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武当问道 >

第5节

武当问道-第5节

小说: 武当问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莲舟先进去将青书抱了进去,里面传来微弱的交谈之声,随后一个平和的声音说道::“让他进来吧,我们也好见识一下我们武当的神秀。”

  另有一人呵呵笑道:“这小子真是让人看走眼了,能将剑法练到这样的境地可算是了不得啦,待会得让我试试,二哥你可不许心痛。”

  随后房门被推了开来,沈七默默念叨着终于可以见到俞岱岩了,什么样的经历竟然可以将一名大侠折磨成现在的样子,那是沈七从来不从想象过的。在见到躺在竹椅上的俞岱岩的刹那,沈七心中分明有种错觉:他看见的不是现在这个昏昏欲睡、连举手抬足都不能的病汉子,而是那个手持七尺长刀、叱咤风云的武当第三大侠俞岱岩,那个除恶扬善、只身仆千里的诛杀巨盗的武当大侠俞岱岩,一手玄虚刀法会尽天下英雄的俞岱岩。可是此刻他就静静躺在那里,眼中湮没的神采似乎已经随着他的身体而消逝殆尽。

  他今年才三十四岁,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候,也是一个习武之人最关键的岁月,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静静等待别人的伺候,连吃饭喝水都得让人伺候的废物,比之自己这个练不了剑的武当废物更让人心痛。

  沈七心中一疼,张口便要将自己知道的金刚门说出来,恍惚间听到有人在叫自己,定眼看时正是自己的师父俞莲舟。迷茫道:“什么?”随即摇摇头:且不说自己说出来有没有人相信,便是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金刚门都很难说。要知道俞岱岩虽然全身残废,却非骨头尽碎,自然和大力金刚指扯不上任何关系,那么伤于阿三之手也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加上俞岱岩之伤乃是武当上下的禁言,自己也不便去打听事情的全因后果,更不能确定当年发生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样。

  凭空多出自己之后,这世界已经发生很多改变,以前知道的都变成了未知之数,日后的发展还得看自己的努力了。沈七心生感叹。

  俞莲舟心中一声叹息:三弟,难道真的说你这辈子只能让人叹息么?转而又想到五弟身上,幼年时一起长大的兄弟们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不由得不让人感叹。随即收拾了情怀,沉声道:“沈七,见过你三师叔。”

  沈七上前向俞岱岩叩头道:“弟子沈七见过三师叔。”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俞岱岩本来昏沉的双眼微微一张,沈七分明从中看到无限的光华在闪耀:“呵呵…这便是二哥的首徒了?果真是气宇不凡,堪堪可造之材。”转向沈七微笑道:“乖孩子,快起来,让师叔好生瞧瞧。”

  俞莲舟勉强一笑道:“三弟谬赞了,这孩子心眼倒也是在,只是一套入门剑法到如今也没练成,真是让人替他着急。”

  俞岱岩呵呵笑道:“二哥难道你忘记了我当年一套‘回燕刀法’可是整整练了七年,七年哪,呵呵…”似乎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俞岱岩眼中的神采渐渐在闪烁。

  俞莲舟心中一酸,拉过沈七指着另外一边座椅中的数人,说道:“见过你掌门师伯、六师叔、七师叔,待会咱们在说说你的事情。”

  沈七依次见过宋远桥、殷梨亭、莫声谷。这三人在山上倒是能时常见到,殷莫二人年纪比沈七也大不了多少,向来也没什么师叔架子,倒是很好相处。至于宋远桥贵为掌门之尊,虽不能时时相处,却也是出名的和气之人。只是此刻自己打伤了人家的儿子,心中有些忐忑,可是见到宋远桥微微发胖的身体和祥和的面孔,顿时将心中的忧虑全都抛诸脑后。口中叫道:“弟子沈七见过掌门师伯、六师叔、七师叔。”便要弯腰跪下去磕头。

  宋远桥微微一笑道:“免了,整天磕来磕去倒显得我这掌门太不近人情了。”衣袖轻拂,沈七感到身前生出一股柔和的绵劲,那头便磕不下去。

  沈七心中骇然:宋远桥看起来如同一位慈祥的亲大伯,无论是动作还是言语中丝毫没有半点习武之人应该有的架势,完全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但偏偏随手一拂便有莫大的功力,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已经达到传说中的先天之境,举手投足之间已无半分斧凿的痕迹,完全合乎自然之道。

  沈七忽然生出一众奇怪的感觉,武当山上只怕除了祖师爷张三丰外便数宋远桥了,师父也许在功夫方面要强过掌门师伯,但在武学修为上可差了不少,至少师父还没能做到合乎自然、返璞归真之境,自己有时便能感觉师父身上那凝重如山的气势,但在宋远桥身上却一点没有。对于这种奇妙的感觉沈七深信不疑:这也许是来到这世界上天给自己唯一的补偿吧。

  “把你刚才的感觉和你掌门师伯以及几位师叔再说一遍,为师看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俞莲舟吩咐道。

  沈七应了一声,将刚才发生的事情有重复了一遍,静静等着众人的想法。

  宋远桥虽然已经久不用剑,但于剑法一道造诣却是极深,微微一笑向殷梨亭说道:“为兄虽然有些想法,却也不知道对不对,还要六弟印证一下。”

  殷梨亭在武当专攻剑术,剑法之妙已然天成,只是少了历练,因此使出来总是少了几分味道,多了几分飘逸。闻言喜道:“真是如此,小弟也有些想法呢!”

  俞莲舟见状向沈七道:“还不谢过你六师叔指点?”

  沈七连忙躬身道谢,殷梨亭也不客气,长身而起。向俞岱岩道:“三哥,借你清修之地一用。”

  俞岱岩颔首笑道:“无妨。”

  因为众人前来见俞岱岩,手中都没带兵器。莫声谷取了两根竹枝分别交给沈七二人,呵呵笑道:“沈七,你小子可要争气,让你七师叔也瞧瞧放倒青书的剑法,省得这小子整天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哈哈…”他和青书年龄相差不到十岁,两人平时感情极好,因此在宋远桥面前对青书也没什么顾忌,想到什么说什么。

  沈七接过竹枝,想了想道:“请六师叔赐招,弟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使出那一招的。”

  殷梨亭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好小子!”往前踏出一步,手中竹枝化出千道寒芒,万点光雨,一时天地间尽是绵软和激荡的气旋,让人如沐春风。虽然少了剑锋的凌厉之气,但竹枝特有的柔软更是将这一手武当入门剑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是沈七熟得不能再熟的‘拨云见日’,同样的一招到了殷梨亭这里竟然生出如斯变化,这是沈七做梦也没曾想到过的。

  怔怔看着眼中的寒芒在扩大,到了后来已经将全身都笼罩在其中,自己如同星空下孤独的游子,彷偟而不知道该往何去,更不知道将来的路该通往何处。不知觉间仿佛到了武当山顶,眼中尽是那屹立千万年依然不倒、苍劲挺拔的天柱峰。

  傍晚的阳光快要下山了,万道光芒有些泛黄,甚至没有了丝毫的温暖,只有凉飕飕的寒冷。沈七有些犹豫,有些迷茫,有些感概,最终吐出一口浊气,举起手中的竹枝,朝着夕阳洒来的光芒刺出了自己已经练习无数次的‘拨云见日’。

  炫。书网



第三章 脱胎换骨
更新时间:2009…4…1 14:37:26 字数:3188


  以拨云见日对拨云见日,这招入门剑法在两人的手中一变再变。在他人看来殷梨亭这招拨云见日已然飘逸中透着无尽的仙气,丝毫不带人间烟火,如同九天之上的寒星点点,正是拨云之后阳光普照大地,有气息的地方就有阳光,深得剑法意韵,却是最正宗的拨云见日。
  沈七的拨云见日最是离奇,似乎已经脱胎于拨云见日,却又脱不了斧凿的痕迹。一阵低啸有若龙吟,室内顿生漫漫云气,云气中间生出凝重如山、苍劲挺拔厚重,虽然没有殷梨亭意韵之广,但在气势上已然完全将其湮没。到了后来两招发生一连串的碰撞,没有满眼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剑啸刀吟。一切都化归于无形,殷梨亭的寒星破不了沈七苍郁古朴的气势,沈七的厚重也压制不住殷梨亭的灵动,竟是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众人见到如此一招再平凡不过的剑法到了两人手中竟生出如斯变化,俱是惊讶不已:殷梨亭还好说,毕竟那招虽然充满飘渺仙气,却仍是武当剑法,且极具个人风格。但沈七那招可谓是神奇之作、神来之笔,虽然有很深的斧凿痕迹,毕竟已经脱离了拨云见日的神髓,无论是其中凝重的气势还是还浩然充沛的剑气,都已经是极为上乘的剑法,虽然只有一招,却也见到其中的威力非同小可。

  宋远桥呵呵笑道:“恭喜二弟收了个好徒弟,能将我们武当入门剑法化成如斯深意,只怕放眼江湖也不多,这招剑法已经不是拨云见日,其中浩然剑气实非我等所能媲美,只是不知道他是怎么练出来的。”

  殷梨亭收住竹枝,凝神不发,哈哈大笑道:“好小子,真痛快。”

  沈七憨憨一笑,看看欣喜的宋远桥,再看看欣慰的俞莲舟,心中虽有疑惑,却也知道自己这招剑法已然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俞莲舟沉吟道:“师兄且慢夸奖,我看这孩子悟性是有了,只怕连他自己仍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六弟你来说说看,沈七的剑法同你的剑法有何不同?变化之处却又如何?”

  殷梨亭想想道:“沈七的剑招确实已经超出了我理解的范畴,就在我出剑的时候我可以肯定他出剑的方位,甚至是剑招的走势。可是刹那之间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任何的勉强,仿佛那是最自然的反应,也是最应该的招式。到现在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他可以在自己被我笼罩的范围内将气势和招式都使得如此的和谐,让我简直找不到任何的破绽,最终两招消于无形。似乎那招便是针对我的剑招而出,但我能肯定他是在我剑招到达巅峰的时候改变的,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但却确实发生了,也许那便是这招剑法的神奇之处。”

  宋远桥闻言闭目不语,良久才缓缓道:“沈七,你将自己的感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沈七想了想,便将自己当时的感受说来出来,对他来说那是出自本能的反应,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总觉得那便是自己最自然的选择。

  众人听到沈七当时只是想到心中的天柱,然后刺出那一剑,尽皆骇然:要知道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最难将其势、形等融入到招式之中,而从从山势演化出来的武功,森然万有,包罗极广,即使有所领悟也难以施展出来。沈七可谓是在不经意之间将天柱峰的气势、精气、孤拔之势融入到了那一招‘拨云见日’之中,这才使得区区一招竟穷沈七三年之功方有今日之成就,可见并非偶然。

  宋远桥呵呵笑道:“看来咱们武当又将添一门新的剑法,这套剑法由第三代弟子的沈七所创,可算是前无古人。二弟,沈七这套剑法或想大成,还得你的指点,不然他虽能施展,却不能领悟,这糊涂和明悟之间可只有一纸之隔,差别便是天与地,沈七将来的成就可谓不可限量,只是眼前他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还得慢慢教导才是。”

  俞莲舟点头称是,跟沈七说道:“掌门师伯的话你都听到了?想要将天地造化之势融入武学之中绝非易事,你目前只有这一招有神秀之功,想要大成可还差得远呢,切不可妄自狂妄,毁了自己的前途。”

  沈七唯唯诺诺,连忙答应。

  殷梨亭试招之后沉默不语,这并非是说和一晚辈计较,如果单论剑法的话,十个沈七拍马也赶不上殷梨亭。只是刚才那一剑出乎殷梨亭的料想之外,对他的启发极大,若有所悟,只是还不很明确。想到沈七若能将天地之势融入剑法之中,使得剑法浑然一体,再无斧凿之痕,那时候即使自己剑术再精,恐怕也非人家的对手。这剑术和剑意的差别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将一门最普通的剑法脱胎换骨,成为极上乘的剑法。

  忽然又想起师父曾经跟自己提到剑法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别,上乘剑法和下乘剑法差别便是这剑意。一套剑法若少了剑意,再精妙的剑招也会被人所破。有了剑意,普通的剑法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绝妙的剑法。而自己正是有了绝妙的剑招,少的便是这剑意,若能剑意在先,剑招在后,这样的剑法便能笑傲江湖。

  想到这里殷梨亭惊出一身冷汗:想到以前自认为能将剑招练好,剑术自然也就成了,如今看来竟然成了自己领悟剑法妙谛的桎梏。躬身向宋远桥等人告罪道:“小弟忽然心有所悟,便想印证一番,这便回去闭关,还请师兄见谅。”

  宋远桥一挥手微笑道:“无妨,你自去便了。”

  殷梨亭向俞岱岩告退,转身向沈七微笑道:“师叔我得谢谢你,希望我出关的时候你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