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 >

第390节

015易鼎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2-06-20完结)-第39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性子柔顺,见儿子主意已定,扫了一眼皇后,就不再说着。
  宋心悠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失望,欢喜的是,自己终于母仪天下,正式成为了皇后,而失望的是,自己儿子虽封魏国公,却没有被封太子,这时更不能参与国宴,让群臣认可。
  不过,来日方长,这失望一闪而过,她微笑的说着:“是!”
  时间不多,说了些话,皇帝,太后,皇后起驾,向前面国宴而去。
  看着帝后三人前去,贵妃赵婉,不由露出失意的神色,这时谨妃却并没有失落,上前说着:“姐姐,我们回去吧!”
  赵婉默默的点了点头。


第二百七十六章 登基(下)
  国宴在明池殿,这明池殿周围视野广阔,殿内也非常宽阔。
  殿内山喊万岁已过,太后和皇后也拜见过了,大批侍女纷纷而上,开始布宴。
  这些是早预备好了,一声令下,珍馐佳肴就连忙而上,里面也不及细述,等入宴了,首相率百官敬酒。
  王弘毅连喝三杯才止,笑的说着:“今日朕心里很欢喜,一起共饮吧,大家不必拘于常礼了!”
  这话实际上是对礼官的说着,没有这句话,礼官随时监看着是不是有人失仪。
  不过就算说了这话,群臣举箸进膳,还是只闻杯盘微微作响,一声笑语不闻。
  王弘毅知道这是自己和太后皇后在场的缘故,实际上,今天中午真正用膳,是在皇太后处,有着皇后和妃子同贺一席,儿子和女儿也上席。
  但是这时总不能立刻离场,于是笑着观看着众人,只见大殿内,各色华服的百官都依此向着皇帝庆贺,并且出诗颂文。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这种大宴,都必须有人出文来锦上添花,制造气氛,因此顿时华章如潮,而王弘毅只要不时赐酒就是。
  当然,王弘毅到这个世界八九年了,也读了些书,又有着一些记忆,不然的话,连品鉴文章的本事也没有,就让人笑话了——皇帝可以不作诗文,但必须会品鉴。
  殿内必须五品以上才可以,还有着殿外五品到七品的小宴。
  王弘毅听着,心思却集中到了鼎处。
  再次仔细观看,又是有些冷意,只见鼎轰鸣着,不断吞食着气运,但鼎底,只剩了一层薄薄的气运。
  可以说,在这时,王弘毅和整个大“成”朝,都是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却没有任何关系,有着重重护卫,这算不上什么,并且每过一天,气运就又厚实一分了。
  到了一轮歌功颂德的文章说完,殿上沉静了片刻,王弘毅春风满面,大赞一声。
  而内阁又再次带头举杯,王弘毅饮了之后,就起驾离开,到后朝接受后宫的朝拜,看见皇帝远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陪着皇帝用膳,是一大考验,现在皇帝离开,气氛就立刻轻松了,到了酒酣耳热后,更是喧闹一片,许多官员离席敬酒。
  皇城热闹一片,整个金陵也沉在了喜悦中,街道中鞭炮噼哩啪啦响成了一片。
  百官不要说了,都纷纷让家人购买着鞭炮,连绵放着,就是城中的士绅,在这时也避免不了同流,也放着鞭炮,挂着彩灯。
  反正今天又是元宵节,本来就要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
  大燕朝本来元宵赏灯十分兴盛,处处张挂彩灯,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
  最近几十年天下崩乱,这节日才逊色了些,现在王弘毅定鼎南方,和平延续了二年了,今年举办,又遇到了登基,就格外隆重。
  话说王弘毅退下后,沿途就看见殿阁走廊,一群群宫女开始挂着宫灯,宫室四处,都是成片成片,估计点亮后,至少有三千灯,甚至连树木山石,都挂了上精巧的灯笼。
  元宵灯节,宫中自然也要点花灯。
  宫中的花灯,按照大燕制,第一就是内务府采购,第二就是各地省郡送上,还有是三品以上,或者有爵位的官员敬献。
  现在大成初建,二三项就免了,都由内务府采购,这些宫中的花灯,购买的都是华丽、精致、寓意吉祥的花灯。
  看着这些,王弘毅心中也变的柔软,和历史上有些“明君”不同,王弘毅认为只要是采购,就没有太过奢华说法,能增加就业和经济循环嘛。
  王弘毅看着,即便是最贵的宫灯,想必也不如灯市了,他可是接到报告,金陵城中连开三十里灯市,有十万灯。
  想着,王弘毅突然就有着换过便衣,去看看灯市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转眼就被扼杀了,虽说这二年,金陵城内经过几次盘查和清洗,安全了许多,而金陵提举司,负责整个金陵安全,也算是负责。
  不过金陵到底是目前的帝都,人口百万,来往的人不计其数,鱼龙混淆,并且现在王弘毅处于气运的最低谷,在宫内有着重重保护,谁也欺不了,到了外面白龙鱼服,万一出了事,就要成为历史的笑柄了。
  这样想,王弘毅叹了口气,将这个心思按捺下来——天子有着许多不如意的事,这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金陵一家客栈中,有人却不这样想。
  话说,快要入夜了,一家旅店中,店老板带十几个伙计忙碌着,又挂上了彩灯,使这个店里也顿时多了几分喜气。
  后面的房舍都是平房,一小间挨一小间,这时,一个年轻的青衫秀才出来了,叫了点东西用了。
  店主也不觉得奇怪,皇帝登基,必会开恩科,许多人听见消息都赶到了金陵,准备上这朝廷第一次恩科。
  张焕就是其中之一,二年不见,已经变了个人。
  他十七岁就中秀才,二榜第三名,有了十亩田地,并且每月可以去县里领廪米六斗,事后又补了令吏,熟悉着政事,这次知道要有恩科,就提前来到金陵。
  “张相公,出去逛灯市?”老板打着招呼。
  张焕笑了笑,说着:“是!”
  到了门槛时,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胸口,那里有个垂袋,挂在脖子上,里面就是一方小印。
  话说,没有人是傻瓜,二年来,张焕都感觉到,这方古印只要挂在自己身上,就思考敏捷,并且处处顺利,渐渐,张焕已经把它不离身,挂在身上,连睡觉时也不脱下。
  这时摸了摸,心里安心下来,踏步出去。
  现在时间虽早,但各家已经开始点灯了,黄昏时刻,车灯、球灯、绢灯、日月灯、镜灯、字灯、马灯、风灯都已经琳琅满目,几上万灯闪闪生辉,让张焕见了不由目瞪口呆,赞叹不己。
  “金陵繁华一至如此,难怪皇帝立都在此,只是太过奢华了!”张焕轻轻叹息的说着,二年来,他自觉如有神助,脱胎换骨,读书往往读几遍,就有所领悟,学问和气质都进了一大截,所以才敢考虑这次恩科。
  就在这时,各个摊位也出来了,除了灯市,就是大把的摊位,各种各样的小吃,香气弥漫在街上。
  就算是才用了晚饭,闻着这香,也觉得口水直流。
  问了问价,这些小吃都是一二文的价钱,许多人都随手买点。
  随着夜色降临,街上的行人更多了,商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还价声,时不时响起的爆竹烟花声,喜气就弥漫开来。
  张焕仰头负手,只看着一团团焰火冲上天空,爆炸开去。
  “皇帝登基,盛世将至,是科举中官的时候了。”张焕暗暗想着,这时,见各人开始手提一灯,他也知道风俗,元宵就要手提灯笼而行,也就想买一只。
  走了几步,就见得一个店中,摆放着许多花灯,这些花灯未必有多昂贵,却明显比别家的要漂亮许多。
  灯面用纱绫糊制,走马巡夜灯、麻姑献寿灯、八仙过海灯,制作精美,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张焕上前,却听着中年人店老板,笑着说着:“要买本店的花灯,必猜中灯下谜语才可!”
  张焕定睛一看,果每盏灯下都贴了一张小纸条。
  这风雅又应景,就使人忘记了这些灯都昂贵了许多,因此有着不少人苦思冥想着。
  张焕正想着,这时,两个道士经过。
  其中一人只扫了一眼,突然之间“咦”的一声。
  “师兄,怎么了?”
  “见到一个白衣卿相了。”说话的人,却是通玄。
  说着,通玄仔细打量着花灯前,正在苦思冥想的一个人,看起来,这人很年轻,二十岁左右,穿着一身青衫,青衫有些旧了,但非常干净。
  通玄越看,心中越是怪异。
  “师兄,怎么了?”平真问着。
  “这人的面相有些奇怪,单从面相看,这人的面相骨骼都很普通,最多不过是乡下一地主罢了,但气运却截然不同,师弟,你不擅长望气,但也能看出一些,你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平真一怔,眯着双眼,手中暗暗结印,似看非看,片刻后,视线里一片模糊,而对面的一人,身上一种气景就显出来了。
  这人身上一种冉冉升腾,薄薄而飘渺的云气,模模糊糊,隐隐约约,但是可以看见,这宛然云烟一样的气运,赤白混合,但中间却微吐一线青色,不由吸了口气。
  “你看见了吧?此子看模样不过是秀才,却有着如此云气,实是可异。”通玄说着。
  “可能是祖德隆厚。”
  “不是祖德隆厚,祖德隆厚的话,一出生就有,面相骨骼不会长成这样,能位至卿相,必有所异。”
  “你看这人面相骨骼普通,却不可貌相,气运连绵不绝,不但有着官运,日后并非普通,至少能官居府君,而且现在就已经勃发,只怕恩科中,此人必能中个进士!”
  “不过是个府君,你就大惊小怪,你上次不是见到了吴姓潜龙,你说他龙虎之姿,隐现紫气……”
  “嘘,你怎敢在这里说,再说皇帝已经登基,虽有潜龙命数,只怕天时已尽,奈何!”通玄摇头说着。
  如果早了十几年,这人就这样年纪,说不定惊为潜龙而投资,现在天时地利都没有了,就算有着命数,也没有用了。
  能安心的话,还可位至公侯,不能,只怕连在田里牵着黄狗的可能都没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旨意(上)
  大成宏武元年
  皇宫,现在终于名赢其实。
  书房内,登基为帝的王弘毅,和往常一样,身着便服,坐在书案后,手里正持起一卷新起草大成律,一页页的阅看着。
  成立新朝,按着惯例,这律法要改换一番。
  王弘毅看的极认真,当放下书卷时,发现眼前的杯盏里,茶已凉了,这不是下面伺候的不用心,事实上有规矩,在皇帝阅读政事时,内侍不许随意上前,这有着窥探国政的嫌疑。
  “来人。”略说着一声,立数有人快步进来,在面前恭敬站立。
  “再梭一盏茶来。”王弘毅说着。
  内侍应了声,下去只是一分钟,就有着一个侍女,用双手捧着一个盘子上来,端上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王弘毅接过,若有所忍端详着这一只青色茶杯,宫女走前一步,把原本茶杯接过来,蹑着脚退了出去。
  王弘毅喝了一口热茶,嘘了口气。
  显得有火宽阔的书房内,温度很高,靠墙燃烧着的火盆,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声音不大,只因房间安静,听的非常清晰。
  王弘毅双腿微微有些酸涨,向后一倾,背靠在椅羊上,一个少女见了,立煎上前给王弘毅捶了捶腿。
  王弘毅见她年纪还小,手劲尚有不足,说着:“不用捶了,让人去备舆吧,朕一会要用。”
  前段时日忙碌,这几日有些疲倦,王弘毅揉揉眉心,看着少女快步出去,心中却有些事情,还在介怀着。
  登基大典已过,大成王朝鼻代大燕王朝,不过北方强敌虎视眈眈,南方又有着些不稳因素,不可能因登基而疏忽。
  当然,现在还有一件事,就是,“明正典刑”。
  十三司奉旨而动,快信传遥,在各省作起了准备,并且得到的情报,也让他难以释怀,有些寺庙还是暗暗行动,枚意与皇权对抗,这自然是取死之道。
  想到这里,王弘毅目光又落到文案上大成律上。
  登基大典后,王朝上下官员忙碌起来了冫
  第二日下诏,大赦天下,大罪减小,小罪化无,王土之上,莫不欢欣鼓舞。
  第三日再诏,令内阁和刑部修正律令、礼仪、雅乐,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任务,能在宏武十年完成就算了不起了。
  第四日诏,修正内宫制度,宦官制度
  “宦官和女官止于五品,不得兼朝廷文武衔,不得预外事,预者斩……太监总官是内常侍,正五品,掌印太监正六品……,“……皇太后、皇后……,四正妃,众妃,贵姬、贵人……。
  第五日诏,三月开恩科。
  这些都是这几天的工作,特别是大成律,是新起草的律法,与楚国律法区别不大,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