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烈火金钢(刘流) >

第76节

烈火金钢(刘流)-第76节

小说: 烈火金钢(刘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驴太君估计着:八路军一定要占据这个最大的沙山制高点。所以他指挥着队伍紧追,要抢占东西边的次高点,正面留下一部分主力,这就形成三面包围。毛利还让他在南面的一个中队立刻出动,火速进攻,占领南面的次高点,这就形成了四面包围。这还不算,他还要东西两边的袭击队和伪军们,把住水汪和流水沟的外边,不让八路军凫水逃走。他这个计划可说是够周到严密的了。
  那么,赵保中他们这个团打算怎么样呢?他们要来个诱敌深入,打个活的埋伏,战士们跟这叫牵鼻子战术。究竟怎样打法,这儿不必先说,一会儿自然明白。现在的问题是要看谁的腿快,谁的战斗动作坚决勇猛。所以,赵保中跑上山头见了史更新他们,几句话说明了战斗意图,这儿留下一个连,他带着另一个连就往南跑。史更新要求参加战斗,要配合着消灭敌人。赵保中说了句:“好,你们随我来吧。”史更新带着他和金月波的两个小队,跟在赵保中这个连的后边,也就飞快的往南跑下去。
  刚跑下山来,赵保中就命令两个班,分头向左右两边快跑,他们是要把守住流水沟和大水汪的里岸。赵保中带着这两个排和两个班还继续往南跑。这功夫后边三个沙山的上头都响起枪来了。赵保中一听就知道是自己部队的枪声,看来东西北三面是没了问题。到了这个时候,眼前这座沙山能不能占领就成了战局的关键!啊!还得加快脚步,战士们简直跑得象飞一样了。除了肖飞、史更新、丁尚武、孙定邦之外,其余的民兵都拉在了后边。
  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拚命地跑呢?这是军队作战的重要条件!仗凭腿快,占据优势,击败敌人,这是八路军作战的一种特点。特别是象现在,敌对双方要抢占一地的时候就更为要紧。有时一步一地之差,就能影响整个战局。所以,这叫“争取先敌之利”。战斗胜败,常常决定在一步的先后,一枪的早晚,一个动作的快慢,甚至是脚前脚后之差。赵保中完全估计到了,敌人一定要来占领这个制高点,他有个不着急吗?你别看他是个副团长,他可不是在后边而是带着队伍跑在前头。他今年才三十刚挂零,长得是身材高大,和孙定邦的身条儿差不多。长方脸儿,黑脸庞儿,还没有长出胡髭。除了眉疃有一颗红痣以外,没有别的特点,可是锻炼得腿快。这些战士们一个也不瓤,个个都是二十左右,上等个头儿,黑红脸儿,高胸脯儿,穿着一色儿草黄色的军装。每人一顶大草帽儿,草帽儿上边满插着树枝儿,远看认不出这是军队,近看分不清张王李赵,谁大谁小,谁高谁低,真象一个母亲的儿子差不多。跑起来的时候,虽说不是一齐迈腿,可是都一般快,没有一个被拉下的。你就看这个快劲儿吧!“刷……噗……”趟开乱草,冲破柳行,眨眼的功夫来到沙山脚下。
  这时候,赵保中的脚步停住了。干什么呢?他让肖飞做为向导,跟着他的连长,带着两排战士继续往山顶上跑。然后,他把史更新招到跟前儿:“老史!你们不是要配合配合吗?
  你们的战斗力怎么样?如果有一个小队的日本兵向你们猛烈冲击,你们能不能抵挡得住?”没有等史更新说话,丁尚武就抢着说:“怎么?抵挡得住?消灭了它都没有问题。”赵保中又接着问道:“你们要是能行,你看见了没有?赶快去占领右边二百米处那个小高地,控制住那一片坑坑洼洼的复杂地形。
  如果敌人侧面登山,你们就侧面阻击。你的任务就是要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不让他们占领有利高处。不用多,你们能顶半点钟就可以完成任务。你估量着要不行,就派我的一个排到那儿去。怎么样?”这时候就听到史更新说了一句:
  “行!没有问题!”他这话说得是那样坚定那样有力,真就象板上钉钉!赵保中二话没有说,把手一挥。史更新带着丁尚武、金月波这两个小队,就飞奔右边的小高地去了。赵保中又把最后的一个步枪班和一个机炮班留下,让他们顺着山脚,去占领左边的起伏地带,隐蔽埋伏,一方面阻止敌人偷着通过,一方面阻击敌人侧面登山。排长领队去了。赵保中这才带着他的警卫员继续上山。正在这个当口儿,猛然听到山上“哗……”一阵猛烈的枪声。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敌人先登上了山顶,肖飞和连长带着队伍正往上跑,眼看就要跑上山头,忽然发现上边有三个日本兵。飞行侦察员的眼睛是顶管事儿的,当敌人还没有发现他们的时候,他已经看准了敌人。到了这个劲头儿上,他可不能再等待指挥员的命令,也不能顾虑自己的职责,因为要有一眨眼的迟慢和犹豫,那可就要坏事!所以肖飞的盒子炮“哗……”就对准了三个敌人打去。没有问题,三个敌人马上倒下。连长一看,落在敌人的后头,他可真急了眼!把枪一挥,喊了声:“冲!”战士们蓦地一阵,就象刮风一样,从三面往山顶上冲。要说腿快,还得数着肖飞,他简直活象个爬山虎儿,“嗤……”头一个就上来了。一看,沙山的南面,半坡上有七八个敌人,山下还有百八十个,都是日本兵,个个都是轻装,鬼子官儿举着明晃晃的战刀,“哇哇”怪叫,鬼子兵们端着步枪,刺刀亮的耀眼,正往上拚命的奔爬。肖飞怎能怠慢,用他的另一支盒子炮,“哗……”一梭子弹就又打了出去。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就看出两支盒子炮的用处来了,打完了一支用不着现压子弹,就可以马上打另一支。这一顿枪把敌人打得乱了队,肖飞后边的连长和战士们也都上来,没有等着布置阵容,机枪射手,把枪一放,趴在山头,“咯咯……”向着敌人就扫射。连长带上来的这是两个排,有两挺机枪,这是晋察冀边区造的仿捷克式轻机枪,打的是七九子弹,杀伤力大,摧毁性强,一听这个响声就使人害怕,发出咯……的铜音,就象重机关枪差不多。这一阵打,敌人就死伤十多个,他们不敢前进了,连滚带爬的撤下山去。
  说到这儿,有人要发生疑问:敌人既然先抢上了山头,为什么只上来三个?山半腰有七八个?其余的大队都在山下呢?
  莫非他们只有这三个人才跑得快?
  可不是这么回事,这是战术问题。日本军队的战术早规定好了:要是步兵的战备行军,由连(连就是他的中队)派出尖兵排(排就是他的小队),再由排派出尖兵班,班里边再派出尖兵组三个人,他们跟这样尖兵组有时也叫斥候侦探。尖兵组要和班拉开百米以外的距离;尖兵班要和排拉开二百米以外的距离;尖兵排要和它的干队连拉开四百米以外的距离。
  如果坐着汽车走,他们的尖兵和干队那得拉开更远的距离。要不然,在前天公路上打伏击的时候,怎么会消灭了头前一辆汽车上的日本兵呢?因为他们的距离太远了。日本军队完全身按照正规战术的,他们的距离远近是按照轻重武器的射击效果来决定的。今天他们这个中队仍然是按照战备行军,布成队列,所以才只有三个尖兵先上了山顶,其余的就在山半腰在山下。那么,八路军讲不讲战术呢?当然也要讲,而且讲得更周密更仔细,所不同的是:加上了实际战斗经验,加上了新的创造,比敌人要巧妙灵活。今天赵保中带来的这个连,就没有用战备行军,而是作为进入战斗的一部分冲锋陷阵,先是一路队形,单刀直入,然后再分三路冲击,猛扑山顶,发现敌人就猛烈射击。所以才有如此的战局出现。要从这个战术的局部来看,死板僵硬的日本军队可就比巧妙灵活的八路军差远了!那么这一下日本兵就算败了吗?当然不能,这才是战斗的开始,怎敢说谁胜谁败呢?你看,被打下去的敌人,撤到山下隐藏起来,他们有一小部分退回去了很远。退很远干什么呢?他们要组织正式的进攻了。按说,赵保中这个连,现在完全占领了有利的阵地,左面两个班潜伏隐蔽,右面史更新的队伍压住阵角,看来是万无一失了。可是,赵保中这功夫下了命令:把刚刚站稳山顶的队伍,向左右后方分头撤退到半山坡来,他和连长也掩蔽在旁边来观察敌人。
  那位说:费了这么大的劲刚把山顶占领了,为什么又马上撤下来呢?赵保中这是要干什么?
  先不要着急,你看!他们刚刚撤下来,山顶上轰隆一声爆响,一团烟雾卷上天空,泥沙四溅,树枝草叶飞舞,炮弹皮子发出吱吱的叫声。这是敌人的小炮儿射出来的第一颗炮弹,在正山顶上爆炸了!紧接着“轰隆……”一颗紧接一颗,颗颗落在山顶,颗颗爆炸,整个山顶是烟雾弥漫,泥沙飞扬,树枝草叶腾空遮天,炮弹皮子劈劈啪啪象雨点儿般打落在地。
  原来这是敌人的三门小炮儿,隐蔽在队伍的后边,连续不断地一齐向着山顶发射。这是敌人惯用的战术,这叫火力准备,打算着这样轰炸一顿,把山顶上的八路军消灭,替拿步枪的准备好条件,他们好冲上山来,占领阵地。哎呀!这才明白:
  要不是赵保中下令,把队伍撤下来,恐怕现在就很难想象了!
  那么,赵保中能掐会算吗?不能。这就得说是,经得多,见得广,了解自己又了解敌人,战术运用得灵活巧妙,在什么情况之下,敌人要怎样的打法,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要不然就能当副团长吗?在两军作战之中,千军万马多少生命,一句话也能转危为安,一句话也能导致全部胜利。如果要用“一语值千金”这句旧话来形容,那真是万无一失!
  闲话少说,敌人的小炮儿不响了,山顶上还有余剩的硝烟,树叶草节儿还飘飘下落。赵保中又下了命令。这命令不是他的嘴下的,他是用手向着山顶一挥,只见“唰——”的一阵人影闪动,连长又带着战士们冲上了山顶。啊哈!鬼子兵也端着刺刀冲上来了,距离不过五六十米。连长说了声“打!”“咚……当……轰……”全体战士们的机关枪、步枪、手榴弹,有如狂风暴雨,亚赛雷电冰雹,一齐向着敌人打下去了。敌人的小炮儿机关枪再也使用不上,一下也不敢打。山上的八路军可是正得手儿,直打得鬼子们“哇哇”乱喊,“噢噢儿”直叫,倒的倒下,爬的爬了,连死的带活的,“噗噗喽喽”地乱往下滚,可真是成了王八吃西瓜……。这一阵日本鬼子又给打死了三十多个,敌人这个中队只剩了六十多人,退到山下,隐蔽起来,不敢再往山顶上冲了。谁要说:法西斯的军队不怕死,那才是替他瞎吹哩!他们有时敢冒着枪弹硬冲,不过他也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日本军队要是碰上民兵游击组,也许敢于那样,但是他们已经感觉到,这儿碰上的绝不是民兵,也不是游击队,一尝这滋味儿就知道是“虎子的”八路军。所以他们一齐退到后边,掩藏起来,就象毒蛇缩在草墩底下,看不见它了。
  现在两方面是一枪一炮也不打,只有东南风微弱地吹着草尖树叶,沙沙儿细响,沙山上慢慢地喷散着血腥火药混杂的浊气,傍午的太阳晒得半干的泥沙闪耀着星星的金亮,有战斗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出来:这绝不是退兵罢战的沉静,而是死战之前的沉寂。虎一样的战士们个个严阵以待,单等鬼子们露出头角来。果然,待了有抽两袋烟的功夫,藏起来的鬼子兵又出动了。他们分成两路,一路向着沙山西边的起伏地带,隐蔽爬行,想要悄悄儿的绕到沙山的后边。可是没有爬多远,就被在那边的两个班发现了。因为那两个班的任务就是阻击敌人,所以打了一梭子机枪,打了三发小炮儿,鬼子兵觉着不行,知道此路又不通,没有敢硬碰,就缩头缩脑地又爬了回去。
  此路不通,他们要另走一路,只见有三十多个鬼子兵,布成蛇形队列,个个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头顶着钢盔,猫着腰,蜷着腿,让桑柳条子隐蔽着身体,活象一条草棵儿里头的长虫,小心地蠕动,向着史更新他们的小高地来了。诸位!
  这样的敌人是顶不好打的,因为他们象一条长虫,三十多个人,只占一两个人的宽度。他们又都猫着腰,蜷着腿,占的面儿就更小。何况他们顶着钢盔,这钢盔如果打的稍偏一点儿,就滑过去,不好说就打那么正。再一说,有这样条的桑柳条子影着,也妨碍瞄准射击,甚至手榴弹的杀伤力也要受到影响。所以他们敢于这样攻来,企图占领这个小高地。
  眼看来到一百多米的距离,孙定邦主张开火儿,机枪步枪盒子炮一齐发射,先杀伤他一部分再说。可是史更新不让,他是觉着距离还远一点,要是这会儿一开枪,后边敌人的小炮儿一定要打过来,恐怕那要遭受很大的损失。等他再来近一点,他后边的小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