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红顶记 >

第87节

红顶记-第87节

小说: 红顶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拜完关帝爷,漕帮帮主潘如虎及两位护法黄象、刘玉诚已进门。
  双方虽有心结但仍以礼相待。拜礼后各自坐定太师椅。左仲仪于左,潘如虎于右,状似算命仙之黄象于帮主左侧,一脸将军威武之刘玉诚位于右侧,两护法原即多话,现却显凝重。
  左仲仪首先打破沉默,道:“想必掌门已知在下前来之目的?”
  潘如虎道:“略知一二。”摸摸已见风霜脸颊,“你当真投靠乾隆,联合官方对付吕四娘和石士宝?“左仲仪道:“找到四娘了?”
  潘如虎道:“没有,不过无风不起浪,尤其朱小全、石士宝受伤回来,齐指你所做所为,现官方又在逮捕两人,你如何解释?”
  左仲仪道:“掌门可知朱石二人在日月岛做何事?”
  潘如虎道:“成立日月神教也非大不了,他们从未伤害一干百姓。”
  左仲仪道:“造反朝廷,难道可取?”
  潘如虎冷道:“圣爷所言不甚妥,漕帮几乎是前明后裔,是反清朝者。”
  左仲仪道:“话是不错,然漕帮不与官方打交道?朝廷没有汉人为官?都已过得百余年,咱求的已是正道,不是仇恨,漕帮是让人信服、尊敬,故能留传至今,但日月神教未必,他们是狂教徒、激进分子,以杀满清狗官为目的。掌门恐不知他们是将在下和青逸飞姑娘绑架至该岛,准备囚困一辈子吧。”
  潘如虎诧道:“真有此事?!”
  左仲仪道:“关帝爷在前,在下毋需说谎。”
  刘玉诚道:“属下听石士宝说过,此事四娘亦参与。”
  左仲仪道:“四娘乃因段小芹事件,怀疑我们逼死她,原无可厚非,但她中途即已离去,该已找到段小芹之父段天城问清楚状况,且段小芹和青逸飞是好友,怎可能出卖她?相反的,是我等合力保住她父亲性命,且亲手葬了她,石士宝不明究理即欲囚禁我等不放,有失侠义风范。”
  潘如虎道:“此事他是过分,但灭及日月神教一事,恐也做的更过分。”
  左仲仪道:“灭的是朝廷,并非在下。当时我是受困待救之人,还饿了七八天,怎可落罪于我。”
  潘如虎道:“传言所有事件是你一手策画。”
  左仲仪道:“恐误会了。当时在下的确帮乾隆登基,但却不表示我背祖叛宗,请朱石二人说明白,他们受困京城时,是谁引他们脱困?四娘和雍正恩怨,我从不干涉,但乾隆一事再打打杀杀,未免太过分,如若掌门,恐也会跟我做出同样抉择。咱要的是生意顺畅,和官家打交道也是应该,只要顾及仁义两字,任谁亦难说话。为此我是受到乾隆感恩,却在追击法醒妖僧时突然失踪,乾隆不会着急疑心么?而日月神教得意忘形露了行踪,以乾隆立场,他难道不想歼灭?”
  左仲仪冷声道:“去问问朱小全,当时他爬入我受困的山洞,我是否检举他,阻拦他,且问问日月神教徒劫后余生千余人,又是谁替他们求情?我左仲仪自认已仁至义尽,绝无愧对良心。”
  此语一出,潘如虎不禁动容,喃喃说道:“朱石二人保留不少事未说……。”
  黄象道:“他们是隐瞒不少事,我看得出来,只是不便多说。”总觉左仲仪乃可靠之人。
  刘玉诚道:“看来得问清楚再做处理,免生误会。”
  潘如虎颔首,传令找寻朱石二人后,复又问道:“日月神教到底是何名堂?”
  左仲仪道:“朱小全扮皇帝,石士宝扮护法,皆穿龙袍式衣衫,然后接受万名信徒欢呼,口号是‘反清复明,朱武扬威,莲华普现,济救众生’后头另加一句‘杀满清狗官’!
  且拥战船百余艘,不想造反是什么。”
  潘如虎眉头直跳:“拥战船百余艘?!”
  左仲仪道:“不错。”
  黄象道:“竟然比总坛还多,咱也只不过近百艘,且平常还得当货船用,旧得很。”
  潘如虎道:“看来可议之处甚多……”转向外头:“传唤朱小全、石士宝之事办了没?”外头传回已加快催办,立即将有消息。
  左仲仪暗自嘘气,看来已说动对方,误会可解。
  潘如虎说道:“乾隆如何?我乃说并非宝亲王时代之弘历。而是当上皇帝之干隆。”
  左仲仪道:“他不若雍正严苛追税,乃采宽仁孝义治国,一紧一松,兄弟、百姓们应较好过。”
  黄象道:“瞧得出来,智者宽四方,慧者明心思,他受康熙皇影响甚深,不急着反他。”
  刘玉诚道:“咱也没反康熙,年代不同,想反也得有个好理由,诚谓‘江山一代换一代,豪情还来又远去’!”总觉当年反清复明心境渐渐消褪。
  潘如虎轻叹:“义可守,忠字却混了。”
  左仲仪乘机说道:“掌门被‘忠’字所困,漕帮打心眼忠的是明朝,且以大明孤臣孽子自居,然改朝换代已百余年,不敢说漕帮不对,而是有可议之处,忠于明朝已显空泛,自古以来即无朝代灭亡百年后而兴邦复国者,唐朝灭了变宋朝,宋灭变元,元亡换明,明朝亦换成清朝,可有清灭回复明者?恐也不古不利,纵使灭清成真,恐也得改个国号,那又与明何干?故忠于明已是愚忠,应忠于侠义之精神,毕竟关帝爷之忠于蜀国,然蜀国早灭,后世仍拜关帝爷,他能因非蜀国而不护持么?那是否定者,咱拜关帝爷亦取其‘忠义’精神,为朝代愚忠已不可取,漕帮应将‘反清复明’大教条修正为‘忠义’之帮,乃‘忠’于‘义’字。”
  潘、黄、刘三人听得脑门热轰轰,从无人敢当面如此坦白说及废“反清复明”教条一事,左仲仪忒也大胆。
  左仲仪道:“帮主其实内心已渐转变,只是不敢说出,故使激进分子有所借口,何不痛下决心?”
  潘如虎轻叹:“谁敢说?毕竟无法估计后果。”
  黄象道:“反清应只是护着汉人之教条,不反了,恐被唤为汉奸。”
  左仲仪道:“就跟在下目前状况一样?”
  三人同以目光回应,不便回话。
  左仲仪说道:“是有压力,但总比日月神教事件再发生,帮主未见血染红海,尸首满地惨状,否则定会痛下决心。”
  潘如虎叹道:“改了说不定付出更大代价。”
  左仲仪道:“或许不必说废此反清复明教条,改成暂时观望,且以反贪官、反恶徒、复侠义正义为宗旨,如此反弹将较少。”
  黄象道:“不错,物极则反,循迹渐近,将可化解歧见。漕帮改为忠义之帮,应更符众望。”
  刘玉诚道:“反清反了百余年,效果总不佳,忠义治帮自可行。”
  潘如虎道:“好个忠义治帮!”原即如此,但强调出来,当更能让漕帮目标清楚。
  左仲仪暗忖对方听入耳,冲突将可渐渐降低。
  潘如虎转问黄象:“乘机废了‘反清复明’口号如何?”
  黄象道:“原已不切实际,但说出来又似背祖叛宗,或用‘暗废’两字,先传出反清不切实际,反贪官来的实在,尤其朱石二人惹了事,正可借此下令不得擅自组织反清团体,当可消弭日月岛事件发生。”
  潘如虎颔首:“是个方法!”决心限制反清组织。
  忽闻外头传来脚步声,朱小全、石士宝掩头掩脸,且扮成普通百姓,小心翼翼奔入殿厅,待要拜见帮主,却见及左仲仪,双双诧然楞住。
  潘如虎冷道:“怎不吭声,做了亏心事?”
  石士宝强声道:“哪有!”终拱手先拜礼,朱小全狂热教主气势已失,也跟着拜礼,只是目光从未离开左仲仪,衡量着他来此用意。
  潘如虎道:“说吧,日月神教到底是何名堂?”
  石士宝道:“早说清,是另组反清教派,罗祖时代早已留下,我们只是组合他们。”
  潘如虎说:“我要听的是,你们是否变成教主,然后妖言惑众,高喊杀朝廷狗官?”
  朱小全暗愣,仍道:“那也没错,不杀狗官,如何反清。”
  潘如虎冷道:“错在你自封皇帝教主,想君临天下!”
  朱小全但闻犀利言词,原是受伤脸面已红,道:“那是教徒精神拥护,且以此号召,自能加强十倍战力。”
  潘如虎喝道:“胡来!邪门妖教么?竟借神打上身耍把戏,你是否告诉他们个个刀枪不入?”
  朱小全、石土宝被斥得脸面发热,低头不已。
  潘如虎冷道:“为此造成万余人伤亡,如何向天下交代。”
  石士宝道:“若非左仲仪告密,不致受伏击……”
  潘如虎喝道:“大胆!胡乱栽赃,他当时受你们囚禁,何来告密?尔等以造神方式蛊惑教徒,个个不惜决一死战,行径必是托大,露行踪那是正常,乾隆刚登基,雍正又被杀,他不抄国抄家已是万幸,抄你这小岛叛徒有何难事!”
  朱石二人哑口无言,然帮主为此事如此光火亦甚不服。
  潘如虎道:“我气的是你俩故掩事实,左爷在京城已暗助你们,在岛上亦暗助朱小全你脱逃,且保教徒不被歼灭,纵其未配合反清,也对你们有救命之恩,你们竟然只字不提,对得起良心么?”
  朱石二人至此始垂头丧气,锐气尽失,甘心认错。
  潘如虎冷道:“还不向左爷谢过救命之恩。”
  朱石二人立即拱手拜礼,甚为不愿地道谢,左仲仪亦不便多言,拱手回应。
  拜礼过后,石士宝冷道:“救命之恩是该谢,但左爷所做所为,属下并不认同。”
  朱小全亦做此表示。
  潘如虎冷道:“各人有各人做法,他不愿反清,且结交乾隆也不能说他不对,他可是经商的,并非咱混江湖的,不和官方打交道,要他喝西北风去?就连漕帮为了生意,哪能脱得了官场包袱?你们只顾管妥自己,莫要管他人如何经营。”
  朱、石二人被批得灰头土脸,好生困窘。然反清意识仍烈,朱小全冷道:“经商事我们可以不管,但违及反清复明任务,岂可让他为所欲为。”
  潘如虎冷道:“反何满清?现在不反了,只反贪官!”
  此语一出,朱石二人顿愣,帮主竟然废此教条,实叫人无法接受。
  潘如虎但觉言词过重,冷道:“你俩行径已偏,反清任务暂时解除,去给我反贪官。如此胡来,要弟兄付出多少代价?”
  朱石二人闻言情绪稍定。
  石士宝道:“属下遵命。”
  潘如虎冷道:“还有,漕帮目前反清为隐,不必强调,忠义为显,每天给我拜关帝爷,免得落个不忠不义之人,且不得再私下组织任何反清教派,否则帮规处置!”
  朱小全急道:“可是日月神教弟子……”
  潘如虎截口道:“还要他们以神明附身,举旗造反么?叫他们解散,你也得在事情告一段落后自请处分。”
  朱小全应是,不敢再吭声。石士宝亦低头不语。
  潘如虎见两人未反弹激烈,口气始缓,道:“士宝你一向直来直往,不失侠义中人,只是行事过于莽撞,若独行侠,倒也罢了,但既是漕帮一员,且身为四小祖之一,应立榜样,否则让手下弟子见着,有样学样,叫漕帮如何能服众?”
  石士宝道:“属下将虚心检讨。”
  潘如虎道:“希望你俩明白时代已变,凡事得跟着调整,把持忠义二字,方是漕帮最迫切需要者。”
  朱石二人颔首,“属下谨遵教诲。”
  潘如虎道:“还有,左爷是生意人,圣帮从未以江湖帮派自居,扯着乾隆关系,你们也毋需刺眼,毕竟雍正已亡,乾隆也未犯下重罪,犯不着急着反他!”
  石士宝道:“可是大内高手追兵不断……”
  潘如虎道:“能避则避,锋头一过,自然没事。”
  石士宝道:“恐也避不了,李卫已经到杭州,且带了百名以上人马,方才我现身,恐已泄露行踪,对方随时将找上门。”
  此语一出,众人诧惊,尤其左仲仪:“李卫已到?!”
  石士宝冷道:“怎么?又想当墙头草?”
  潘如虎喝道:“不得胡说。”
  左仲仪淡然一笑:“没事,他只是嘴快,其实无心,我是要当墙头草,看能否说服李卫了了此事。为诸位带来不便,实感歉疚,时不宜拖,我先行一步。”起身拜向众人,再拜关帝爷,始快步离去。
  潘如虎急道:“送客!”守卫待要动作,左仲仪道:“不必了,徒增误会!”行步更快。
  潘如虎见人已去,轻轻一叹:“真汉子也,他将成大事!”不想多言,转向朱石二人,道:“躲起来吧!”
  朱石二人得令,拱手拜礼,道别帮主及黄、刘二位小祖,迳往后门潜去,然方抵后门,往外窥探,四处人影幢幢已被围住,显然先机已失,两人待要硬闯,黄象快速奔来唤住,道:“稍等片刻再说。”
  前门已传出李卫和左仲仪交谈声,朱石二人知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