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超级机械文明 >

第84节

超级机械文明-第84节

小说: 超级机械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以帮帮你吗?”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怯生生的声音。

    ~~~~~~~~~~~~~~~~~~~~~~~~~~~~~~

    感谢书友197122打赏,这个Id好象是一个生日,请问是你的生日吗?

 第154章 101的诞生(求订阅)

    第154章ss11的诞生(求订阅)

    “阿达你能够帮忙我吗?”苏明惊喜地问,习惯了阿达主动提示之后,忘了阿达进化到二维模式之后,是需要苏明先去问他他会回答的,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阿达竟然主动开了口,并且还是这种很人性化的语气,不过惊喜之中苏明没有注意,只是期待着阿达的回答。

    “一个初级能量推进装置,我可以帮你改进一下,不知道你要达到什么效果?”阿达又恢复成了正常的语气。

    “要达到什么效果?当然是比现在推力大、耗油低、加性能好,呃,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你按好的方案改造就行。”对于动机的参数,苏明了解的也不太多,不过这么复杂与高科技的动机在阿达眼里竟然只是一个初级的能量推进装置,不知道什么算是中级的,什么又算是高级的。

    “对于按照后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吗?”阿达继续问道。

    “大小?”这个苏明倒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动机应该是小点的好吧,但要跟飞机的气动布局搭配上行。

    “我为你提供初级中三种不同级别的改造方案,并且设定为大小可调,为了节省能量,是否只形成全息模型?”阿达好象犹豫了那么几秒钟,然后就给苏明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好,就象那个机床模型一样就行。”苏明心中乐的就象开了花一样,初中高三种改造方案,而且还是大小可以调节的,等于自已拥有了多种不同的动机方案,从大到小从高到低,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形成全系列的产品线,实在是太好了。

    然后一阵的静寂,隔了许久之后,苏明的脑海里面出现了一个复杂程序远远过机床的全息模型,光是上面的介绍性文字已经多的象星空中的星星一样时隐时现,然后第二个、第三个。

    “原始装置为机械液压控制已改造为数字电控制,三种能量推进装备的推重比分别为初级8…9,低级1…12,中级15…2,油耗降低十五个百分点,大推力加大百分之四十七,度系数从85提升至135;请问改造是否满意?”阿达越来越人性化了,竟然还会这样问,把苏明乐的眉开眼笑的,一个劲地叫满意。

    “这下什么也不愁了,至少十年二十年的不落后。”苏明在前一段时间还是对现在流行的动机形势进行过一番分析的,除了传说中的F…22用的动机F119外,其它的几款动机大多数都是8左右,无论是F…15、F…16用的F11系列,还是苏27的L…31F系列,或者正在研制中在F2战斗机用的RB199或是米格29的Rd…33,推重比一般都在8左右,而F119动机,目标是达到推重比1,目前并没有正式生产。

    就是说阿达改造的这几款里面,初级的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了,而低级的已经是领先水平了,中级的则是理论级的,现在还没有那个公司宣称可以制出推重比达到15的涡扇动机,再高就是火箭动机了。

    据说法国斯奈克玛公司耗资16亿美元研究的88动机,推重比可以达到9,欧洲四大联合体全力为F2打造的动机J2推重比未来可能达到1,这两款动机目前还没有研究成功,而苏明在这里动都不用动一下,已经拥有了推重比15的动机,想到这里,苏明温柔地抚摸起了阿达,嘴里又哼起了阿达为喜欢的小调。

    这就叫同人不同命呀,别人辛辛苦苦,这里却不费吹灰之力,苏明决定好好的犒赏自已一顿,弄碗红烧肉吃吃补补脑,近心情老郁闷,一直没法解决的问题,竟然这么轻松就被阿达解决了,还是阿达厉害呀,仿佛感觉到苏明的夸奖,阿达还在那里不停的闪烁着。

    看着这个不会点火的家伙,苏明就想把它重回炉,可是想想还是算了,就放在这里当样品和纪念品吧,好歹也是苏氏生产出来的第一台动机,不过放一个斯贝动机,感觉不太好看。

    苏明又通过斯贝动机想到了自已生产这个动机本来就是准备外销为主的,如果被斯贝的原主人劳斯莱斯公司知道了,会不会告自已侵权或是什么,限制自已的销售,外国公司可都喜欢干这个,有的时候偏偏趁着竞标合同的时候给你来上一手,为了免得引起麻烦,招标方就会放弃采购,看来还得想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苏明不知道阿达改造之后的动机有没有技术上面的问题,但是以防万一,还是跟劳斯莱斯公司提前沟通一下比较好,苏明就一边把代号为ss1初级动机的技术资料和图纸转出来,一边让罗少君跟劳斯莱斯公司联系。

    劳斯莱斯公司一听还有这等好事,竟然还有中国公司在提前询问改造斯贝动机的技术专利问题,中国公司什么时候这么主动自觉了,又一打听知道其实是一定港资公司,这正常吗,香港现在还是我们大英帝国的,不敢得罪我们也是很正常的,同样,对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苏氏公司,劳斯莱斯公司也有了一定的好感,斯贝早就转让出去了,多转让一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还是一个生的公司,扶持一下也是应该的。

    劳斯莱斯公司的开价很是公道,专利授权费二十万英镑,技术支持费一百万英镑,同时向苏氏表明,如果苏氏的技术实力得到他们的认可的话,可以把一部分配件的生产分包给他们,这是欧美高科技公司的通常作法,把费人工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部件承包给不达国家降低成本,技术服务费就是这个意思,怕你们生产不好,我们可以对你们进行技术辅导,然后你就可以接受我们的合同,再把钱赚回去。

    苏明想了想把专利授权费给了劳斯莱斯公司,这就等于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有了这少,至少不怕别人找你麻烦了,至于这个价格吗,在苏明看来还算公道,当初国家引进的时候可是花了五亿英镑,现在只要二十万,虽然只是专利摇权也绝对不亏。

    对于技术服务费,苏明觉得没有什么必要,现在自已生产能力不足,那有空闲接他的外包业务,有那个工夫还不如多造几台动机呢,比那个挣钱多了,劳斯莱斯公司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意思,二十万英镑虽然对它来说只是一个毛毛雨,但就象天下掉下来的,就是少也高兴。

    主要原因还是这款动机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又是早就卖出去的技术,美国和中国都曾经引进过,他们根本不重视,至于苏明的担心,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个苏氏公司是准备制造成品动机的,还以为是制造配件的呢,认知上的误差造成了它轻易就把专利授权出去,日后自然后悔莫及。

    苏明把其它的事务全部交给费俊等人处理,自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这上面,图纸出来后,就对着技术资料研究,不是全部掌握,至少学会几个名词和做到详细了解,跟别人解说也好不那么浅显。

    然后苏明开始一边展开试制工作,一边向611所通报进展情况和改进方案,别的不说,光是技术指标上的进步就有点太大,让人不敢相信,但苏明也没有办法,阿达改进出来的次的就是这个,他也没有办法。

    果然,611所接到他的改进方案的时候,还以为苏明是照着他们的吩咐随便编的数字呢,也没有当回事,就把方案进行了翻译交给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那边也没有想到一向亲如大哥的中方会忽悠自已,前面接到通知说换了一家合作机构,然后这么就拿到技术方案,还以为这家公司实力惊人呢,非常痛地拨过来五百万美元作为前期费用,并且表示,希望在半年之内看到样品。

    巴基斯坦那边早就急的不行了,本来就准备同意米高杨设计局的条件了,没想到中方又找到一家合作机构,然后又这么拿到技术改进方案,钱就给的分外痛。

    611所的人看到巴方这么急切,还担心苏氏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没想到转告了之后,苏明非常爽地表示,希望他们能在二个月后进行动机试车试验,这个动机试车台一时半会建不出来,只好去611所进行试车。

    两个月?611所的人根本就不敢相信,你们拿到图纸一个多月,看都不知道看完一遍呢,就能确定技术改进方案,然后就进行生产,开玩笑的吧,611所立刻派人过来进行验证,却现苏氏已经在进行生产了,看进度,怕是连两个月都不费,一个月产品就能拿出来。

    不过这次苏明不敢再象上次那么大意了,每制造一个配件的时候都要进行详细的对比,保证一点错误没有,万无一失再说,再出现点火不成功的现象自已可没脸见人了,话都吹出去了。

    动机制造出来后,要进行不间断的试车之后,能确定动机的性能稳定可靠,这个过程至少要在15个小时以上,初次只是进行普通测试,然后再依次试验加力、极限等测试。

    这款代号为ss11的动机长途跋涉被运到了风景秀丽的西南边陲,611所就座落在这里,ss代表苏氏的意思,11是指1系列的第一个型号,战斗机的动机技术要求高,以这个型号为蓝本,还可以改出来运输机、轰炸机、民航机用的版本出来,到时候就叫12、13等等。

    ~~~~~~~~~~~~~~~~~~~~~~~~~~~~~~

    解释一下近的时间,轩中是上班族,上下午都要上班,中午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不休息码一章出来,下班到家再码第二章,因为电脑和空调不能并存的原因,必须赶在小孩睡觉前把第二章码出来,而且近电压波动频繁,电脑是台老机器,稍一波动就要重启,码字的时候总得注意存盘,等天气好转一点了,希望能够调整过来,近一周多的时间真是难熬。

 第155章 难以置信的苏氏

    第155章难以置信的苏氏

    对比一下技术参数,611所的人现,这个好象基本上是比斯贝强了很多,虽然勉强还能看出斯贝的痕迹,但可以看出改进了很多,也现代化了许多,对于动机的好坏,611所的人还是有资格评定的,这一眼上去,就能感觉出不凡来。

    让人遗憾的是,动机有点小,推力也只有9千牛,配国产型战机有点不合适,不然的话还可以用在国产型战机上面了,也省的到处找合适用的动机,611所的人立刻就想到了国产战机身上,却不知道苏明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跟七不同,设计中的型战机虽然是单战机,但目标却是象F…16那样的中型多用途战机,而七却是一款轻型战机,设计目标不同,需求也就不同,型战机大推力要求在12以上,这个9,明显不够。

    “这个是可以改进的,目前这个版本是小型版的,还一个大型版的,你们想了解一下的话我可以把详细资料给你们过来。”看到这次来看这款动机的人里面,很多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苏明知道肯定是那一个项目组的人,就不失时机地介绍道。

    “还有大型版的?你们多长时间能拿出来?”果然,苏明这句话一说,有一个带头象是项目负责人的家伙眼睛就是一亮,很有兴趣地问。

    “多不过两个月可以让你们见到成品。”这个是可以保证的,阿达弄出来的全息模型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这个模型却是智能可调的,可以按照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加大一点完全没有问题。

    “先看看这个再说吧。”对方并没有当场决定下来,毕竟苏氏以前从来没有在动机领域有所建树,等这款动机进行了验证之后再说吧。

    “好。”苏明也不为已甚,自已太急切反而容易让人家看低,酒好不怕巷深,这东西国内又没有人能够做出来,完全不怕别人抢了自已的生意,而且这一款动机不得出一个合格的结论,谁会相信自已。

    随着动机点火成功,苏明的心就放了下来,估计下面也不会有问题吧,在试车台上工作了3个小时之后没有问题时,就已经有人源源不断地跟苏明过来搭讪,特别是受邀来参加试验的巴方代表,是扯着苏明的手不放。

    6个小时过去了,9个小时过去了,12个小时,一直到15个小时完成,动机工作状态仍然十分良好,没有出现一点问题,接下来虽然还要进行一系列试验,但那个只是为了测出这台动机的理论参数和实际参数差,只要这个数值不是过大,就代表着这台动机可以进行定型生产了。

    因为在设计之切,这些参数都只是理论数据,实际生产出来后,涉到误差和不稳定因,通过情况下都是有误差,然后再根据误差进行技术改进,后这算是定型成功,进行批量生产阶段。

    毫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