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仰角 >

第73节

仰角-第73节

小说: 仰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四,距离孙山还隔了二十一个人头。   
落榜的还有潘四眼和蔡德罕。   
蔡德罕以一个小数点的误差,成为第三十四名,这个小数点先是使一组座标出格,接着便使射击距离错上加错,然后成为标尺误差,一错再错,如果是在战斗中,依此标尺发射,炸点将在我军炮兵观察所和前沿步兵之间出现,将会出现“亲痛仇快”的局面。他沤心呖血苦战了半年多的、也是炮兵指挥员最重要的一课——确定射击诸元的成绩,落了个不及格的下场。如果这个小数点位置得当,他将跻身于前十名之列。而从他将近二百天甘当笨鸟不屈不挠地挣扎结果看来,这个小数点他本来不应该点错的。   
事实是残酷的,当总分成绩全部统计完毕并公布于大队部宣传栏里的时候,七中队多数学员都去寻找自己的名字,当时就有人落泪了,落泪的有榜上无名的,也有名在其中的,落选者无语而泣,然后挥泪离开,当选者也是热泪滚滚,默然隐去。   
谭文韬、凌云河和魏文建没有去,他们陪同常双群登上了贯山,去看望恩师祝敬亚。   
常双群最终放弃了竞争。尽管他仍然按照韩副主任的要求,“以军人的方式”参与了最后的角逐,但是,每一项作业他都留有空白。   
在确定射击诸元的考核中,凌云河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下来之后立即通报给谭文韬和魏文建,大家一致申讨常双群“背信弃义”。常双群笑笑说:“我没有临阵脱逃就算是意志坚强了。你们不要劝了,我早就拿定主意了,参加而不争夺。参加了,我也就算走完了这一段路程,争夺,就不是好汉了。就算是考好了,把指标占上了,体检万一过不了关,到那时候,我恐怕要白白浪费掉一个指标。何必呢?再说了,大家在这一年半谁没有脱掉一层皮啊,我这双眼睛,到了部队也是麻烦,何不把机会让给眼睛好的同志呢。还是那句话,天涯何处无芳草,我已经选择了最适合我做的工作,当一名道班工人,颜色分不清了,石子和泥巴还是能够分别的,修路这活我能干。”   
“祝教员,对不起了,我终于没有能够贯彻您的意志,但这不是背叛。我永远记住了您的四十五度人格论,就是修路,我也要当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工人。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炮手,是您喜爱的杰出的炮手,是一个军人。离开了这片战场,我还会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我绝不会自暴自弃,绝不会!   
常双群跪倒在祝敬亚的墓前,脸腮紧紧贴在黄土上,长恸不起。谭文韬等人无语伫立,无不泪流满面。   
五   
在一个烈日偏西的下午,命令下达了——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W军区党委决定,确定下列人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干部,行政二十三级:   
谭文韬、阚珍奇、魏文建、刘子越、凌云河、赵家起、安国华、栗智高……   
与此同时下达的,还有一份任职命令——   
任命:   
谭文韬任陆军第某某某师炮兵团指挥连连连长;   
阚珍奇任某某某集团军师属炮兵团三连连长;   
魏文建任陆军第某某某师炮兵团七连副政治指导员;   
刘子越任陆军第某某某师炮兵团司令部副连职参谋;   
凌云河任陆军第某某某师司令部副连职参谋;   
安国华任某某省军区某某某守备区炮兵团七连副连长;   
栗智高任炮兵第某师某团八连副政治指导员;   
余建设任陆军第某某某师炮兵团七连排长;   
………   
 ·23·   
第二十四章   
一   
他们都走了。他们终于都走了。   
他们带着梦寐以求的任职命令,带着胜利者的亢奋,带着大展身手的激情,带着一肚子建功立业辉煌的梦想,当然,也还有的带着沉重的、无法改变的遗憾,带着无可奈何的酸楚,甚至还带着无法平息的悔恨。优秀的或比较优秀的,淘出来的金子或淘下来的沙子,仪表堂堂的或短小精干的,自命不凡的或自惭形秽的,天降大任的或乱撞运气的,男的,女的,高的,矮的——总之,他们都走了,他们的躯体连同他们的灵魂一道离开了N…017,离开了贯山,离开了凝结着我们青春生命的七中队。   
只有我,蔡德罕,一个穿了二十年军装的老兵,一个前七中队的名列后茅的学员,一个前七中队炊事班烹调手艺一流的的伙夫,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类编制序列里的一名前三级专业军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类编制序列里的一名职工,一名编制之外的所谓的留守农场正班级场长,不显山不露水地留在了这里。我没有你们那种鲲鹏展翅的豪情,也没有你们那种虎落平原的怅惘,该得到的得到了,该失去的失去了,当命运的最后判决揭晓之后,我心静如水,灵魂平稳坦荡。我接受了命运对我的安排,哪怕这种安排是不负责任的,不讲道理的,甚至是荒诞可笑的。这是我惟一的选择,也是我惟一正确的选择。   
现在,除了年年更换的几个士兵,七中队那一批人里,留在这里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像一棵莫名其妙的老树,孤独地立在这道曾经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山峦里,扎根并且守望。我当然心里明白,你们当中一定有人已经把我忘记了,没有人会重视一个失败者(在你们的心目中可能还是个弱者)。这我可以理解,毕竟又过去了十几年,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先恐后(我知道从我们七中队出去的人总是要站在潮头的风口浪尖上的)。所有的人都没有闲着,不管是已经当了师长处长团长书记县长的,还是回家种田贩卖小本生意的,层次尽管不同,但统统都在忙碌地活着,有地位的和没有地位的同样按部就班地忙碌。   
我也是这样。尽管论起地位我可能是我们那六十三个人中间最差的或者是比较差的,我辛苦但我也很幸福。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人,当然是相对而言的满足。正是由于有了容易满足的德行,才导致了我今天在这里检阅你们。   
W军区撤销了,朔阳关以南这片军事禁区除了个别单位尚在服役,多数地盘都已“化干戈为玉帛”了。你们走向天南海北,当官的当官,发财的发财,走运的走运,倒霉的倒霉,幸福的幸福,受罪的受罪。只有我,十几年来如一日,当一个兵,当一个尽职尽责有一份任务尽一份力的老兵,当一个教练别人并几乎听从任何人指挥的三级专业军士,当一个全民所有制的职工,管理着四个士兵和六百多只肉鸡。   
哈哈,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各位先生,你们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前基准中队一位测地业务尖子现在竟然是一个养鸡场的场长,当然是军办的养鸡场的场长。本场产品供应内部,对外概不提供。你们别以为我是个企业家,是个下海的暴发户,不,我还没有那么运气和晦气,我还没有庸俗到为蝇头小利而上窜下跳的地步。养鸡是副业,留守看护这片营房才是本前三级专业军士和军队职工的正当职责。   
何况,我们敬爱的祝教员还在这里呢。   
你们可以把我淡忘,可是我怎么能忘记你们呢?要知道,在最后的角逐中,总分成绩第三十四名是蔡德罕啊?况且,那是蔡德罕有生以来败得最窝囊的一次,在不决定命运的数次考核中,蔡德罕从来就没有下过前二十五名,偏偏是在紧要关头马失前题,落了个第三十四。这就是老天故意跟咱过不去了,为什么就不能是第三十三呢,既然不让咱过那个坎坎,你让咱考个第四十名第五十名咱也败得舒坦,可是你却给了咱第三十四名的名分,就在那个坎坎的边缘,别人都越过去了,轮到咱大门就关死了。   
毕业考试获得综合成绩第三十三名的是三区队的路黄河。   
十八年之后,路黄河是某某省军区某某某军分区的副司令员,这个在十七年前以一点二分的优势当仁不让地从蔡德罕的头上跨过,欣喜若狂地成为孙山的人,虽然当时只定级为行政二十三级的排长,但此后牢记当年的侥幸,发愤图强,工作极尽刻苦,方方面面关系慎之又慎,前进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以至于在十八年之后其进步幅度跨越了七中队多数学员,成为仅次于某某某师师长谭文韬和某某师政治委员阚珍奇的第三位师级军官,大校军衔,而某部师参谋长凌云河和某部营房处长魏文建等人才是上校军衔。   
蔡德罕跟任何人相比都能心平气和,惟有跟路黄河一比,才深切地体味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是瞎说。   
当然,蔡德罕有蔡德罕的幸福。至少,蔡德罕有他认为是真正的爱情的爱情。   
当初,在N…017接受熬炼的时候,蔡德罕对爱情这两个字连想都不敢想,他连个家都没有,连当个排长的愿望都风雨飘摇,给他朵鲜花他也顾不上灌溉,给他个爱情他也没有地方存放。那个时候,出风头的是凌云河和谭文韬他们,跟他们在一起,他除了竭尽全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哪里还敢有非分之想啊?爱情这东西对他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别说采摘,看起来都朦胧。在大队部的女兵中,谭文韬和凌云河都很受青睐,就算把大队部二十多个女兵每人撕成两半全都分给七中队,也没有他的份,他那时候想——在老婆这个问题上,他仍然有可能再次成为七中队最后的一名——一个连孙山都没有当上的人,哪里还有脸结婚呢?而事实却恰好相反,他差不多是那些人当中第一批结婚的。他有充足的结婚时间和精力。   
除了率先结婚和生孩子,这个十几年来隐身于深山的土老冒,还有其他一些非常的举动,也是七中队那些幸运的或不幸运的人们难以望其项背的,譬如说他能够利用一台车床制作各种造型精美的兵器模型,在养鸡之余用这些模型布局谋阵,过一把炮兵团长师长的瘾头。再譬如说他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使用了计算机,并且掌握了P…OX技术,如醉如痴从事于一项运载工具的设计——当然,这种设计是没有任何功利的,惟一的依据是他乐意,他可以在计算机面前重新操练自己失去的辉煌,从而弥补养鸡生涯带来的空虚。   
二   
宣布完七中队部分学员定级和任职命令的当天,蔡德罕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BGC医院看望柳潋。那时候,柳潋的伤势基本上痊愈,但是落下残废也基本上定型了。   
才二十二岁啊,豆蔻年华的姑娘落下个残废,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柳潋一片茫然,夜里常被恶梦惊醒,醒来枕边一片泪痕。那些日子,柳潋的脑子里曾经酝酿过许多计划,其中一个最可行的计划便是积攒了几十片安定。就在还要继续积攒的时候,蔡德罕去了。   
蔡德罕除了扛去一大包水果,还抱了一抱从贯山上采摘的野花,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忍不住窃笑——他们还没有见识过用粮袋扛着几十公斤水果去看望伤员的,也没有见识过抱着一箩筐野花去看望伤员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蔡德罕有生以来第一次一次性地花这么多钱,整整用去了他四个月的津贴。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种最能表达他心意的方式,他只能按照传统人情的思维方式,用他的劳动,用他的血汗钱来尽可能地安慰自己。   
这个满脸憔悴、浑身汗渍的老兵压根儿不在乎医生护士们的取笑,就那么一本正经而又旁若无人地闯进了柳潋的病房,把肩上扛的、怀里抱的往地上一放,就站在一旁看柳潋,看着看着就流泪了,一句话说不出来,满腹的愧疚、酸楚,当然也还有委屈,全都集中在泪腺上,滔滔不绝、汹涌不可遏止。   
病房里的人都被这条汉子的举动惊呆了,就连柳潋也被这无语的雷霆弄得手足无措。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探视。   
医生和护士们不再窃笑,悄悄地退出了病房。同室的病友们,能够行动的,也都无声无息地离开,给这个汉子和他的伤员留一个安静的空间。   
蔡德罕依旧一言不发,任滔滔热泪一泻千里。   
后来,柳潋欠起身子,苍白的脸上泛出红潮,招呼蔡德罕说:“你这是何必呢,你这么大一个男人,哭得惊天动地的,别人都被你吓住了。”蔡德罕这才挥了一把泪脸,颤颤巍巍地说了声:“柳潋,我……我害了你……你不值得啊……”   
柳潋说:“我伤了之后,自己都没有为自己这么哭过,就凭你这么动心动肺地哭这一场,我也值得了。蔡德罕啊,你别哭了,我的腿还在啊。别哭了别哭了,我们说说话吧。”   
那天,蔡德罕在柳潋的病房里站了一个多小时,说起了自己的结果,说:“你看,你为我摔那一跤真不值得,我要是再出息一点……这个世界上,我最对不起的,一个是我的老部队,一个是七中队,再有一个就是你了。”   
柳潋说:“怎么能怪你呢,也是我一时不小心。说不定还是我害了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