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无双大明 >

第61节

无双大明-第61节

小说: 无双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又叫团圆节,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不过普通百姓们喜欢拉家带口的聚在一起赏灯赏月也是颇为壮观,有趣的。

除了赏灯外,还有放天灯,舞龙,办诗会都挺有趣的。正德、李月轩两人从宣武门出来,走在宣武门大街上,只见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面带笑容,穿戴着平日不舍得穿的漂亮衣裳,在一轮皎洁的皓月下,四处留连张望,开心不已。

街上点着大大小小的彩灯,都是一些商家装饰门面用的,尽管不多,不过却也十分新奇,它们形态各异,有: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直看的路人流连往返。

正德满脸笑容的领着李月轩四处游赏,时不时看看灯,时不时又去商贩子的路摊上瞧瞧新鲜货色。忙的不已乐呼。只是李月轩跟在后面,可就玩的没那么自在了,他一路走来,直引的无数的目光紧紧相随,想到路摊上为四位妻子买点礼物,都不敢久留,直接价都不问,丢下银两拿着看中的东西就走,像做贼似的,模样颇为有趣。

大街小巷转了一圈,正德已经累的满头是汗了。最后两人在安国寺附近的一家名为“楼外楼”的酒楼休息了一下,光听这酒楼的名字就颇有诗意,让人不由想进去瞧瞧。

两人走近酒楼只见里面人头攒动,热闹不比大街上逊色多少。小二瞧见有客人进来了,笑脸迎人,道:“两位客观里面请,请问要吃点什么?”

正德举目看了看似乎没有位置了,不由皱眉道:“还有没有位置啊?不要点了吃的让咱们站着吃呢?”

小二听完哈哈一笑,道:“客观不必担心,这一楼客满了,二楼和三楼还有位置”说着,小二顿了顿,细细看了眼正德、李月轩二人,才继续道:“而且今日咱们楼外楼举办一个赏月诗会,两位若有兴趣可到三楼看看”

小二说的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让人不由好感顿升,正德、李月轩二人对这家店不禁更来了兴趣。两人听了小二的话上到三楼,发现这里原来是个通间,整层楼全部连在一起,只有和阳台的分界处有三扇木门隔开。一群身穿直裰、头戴四方巾的文人正摇头晃脑的看着月亮吟诗作对。

正德对于这些文叨叨的东西不喜欢,李月轩对诗歌也没什么墨水,上来不过就是瞧瞧热闹,此刻见着一帮人在那高声朗诵着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之类的古诗颇为陶醉的模样,二人不由瞧的一笑。

小二送上酒菜,被正德拉着介绍了一下那些文人里的名士。小二口若悬河,倒还真有点水平,从左到右一一介绍起来,这些人大多都是京城里国子监的学生,和翰林院的学士。有几个正德也听过名字,时不时点点头一副恍然的模样。

小二介绍了大半,接着指着一位二十多岁,粗眉毛,脚长体高,身体削瘦,头带灰色四方巾,穿着一件同样颜色直裰的青年,道:“那位客人名叫严嵩,是翰林院庶吉士刚刚结业升任的编修,听闻他不但诗作的好,而且字也的也非常不错,乃是京里颇为名气的才子”

小二说起那人名叫严嵩,李月轩可被吓了一跳,一口刚喝到嘴里的茶“噗”的一下全喷了出来,喷的小二一身都是茶水。

“你说那人是严嵩?”李月轩循着小二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人相貌还算英俊,只是身体太过于削瘦,一身直裰穿的仿佛随时都会跨掉似的。他心想难道这人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奸臣?

小二见这位样貌不似人间有的公子一副吃惊的模样,也不理会自己那一身水渍,笑道:“公子可是认得这位严编修?”

李月轩就算再无知也不会连严嵩都不知道,他收回目光,瞧见正德也在好奇的看着他,忙笑道:“没有,只是听爷爷提起过他,甚为欣赏他的才学,想不到在这里能见到,所以才有些惊讶”

“哦?李阁老都欣赏他?哈哈~看来这个严嵩倒有些过人之处”顿了顿,正德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道:“前些天焦芳向朕上表提升这个严嵩时,朕还没觉得什么,今日听月轩这样说,那日后朕少不得要关照一下他了”

正德想的入神,一口一个朕的自称,直让小二听的脸色变的一片惨然,还以为遇到了两个不要命的狂徒,忙端着盘子溜了。

李月轩看着小二走了,不禁苦苦一笑,看向正德道:“皇上,严嵩那里不管怎么样都好,可是这下咱们恐怕要进官府了”

正德听到李月轩的话才回过神来,手望脑门一拍,恍然道:“哎呀,我忘了在外人面前不能说朕了”说着,正德讪讪一笑,道:“没事,没事,进不了官府,有我朱寿在,谁敢让咱们进官府”

李月轩淡淡一笑,默然不语。这时,那边忽然响起一片推崇之声。两人的目光不禁被吸引了过去。

“张公子果然不愧为刘公公的首席谋士,见解果然独到,佩服佩服”

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文士哈着腰一句恭维之话将一旁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一身锦衣华服的男子高兴的哈哈笑了起来。

“雕虫小技而已,文冕献丑了”

PS:抱歉,抱歉,今日回学校,马上开学了,很多事要忙,所以直到现在才有时间码字。

六十五章 严嵩激论

 姓张名文冕的男子傲然四顾,看着大家对自己推崇的模样乐不可支,一张保养的光滑油亮的白脸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那个中年文士哈着腰,见张文冕喜笑颜开,掐媚道:“张先生才情高绝,老夫虚长岁数,论才学却难及先生十分之一,实在汗颜,今日中秋月圆夜,先生何不即兴创首赏月诗,为大家祝祝兴?”

一旁的严嵩不屑的嗤笑一声,也不知是对张文冕的,还是对那个中年文士的。

中年文士名叫孙聪,是个翰林院的翰林,和严嵩往日还有些交情,不过这个人岁数一大把了,对权势的欲望却依然旺盛,前些天不知道从哪得知刘谨府上有位颇为受其器重的谋士,便有心攀附,通过一些门路倒真让他和张文冕攀上了关系,今日这中秋赏月诗会,更是他一手操办巴结张文冕的手段,让翰林院的其他同仁们深为不耻。

严嵩不屑一笑,然后渐渐离开了人群,走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端起一杯酒往口中一灌,似乎图一个耳根清净。

李月轩、正德正悠哉惬意的吃着饭菜,见着严嵩一人坐到了一旁的桌子,两人一个对视,李月轩心领神会,起身走到严嵩身边,微微一揖,笑道:“这位先生,与其一个人在此独坐,何不到在下那里共饮一杯”

严嵩愕然回头,见着和自己说话的是一个相貌超群的公子,忙正襟回礼,道:“在下与公子素无来往,如何好去叨扰公子,在下在这稍坐片刻,就要回家去陪伴妻子了”

李月轩瞧着严嵩话说的得体大方,完全没有半点权臣的样子,不由想到,这个未来的大奸臣看来还没有后来那么狠辣狡猾,只是严嵩说这话时,眼光时不时透着鄙夷的看看那边的文人,让李月轩不由奇怪的想,看样子他对那个叫张文冕的男子不是十分喜欢,不知道张文冕是什么人。

思忖片刻,李月轩淡淡一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正所谓“相逢何必曾相识”,先生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在下那边还有位朋友,也是很想结交先生”

叫李月轩这么文绉绉的说话还真有些为难他,平日他对正德和家人都是说白话,少有说的这么有文化,此刻说完,不免心里一阵轻松。

严嵩见李月轩面色诚恳,略略想了想,抱拳道:“如此,在下叨扰了”

“哪里,请”李月轩手作请状,严嵩顺势起身,随着李月轩往自己那边而去。

正德正笑眯眯的瞧着孙聪一副巴结讨好的模样,仿佛在看一出颇为滑稽的戏曲,见着李月轩领着严嵩过来了,忙摆正身姿,打了个招呼,让严嵩坐下。

严嵩向两人行了一礼,缓缓坐下,见着正德、李月轩两人俱是仪表不凡,长相出众的公子,心里不由暗暗盘算起来,看这两位少年的样子不过十七八岁,却气度不凡,想必是哪家有身份的公子,若是能与他们结识,说不定日后对自己的前程有所帮助。

一念至此,严嵩微微一笑,向二人行了一礼,先开口道:“在下严嵩,字惟中,多谢两位公子盛情相邀,不胜荣幸,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李月轩暗暗观察着严嵩的神色,他对历史上这个名人,哪还能不仔细看看,此刻见着他略略思考后先开口心里顿时也想到了什么,忙回道:“原来是严先生,在下姓李,名月轩,这位是在下的好友朱寿”说到这,李月轩顿了顿,看了眼那边的人群,狡黠一笑道:“刚才看先生从那边过来,想必认识他们了,不知道先生为何不与同伴一同赏月,反而一个人喝闷酒?”

严嵩听到李月轩的话微微一愣,随即苦苦一笑。道:“公子有所不知,今日这个赏月诗会是在下的同僚,翰林院翰林孙聪所办的,他今日请来的那位客人姓张名文冕,是当今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谨的心腹,孙聪一心想往上爬,便。。。”说到这,严嵩苦色更浓,李月轩和正德都知道了他的意思。

“严先生这话说的让我有些不明白了,孙聪想飞黄腾达,巴结上官其实也是情由可原,先生为何这般愁色?”李月轩心里略略计较了一下,看了眼正德,淡淡道。

刘谨这人全天下对他都万般痛恨,喜欢他的恐怕也只有正德这个皇帝了。李月轩一直以来都没有忘记对刘谨的仇恨,他派人袭击小渔村,害死了钟宁海,这一切李月轩都默默的记在心里。只是根据他的观察,正德对刘谨宠信不减,想动他恐怕很不容易。即便正德同样宠信自己,可是没有消除正德对刘谨的宠信,却是很难铲除他的。而李月轩自己却又不能正德身边突兀的斥责刘谨,否则不仅让正德左右为难,恐怕还会打草惊蛇。

此刻看到严嵩一副不愿与那些攀附宦官的文人同流合污,心里才想到让严嵩来说那些自己不好说的话。

听到李月轩的话,严嵩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犹豫之色,过了片刻,才舒了口气道:“公子有所不知,张文冕此人虽有才学,可是却助纣为虐,朝中多位公卿被贬都是他为刘谨出的主意,他明知刘谨唆使陛下玩闹,荒废朝政,乃是我朝的大奸宦,却仍然尽心辅佐,真是把我们读书人的脸面全丢尽了”说着,严嵩顿了顿,叹了口气,继续道:“孙聪五十岁才进的翰林院,一生为了攀附富贵,连读书人的骨气都没了,不过说起来,人各有志,我也没有资格去评论人家,只是若是为刘谨卖命,我却是大大的不齿”

严嵩的话,听得正德脸色顿时一变,不由反驳道:“严先生,你说刘谨是我朝的奸宦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这么说他?”

刘谨从正德还是太子时就伺候在旁,两人不止是主仆,常年来还建立了一种淡淡的亲情,而且正德平日接触的人少,听得最多的就是刘谨的话,哪会相信刘谨会是奸宦,此刻不免跳出来为他抱不平了。

“哼,证据?”严嵩嗤笑一声,正气凛然道:“刘谨在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就经常弄一些希奇古怪的东西让太子不思学业,在太子即位后,更是用声色犬马的东西迷惑皇上,让皇上无心理政,连早朝都荒废了两年之久,直到近日才重开,这样的阉人还算不得奸宦?还有刘健、谢迁两位大学士对朝廷忠心耿耿,辛劳一生,乃是先皇留下的辅弼之臣,先被刘谨赶出朝堂,又被他以莫须有的朋党之罪而削除士籍,实在让天下士子寒心啊,试问这样的阉人还算不得奸宦?”

说到这,严嵩重重的舒了口气,见正德脸色越来越难看也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道:“再者,刘谨举荐大学士焦芳先以吏部尚书入阁以违反了我朝的祖制,其权比起当年的宰相有过无不及,对皇权形成了莫大的威胁,而且焦芳此人心胸狭窄,就因当年马尚书扣了他几次折子,就只用北方人,不用南方人,让南方的士子无为在家,让国家损失了大片的人才,这难道不也是刘谨一手造成的?刘谨的恶行不胜枚举,在下就是再潦倒也不会去攀附这么一个奸宦”

看着正德脸上一阵绿一阵红,李月轩心里微微叹了口气,看来今晚严嵩的话对正德来说冲击实在过于大了,以前不管刘谨做什么,都是打着为正德办事的幌子,这一切指责刘谨的恶行,听在正德耳里更像是指责自己。

严嵩一通正气之言说完,像是吞下一块梗喉之刺,舒畅的舒了口气,看着“朱寿”脸色难看已极,心里也有些莫名起来,不由看了眼李月轩。

李月轩向严嵩微微一笑,然后轻轻拍了拍正德的肩膀,对正德笑道:“朱寿,有些事不是你看到的就是真的,严先生说的也许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