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巴顿将军 >

第25节

巴顿将军-第25节

小说: 巴顿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意大利老将古佐尼将军开始组织反击了。最初的战斗接触已使他对盟军的进攻方向看得一清二楚,并认识到杰拉方面的美军对他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他命令第15 装甲师从两向东猛扑,以一个装甲旅堵住英军沿东海岸公路向北的进军路线,同时命令德国戈林师和两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向杰拉的盟军发起猛攻,企图把立足未稳的巴顿部队赶下大海。
  首先向杰拉发起进攻的是意大利装甲师。上午8 时30 分,第1 师先遣部队刚刚完成对杰拉城的占领,意军的坦克部队就隆隆地开到了,随即便发起猛烈攻击。意军的坦克全部是过时的轻型坦克,但由于美军刚刚登陆,重武器还没有运到,因此意军的坦克战使美军一时手足无措,处于劣势。后来,突击队员把一门刚刚卸下船的火炮抢运到杰拉,向敌坦克射击,很快就把意军的第一次冲锋打下去了。下午2 时,德军戈林师赶到,协同意军向第1 师发动强大攻势,一度摧毁了美军的前哨,冲到接近海滩的沙丘地带。在关键时刻,美国海军的炮火再度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敌军的几次攻势严重受挫,被迫撤退。与此同时,德军对第45 师左翼的进攻也被击退了。
  但是,危险并没有真正解除。巴顿清醒地看到,美军的当务之急是把坦克和火炮卸运上岸,否则,如果第二天敌人的装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巴顿在下午立即改变了计划,命令第2 装甲师和第18团立即登陆,并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后来的事实证明,巴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古佐尼已经下达了命令:天一亮就对杰拉发起突击,由戈林装甲师和利沃诺师分别从东西和西北两个方向对美军进行夹击。在巴顿的指挥下,午夜时分,装甲部队已部署完毕。巴顿信心十足,决定第二天亲自登陆参战。11 日上午9 时30 分左右,巴顿在参谋长盖伊、副官斯蒂尔的陪同下,带着几名士兵乘登陆艇登陆了。他脚登一双擦得锃亮的长统皮靴,身穿紧身马裤和高级毛料上衣,上面佩带着三条勋表,扎着领带,脖子上挂着一副大号望远镜和一块地图板,腰上挎着一支柄上镶着珍珠的手枪,嘴里还叼着一支大雪茄,从头到脚严然一副神气威风的派头。由于汽艇不能直接上岸,巴顿便在中途下水行走。这时,一名随军摄影师趁机拍摄巴顿在西西里战役中的镜头。巴顿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地向摄影师走去。突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飞起的浪花溅了巴顿一身,但这丝毫没有转移他的注意力和兴致。上岸后,巴顿驱车进入杰拉城。他原打算直接去艾伦的司令部,但当他看到突击队的旗帜时,临时决定下车看望他的好朋友——勇猛无畏的突击队长达比上校。幸亏他停了下来,因为恰在此时,一个意大利步兵旅和德国装甲旅向杰拉发动了进攻,如果巴顿继续前进的话,将会与7 辆德军坦克不期而遇。
  古佐尼将军得知锡腊库扎在昨天被英军攻陷的消息后,马上调整部署,命令迅速将美军赶下海滩,然后挥师东进反击英军。利沃诺师和戈林师从11日清晨就向杰拉发起攻势,巴顿到达时正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刻,达比突击队与第1 师的联系已经被敌人切断,战斗在一片混乱之中进行。巴顿在100 码之外目睹了杰拉市大街上惨烈的战斗,美军突击队员与德意军队短兵相接,浴血奋战。敌人出动了坦克和轰炸机加强了攻势,整座杰拉城在重炮的轰击之下摇摇欲坠。巴顿不顾部下的劝阻,冒着密集的炮人来到突击队员身边,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激励他们的战斗热情,他大声地呐喊道,“杀死上帝诅咒的每一个私生子!”这句话竟成了他在这次 战役中的名言,被广为传诵。根据巴顿的命令,从利卡塔开来了10 辆坦克投入战斗,“萨凡纳”号军舰用重炮猛轰敌人装甲部队。至上午11 时,敌人的攻势大减,利沃诺师受到沉重打击,残余的敌人退出了杰拉市。此后,巴顿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艾伦的第1师。
  此时的杰拉平原已成为炮弹倾泻的场所,浓烟滚滚,一片狼藉。德军康拉特坦克部队向美军海滩阵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曾几度突破了防线。艾伦的第1 师拼死反击,不允许德军抵达海滩,他们绝不想再进行第二次登陆。巴顿下达了死命令:“坚守岗位,不准后退一步,后退就是失败!”不久,第32 野炮营乘两栖舟车登陆了,并立即投入战斗,向德军阵地猛轰。美国第2 装甲师也艰难地离开沙滩,加入了进攻的行列。同时,海军也给予强大的炮火支援。在美军火炮、坦克及舰炮的打击下,敌军三分之一的坦克被摧毁,狼狈逃窜。
  到上午11 时,东边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加文指挥的空降部队正在比亚斯山英勇地抗击敌人步兵的反攻。艾伦部队还没有到达预定目的地——蓬蒂·奥立佛机场。但巴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危机已经过去了,杰拉的滩头阵地总算守住了,美军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
  傍晚,几乎所有的机动预备队都上了岸,军舰也各就各位,做好了随时进行炮人支援的准备。一切工作就绪后,巴顿才回到“蒙罗维亚”号军舰,此时已是晚上7 时整。尽管巴顿在战场上已经指挥了整整9 个小时,浑身都被汗水和海水湿透,筋疲力尽,但却异乎寻常地兴奋。事后,他向海军方面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把登陆行动的成功归功于海军炮火的有力支援。但他私下里承认,这一成功是自己“应得的回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上帝肯定观察了我。我的做法是正确的,于得很出色。”是的,巴顿在登陆行动中不仅指挥得当,而且他在战斗最激烈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前线,对许多战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否则,战斗初期出现的混乱局面是难以克服的。
  但是,巴顿很快就碰到了更大的麻烦。
  7 月11 日夜间,巴顿按预定计划命令空降兵第504 团在西西里岛实施空降,结果遭到了惨败。空降是在夜间23 时30 分开始的,由于地面部队缺乏与空军协同作战的经验,当装载着2008 名伞兵的144 架C—47 运输机飞临漆黑的海滩上空时,一名美军炮手误以为是敌机而开了火,刹那间,岸上和舰上的火炮一齐轰鸣,结果致使许多飞机相撞,伞兵仓促跳伞,降落在方圆60英里的地区。总计有23 架飞机坠毁,伤亡和失踪共386 人。望着那被炮人映得通明的夜空,巴顿捶胸顿足,懊悔不休。
  祸不单行。当巴顿还未从空降夫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的时候,蒙哥马利将军又来“捣乱”了。
  对于巴顿部队来说,12 日是稳步进展的一天。日落前,第7 集团军已经占领了科米索、比斯卡和蓬蒂·奥立佛三个机场,正在向滩头阵地所规定的最后目标前进。本来,巴顿的行动会更快一些,但他受到了亚历山大元帅的严格限制,亚历山大强调:巴顿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蒙哥马利的左翼。蒙哥马利的第8 集团军在开战的第一天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进展十分顺利。上午9 时攻占了锡腊库扎,并占领了两座港口城市,从而建立起巩固的补给基地。但由于他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轴心国调兵遣将,把德国戈林师、第1 空降师和两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调到埃特纳山西南,从卡塔尼亚至恩纳形成了一道截击蒙哥马利的坚固防线。这样一来,蒙哥马利不但不能实现他所鼓吹的“快速”前进的战略,甚至对突破敌人的防线也无计可施。为了实现英军在西西里战役中唱主角的构想,蒙哥马利突发奇想,决定进行一下冒险,把前进的重点转到了左翼的124 号公路。但按计划规定, 124 号公路是美军的重要通道。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蒙哥马利决定先斩后奏,他在未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命令部队于13 日上午开始沿124 号公路前进。此后,他才把这一新计划上报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竟然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并当即把这一决定亲自通知了巴顿。可以想象,美军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情绪是多么愤怒。尤其是布莱德雷,此时他的第2军距124 号公路已不足1000 码了。这一做法更明确地表达了英国军方对美军作战能力的怀疑和轻蔑态度,它把美军排斥在主要作战行动之外,美军完全失去了夺取墨西拿的机会,其作用仅仅是掩护英军的后方和侧翼,这对美军简直是一种奇耻大辱。
  巴顿对此当然也十分恼火,但他却极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巴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亚历山大的敬重及维护盟国的团结;另一方面,他还有自己的考虑,他在这件糟糕事情的背后看到了自己的机遇:既然向北的通道丢失了,那么地就可以把主攻方向转向西线,这将有可能实现他攻占巴勒莫的愿望。而英军行动的迟缓还有可能使他获得更大的战果。所以尽管布莱德雷等将领怒火冲天,而巴顿却一声不响地点上一支大雪茄,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胸有成竹。
  根据亚历山大的命令,美国第2 军第45 师被迫后撤,转到第1 师的后面——等于从内地又退回到滩头,这纯属浪费时间。而就在这一天,希特勒做出决定:增援西西里;阻滞盟军的攻势,守住圣·斯特凡诺一埃特纳火山一卡塔尼亚一线。蒙哥马利的计划刚一出笼就遭到迎头一棒,轴心国利用盟军战略上的混乱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做好了防御的一切准备,而盟军坐失了良机。巴顿的传记作家H·埃塞姆对此评论道:“得出如下结论是正常的,即在此关键时刻巴顿的战术直感是正确的,而亚历山大则是错误的,如果他现在授予巴顿而不是蒙哥马利夺取重要的公路网的重任,那么西西里战役可以缩短几周。”而现在,蒙哥马利的右翼部队在卡塔尼亚遇到了更顽强的抵抗,恩纳方向的左翼部队也步履维艰。
  7 月16 日,亚历山大发来进一步的指令,明确规定:墨西拿是蒙哥马利的进攻目标,巴顿的任务是保护其侧翼和后方,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致出现危险。对此,美国军事评论家做出了一致的评判:“蒙哥马利将获得一等奖——墨西拿,而美国人连安慰奖(巴勒莫)也被剥夺了。”但由于美方的强烈反应和巴顿的再三请求,为了缓和气氛,亚历山大准许巴顿夺取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他还允诺,如果巴顿用有限的力量做到了这一点,仍可考虑让美国人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正中巴顿下怀。
  重新修订计划并没有给蒙哥马利带来好运。仅转变行军路线就至少耗费了两天时间。行动完毕之后,蒙哥马利发现,他在两个方向上都陷入了困境:第13 军在卡塔尼亚受阻,第30 军在阿拉诺地区徘徊不前。蒙哥马利不得不从北非抽整兵力投入战斗,但是,德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又利用英军行动迟缓构筑了工事,使整个防线固若金汤。总之,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遭到了彻底失败。而与此相反,巴顿部队却进展神速,很快就攻占了阿格里琴托和恩佩多克莱港。
  英军进攻严重受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路美军的作用已经由助攻转变为主攻,巴顿认为,攻击的目标应该是巴勒莫。7 月17 日,巴顿亲自飞往北非亚历山大的司令部,他决心说服亚历山大,以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他用坚定的语气对亚历山大说:“将军,鉴于形势的发展,我请求你把命令改成这样:第7 集团军迅速向西北和北面挺进,攻占巴勒莫,并割裂敌军。”此时,亚历山大对战局已经有了正确的了解,他明白,蒙哥马利的修订计划是错误的,因此,他很有礼貌地问意了巴顿的请求,希望巴顿能够使盟军夺回主动权。
  束缚美军手脚的枷锁终于打开了,巴顿立即火速进行战斗部署。他把第3 师,第82 空降师和第2 装甲师组成一个暂编军,由凯斯将军指挥,对巴勒莫进行决定性打击。同时,布莱德雷所属的第45 师在西侧向北推进,切断海岸公路,与蒙哥马利的左翼部队保持同步。7 月19 日,巴顿下令,快速挺进,5 天内拿下巴勒莫,暂编军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21 日,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
  22 日,抵达己勒莫城下。美军闪电般地到达使己勒莫 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只好束手待毙。同日,巴顿随第2 装甲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该市,在豪华的王宫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 日,第45 师进至泰尔米尼—伊梅雷塞以东海岸地带,从而将西西里岛一分为二,并获得了一个深水补给港。
  从战术上讲,攻克巴勒莫是机动战役的一个范例。美军冒着酷暑和敌人的抵抗,在4 天内推进了200 英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