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官道之色戒 >

第701节

官道之色戒-第701节

小说: 官道之色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就组织部的下一步工作,又进行了深入沟通,其中就包括陈启明的那套人事考核方案,经过王思宇的细致补充之后,这套方案渐趋完善,已经可以尝试着推出了。
  田凤驹看了方案后,大加赞赏,建议上报省委领导之后,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若条件成熟时,可以全面推广,这样可以规避风险,又能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王思宇笑着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他来具体实施。
  当田凤驹那略显消瘦的身影离开办公室后,王思宇点了一颗烟,皱眉吸了起来,他知道,组织部内部最大的隐患已经解除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黄曲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维持江南省委班子的稳定,这个时候,不能再激化矛盾了,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
  不光是王思宇这样想,其他几位省委领导,也都是这样的心思,因此,周末的下午,在王思宇的倡议下,三位省委大佬都赶到了省政府宾馆,在豪华包间里,打了几圈小麻将。
  当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麻将桌上,而是马上要展开的人事问题讨论上,这次的聚会,其实是带着书记碰头会性质的,只是在非正式场合下碰面,效果也许会更好些,起码,那稀里哗啦的麻将声,能冲淡不少剑拔弩张的气氛。
  省委书记沈君明戴着老花镜,摆弄着手里的翡翠麻将,轻声道:“有好些年没有碰麻将了,手法都很生疏了,很容易打丢张。”
  省长张平湖听了,觉得有些刺耳,虽然没有抬头,却淡淡地道:“君明书记是天生的国手,打得一手好牌,我是要甘拜下风的。”
  省委副书记乔戈平怕两人斗气,就咳嗽了两声,伸手摸了一张牌,含笑道:“既然已经坐到了麻将桌边,就要一团和气,和气才能生财嘛!”
  “乔书记说的有道理。”王思宇把牌放倒,站了起来,拿起紫砂壶,亲自为三位领导续上茶水,他走到省长张平湖身边时,停下脚步,微笑道:“平湖省长,这次去京城跑项目,可是吃了很多苦头,让我看了好多冷脸子,你怎么答谢我?”
  “哟,思宇同志,办了点小事情,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张平湖展颜一笑,打出一张九筒,拿手指着牌面道:“喏,这颗牌你等了很久了吧,拿去吃吧?”
  “碰!”乔戈平抢先伸手,把牌拿了过去,笑着道:“不好意思,这颗九筒我也有用,思宇同志是吃不上了。”
  “看看,被人劫了吧?”沈君明摘下老花镜,含笑望着王思宇,半开玩笑地道:“这就是没看准形势,辛苦忙碌一番,却被别人摘了桃子。”
  王思宇笑笑,点头道:“没办法,几位领导都是麻坛老将,我是要甘拜下风的。”
  三人互相望了几眼,脸上都绽开笑意,张平湖把麻将推开,笑着道:“不打了,商量正经事情吧!”
  “也好,胳膊都有些酸了!”乔戈平也站了起来,回到沙发边坐下,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起来,他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王思宇利用人事调整的机会,扩充实力,对他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这是需要严密提防的。
  张平湖表现得倒很是镇定,他与王思宇之间有过深入交谈,非常清楚,这次黄曲市干部的调整思路,不是摧城拔寨式的一锅端,而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政治上的均势和平衡。
  王思宇打开公文包,把几份材料交了上来,放在三位省委领导的面前,轻声道:“这里面有三十三位干部的考察材料,除此之外,还有黄曲班子调整的一些设想,都是根据三位领导的意见,综合起来的,请领导们过目。”
  三人都拿着材料看了起来,王思宇返回沙发上,伸手摸出一包香烟,想了想,又放在茶几上,张平湖见了,微微一笑,轻声道:“吸吧,没关系,你破例!”
  “谢谢。”王思宇摸出铮亮的打火机,锃地一声点了火,皱眉吸了几口,嘴里吐出淡淡的烟雾,随手把打火机丢下,目光投向三位省委大佬,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这份材料,无疑就是一份人事蛋糕,王思宇在争取了三位的意见后,很小心地把蛋糕切成了三分,尽量能够照顾到三人的最大利益。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大家都想要最大的那份,甚至是唯一的受益人,这也是常委会上冲突不断的原因。
  为了能够达成平衡,王思宇在这份名单里,没有体现自己的意图,他看好的几位官员,都没有出现在名单上,这次的干部调整,他并不打算争取任何利益。
  原因很简单,他希望能够把这次的冲突平息下来,让众人回到谈判桌上,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让矛盾升级,那不符合任何人的政治利益,包括他自己。
  因此,只有他放弃私心,尽量以最公正客观的角度出发,才能获得调解人的资格,也能够让三人信服,这对以后省委组织部的工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若是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惑,引起三位领导的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反而容易成为最大的输家。
  烟雾缭绕中,王思宇的脸上现出淡淡的笑容,轻声道:“这份名单,是我田凤驹同志反复讨论,共同拟定的,如果几位书记有不同意见,尽可提出来,我会和老田商量,及时调整。”
  省委副书记乔戈平点点头,放下材料,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水,微笑道:“思宇同志,这份名单搞得很好,考察科目也很细致,很有说服力,我是没有意见的。”
  省长张平湖也笑笑,点头道:“材料做的很扎实,让苏振昌去黄曲的建议尤其好,我非常赞同,至于其他的人选,可以在常委会上讨论,能够通过,就不必再调整了。”
  省委书记沈君明也笑笑,轻声道:“还不错,不用做太大修改了,周一直接上会讨论吧。”

()免费电子书下载
  王思宇心里悬着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这次的人事调整方案,若是达不成共识,势必会引发又一轮的争端,那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当初,他给瑶瑶留过一张字条,里面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最后一条,就是绝不当害群之马,必要的时候,即便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也会坚守这个理念,如此而已!
  第四十六章 终章 (大结局)
  得到了三位省委大佬的认可,在周一的省委常委会上,新的干部调整方案只稍作修改,就得到了通过,这不仅标志着,王思宇这位省委组织部长,已经顺利地进入了角色,而且还预示着,两位当家人已经默许了他这位调停人的身份,这对于实现中央领导的意图,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思宇又开始了他的考察之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及江南的各个市县,由于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又没有了告密者,这次的微服私访更加成功,几乎没有人知道,那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就是江南政坛最为年轻的省委领导。
  结束了基层考察之后,王思宇回到省委组织部,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在原有组织部的干部选拔机制上,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革考察机制,完善竞争机制,强化干部交流制度,在用人选人的公信度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务必使得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公开透明化。
  当然,这部分工作的重心,还是在基层,若是动了省委大佬们切割蛋糕的权力,只怕这项方案也就要无疾而终了,而在基层的推广,就像是种下一棵树苗,只要浇灌得当,就会茁壮成长,终有一天能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只不过,新的方案推广下去后,来自基层的阻力远比想象中要大,非但一些平时工作自由散漫的干部们不满意,即便是一些工作勤勤恳恳的机关干部,对新的方案也极不理解,在很多人看来,基层原本就是责任大,权力小,若是再加上紧箍咒,那这头上的乌纱帽,含金量也就无意缩水了,因此,一些地方不出意料地出现了抵制行为。
  面对这种困境,一方面,王思宇派省委组织部的干部下去走访谈话,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也在报纸媒体上发表文章,进行宣导,可即便这样,质疑的声音还是如潮水般涌来,一些人利用网络,对王思宇进行公然挑衅,其中一些含沙射影的批评言论,让他看了大为恼火,亲自动笔,写了篇措辞严厉的文章,发到了江南日报上面,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这篇文章刊登上去,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颇有些太子一怒天下皆惊的意味,即便是省长张平湖,也打来电话,对他进行安抚,王思宇虽然出了气,但也有些后悔了,不该如此冲动,引发了太多关注,因此在解释了一番之后,就苦笑着道:“现在干点工作,真是困难,经常会引起外界的误解和非议。”
  电话里响起张平湖爽朗的笑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不要理会那些闲言碎语,省委组织部最近搞的那些工作,还是很得人心的,成绩也是实实在在的,省政府办公厅的老张带队下去调研,很多当地群众,对你们省委组织部推行的干部改革措施,赞不绝口,我看时机成熟时,可以全面推广。”
  王思宇眼睛一亮,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把手中的签字笔丢下,摸着电话起身道:“平湖省长过奖了,这套干部人事改革方案,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还有很多缺点,需要靠时间来检验,在我看来,实践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二标准,缺一不可,有时候太急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省长张平湖听了,脸上现出满意的笑容,点头道:“说得好,思宇同志,有件事情,要和你提下,过些日子,李青山副总理要来江南省考察,为期三天,到时,希望你也一起陪同,要做好功课啊,李副总理向来很严厉,经常会把干部训得无地自容。”
  王思宇心中一懔,忙点头道:“知道了,平湖省长。”
  李青山副总理地位尊崇,在党内享有极高的声望,也是本次换届的大热门,其声势还在京城市委书记于春雷之上,他到江南省考察,江南省委班子的领导自然要重视起来,不过,这个消息最先从张平湖省长的口中透露出,这就又有些耐人寻味了。
  事实上,由于上次春节期间,送了一幅《江山如此多娇》过去,王思宇与这位封疆大吏的关系已经改善了许多,这也是王思宇动了心思的地方,那幅山水画里面的寓意,对方应该很容易就猜到,只是两人都未曾点破而已。
  政治是复杂的,复杂到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作为一名年轻的官员,在和这些政坛老将打交道时,王思宇除了在姿态上放得很低外,也尽量讲求一定的艺术性,避免激化矛盾。
  国内的政治派系,无论是偏左,还是偏右的,都给自己贴了路线正确的标签,己方的成绩和对方的缺点,都是要用放大镜来看的,都把真理的解释权掌握在手里,没谁能够例外,即便是派系中德高望重的大佬们,也经常在媒体上喊话,争取群众的支持。
  这有好的一方面,说明国内的政治在公开透明化方面,有了喜人的进步,而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将党内的一些分歧,向外扩散出来,不利于维稳的需要。
  而当今的世界动荡不安,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对于国内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持稳定更加重要的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社会与政局的稳定,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必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之中。
  王思宇这个思路,与李青山副总理的观点不谋而合,李副总理这次抵达江南省,是考察民间借贷问题,要求江南省委班子,尽快采取措施,遏制民间借贷的高利贷化倾向。
  在三天的时间里,王思宇和省长张平湖陪同李副总理,走访了多个城市,在之前的微服私访,他手头掌握了大量的基础材料,对于李青山副总理的这次考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天晚上,李青山副总理兴致极好,在用过晚饭后,就把王思宇叫到房间里,询问起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王思宇极为恭敬地做出回答。
  在闲聊当中,李青山副总理提出了一些问题,都是关于换届之年出现的,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尖锐,包括左右派之间在意识形态里面的纷争,以及出于对换届之后人事问题的担忧,引发部分资本外逃的问题。
  这样的话题,其实非常敏感,王思宇有些惊诧,李青山副总理为何要争求他的意见,不过,在稍作思索之后,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提起上诉两个问题,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在王思宇看来,这位老人家曾经以超人的胆略和气魄,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