小部族受到损伤后。下令撤得更远的也是这位族长。
  “山口已经被公孙氏打开,我们就该让牛群冲进去,看那些公孙氏族人用什么来挡!”另一位瘦小的长老发出与他的身材绝不相称的吼叫。
  站在他身边的一位高个子长老摇了摇头,声音不高却极让人侧目:“这个法子数代族人都试过了,你以为那些堆在山口的骷髅是哪一族的族人留下的?”
  “那也不能让公孙氏在草原上立帐篷!”冲动的长老为自己辩解。
  “姜山!我族的族人和牛羊损伤,你要负责!”受损的小族长老不客气地对族长叫嚣起来。
  “我明天就要带上牛群,去踩平那些出山的虫子!”一个小族的族长愤然而起,打算出帐而去。
  “回来!”
  一声吼叫压过了帐内的争吵,也止住了小族族长的脚步。
  姜山双眼在火堆后面发出反光,已经长身站起。
  “公孙氏为什么要打开山口?”姜山问帐内所有人。只到他胸部高的长老们无人接腔,都尖起听他说明。
  “数代人了,我们已经在这个山口外的草原上堵住公孙氏数代人了,谁见过这么多的公孙族战士?”
  “数代姜氏族人不停地往山口堆积尸骨,损伤到公孙氏的根本了吗?”
  “按姜氏先祖的说法,这些公孙氏族人逃进山时,总共也不过就这么多族人,如今,他们的战士也比当年的族人还要多。那山上的公孙族人应该有多少?”
  “我们白白损伤了这么多族人,数代以来,炎族人从来没有增长过人口。草地上的野兽和每代一次的大洪水,将炎族多少族人消灭!”
  “可是公孙氏这些年并没有像我们先祖想像的那样。在山上艰苦度日,人口逐步减少,迟早消亡。而是还在种他们的草籽,人口日渐繁盛!”
  “自我任族长以来,多年都在恐惧,究竟在我死之前,能不能看到公孙氏倒下的一天,能不能死后无愧于姜氏先祖!”
  “牛神庇佑,让我终于看到公孙族人出山了!”
  姜山霍然看着这些长老和族长:“告诉我,在大草原上。谁才是无敌的部族!”
  “炎族!炎族!炎族!”
  “那我炎族战胜公孙氏的地方,应该是在草原上还是山上!”
  帐内所有人恍然大悟。
  “我在想,一定是伟大的牛神让那些公孙族人以为。食草籽的虫子只要够多,就可以在草原上战胜狂奔地牛群!”
  “哈哈哈哈!”帐内爆发出一阵狂笑。所有的长老和族长一起大笑起来。
  姜山却没有笑。
  “多年以前,我族的牛群误食了公孙氏从蚩尤族那里学会种植的草,结果数个部族因不肯用牛群作赔而被公孙氏灭掉。从那以后,先辈长老们就在牛神前发下血誓,必要把草原上种植草食籽的部族消灭!”
  “可是这些年来,为什么这些食草籽的族人却如此兴盛?”
  “难道如那些长老们预言的那样,如果不灭掉这些部族,草原上终将遍地是他们种下的草籽,再也没有我族牛群可以啃食青草的地方?”
  帐内一片默然,无人再笑得出来。
  “冬天前到南方去灭蚩尤的炎族人至今未回,这一场大战后,我们就举族前往南方,去帮他们灭掉蚩尤!”
  “但这一战后,也许我们该从公孙氏的帐篷内找点草籽,看看这东西怎么让公孙氏活了这么多年还没有灭掉!也许我们在西方山上留下来的族人真的需要这东西。”
  “你们回去准备你们的战士和牛群吧,战斗应该就要开始了。”
  等所有族人离开后,姜山的左手从牛皮斗篷中取出,手中赫然捏着一支箭,箭镞上带着已经干涸的血迹,火光中,姜山的脸上浮现深深的忧色。
  如姜山所料,第二天一大早,一名骑牛战士在炎族帐篷区飞奔,牛蹄声惊动了所有路过的帐篷和草原上的族人。
  牛背上的战士一路跑,一路高叫:“快让开!公孙族人来了!”
  山口外的营区边上,一名太昊骑兵小心地牵着马穿过那些横沟,带着有熊族大长老走向炎族的地盘。营区前已经遍布横沟,却没有完全封闭,留下了一些通道,易守难攻。
  进入草原后,骑兵翻身上马,背后坐着大长老,大长老手中握着木杖,杖头上挂着几棵黍穗,这应该可以说是公孙氏的标志了。
  骑兵身上没带任何武器,加上长老的同行,炎族人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都知道这是公孙氏的代表前来谈判了。
  帐篷区前所有的牛群和战士,以及路上的族人都自觉地为这一骑两人让开道路。
  第一百三十二章 烽烟将起
  “我代表山上的公孙氏族人,带来族长的礼物,求见炎族族长!”
  两小时后,缓慢前行的有熊族大长老到达了炎族的大帐前,对守在帐篷前的战士和长老们说。
  太昊战士牵着马站在帐外,大长老被炎族长老们迎了进去。
  “公孙族长知道我要黍穗?”姜山不觉讶然。
  拿着一把黍穗,姜山看着跪坐在羊皮上的有熊族大长老发了愣。
  “是!这么多年了,两族甚至只有很老的人才知道为什么会多年的征战!公孙氏已经不想再流族人的血,我们只是想回到故乡的黄土地上,去祭祀公孙氏的祖神。”
  “炎族的族长请看一看这些泰穗,它们对炎族又有何害?公孙氏将进入大河之北,再不回到这片草原,黄土地上有无尽的地方可以种植黍,我们也不愿意在草原上面对狼群和洪水,更不愿和炎族的战士们以血相拼!”
  “数代的征战,让血流满了山口,族长是否愿和公孙氏约定,让公孙氏离开,这片草原将永是炎族的天地,我们两族的血不会再染上牛羊食用的青草?”
  这是我和公孙干商量以后才定下的第一个谈判目标,能够不战而实现公孙氏的平安离开是公孙干一直的梦想,毕竟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人口在这个时代太可贵了!
  但我一直不是很看好这个目标,我对炎族的了解让我明白,炎族的战斗目标应该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地。一定还有比复仇还要重大得多的理由,才会让两族死抠了这么多年。
  “哈哈哈哈!就是这些黍籽让公孙氏代代繁衍?公孙氏以为,食草的虫子能战胜牛群?”姜山大笑,大长老的心往下一沉。
  “姜氏的牛神告诉我们,西方的黄土地也是我们姜氏的发源地,高原上也有无尽的青草,那里也将是我们炎族的牧场!天下间都应该允许牛群和羊群自由地啃食青草,不应该有牛群不能啃食的青草!”
  “公孙氏想不流血的离开?可以,我炎族的族长就算可以放下数代前的血仇,你们的族人能不能在炎族的牛神前发下血誓——烧光所有的黍籽。不带走一粒,将来也永不再种植黍草!哈哈哈哈!”
  姜山再次狂笑起来:“公孙氏不要想离开了!所有的草地都将是炎族牛群的牧场,天下间没有部族能再种植草籽,连原来姜氏的蚩尤都不能。其他部族更加不行!”
  “那我就只能代表公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