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审判 >

第4节

审判-第4节

小说: 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到杨加林家里,开门见山:“杨局长,我给你们公安局介绍一个干部,×××你熟不熟?” 
  杨加林这才对上号,才明白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知道!” 
  “你认为把他调来做管刑警的副局长怎么样?” 
  杨加林心里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不是×××不行,而是沈阳这样一个大市与小城市治安不同,局党委会已经研究决定从自己队伍里产生副局长。 
  慕绥新一看杨加林态度不明朗,非常不高兴了:“你到底什么意见?” 
  杨加林只得如实托出:“你问我的意见,我不赞成!” 
  慕绥新一下把电话撂了。 
  又过了三个月,慕绥新在一次会后把杨加林留下:“加林,我帮你选一个交警支队长?” 
  “谁?” 
  “×××,当支队长行不?” 
  “不行,威信不足,口碑不佳!” 
  “哎,小×有能力,年轻有为,应当拿过来当支队长!” 
  杨加林已经因为人事问题与他打过一次交道,不想当面给慕绥新难堪,便说:“我们班子回去碰一碰,沟通沟通。”结果一沟通,大家都不同意。 
  一周之后,慕绥新秘书打来电话:“慕市长找你。”他一去,慕绥新便急不可待:“小×怎么样?”杨加林如实回答:“大家意见不一致,口碑不好!” 
  慕绥新火了:“什么口碑不好,威信不高,不就是能干事得罪了人嘛!” 
  杨加林立即说:“慕市长,不能这么说。” 
  慕绥新权威受到了挑战,立即把大长脸拉下来:“不这么说,怎么说,行,我不跟你说了,我找组织部!” 
  果然不出三天,组织部前来协商,因为公安局党组不同意,这件事没办成。 
  然而,杨加林万万没有想到,7月14日,他们把刘涌从黑河押回来后,在北京住院的慕绥新就从北京打来电话叫公安局去汇报。慕绥新的秘书当时就放出风:“刘涌有什么事?你们大惊小怪的?什么黑社会?你们局长还想当市长怎么地?” 
  同时,北京又传来慕绥新的声音:“你看我回去怎么收拾杨加林。” 
  而与慕绥新相反,8月底中央纪委检查组一听抓住刘涌,立即派两位处长从北京飞来,要求提审刘涌。鉴于当时沈阳情况非常复杂,杨加林说明了情况: 因为怕刘涌不服消息走漏,他正关押在一个秘密地方,你们现在找他,他不会说,待我们审完,你们再审,中央纪委检查组完全同意杨加林的意见。   
  “慕老大”落网之谜(10)   
  9月25日,刘涌终于供出了所有罪行,一切真相大白。 
  9月27日—9月29日,中纪委审了三天,于是刘涌供出了一大串贪官,为首的正是慕绥新…… 
  伴随着刘涌的交待,终于撕开了沈阳黑幕,马向东案子又有了突破口,慕绥新也被抓住了狐狸尾巴。 
  1999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市政府下达《关于向沈阳市百佳集团行政划拨国有土地的批复》即被刘涌奉为“至尊至宝”的红头文件前两个月,刘涌未用司机,独自一人开车到市政府,走进扩建竣工不久后的咖啡色办公大楼,乘电梯到4层,径直进入沈阳市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办公室。当时,办公室里只有马向东一个人在,刘涌去前已经电话同他约好了。马向东凭直觉与经验猜到了刘涌此来的目的,没离办公室寸步。果然,刘涌落座寒暄不久,就笑吟吟地从皮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交给了马向东,这位人民政府的副市长马向东点头会意,收下了。 
  在那个档案袋里,装着10万美元。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问“你为什么要送马向东10万美元?”这个问题时,刘涌回答:“因为他为我办了拨划中街那块商业用地。” 
  这个回答是再爽快不过的了。刘涌之所以能够得天独厚地获得那块商业用地,其奥秘就在这里。 
  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刘涌再次给马向东打电话,约他当天晚上6点在海馨龙宫吃饭。马向东以他的精明又猜到了刘涌意欲何为,所以干脆地说:“行!” 
  刚过5点,刘涌就开车来到那家豪华酒店,走进预订的包房。自从当了市人大代表,刘涌与马向东有了较多的接触,马向东也爱往他这样的私企大户堆里扎。因而他吃饭的口味刘涌都知道。那天刘涌点了几道菜后,便到楼下等候。其实,他和马向东彼此都知道,他们经商与做官到了今天这个份上,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吃饭只不过是借口,在一起把事情办了才是目的。 
  马向东很守时,快到6点时来了。使刘涌感到奇怪的是,马副市长是怎么来的?既没看到车,也没看到司机,只见马向东独自一人姗姗而来。忽然,刘涌用手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真笨,堂堂马副市长绝不会步行赴宴,但他也决不会将豪华的轿车开到酒店门前,让人看见他与一个私企业主双双走进包房的。 
  席间,刘涌自然少不了在看似漫无边际的交谈中,适时插进他最关心的话题,关于中街那块商业用地。他把一个“百佳”超市销货用的塑料袋交给马向东,袋里装着5万美元。和上次一样,票面都是100美元的,每百张一捆,一共5捆。马向东也同上次一样,没有客气,悉数照收了。这件要紧的事情办完,马副市长也就放下筷子告辞了。刘涌学乖了,没有送他。 
  如果说刘涌上次送给马向东10万美元是感谢马向东肯把中街那块地交给他用的话,那么这次送给他5万美元的意思是催他快点把有关的审批手续,还有答应他的减免税金等种种“特殊待遇”的手续办了,别让他总吊胃口馋得慌。马向东当面答应了,要他放心。 
  果然,常务副市长说到做到,那顿饭吃后没过几天,4月20日,印着“沈阳市人民政府国有土地文件”字头的《关于向沈阳市百佳集团行政划拨国有土地的批复》就到了刘涌的手中,刘涌如愿以偿。 
  “5·1”前夕的一天,刘涌打电话给马向东,再次邀请他于当晚6点到海馨龙宫用餐,马向东爽快赴约。既然是老朋友了,没有必要客套,这次他又收下了刘涌送的10万美元。刘涌这次送钱是感谢马向东办事爽快,兑现承诺。当然,如果这样“直奔主题”未免太俗气了。他想到,送钱的理由必须与给自己批那块地“无关”,这才显出与马副市长“哥们儿”之间的交情,于是便说:“听说你要到中央党校学习去,这钱给你到北京好用。”马向东笑而纳之。 
  前后3次,刘涌共向马向东送25万美元。能够一下子得到那块资产估价为3。5亿元人民币的商业用地,出200万元人民币不过是个小数目,这钱送得值啊!   
  “慕老大”落网之谜(11)   
  随着嘉阳集团在沈阳的扩张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刘涌别的没有学会,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倒体会得入骨三分。他知道,在中国,嘉阳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手握实权的上层人物的垂青。作为商人,不能为近利而忘了大义,要水不来先垒坝,要先架桥铺路,才能保证自己的事业驶向快车道。是的,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已成为他糖弹下的一个俘虏,但他没有忘记在市政府里,马向东之上还有一个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再说,马向东肯把那块地批给他,他未尝没有与慕绥新进行“沟通”,这里面未尝没有慕绥新的意思。 
  “慕绥新市长有权。现在我的企业大了,将来可能要求他,希望他以后能关照我。”这是刘涌面对中央纪委工作人员不紧不慢交代的心里话。 
  寥寥数语道出了刘涌的老谋深算。生意越做越大,刘涌的手越伸越长,他要拉拢、腐蚀的国家干部的级别也就越来越大。他要在上层“寻求”、“结交”职位更高、权力更大的人物作为自己的代理人。 
  2000年春节前夕,沈城呈现一片欢乐景象。嘉阳集团下属的26个自选商店、餐饮、娱乐等企业生意兴隆,作为集团董事长的刘涌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不管怎么忙,他也没忘了节前一定要办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去见一见市长慕绥新。 
  这天上午,身穿意大利“道斯”西服的刘涌,坐在太原街嘉阳购物中心办公室里,自觉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时机与条件成熟,便平静了一下心境,拿起话筒,拨了一个已经熟记于心的电话号码。 
  铃声响过,对方很快就拿起了话筒:“喂?” 
  “请问: 慕市长在不在办公室?” 
  “我就是。” 
  “慕市长!您好!我是嘉阳集团的刘涌啊!” 
  “有事吗?” 
  “哦,没什么事,我想现在过去看看您。” 
  “来吧。” 
  “好,我马上就过去!” 
  没想到这么顺利,只一个电话就约成了。刘涌的心一阵激跳,赶紧从写字台抽屉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档案袋放进黑色皮包里,匆匆下了楼。他没用司机高伟,自己驾驶那辆“奔驰”开进市政府。他把车停好,走进办公大楼,乘电梯上到五层,在一个房间门前屏住气息,用手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有人说,那声音刘涌很熟悉。他彬彬有礼地推门而入。 
  市长办公室,外间是客厅,备有沙发、茶几;里间是办公室,迎门是一张大写字台,后面是书柜。办公室窗子朝向市府广场,很敞亮。 
  看见刘涌,慕绥新从写字台后面站起来,笑着同他握握手,请他坐在写字台前一个小皮凳上。耐人寻味的是,慕绥新并未将他让到客厅,而是就这样和他交谈起来。这使刘涌感到,市长对他格外有一种亲近的意味。 
  “慕大哥!”办公室里没有第三个人,刘涌投桃报李,改变了惯常的称呼,索性与市长称兄道弟起来,“快过年了,我来看看你。这个你留着用吧!” 
  刘涌说着,从皮包里取出那个档案袋,恭恭敬敬地送到慕绥新面前。 
  “谢谢!”慕绥新淡淡地说。看来,这种场面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很有经验地用眼角瞟了一下档案袋,然后笑问刘涌:“小伙子,现在生意怎么样啊?” 
  刘涌说:“挺好。”然后把集团中的几大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捡出彩的向市长“汇报”了一番。他见自己要办的事情已经很顺利地办完,而慕绥新的问话又带着很大的客套成分,他明白市长心里并不愿意他这样一个商界人物长时间地呆在办公室里,于是,见好就收,起身告辞了。 
  就在慕绥新收下刘涌送去的那个档案袋过不了几天,2月4日,慕绥新在沈阳市文艺人士迎春茶会上致词说:“各位如果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尽可以来找我。不过,千万不要违法,不要犯罪……” 
  刘涌给市长慕绥新送了那个档案袋后,觉得“不够劲儿”,萌动了新的念头。这几天刘涌很忙,除了集团的正常业务之外,还要筹备5月21日在五里河体育场举办的“2000年嘉阳之夜刘德华演唱会”。那将是他事业的又一个巅峰,不能不下工夫做准备。忙是忙,但要忙而不乱,必须办的大事不能忘。这天上午,在购物中心办公室里,他给一个人打了电话。   
  “慕老大”落网之谜(12)   
  下午1时许,一位30来岁、皮肤白皙、戴副眼镜的男子走进刘涌的办公室。刘涌一见连忙站起,毕恭毕敬地让座、倒茶,谦恭的作态不亚于那天对待市长慕绥新。实际上,刘涌就是把这个年轻人当作慕绥新看待的,因为他是在慕绥新身边工作的郭秘书。 
  闲聊几句,刘涌拿出十多张刘德华演唱会的门票,交给郭秘书。送给市长的当然是最好的位置,那些门票价格不菲,每张800元。 
  郭秘书连声道谢,收好票正要告辞,刘涌说:“请等等,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您。”说着取出一个鼓溜溜的档案袋。封口用绳绕着,装进“百佳”超市塑料购物袋中,交给郭秘书,说:“这个,请您给慕市长带去。” 
  郭秘书走了,刘涌一直把他送到门口。目送着郭秘书离去的背影,他欣慰地笑了,因为又办完了一件大事。 
  无论市长,还是常务副市长,都已成为刘涌糖弹下的俘虏,他自负地想: 在沈阳,没有我办不成的事! 
  刘涌的小额投入,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正是由于马向东这些掌握大权的贪官对刘涌及其商业集团的“关照”,才将黄金商业街的大片国有土地减免税费,以行政划拨的方式给了他。刘涌用美元买通高官攫取了那片黄金沃土,又靠棍棒与刀剑将那些商家夷为平地,建起了他梦寐以求的嘉阳大厦。他的“事业”的“成功”,是靠黑社会手段建立在他人痛苦与不幸之上的。 
  慕绥新、马向东等贪官在城建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为违法开发商大开绿灯,擅自违规,为个体房地产商审批项目,致使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