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仰角 >

第68节

仰角-第68节

小说: 仰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当然知道她不是一个好妻子,但她没有料到她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好丈夫。韩陌阡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但韩陌阡是一个好男人。康平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男人,甚至压根儿就不算男人。   
康平居然敢提出来同她离婚。他不仅制造了一个她和黄子川的莫须有的绯闻,甚至还搬出了她和韩陌阡的历史往来。其实,他早就偷看她的日记了,早就知道她对“老阡”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但结婚三年多,他没有走嘴说出半个字,这就可见城府之深了,也可见包藏祸心之大了。她在行为上没有实质性的把柄,而他本人却在近三年内先后同六个女人保持秘密来往,其中还有一个女人为了逼他离婚而上演过自杀未遂的丑剧。   
可——笑!这是荒诞造成的可笑。   
她终于明白了,他那貌似憨厚的眼睛,当初是因为慑于萧天英的威势才变得闪烁不定。而如今,萧天英不仅没有当上司令员,还退居二线了,而康平的老爹则由副参谋长提升为副司令员,接替了萧天英的常务副司令员工作。他无需再对她百依百顺了。   
想想看,这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啊,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荒谬的伏笔,她居然成了政治缔缘的受蒙蔽者,并且同样麻木不仁。   
她老是怀疑,自己从根本上就是一个来路不明人物,生活中有那么多不明不白的事情,有那么多解不开的谜。她不仅对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对自己的现在依旧茫然,而对自己的将来同样茫然。她以为她是坚强的甚至是强悍的,但她一次又一次发现,有一股她绝对无法想象的强大的力量自始至终都笼罩在她的头顶,她无法决定自己的职业,无法决定自己的情感,无法决定自己的配偶,甚至无法决定自己的好恶。十六岁参军的时候,她的父亲要征求(实际上是听命于)萧天英的意见,参军之后从事什么职业,她的父亲同样还是要征求萧天英的意见,跟什么人恋爱,不仅她没有权利选择,那个被她称之为父亲的人也没有权利选择。如今她提出转业,她的父亲毫无作主的可能,还是要以萧天英的意见为意见。萧天英说个不字,她就得老老实实地把军装继续穿下去。   
至于婚姻问题,更是萧天英大手一挥就决定了的,萧天英把巴掌往桌子上一拍,说,我看康平不错,正经人家,革命军人,行!   
于是就行。   
现在萧天英又拍巴掌了,一巴掌把桌子上的茶杯拍得乱蹦,吼了声:鼠目小人,流氓成性,离了他!   
于是就离。   
到底是将军啊,胜败乃兵家常事,聚散亦人之常情。可是感情呢?好像也没有多少损伤,不像寻常百姓之家把事情看得重如泰山。现在认真起来,她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都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没有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情感。因为她向来蔑视“爱情”。   
然而,她到底还是发现了自己的怅惘。没有悲欢离合的伤感,只有怅惘。在这场荒诞的聚散中,她毕竟还是有损失的,丢了一件衣服还心疼呢,何况是丢了一个男人?   
她当然有理由缅怀韩陌阡。   
女人是一撇,女人天生就需要一捺支撑。一撇加上一捺才架起一个“人”字造型。传说造物主宙斯最初造出来的人是个圆球,有四条胳膊和四条腿,后来为了人类行动方便,便将他们分为两半,使他们只拥有两条腿和两条胳膊,然后再像搅拌沙子一样地将他们搅拌开来,人类于是就永远地处于寻找之中,竭尽全力地企图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然而,这种可能性已经十分渺小了。在茫茫人海里,大家的面孔都是差不多的,你作为一个女人或男人,每个男人或女人都可能是你的另一半,然而你真正的另一半却只有一个,你找到他或她的可能性趋于无穷小。于是你最终要放弃寻找,遇上个差不多的,地位、学识、品德、形象……等等,似是而非,不管他或她究竟本来是不是你的那一半,得过且过,实在过不下去了则不过,则拉倒,则去他娘的。   
夏玫玫的后悔就在于,她最终没有把韩陌阡培养出来。她说不清楚她是不是爱他,但是她对他感兴趣,尤其是同康平比较起来,他因神秘和正派而充满了魅力。有一点她不会怀疑,韩陌阡是一眼深邃的古井,无论是才华还是品德,都是不可能一览无余的,仅此一点,就足够她勘探一生了。   
二   
在这个春雨缠绵的日子里,在事业和婚姻都出现了荒诞局面之后,夏玫玫才发现她居然是一只生活在藩篱中的小鸟,她以为她是孙大圣,从来可以无拘无束为所欲为的,而现在她弄明白了,她即使一跟头翻上十万八千里,也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眼下,还有什么好做的?   
她拎起了练功鞋。老爷子已经不让她跳舞了,认为她应该成熟了,应该在政治上或者其他正经的领域里有所建树了——难道跳舞就是不成熟?舞蹈难道不是正经的领域?岂有此理。   
练功房里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已经二十七岁了的前舞蹈演员,又重新穿上了练功鞋,一遍又一遍地纵情舞蹈。   
没有设计,没有构思,所有的动作都是在瞬间从情感深处绽放出来的,她感到她的激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心灵的空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状态。一招一式,一转一扭,一跃一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全都由自己的情感支配。   
这不是舞剧,也不是表演,这是为自己而舞蹈,这是生命的本能袒露。为自己而舞的舞蹈才是真正的舞蹈,不是为了表演的舞蹈恰好是最充分的表演。真正的真实正在这里。   
尽管窗外春雨潇潇,冬季遗留的冷风还在城市的上空回旋,但她却是大汗淋漓。汗水湿透了练功鞋,湿透了练功服,在脸上、胳膊上、腿上汇成无数条婉蜒的溪流,弯弯曲曲地落在地上,木板地面也是水渍一片。   
对面是一副巨大的镜子,镜子里一个修长的女体在尽情地张扬。她惊异于自己的身材依然这般优美,惊异于自己的舞姿依然这般流畅,惊异于自己爆发的激情依然奔放。镜子里出现的是一个几近疯狂的舞者,生命的火焰在扭动的身躯上散发着燃烧的热量。她跳的不是民族舞,也不是古典芭蕾,那是一套即兴发挥的动作,是一个从艺术心灵里流淌出来的自然的河流,是一道终于冲出了闸门的瀑布在澎湃飞泻,是生命之花的姿意开放。   
似乎是直到现在——应该说是在N…017的时候开始的,她才终于对自己的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验,这才是真正的舞蹈啊,生命如同一片海洋,坦荡、放松、自由,无风的时候像蓝天一样平静,微风掠过,如绸缎般起伏,大风来了,便掀起惊涛骇浪。   
这美丽的肉体就是一支灵活的笔,在空中,在地上,在由视线编织的网络中时而腾空而起,又时而轻飘若飞,用自己的身躯抒情,用自己的肢体写意,痛苦、欢乐、幸福、忧伤、爱情、渴望、幽怨、失落……全都集聚在骨骼处,聚集在肌体的表层,在跳跃翻滚和扭动伸张中释放出来,内心的意念清洗一空,尘世的喧嚣荡然无存。   
是的,她终于发现了,在表达人类情感上,没有任何艺术能像舞蹈这样尽善尽美,美术、文学、戏曲……与人体语言比较起来,所有的语言都是力不从心的,都是苍白陈旧的,都因极大的局限而片面,都因静止而缺乏生命的感召力,甚至连音乐也不能同舞蹈相提并论,只有舞蹈是无限的,舞蹈能够表现的情感领域无限辽阔,从人体,从人的生命的核心处喷射出来的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甚至是不同时代的人——只要他具有灵长动物的基本功能,那么,他就能够从那扭动着的、蜷曲着的、跳跃着的、开放着的、舒张着的、收缩着的……舞姿里破译出丰富的情感信息,她在你的血管里回旋流动流动回旋,她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地渗透到你生命的源头……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啊人,只有在进入到自己的艺术境界当中,他才是真正纯洁无瑕的,是清澈的,是透明的,也是——幸福的。   
啊,啊,你看见了吗,这里没有爱也没有恨没有厌恶也没有蔑视,这里只有——“带电的——肉体——在——歌唱!”   
站在更衣室的大镜子面前,她惊喜地发现了自己仍然是美丽的,并且是年轻的,曲线在静止中流畅起伏,胸部依然挺拔,像是骄傲的山峦,小腹没有出现赘肉,平坦柔韧。还有双腿和双臂,修长洁白,目光落在上面,还能感受到弹性的力度。她有好几年没有这样欣赏自己了,她在这个下午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认真地观赏自己了,一片一片地读着自己的青春,一页一页地翻阅自己的感觉,她突然爆发了更大的自信,在情感上,到目前为止,她仍然是一个未经开发的处女。因为她只经历过婚姻而没有经历过爱情。   
她想,韩陌阡这个泥做的鬼男人是多么不可救药啊。   
三   
W市的天空天从黄昏时开始晴朗,一场春雨将满城浑浊荡涤一新,进入深夜便现出清澈的本色。   
回到那套已经干净了的营职宿舍,夏玫玫给自己沏了一杯新鲜的龙井——这是特供给萧副司令的,萧夫人一如既往地要分一些给她。尽管萧夫人对她疼爱有加,但是,她是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向她倾诉的。   
她关上了所有的灯光,搬一把藤椅,独自坐在房间中央,开始进入一个宁静的境界。   
窗外流动着一地月光,这时候她发现,她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原来安静极了,芸芸众生都停止了奔波,耳畔只剩下微弱的天籁之音。月光果然是蓝色的,是透明的幽蓝,就像楚兰的那篇小说。   
就在这个时候,她在冥冥中看见了另外一片天地里的另外一片月光,看见了一个生活在另外一个空间和过去时的女子——那片幽蓝的月光若明若暗如梦似幻,从树林的稍尖上落下,铺在一幢农舍的四周。她看见了月光下的那座井台,井台上立着一个修长美丽的身躯,流畅的曲线上反映着幽蓝的光泽。   
哦,那个美妙绝伦的少女,像是从一帧名画中走下来的裸体女郎,她正用从井里汲出来的清泉洗浴着自己的心灵……   
那就是她最初同韩陌阡在一起留下的记忆。在她掠夺的众多的书籍里,她惟独只认真读了一篇小说,当初在赵湘芗拿来楚兰的作品时,她就毫不含糊地断定,楚兰也读过这篇小说——《蝮蛇》,但不同的是,这篇小说给楚兰带去的是文学启蒙,而对于她,却是情感启蒙。就是这篇小说,使韩陌阡在她的心中变成了另外一个男人。   
《蝮蛇》的背景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主人公是一个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孤女,女扮男妆参加了苏联红军,在骑兵连里当了一名通信员。就是在那样一个幽蓝的月夜,在井台上,在泉水的沐浴下,她暴露了自己美丽的胴体,并从此成为她和那位英勇善战的骑兵连长之间的秘密。他们深深地相爱了。后来在一次激战中,她的爱人壮烈战死,她义无反顾地捡起血泊中的骑兵连的旗帜,率领余部呐喊着冲向敌阵,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再后来,战争结束了,这位女战士却成了社会上的多余的人,她永远地沉浸在对她的爱人、她的骑兵连和她的战争生活的怀念之中。她吸烟并且酗酒,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挥动骑兵的巴掌殴打过企图调戏她的政府官员,她经常把手枪拿在手上威胁那些诬蔑亵渎她和她的战友的那些妇人,她曾经在暴怒中开枪打飞一个女邻居手中的脸盆,因为那个女邻居谩骂她是“骑兵连的婊子”。她以自己强悍的爱情同整个平庸的社会进行顽强的斗争,可是她终究势单力薄,她只能永远生活在不被理解和不被容纳的苦难之中,她最终成了一条人见人怕人见人厌的“蝮蛇”……   
读完那篇作品,夏玫玫已是泪流满面。   
从此,那片幽蓝的月光便刻骨铭心地存在于她的生命之中。   
尽管她对战争中的情感命运还不甚了了,但是,她所受到的那份感动和震撼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感动和震撼促使了她对人生又多了一分思考和理解。她不熟悉战争,但是那篇作品所叙述的战争中的人的高尚的或悲壮的经历,却长久萦绕于怀并且点点滴滴渗透于她青春的生命里。她没有同任何人谈起那片幽蓝的月光和那片让她久久沉迷的幽蓝的树林,包括受命对她进行“艺术辅导”的韩陌阡,只是在她的心里,深深地埋藏着一座幽蓝的井台和井台上那个幽蓝的少女。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她就是她,她的遭遇就是她的遭遇,她的灵魂就是她的灵魂,在另外一个地方,在同一轮月光下,她们的灵魂已经汇在一起了,她们一起追求着美好的爱情,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